问:经常喝酸奶会收获什么好处?
经常喝酸奶,所获得的好处之一就是——不容易缺钙。
奶及奶制品是补钙的更佳选择。
很多植物性食物中虽然有不少钙,但受到草酸、植酸等成分的影响,吸收率可能很低。
而奶及奶制品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不仅在食物中稳定存在,吃到肚子里容易被消化吸收,而且作为一种液态的饮品,即使小朋友,也很容易做到足量摄入。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的建议,成年人的奶及奶制品每日推荐量为300~500克,可以早餐饮用一杯牛奶,午饭加一杯酸奶,对于儿童来说,早餐可以吃2~3片奶酪,课间再饮用一瓶牛奶或酸奶。
注意:酸奶是牛奶经过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其中的乳糖被分解,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也可以食用酸奶哦~
每天喝一杯酸奶,好处意想不到!餐后一杯酸奶
是很多人的养生选择
发酵酸奶的作为一种古老的食物
至少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
而天然酸奶是牛奶不小心被细菌污染的情况下产生的
结果人们发现这种产品可以使用
研究发现
食用酸奶后
不同种类促进健康的乳酸菌的数量总体上有所增加
酸奶是一款健康的饮品,经常喝可以补充营养,对身体有好处,但前提是要买到真正的好酸奶。
一杯酸奶,到底是怎么制成的?
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会将鲜奶中的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然后通过呼吸作用转化成乳酸。由于乳酸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所以这种呼吸作用并不能将糖类最终彻底地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糖类在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之一步是分解成了丙酮酸和水,并产生了能量,这是给乳酸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步骤。在第二步里,之一步产生的丙酮酸和水合成了乳酸。通过这一过程,鲜奶里的糖类转化成了乳酸,乳酸菌也借此得到能量延续其生命活动并不断繁殖。然后,酸奶就变酸了。
简单点说,酸奶的酸味来源于被乳酸菌分解过的乳糖,这也正是乳糖不耐受的人喝酸奶没事儿的原因。
酸奶应该怎么选?
1、看标签:正规的预包装酸奶必须标识产品名称、配料、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生产商及地址和联系方式、产品标准号、生产许可证编号和营养成分表。缺少任何一项,即为不合格产品。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日期越新越好。
2、看营养成分表:购买时对比商品的营养成分表,挑选蛋白质含量高的购买。纯酸奶的蛋白质含量需≥2.9%,风味酸奶的蛋白质含量需≥2.3%。
3、看配料表:酸奶配料表中如果添加了乳清蛋白,是可以增加其蛋白质含量的。优选以生牛(羊)乳为原料加工的酸奶,尽量选择配料表成分简单的酸奶,食品添加剂种类越少越好。
4、看活菌含量:低温酸奶包装上会标识活菌的含量,标准限值是乳酸菌数≥1×1000000
长期喝酸奶,对身体真的有好处
选到了真正的好酸奶,每天喝一杯,对身体到底有哪些影响?
酸奶具有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加强消化的功效,还能保护胃肠黏膜。还能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繁殖,可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抑制有害菌对肠道的入侵。酸奶中的乳酸菌可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不要选择过多的喝酸奶,以免增强肠蠕动,加剧腹泻的发生。更好选择每天喝一杯,有利于食物消化与吸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
能充分吸收各种营养素
牛奶中的优质蛋白,是我们想要摄入的营养成分之一。除此之外,它还有钙、磷、镁和维生素 A 等。
酸奶不仅可以完全保留了原料牛乳中的所有成分,在发酵的过程中,很多蛋白质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肽链、氨基酸,大分子乳糖被分解为半乳糖、葡萄糖等,这使得酸奶本身比牛奶更易消化与吸收,各种营养素被更加充分地利用。
2
不容易缺钙,尤其是乳糖不耐受人群
奶及奶制品是补钙的更佳选择。很多植物性食物中虽然有不少钙,但受到草酸、植酸等成分的影响,吸收率可能很低。
而奶及奶制品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不仅在食物中稳定存在,吃到肚子里容易被消化吸收,而且作为一种液态的饮品,即使小朋友,也很容易做到足量摄入。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的建议,成年人的奶及奶制品每日推荐量为 300~500 g,可以早餐饮用一杯牛奶,午饭加一杯酸奶,对于儿童来说,早餐可以吃 2~3 片奶酪,课间再饮用一瓶牛奶或酸奶。
尤其是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因为体内缺少乳糖酶,喝了牛奶就容易腹泻,而经过微生物发酵之后的酸奶,乳糖被分解,且活菌含有 β-半乳糖苷酶,有助于乳糖的消化。
学好营养,一起成为更懂生活的营养师吧!
具体学习,欢迎关注公众号:钰涵营养学校!
酸奶是很受欢迎的乳制品之一,平时大家通常会把它当做早餐或者零食来吃。大家也知道酸奶非常有营养,富含蛋白质、钙质等,经常喝酸奶有利于身体健康。
最近,网上还有文章指出酸奶是抗癌之王,想要预防癌症就要多喝酸奶。酸奶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一、多喝酸奶可抗癌,真的假的?
这个“酸奶抗癌”的说法其实是源自于一篇研究文章。2019年,《JAMA Oncology》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增加酸奶和纤维的摄入量可以预防肺癌。
研究人员分析了10项来自美国、亚洲和欧洲涉及144万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后发现,喝酸奶最多的人(男性3盎司/天,女性4盎司/天)患肺癌的风险可降低了19%。
与此同时,饮食中纤维含量最多的人患肺癌的风险可降低17%。另外,酸奶和纤维摄入量都多的人患肺癌的风险可降低33%。那酸奶真的是“抗癌之王”吗?
首先,这篇文章采用的研究方式是荟萃分析,意味着这并不是一项新的研究,而是针对某个主题去收集多个相关研究并加以整理和分析后得出研究结论。
其次,这篇文章的结论在学术界里是存在争议的,甚至有学者明确提出了质疑。虽然这篇文章中采用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得也貌似很严谨。
但是由于很难把所有的疾病相关影响因素都排除掉,同样的数据不同的研究者难免有不同的解读,所以就会导致有部分的学术界同行不认可这篇文章的结论了。
而且,这篇文章的结论是多喝酸奶可能可以降低肺癌风险,如果直接说成喝酸奶能预防所有的癌症,那么就是以偏概全了。
二、常喝酸奶,身体能收获什么?
酸奶的主要原料是牛奶,在 *** 过程中会先将牛奶进行杀菌处理,然后冷却后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
经过发酵的酸奶不仅保留了牛奶原本含有的优质蛋白和钙,而且也变得更易被人体吸收了,还能促进胃肠消化,帮助改善消化不良等。除此之外,喝酸奶还有以下这些好处:
补充多种维生素
由牛奶发酵而成的酸奶不仅保留了牛奶本身的营养成分,而且经过发酵后的酸奶还产生了多种维持人体健康必需的维生素,像是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
减轻乳糖不耐症
牛奶的主要糖分是乳糖,而有乳糖不耐症的人由于体内没有足够的乳糖酶来分解乳糖,所以他们在喝牛奶后就会出现恶心、嗳气、腹胀、腹痛或腹泻等不适症状。
而酸奶的乳糖含量比牛奶少很多,因为大部分的乳糖会被酸奶中的乳酸菌分解掉。所以,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可以试试喝酸奶。
提高钙和磷的吸收
酸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和磷,每天喝一杯酸奶即可满足每天所需49%的钙和28%的磷。另外,经过发酵的酸奶还能使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利用率提高很多倍。
所以,像是孕妇、儿童等需要补钙、补磷的人群就很适合喝酸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酸奶并非人人都能喝。
像是患有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人群,或者刚做完胃肠道手术不久的人就不要喝酸奶了,因为酸性度较高的酸奶可能会加重他们原有的胃肠不适。另外,体弱虚寒的人群以及1岁以内的婴幼儿也不适合喝酸奶。
三、喝酸奶好处多,但你买对“真酸奶”了吗?
市面上售卖的酸奶有很多种,但并非所有都是有益健康的“真酸奶”。如果你喝的酸奶带有“风味”两个字,这代表你喝的是“假酸奶”。
因为这些假酸奶中通常都会加入很多其他成分,像是糖、果蔬、谷物以及各种添加剂等,从而使其口味和口感变得更好,这也导致了其含糖量和脂肪含量高了很多,但营养价值却变低了。
那我们平时要怎么识别真假酸奶呢?主要有以下4个标准:
乳含量
选购酸奶时,首先要看其乳含量。酸奶的乳含量越高,口感和营养价值也会越高。
另外,酸奶的原料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牛乳或生羊乳,指的是没有经过加工的新鲜牛奶或羊奶。
而另一种是复原乳,是用浓缩乳或乳粉兑水后制成的。一般来说,生牛乳或生羊乳的含乳量要比复原乳的高。
糖含量
想知道酸奶的糖含量,可以看配料表里是否有白砂糖以及看营养成分表里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买酸奶的时候,建议选碳水化合物含量在12克/100克以内的,无糖酸奶就更好了。
因为糖含量过高意味着热量也较高,如果长期食用糖含量高的酸奶容易使能量摄入超标,会增加肥胖以及多种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而且如果儿童经常喝糖含量较高的酸奶,也比较容易出现龋齿等牙科疾病。
尽量不要喝风味酸奶,因为这类酸奶的糖含量通常都比较高。如果想要提升酸奶的风味和口感,可以在原味酸奶中加点水果或坚果,这样搭配着吃会更健康一些。
脂肪含量
国家标准对酸奶的脂肪含量有严格的要求,其中全脂酸奶的脂肪含量不能低于3.1%,风味酸奶则不能低于2.5%。
如果有减肥需求,建议可以喝低脂酸奶。但是不建议给2岁以下的婴幼儿喝低脂或脱脂酸奶,因为他们正在发育期,能量需求较大,需要摄入更多的脂肪。
保质期
需要放进冰箱冷藏保存的低温酸奶,保质期一般比较短,大约是21天左右。而可以常温环境下保存的常温酸奶,通常保质期都可以长达3-6个月不等。所以在购买酸奶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保质期,尽量选日期新鲜的。
酸奶的确是一种对身体有益的健康食品,不仅能加强营养的补充,还有利于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和减重等。不过,想要发挥酸奶的好处,就要吃对酸奶,购买酸奶时要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和保质期。#健康明星计划##健康真知计划#
参考资料:
<1>Yang J, Yu D, Xiang Y, Blot W, White E, Robien K et al. Association of Dietary Fiber and Yogurt Consumption With Lung Cancer Risk. JAMA Oncology. 2020;6(2):e194107.
<2>如何健康喝酸奶?靠谱的指引来了.广州日报,2021-07-05
<3>买酸奶时,不管什么牌子,只要有这2个字,很多是"假酸奶"!.科普中国,2020-07-1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关注健康】每天喝一杯酸奶,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买酸奶应该看这些→酸奶,很多人都爱喝。有人喜欢它浓稠的口感,有人喜欢它酸酸的口味,有人喜欢它丰富的营养……
喝不喝酸奶,不全是因为口味,更多的人在意的是它的“营养价值”。酸奶到底好不好?长期喝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先说结论:酸奶是一款健康的饮品,经常喝可以补充营养,对身体有好处,但前提是要买对合适的酸奶。
1
一杯酸奶里,到底藏着什么?
酸奶是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乳酸发酵而制成的奶制品。它不仅保留了牛奶的营养价值,比如优质蛋白质、钙等,还富含益生菌,并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营养价值进一步提升。
目前,市面上的酸奶,种类繁多,价格差异很大,从几块一杯,到二十几块一杯的都有。这些不同的酸奶,到底怎么选?
要搞明白这个,就得先了解酸奶的分类。我们在超市买到的酸奶,根据发酵剂和食品添加剂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原味酸乳、风味酸乳、原味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目前,风味发酵乳是市面上的主流产品。但很多人认为,风味发酵含有食品添加剂,还可能含糖量超标。
其实不能这样一概而论,因为风味发酵乳里面至少80%都是奶,如果能添加其他营养素来进行营养强化,那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风味发酵乳的整体营养价值。
建议大家购买酸奶时,关注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这样能实打实地看到一杯酸奶里,到底藏着什么。
酸奶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怎么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对于一杯原味酸乳,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成分指标有三个,分别为:配料表、蛋白质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
图片来源: ***
先看蛋白质含量:每100g含有3.8g,远高于国家标准:发酵乳的蛋白质的含量应在2.9%以上,确认为真酸奶。
市面上还有一种“酸乳”饮品,很多人会跟酸奶搞混。这类饮品蛋白质含量通常在1%左右,营养价值较低,而且含糖量比较高,不推荐经常喝。
再看碳水化合物含量:每100g含有4.7g,证明没有添加糖。这是因为牛奶中本身就大约含有5%的乳糖,含糖量在5%左右的酸奶,通常都是无添加糖的酸奶。
最后看配料表:配料表是按照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排列的,一般看前几位的配料,就能轻松看清这个食品的“真面目”,通常“配料表越简单越好”,酸奶也不例外。
通过配料表,我们可以看到,这款原味酸乳的配料非常简单,就是牛乳和最常用的两种乳酸菌,没有添加其他任何东西。
对于风味发酵乳,应该这样看:
来源: ***
蛋白质含量每100g含有3.0g,大于国家标准2.9g,是真酸奶;
碳水化合物含量每100g含有13g,远大于生牛乳本身含有的5.0g,额外添加了糖。
看配料表,添加了白砂糖,还加了果胶(增稠剂)和抗性糊精(水溶性膳食纤维)。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儿童和成人每天摄入添加糖建议不超过50g,更好不超过25g。如果喝下这样一瓶风味发酵乳,相当于摄入添加糖(13-5)/100*250=20g,建议少喝。
总结一下:酸奶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选购酸奶时注意以下3点,就能选到真正的好酸奶。
- 选蛋白质含量超过2.9g的
- 碳水化合物含量更好是5g左右的
- 配料表越简单越好
2
长期喝酸奶,对身体真的有好处
选到了真正的好酸奶,每天喝一杯,对身体到底有哪些影响?
1.能充分吸收各种营养素
牛奶中的优质蛋白,是我们想要摄入的营养成分之一。除此之外,它还有钙、磷、镁和维生素A等。
酸奶不仅完全保留了原料牛乳中的所有成分,在发酵的过程中,很多蛋白质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肽链、氨基酸,大分子乳糖被分解为半乳糖、葡萄糖等,这使得酸奶本身比牛奶更易消化与吸收,各种营养素被更加充分地利用。
2.不容易缺钙,尤其是乳糖不耐受人群
奶及奶制品是补钙的良好选择。很多植物性食物中虽然有不少钙,但受到草酸、植酸等成分的影响,吸收率可能很低。
而奶及奶制品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不仅在食物中稳定存在,更容易被消化吸收,而且作为一种液态的饮品,即使小朋友,也很容易做到足量摄入。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的建议,成年人的奶及奶制品每日推荐量为300~500g,可以早餐饮用一杯牛奶,午饭加一杯酸奶,对于儿童来说,早餐可以吃2~3片奶酪,课间再饮用一瓶牛奶或酸奶。
尤其是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因为体内缺少乳糖酶,喝了牛奶就容易腹泻,而经过微生物发酵之后的酸奶,乳糖被分解,且活菌含有β-半乳糖苷酶,有助于乳糖的消化。
3.长期喝酸奶,对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有帮助
肠道健康是决定机体健康程度的重要因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为肠道有益菌提供养料,有益于肠道菌群平衡。
而酸奶作为益生菌的发酵产物,自然能为肠道内的益生菌提供养料,同样有助于保持肠道菌群平衡。有实验证实,酸奶饮用者大肠杆菌活性显著降低。
总之,酸奶是美味、营养、健康的饮品,快喝起来吧!
来源:新华网
牛奶到底能不能天天喝?(上篇)中医门诊实录
“朱医生,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你为什么不让我天天喝牛奶?”病人问。
“哦!这个是和你的疾病有关,因为长期每天喝牛奶对你的病是有影响的。”我说。
“怎么会呢?社会上都说每天喝牛奶补钙又有益健康,怎么会和生病有关系呢?不过我看网上有人说牛奶是寒性的不能喝,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病人很是不解。
“这个问题的确有很多病人问我,那我找机会详细说一下!”我说。
中医与牛奶
牛奶最早记载于南北朝的《本草经集注》,书中是这样记载:“羊乳:温。补寒冷虚乏。牛乳、羊乳实为补润,故北人皆多肥健。”由此书记载可以推测当时羊乳可能比牛乳更普遍,因为牛乳被记载于羊奶的条文之下,牛乳并没有单独被记载。
唐代的《食疗本草》记载:“牛乳:寒。患热风人宜服之。患冷气人不宜服之。”同时代的《千金翼方》对牛奶的记载较简略:“牛乳 微寒。补虚羸,止渴。”根据这些记载可能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牛奶为寒性说法的由来。那么牛奶到底是不是寒性的呢?我们再来看看《本草纲目》的说法。
《本草纲目》对牛奶的记载为:“乳:【气味】甘,微寒,无毒。时珍曰:乳煎荜茇,治气痢有效。”关于牛奶能治疗痢疾的记载比较有意思,书中记载了唐太宗皇帝因为痢疾病不能得到医治的故事。
当时唐太宗因为痢疾不能治愈很苦恼,这时有一个叫张宝藏的金吾长献上一方治愈了唐太宗的痢疾。唐太宗很高兴于是让他升为五品官。当时魏征故意没有让张宝藏升官,随后唐太宗的痢疾病又复发,遂再用同样的 *** 再次把痢疾治好了。这时唐太宗就问张宝藏怎么还没升官呢?魏征回答还没有为他办理,唐太宗大怒责备了魏征并授予张宝藏三品官。故事可能是并一定是真实的,但这个治疗痢疾的药方却是记载得很明确“牛乳半斤,荜茇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根据中医的组方药理,其牛乳与荜茇应该为一阴一阳方能治疗痢疾,而荜茇为辛热之药,其牛乳应该为寒凉之品,因此《本草纲目》也记载牛奶为寒性。
因此根据中医典籍的诸多记载,牛奶为寒性的基本上是确定的。所以网上说牛奶是寒性的,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是正确的。
酸奶与胃寒
正因为牛奶是偏寒性一些,所以对于体质偏寒的,特别是胃寒的人来说,需要适量,并且特别要对酸奶适当控制。很多人说酸奶营养价值高,但是我胃不好,喝不了凉的,所以我放在常温下,热一点了再喝。
首先,如果你的胃不好,就尽量少喝酸奶,一方面酸奶的酸性对胃不好的人来说是不友好的,另一方面存放在2~4℃的酸奶在室温放置后其实仍然偏寒,进食后也会引起不适。其次酸奶一旦放置在室温时间一长就容易变质,反而会危害健康。所以有人让酸奶热一热再喝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还要一点是大家很少注意到的,那就是酸奶里添加的糖。如果你有机会吃到没有放糖的酸奶你会发现其实是比较难入口的,因为只有当在酸奶中添加了足够量的糖之后,酸奶才会变得酸甜可口,但实际上为了能让人口感舒适,酸奶中添加了过多的糖,所以对于血糖有些问题的人来说,酸奶也是不友好的。
朱氏内科传人又来总结啦!
我认为牛奶正常人适量喝一些是可以的,虽然其性质略偏寒,但普通健康人饮用是没有大问题的。
如果你脾胃偏寒,一遇冷风或吃了冷的食物就腹泻的,那牛奶特别是酸奶就要尽量避免长期大量饮用,因为你的体质不适合。
还有最重要是,如果你有某些特殊的疾病,那牛奶是要忌口的,那是哪些疾病呢?我们下回分解!
有益菌会被胃酸杀死?酸奶是智商税吗?酸奶里的有益菌真的会被胃酸杀死吗?喝酸奶其实没用?说实话,我也质疑过。毕竟,按照教科书上对消化道从口腔至肠道一路下去各个部位极具杀伤力的各种消化酶和胃酸胆汁酸PH值的介绍,酸奶里那些小活物(有益菌们)要想活着穿越胃和小肠抵达结肠,还是相当有难度的!难度系数堪比荒野求生。如果酸奶里的小细菌们一路被胃酸和小肠液斩杀得七零八落,它们能够为肠道健康做贡献的,岂不是只剩下发酵后的乳酸成分了?
相信你们也有过类似的困惑:如果酸奶里的乳酸菌及其他有益菌不能活着到达结肠,我们为何还要喝酸奶呢?直接补充益生菌制剂不就完事儿了?
已有研究证明“酸奶无用论”是过度担忧
在已有的很多研究中,通过各种研究 *** 给出了证据:是我们过度担忧了。存在于各种发酵食品里的微生物,确实具备对抗消化道灭口级别杀伤力的“打怪升级”实力。某些菌种,例如双歧杆菌,能有20%活着到达肠道,而干酪乳杆菌甚至能保留50%以上的军力!
而一部分对照试验,通过对经常吃酸奶和基本不吃酸奶的受试者的粪便微生物群分析发现:规律饮用酸奶,真的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同时增加某些有益菌的菌量,从而促进肠道健康。
此外,酸奶本身就是优质蛋白质和钙元素的重要来源,它不仅不是我们以为的“智商税”,相反,在提供高吸收率营养素的同时,还能帮助提升消化能力、促进健康。
酸奶中对肠道有益的细菌 不主要靠“存活能力”起作用
有意思的是,既往的研究结果还告诉我们:酸奶中对肠道健康有益的细菌对人体的保护作用(或者说有益作用),并不主要靠“存活能力”来发挥功效,而是由细菌的DNA介导。
换句话说,不论酸奶吃进肚后,一路到达结肠的是活菌还是死菌,哪怕只是菌的残骸,就能有帮助(当然,如果活菌多一些,效果会更好)。
比如,《英国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这篇研究,就证实了上述结论。
研究团队经过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后,选出30名每天饮用200-400克酸奶的参与者,以及21名几乎不吃酸奶的对照者。在收集所有人的粪便、测定糖苷酶、β-葡萄糖醛酸酶和还原酶活性以及分析SCFA、中性甾醇和胆汁酸后发现:
规律吃酸奶的人,粪便样本中检测到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比例为73%,是不吃酸奶的人的2.6倍。
规律吃酸奶的人,粪便中肠杆菌科的菌量显著降低(这个菌科的成员有很多是致病菌,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升高(这种酶不仅可以降解乳糖,还能催化“聚半乳糖”等益生元的合成,促进肠道健康),且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双歧杆菌数量都与发酵乳的进食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简单总结就是:规律吃酸奶,能帮助我们的肠道增加某些有益菌,同时减少一部分致病菌。
不能只靠酸奶提供有益菌 全谷物等作用也很大
不过,酸奶能够为我们提供的有益菌,终究是庞大有益菌家族中寥寥可数的少数,且酸奶中的菌对肠道菌群的整体组成和代谢活性而言,只是个“过客”或者“短期游客”。要想让自己拥有铜墙铁壁般抵抗力的强大肠道,还是需要“吃对吃好”,来帮助肠道中本来存在的各种有益菌队伍壮大!
各种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菌菇类,能够为肠道输送丰富的膳食纤维(其中包括益生元)——它们是有益菌更爱的口粮,能把有益菌养得茁壮强大。尤其是全谷类,对肠道有益菌的帮助杠杠的!
一个公式轻松判断 酸奶中的添加糖含量
另外,对于挑选酸奶来说,配料表简单,只有生牛乳和菌,没有添加糖的更好。那么问题来了:市面上绝大多数酸奶都含有添加糖,对于不想摄入太多添加糖的朋友,如何判断酸牛奶里添加糖的含量呢?毕竟大多数酸奶的营养成分表里都没有单独标注添加糖含量。
对于没有添加糖的酸奶,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都在5g-5.5g/100g左右。因此,购买酸奶时,可以看看产品外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用标注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减5,基本上就是这个产品每100克含添加糖的量了。比如,如果某酸奶每100克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2克,我们基本可以判断添加糖含量在每100克6-7克之间。 文/刘遂谦(科普工作者、临床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知识链接
别再被“假酸奶”骗了!选好酸奶注意三点
酸奶一直是健康界的宠儿,多数消费者都知道喝酸奶能补充蛋白质和钙质,还能补充肠道益生菌。你真的知道什么是酸奶吗?今天就来跟大家科普一下如何挑选酸奶。
酸奶分为两类
酸奶,学名叫发酵乳,是以生牛(羊)奶或奶粉为原料发酵而成的乳制品。目前市面上的酸奶品牌很多,种类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包装、规格、口味各异的酸奶首先可以根据是否含有活菌,分为活菌型和杀菌型。
1.活菌型酸奶
这种酸奶中含有活性乳酸菌,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往往只有20天左右。
2.杀菌型酸奶
杀菌型酸奶是近一两年来兴起的酸奶新品种。这种酸奶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又进行了灭菌处理,不含活菌,因此常温保存即可,而且保质期比较长,可达数月。
市面上这些产品
其实是“假酸奶”
市面上除了真正的酸奶,还有一些所谓的“酸酸乳”“乳酸奶”等“伪酸奶”。这些产品只是口味类似酸奶,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酸奶。
这类产品基本是由水、少量牛奶或奶粉、白砂糖、乳酸或柠檬酸等成分配制而成。由于它含奶量很少,实际上属于饮料,而不是乳制品,也不含活菌,营养价值比较低。购买时要与真正的酸奶区别开来,不要觉得口味好就是有营养。
还有一类被称作“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畅销产品。这类产品奶含量也不高,但含有数以亿计的活性乳酸菌。大家喝酸奶一是为了奶中的多种营养素,二是为了益生菌。活性乳酸菌饮料可以说是主打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是益生菌。
选好酸奶注意三点
酸奶虽好,购买时要注意几点信息:
1.食品标签
标签要看配料表之一位是不是生牛乳,如果是水,就要当心是披着酸奶外衣的饮料了。
另外要看是不是活菌型产品,如果喝酸奶是为调节肠道菌群,那灭菌型产品可没多大用处。
2.生产日期
生产日期不仅是看有没有过期,还要看购买时距离生产日期有多久。
酸奶生产完成后,其中的活性乳酸菌就会逐步衰减,即使低温冷藏也无法完全阻止其死亡的脚步,所以距离生产日期越长,意味着活菌数量越少。
3.储存环境
酸奶的储存环境非常重要,如果是需要低温冷藏的产品,商户长期置于室温下,很容易发生变质。
喝酸奶也需要注意两点
1.酸奶不能加热
有些人怕吃生冷的东西,酸奶从冰箱拿出来时比较凉,就索性像牛奶一样热一热再喝。如此一来酸奶中的乳酸菌便会死亡殆尽,不仅口感变差,营养价值也大打折扣。
2.酸奶含有一定量的添加糖,要适量喝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每天膳食中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 50 克,更好控制在 25 克以下。
市面上的普通酸奶每百克含糖10多克,可见酸奶虽好,不宜过量食用。乳酸菌饮料的含糖量每百毫升15克左右,同样也需要注意不宜过量饮用。
文/马博士健康团
科学审核/马冠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消保委测评52款酸奶!进口与国产酸奶质量无本质区别市场上各种
发酵乳、酸乳、风味发酵乳、乳饮料
名称让人眼花缭乱
配料表上的生牛乳、复原乳等
也让很多消费者看不懂
该如何挑选酸奶呢
近日
山东省青岛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青岛)有限公司
联合发布
52款酸奶配料表评测结果
评测样品
价格从1.12元/100克至21.81元/100克不等;
4款为发酵乳或酸乳(俗称纯酸奶),48款为风味发酵乳或风味酸乳;
国内品牌42款,国外品牌10款。
“复原乳”“生牛乳”有何区别
酸奶
发酵乳大类的一种俗称,根据国家标准GB19302—2010,酸奶分为两大类: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添加生乳(或乳粉)和发酵菌种之外的其他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
发酵乳
即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发酵后制成的pH值降低的产品。如果菌种仅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则是酸乳,即我们日常所说的纯酸奶。
风味发酵乳
即以80%以上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添加其他原料,经杀菌、发酵后pH值降低,发酵前或后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谷物等制成的产品。如果菌种仅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则属于风味酸乳。
提醒大家
达不到80%以上生牛(羊)乳或乳粉比例的产品不是酸奶,它们大多数属于饮料,比如含乳饮料(又称乳(奶)饮料、乳(奶)饮品)、乳味饮料等。
复原乳酸奶,通俗来讲,就是乳粉加水配制成奶液后再接种菌种发酵生产的产品。
生牛(羊)乳直接发酵的产品相对于复原乳产品来说,在营养性上保持更完整,复原乳的乳粉原料经热处理后,活性成分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
资料图片
标签中“0添加”该如何理解
酸奶中的“0添加”一般指零添加某“食品添加剂”“蔗糖”。一定程度上是基于消费者对“0添加”食品更健康、更营养的认知产生的营销概念。
为了改善产品的风味、口感、品质,风味酸乳使用食品添加剂和白砂糖(主要成分是蔗糖)配料比较普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增稠剂或乳化剂(果胶、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结冷胶、明胶、黄原胶等)、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甜菊糖苷、赤藓糖醇),少数也有加入酸度调节剂(柠檬酸或柠檬酸钠)的情况;有时会随果酱或果汁等原料引入着色剂(焦糖色、β-胡萝卜素、胭脂虫红)等。
本次评测中的38款风味发酵乳或多或少都加入了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普遍使用,消费者食用是否安全呢?
记者了解到,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上,不能离开剂量谈毒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经过了国家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标准范围内使用不会危害消费者健康。一些天然原料的食品添加剂,比如果胶、明胶、甜菊糖苷等危害更小。
不过要注意
苯丙氨酸尿症患者不能食用含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的产品;
赤藓糖醇摄入过量可能会引起腹泻;
安赛蜜,按照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的评估,其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15mg/kg。因为安赛蜜中有一种含氯有机化合物,如果长期、大量摄入安赛蜜,可能加重肝脏以及肾脏负担。
无糖与减糖的概念不同。因为有乳糖的存在,酸奶基本做不到无糖,所以通常是宣传“无蔗糖”,即不添加蔗糖也不含有蔗糖。
另外,一些产品在原有产品基础升级后可以实现“减蔗糖”50%,比如“减蔗糖50%风味发酵乳”,其减糖后的蔗糖添加量为4%。
酸奶中的菌种越多越好吗
常温酸奶经过巴氏杀菌热处理,菌种都已经灭活;而一些低温酸奶没有经过灭菌处理还有菌种的活力。
本次评测样品中,41款低温酸奶中,30款标示了菌种含量介于108CFU/100g至2×1010CFU/100g。
根据标准要求,未经热处理酸奶产品乳酸菌含量应至少达到108 CFU/100g。益生菌系指活的微生物,当摄取足够数量时对宿主健康有益。科学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平衡、润肠通便及改善腹泻等作用,但因为菌株和人群的特异性,有效剂量有差异性,并非添加量越高越好。而且多种菌株复配使用的情况下,也要考虑菌株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互相的竞争、拮抗作用以及食品加工方式、贮存和运输方式等对益生菌活性的影响。
-消费提示-
不要混淆酸奶和乳饮料
一看产品名称或产品类型,名称里带“饮料”的不是酸奶。
二看配料表,配料表中之一位生牛(羊)乳添加量≥80%的是酸奶,而复原乳酸奶会有显著的“复原乳”字样,其余大多是含乳饮料、乳味饮料。
三看蛋白质含量,每百克含量≥2.3克才是酸奶,其余是含乳饮料。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酸奶
儿童尽量选择简单配方的原味酸乳或发酵乳。3岁以内的宝宝消化系统还未发育好,容易腹泻,应谨慎食用;
中老年人尽量避开添加白砂糖、淀粉、果葡糖浆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
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的人群可以选择高蛋白质、低脂肪含量的产品;
肠胃不好的人不宜喝酸奶,酸奶中的乳酸会 *** 胃肠。
不轻信酸奶能促消化和减肥
消化靠的是消化酶和规律的胃肠蠕动,酸奶无法提供消化酶,也影响不了胃肠运动。有的酸奶中添加了膳食纤维,比如低聚果糖、聚葡萄糖等,则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
有的酸奶宣传可以减肥,但某些风味酸奶含糖量每百克高达10g以上,反而容易增胖。
进口与国产酸奶质量无本质区别
本次参与评测的10款进口酸奶均价13.63元/100克(毫升),国产酸奶42款产品均价4.36元/100克(毫升)。
对比两者的配料表后发现,两者并没有明显差异。进口酸奶价格高,是因为存在品牌溢价以及进口通关的关税及审批、汇率等成本增加的因素。
记者/尹训银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酸奶过期了还能喝吗?过期酸奶的危害和利用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关于酸奶过期的那些事儿。酸奶是一种广受欢迎的食品,但是它也有保质期。那么,酸奶过期了还能喝吗?过期酸奶又有哪些危害和利用 *** 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酸奶的保质期。保质期是指食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时间。过了保质期的食品,其质量和安全性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不建议食用。
酸奶过期后,其中的益生菌数量和活性会大大降低,甚至死亡。此外,过期的酸奶还可能滋生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导致食品变质。如果食用了过期的酸奶,可能会导致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除了胃肠道症状,过期的酸奶还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引发过敏反应等。此外,过期的酸奶中还可能产生一些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那么,过期酸奶有哪些利用 *** 呢?首先,可以用来做酸奶面膜,可以滋润皮肤,让皮肤更加细腻。其次,可以用来做酸奶浴,可以让皮肤更加光滑,同时具有保湿作用。最后,还可以将过期酸奶用来浇花,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
总之,过期酸奶不建议食用,但是可以合理利用,让它们发挥出更多的价值。同时,建议在购买酸奶时注意保质期,避免购买过期酸奶。在储存酸奶时,也需要注意温度和光照等因素,避免影响酸奶的质量和安全性。
吃完柿子喝酸奶,女子突发肠梗阻!医生:这类人群不宜吃稻熟鱼肥柿子黄
秋天的柿子令人垂涎欲滴
然而近日
常州的高女士却因为吃柿子进了医院
10月25日下午,在常州一院消化内镜中心,高女士正准备做肠镜。
高女士说,自己前几天下午吃了一个柿子,之后又喝了一杯酸奶,结果晚上就开始呕吐。
消化内科医师王玫告诉记者,高女士本身有便秘问题 ,胃肠蠕动功能差,属于胃功能低下人群,更好不要吃柿子。然而高女士不但吃了柿子,还立刻喝了酸奶,二者结合后,裹成一团,逐渐形成了一个胃结石。
胃结石形成后又掉入了小肠内,卡在小肠中动弹不得,造成了肠梗阻 。如果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肠坏死。
“我们小肠很长,6到7米,从CT片子上看,结石的位置是比较深的,可能会不太容易找到。”王玫说。经过3个小时的肠镜探查,医生终于找到了那颗占满肠腔的结石,经过碎石处理,将剩余近8厘米的结石大块取出。
医生表示,柿子不容易消化,老人、小孩及消化不好的人群,更好不要食用;而一些喜欢吃柿子的人,更好在饭后吃,一次也不要吃太多,隔天或几天吃一个更好。
王玫提醒:“柿子、山楂、黑枣这类食物,特别容易诱发结石 。胃肠蠕动功能比较差,或者合并有炎性肠病的患者,或者可能存在一些隐源的消化道狭窄的患者,尽量不要吃柿子。”
柿子正当时
但一定要适当、适量食用哦
来源: 江苏新闻
每天喝一杯酸奶,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个答案你绝对想不到酸奶,是很多人都爱喝的饮品,有人喜欢它浓稠的口感,有人喜欢它酸酸的口味,有人稀罕它丰富的营养……
打开一盒酸奶,奶香味、发酵的酸香味立即扑鼻而来。一口下去,冰冰凉的同时夹杂着丝丝酸、丝丝清甜,口感细腻、绵密又丝滑,让人忍不住地想要再吃一口,再吃一口,酸奶盖上的都不舍得放过。
不过,选择喝不喝酸奶,倒不全是因为口味,有人更在意的是它的“营养价值”。酸奶到底好不好?长期喝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先说结论:酸奶是一款健康的饮品,经常喝可以补充营养,对身体有好处,但前提是要买到真正的好酸奶。
一杯酸奶里,到底藏着什么?
酸奶是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乳酸发酵而制成的奶制品。它不仅保留了牛奶的营养价值,比如提供优质蛋白质、钙等,还富含益生菌,并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营养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目前,市面上的酸奶,种类繁多,价格差异很大,从几块一杯,到二十几块一杯的都有。这些不同的酸奶,到底怎么选?哪些有食品添加剂,哪些有添加糖?
要搞明白这个,就得先了解酸奶的分类。我们在超市买到的酸奶,根据发酵剂和食品添加剂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原味酸乳、风味酸乳、原味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目前,风味发酵乳是市面上的主流产品。但很多人认为,风味发酵乳这种不好,不仅有食品添加剂,还可能含糖量超标。
其实不能这样一概而论,因为风味发酵乳里面至少 80% 都是奶,如果能添加其他营养素来进行营养强化,或选择相对更健康的代糖来替代蔗糖,那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风味发酵乳的整体营养价值。
建议大家购买酸奶时,关注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这样能实打实地看到一杯酸奶里,到底藏着什么。
问题来了:酸奶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怎么看呢?来举例讲讲。
这是一杯原味酸乳,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成分指标有三个,分别为:配料表、蛋白质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
图片来源: ***
先看蛋白质含量:每 100 g 含有 3.8 g,远高于国家标准:发酵乳的蛋白质的含量应在 2.9% 以上,确认为真酸奶。
市面上还有一种“酸乳”饮品,很多人会跟酸奶搞混。这类饮品蛋白质含量通常在 1% 左右,营养价值较低,而且含糖量比较高,不推荐经常喝。
再看碳水化合物含量:每 100 g 含有 4.7 g,证明没有添加糖,非常优秀。这是因为牛奶中本身就大约含有 5% 的乳糖,含糖量在 5% 左右的酸奶,通常都是无添加糖的酸奶。
最后看配料表:配料表是按照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排列的,一般看前几位的配料,就能轻松看清这个食品的“真面目”,通常“配料表越简单越好”,酸奶也不例外。
通过配料表,我们可以看到,这款原味酸乳的配料非常简单,就是牛乳 + 最常用的两种乳酸菌,没有添加其他任何东西。
大家学会了吗?接着看一款风味发酵乳。
来源: ***
蛋白质含量每 100 g 含有 3.0 g,大于国家标准 2.9 g,是真酸奶;
碳水化合物含量每 100 g 含有 13 g,远大于生牛乳本身含有的 5.0 g,额外添加了糖。
看配料表,添加了白砂糖,还加了果胶(增稠剂)和抗性糊精(水溶性膳食纤维)。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儿童和成人每天摄入添加糖建议不超过 50 g,更好不超过 25 g。如果喝下这样一瓶风味发酵乳,相当于摄入添加糖 (13-5)/100 * 250 = 20 g,建议少喝。
总结一下:酸奶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选购酸奶时大家注意这 3 点,就能选到真正的好酸奶:
- 选蛋白质含量超过 2.9 g 的
- 碳水化合物含量更好是 5 g 左右的
- 配料表越简单越好
长期喝酸奶,对身体真的有好处
选到了真正的好酸奶,每天喝一杯,对身体到底有哪些影响?
1
能充分吸收各种营养素
牛奶中的优质蛋白,是我们想要摄入的营养成分之一。除此之外,它还有钙、磷、镁和维生素 A 等。
酸奶不仅可以完全保留了原料牛乳中的所有成分,在发酵的过程中,很多蛋白质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肽链、氨基酸,大分子乳糖被分解为半乳糖、葡萄糖等,这使得酸奶本身比牛奶更易消化与吸收,各种营养素被更加充分地利用。
2
不容易缺钙,尤其是乳糖不耐受人群
奶及奶制品是补钙的更佳选择。很多植物性食物中虽然有不少钙,但受到草酸、植酸等成分的影响,吸收率可能很低。
而奶及奶制品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不仅在食物中稳定存在,吃到肚子里容易被消化吸收,而且作为一种液态的饮品,即使小朋友,也很容易做到足量摄入。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的建议,成年人的奶及奶制品每日推荐量为 300~500 g,可以早餐饮用一杯牛奶,午饭加一杯酸奶,对于儿童来说,早餐可以吃 2~3 片奶酪,课间再饮用一瓶牛奶或酸奶。
尤其是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因为体内缺少乳糖酶,喝了牛奶就容易腹泻,而经过微生物发酵之后的酸奶,乳糖被分解,且活菌含有 β-半乳糖苷酶,有助于乳糖的消化。
3
长期喝酸奶,对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有帮助
肠道健康是决定机体健康程度的重要因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为肠道有益菌提供养料,有益于肠道菌群平衡。
而酸奶作为益生菌的发酵产物,自然能为肠道内的益生菌提供养料,同样有助于保持肠道菌群平衡。有实验证实,酸奶饮用者大肠杆菌活性显著降低,这种作用加热酸奶也具备。
总之,夏天,冰冰凉的酸奶真的是又美味、又营养、又健康的饮品选择,快喝起来吧!
参考文献
<1> GB 1930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
<2> 肖玉桦, 林宇光. 用氢呼气试验对健康成人乳糖吸收不良症的研究
<3> Alvaro E, Andrieux C, Rochet V,Rigottier-Gois L, Lepercq P, Sutren M, Galan P, Duval Y, Juste C, Doré J.Composition and metaboli ***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consumers and non-consumersof yogurt. Br J Nutr 2007;97:126–33.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实习编辑|徐善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