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爆”的烹调技法做鱼类菜,各地还是比较少见的。而鲁南枣庄的大小饭店流行着一款创新菜“辣爆黑鱼”,即是地地道道运用“爆”法做出的鱼肴菜。
爆鱼,即乌鳢,刺少肉细白。味鲜美,剔骨去皮后其肉可做鱼片、鱼条、鱼线、鱼仁、鱼米或剁成鱼茸料子,可妙、炸、汆、熏、炝等,能烹制出几十道不同形制风味的名菜,各俱特色。乌鳢微山湖中产出较多,当地吃它的 *** 变化无穷。其中辣爆黑鱼非常适应枣庄人的口味“辣鲜”嗜好。因而在当地极受欢迎,做得吃得普遍。
原料:选2斤一尾的黑鱼两条,干红辣椒25克,鲜辣椒50克,半个蛋清,姜片5克,蒜片3克,花椒粒3克,精盐4克,味精3克,料酒10克,干淀粉5克,香油3克,花生油40克。
做法:先将黑鱼刮鳞去脏摘鳃制净,用利刀在黑鱼 *** 以上二指处断开,取用下段,不去骨皮,用直刀法顶刀锯切成薄薄的圆片,放容器内加精盐2克,料酒5克,花椒粒3克盐渍,入味后去除花椒粒,加蛋清、淀粉上浆抓匀。其次,干辣椒去蒂弃籽切段,鲜辣椒去帯、切片。第三,炒勺放火上加花生油烧熟投干辣椒段炸黄取其辣味捞出弃之,放姜片略煸,迅速倒入主料爆炒,待鱼片遇热卷曲成不规则棉花絮桃形,再加料酒、精盐、味精、蒜片,最后加辣椒片淋香油,颠翻数下出锅即成。
特点:鱼片卷曲似彩桃棉花絮形,且蓬松,色白中带微红间黑,味辣咸鲜,极俱特色。
诀窍:黑鱼下段扁圆似棍棒,顶刀切,鱼片中间有脊骨,外图有鱼皮,肉则无鱼刺,故而爆后似棉桃絮形状。
2002年,亚洲黑鱼入侵美国,让美国人大惊失色,立马采取措施扑杀,并将亚洲黑鱼列为了有害入侵物种,想法设法的想要消灭它们。但事与愿违,优越的水域条件让亚洲黑鱼不但加速了繁殖,体型也越来越大,已经在美国造成了大规模的泛滥,也对当地生态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咱们中国网友一看,这不就是乌鱼嘛,这在中国可是当之无愧的优质食材,怎么去到外国就成了危险鱼类了?
入侵美国的"亚洲黑鱼"
什么是乌鱼?
乌鱼又叫黑鱼,被美国人称为"亚洲黑鱼",在中国的水域中,一条成年乌鱼正常只能长到30-35厘米,体重3公斤左右,而成功入侵美国的乌鱼能长到一米左右,体重可以达到9公斤。美国的淡水水域不但温度适宜乌鱼生存,而且无论在水下还是陆上都没有天敌,水中鱼类丰富,为乌鱼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而且美国人们也不吃这种鱼,更是为它们的生存繁衍创造了绝佳的条件。乌鱼在中国的天敌就是人,只要是盛产乌鱼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烹饪乌鱼的方式,清蒸、红烧、水煮,肉质紧实鲜嫩、刺少的乌鱼在中国深得人心,在中国要通过养殖才能满足供应。
市面上常见的黑鱼
让美国人最头疼的“亚洲鲤鱼”
这些年除了亚洲黑鱼,还有不少物种也成功入侵了美国,对美国的生态造成了威胁。面对这一类问题,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法律措施加以应对。美国的入侵物种中最著名的就是"亚洲鲤鱼",当时美国为了清理河流中的水藻,从东南亚地区引进了"亚洲鲤鱼",最开始亚洲鲤鱼出色地完成了它们的使命,但是很快它们的繁殖速度就超过了浮游植物。虽然亚洲鲤鱼不吃其他鱼类,体型大胃口大使得它们抢去了其他本土鱼类的食物,于是本土鱼逐渐消失,而且当时的美国也没有亚洲鲤鱼的天敌,他们也不爱吃,因此在美国的一些河里亚洲鲤鱼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总量的90%。
体型巨大的"亚洲鲤鱼"
美国植物入侵案例
在美国,这种好心办坏事的事情并不是个例。1876年,一个美国人经不住野葛藤花的诱惑,偷偷从费城世博会带了一株回去种。美国之前是没有这种植物的,所以出于好奇,很多美国人开始跟风种植, *** 也大力支持农民种植野葛藤来保护水土。但野葛藤同样没有天敌,生长速度快,所以很快爬满了房子墙面和街道,在美国南方各州泛滥成灾。于是美国人又乱了方寸,为了消灭这种外来物种居然又引进了一种外来物种,那就是"筛豆龟蝽"。这本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美国人却寄希望于它能够解决这场"绿色危机",但再次事与愿违,晒豆龟蝽不但没有解决野葛藤蔓延的问题,反而吃起了大豆,当年就造成了南方大豆产量减半。
爬满拖拉机的野葛藤
对比美国,我国入侵生物的下场
而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只要能吃的,最后的下场都是被端上餐桌,甚至还供不应求,最终还要靠专业养殖。更具代表性的就是小龙虾、罗非鱼和牛蛙。小龙虾和罗非鱼已经成了中国夜市摊烧烤摊的主角,深受广大吃货的青睐;牛蛙虽然在刚进入中国时一度在各大湖泊、池塘和稻田里泛滥成灾,但最终还是逃不过被做成美食的命运,90年代左右就需要被大规模养殖。
餐桌上的乌鱼
我们可能会纳闷,就算拿野葛藤这样的植物没办法,那像亚洲黑鱼和亚洲鲤鱼那样的可食用鱼类,美国人为什么就不能像中国人这样,直接用吃来解决生物入侵吗?好像还真不太可行,并且有以下几点原因。
- 历史人文的差异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块土地上的人必须去寻找去尝试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满足饱腹的要求后又开始研究烹饪方式和调味料;为了能长期吃到这种食物就会研究种植和饲养。加之从古至今这片土地始终战乱不断,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百姓常常食不果腹,饥不择食,在逃荒的过程过程中又会发现一些新的食物,所以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就造就了我们更容易接受新食物,更善于发掘食物的烹饪方式。
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16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就相继入侵积累资本,到了17世纪,英国开始在北美建立殖民地,殖民地与英国本土之间产生了裂痕,才爆发了独立战争,最后成立联邦制国家。也就是说,多个国家不同种族的人移民到美国,当时作为殖民地的美国已经拥有了相对成熟的经济、文化、宗教信仰和政治基础,在饮食方面也可以说是捡现成的,所以不会对新的食物有过多的探索。
- 饮食多样化的不同
中国巨大的人基数造成了不同的地区偏好的东西都不一样,比如广西人会吃牛瘪火锅,广东人会吃昆虫。不同地方的人也喜欢就地取材开发新的食物,同一种食材也有好几种做法,把全国的特色食物汇总,就形成了一种中国人什么都吃的感觉。
美国虽然汇集了多个国家的饮食,但入侵者基本都是带来自己国家最方便快捷的食物,因地制宜,变成了美国风味,所以美国的快餐文化也呈现多样化。
- 宗教信仰上的差异
在美国独立前,基督教的主要派别就已经传入美国,然后迅速发展成最有影响力的宗教,欧美的饮食禁忌和基督教教义有关,基督徒被禁止食用动物的血、被勒死的动物、死于非命的动物、祭过佛像等偶像的食物。为了保持自身的规范,很多派别都有一套严格的饮食禁忌,所以不是什么都能吃。
我国却没有这方面的约束,虽然信仰佛教的人会戒肉吃斋,但也是个人选择。
当然,外来物种的入侵也不是光靠吃就能解决的,也有一些中国吃货搞不定的物种,比如福寿螺和清道夫。福寿螺长得很像田螺,原本引入的目的是食用,但口感不佳,烹饪不当还会感染寄生虫,所以被弃养的福寿螺大量繁殖,危害农作物,已经被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最近网上有很多博主都在尝试烹饪清道夫,清道夫虽然能消灭水中的垃圾和鱼类排泄物,但更多的是吃其他鱼类的鱼籽,严重影响水产业和生态环境。而且中国人觉得它又脏又难吃,所以被餐桌淘汰了。
福寿螺
自从解决了牛蛙、罗非鱼和小龙虾,中国的吃货们似乎有点目空一切了,只要一听到哪个国家有入侵物种,就纷纷主动请缨,抢着为邻邦排忧艰难。但是面对外来入侵物种,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着一颗警惕的心。这些不速之客不但会危害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还会影响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发展,传统文化也会受到冲击,到时候人畜健康也难以保障。所以我们要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规范,自觉维护生态系统的安全,才是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更佳方式。
近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检察院公布了一起案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事情是这样的,早在去年的12月,常州市的徐某为了给家人和朋友祈福,从当地的水产市场购买了9.04万元约合2.5万斤的鲶鱼意图放生到钱资湖中,结果被湖管会的工作人员和围观的群众制止。
之后,徐某将鲶鱼偷偷的转运到了位于金坛东南部的长荡湖中并且成功放生,只是让徐某没想到的是放生几天内,大量的死鱼就漂浮在了长荡湖上,长荡湖渔政部门发现后立即启动了紧急预案,对死鱼进行打捞,经过10多天的奋战,共打捞上2.02万斤死掉的鲶鱼。
随后,当地的检察机关以严重危害长荡湖水生态系统安全罪对徐某提出了公益诉讼,近日,徐某也先交纳了9万余元的应急处置费(包括打捞、运输、无害化处理等费用),并且她还需支付赔偿生态损失的费用,目前该案件正在审理中。
在接受处罚时,徐某也是一脸懵,她认为自己是在放生鱼,是在积德行善,不明白为什么要接受处罚。这其实是一起典型的“放生变杀生”的案件,也为盲目放生的人敲响了警钟,因为此次放生的不是本土鲶鱼,而是外来物种-埃及胡子鲶。
什么是埃及胡子鲶?
在这期案例中,徐女士放生的鲶鱼可不是普通的鲶鱼,而是埃及胡子鲶,埃及胡子鲶又称革胡子鲶、埃及塘鲺,它是我们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且价格比较低廉的鲶鱼,它可不是我国本土的物种,而是入侵物种,那么,它是如何来到我国的呢?
鲶鱼自古以来就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淡水鱼类,它们几乎遍布世界各地的水体内,有着超过2800种不同的种类。鲶鱼刺少、肉质比较鲜嫩,在东北地区素来就有“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的说法。
但是,由于常年的过度捕捞,野生的鲶鱼数量越来越低,此时鲶鱼的养殖业兴起了,在我国的鲶鱼养殖中,最常见的有三种:土鲶、大口鲶以及胡子鲶。但是,这三种鲶鱼有一个缺点: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对水质的要求也比较高。
此时,就需要一种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鲶鱼进入到养殖业了,而原本生活在非洲尼罗河流域中的一种鲶鱼被盯上,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埃及胡子鲶。
埃及胡子鲶与土鲶和大口鲶更大的区别就是它的体色比较深,而后两种鲶鱼则主要以土黄色为主,不过它与我国本土的胡子鲶在形态上有些相似,不过,它比胡子鲶的背鳍和臀鳍的基部更长,鳍条数目也更多,头部有许多呈放射性的骨质突起。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埃及胡子鲶的生命力太顽强了,它们在污染的水体中照样能够生存,比如在2014年,温州环卫在清理一个小区的小水道时就清理上来了5条埃及胡子鲶,更大的一条已经有80公分的体长和4公斤的体重了。
除此之外,埃及胡子鲶对低水溶氧的耐受能力也非常强,这使得养殖时可以“过量”养殖,而不至于窒息。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我国从1981年11月首次从非洲引入埃及胡子鲶后,迅速的就抢占了南方的市场,成为了最常见的食用鲶鱼。
而我们在网上看到的许多说“鲶鱼是最脏的鱼”的说法也是从埃及胡子鲶被大量养殖开始的,毕竟它们的耐受能力强,所以养殖的水体确实看起来比较的脏,在加上它们不挑食,什么动物性食物,甚至是腐肉统统来者不拒。
最关键的是相比较我国本土的鲶鱼,埃及胡子鲶的腥味格外的重,尤其是放凉之后,那种腥味简直让人无法接受,所以,鲶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渐的下降,甚至到了厌恶的地步。
放生埃及胡子鲶的危害?
虽然埃及胡子鲶的生命力很强,但是像徐某这样批量的放生,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原因也很简单,它们在有限的容器中,本身就适应了低氧的环境,突然放到正常的水体中,含氧量大大增加,此时的即便是埃及胡子鲶也会出现应激反应,从而造成死亡。
而大量死亡的鱼类漂浮在水面,会大大降低水溶氧量,同时鱼死亡后会在微生物和细菌的分解下逐渐的腐烂,而腐烂的过程不但会影响水质,也会大大消耗水体内的氧气,从而造成原有的鱼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死亡。
除了这些死鱼外,我们发现徐某放生的鱼仍然有约4800斤埃及胡子鲶已经成功的在水中生存了下来,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埃及胡子鲶是一种食量非常大、食性非常杂的鱼类,换句话说就是不挑食、吃得多。
它们不但会大量进食水生植物,从而破坏原有的平衡,还会吃小鱼、小虾,从而使水体中的鱼虾大幅度的减少。
最关键的是埃及胡子鲶在我国水体中是没有天敌的,而且它们的寿命最长可达30年,刚孵化的埃及胡子鲶一年就能性成熟,一次可以产下至少1万枚的卵,在如此长的寿命和繁殖能力下,它们一旦进入到野生水体中,后果将不堪设想,也正是因为这样,徐某才要继续承担生态修复的费用。
如何正确的放生?
放生动物其实本质上是件好事,但是 *** 一旦用错,放生就会变成杀生。那么,如何正确的放生呢?
首先,在放生某一种动物之前,要先进行了解“该动物是不是本土物种?”、“该动物在本地有没有自然分布”,弄清楚这个问题后,再决定放生与否。
其次,放生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也要有严格的控制,比如放生一些鲫鱼,放生一些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放生大量的黑鱼,那么即使该水体内有黑鱼,这种放生也是在杀生。
因此,少量放生本地野外原本就有的物种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一旦要大量放生,更好还是去当地的相关部门去咨询一下,以免对本地的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和不可逆的影响。
辟谣:鲶鱼是“垃圾鱼”肮脏不能吃?其实脏的不是鱼曾几何时鲶鱼鲶鱼作为一种普遍的鱼类,大街小巷充斥着鲶鱼的香味,烧烤、煎焖、红烧,各种吃法应有尽有。
夏季每当下班后,约上几个好友,坐在街头烧烤摊前,喝着冰镇啤酒吃着碳烤鲶鱼,冲散夏日的燥热,鲶鱼肉松软不腻,口齿留香。
鲶鱼由于肉多刺少,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不知从何时起“鲶鱼烧茄子,馋死老爷子”的说法广为流传,可见鲶鱼的受欢迎程度。
但是俗话说:“物极必反”,现在街头巷尾再也没有鲶鱼的身影,就连光头钓鱼的时候碰到其他钓友钓获鲶鱼后,也是随手扔掉!
究竟原因无非是觉得鲶鱼是“垃圾鱼”肮脏不能吃,难道鲶鱼真的脏吗?光头觉得鲶鱼很干净,脏的不是鱼,这要从讨厌鲶鱼的原因开始说起。
讨厌鲶鱼的原因之一、吃腐食
鲶鱼的视力比较差,眼睛很小,嗅觉和触觉发达,它的触须对于它捕食其他鱼类起到辅助作用,食量很大,各种小鱼小虾以及腐食都是它们的食物。
食腐是人们觉得鲶鱼肮脏的一个原因,其实不管是肉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还是杂食性鱼类都会食腐。
这是鱼类的天性,自然水域内并没有多少食物供鱼类使用,碰到什么吃什么,不挑食才能生活更好。
比如:肉食性鱼类黑鱼、甲鱼等,用猪肝或者浓腥的动物内脏,一样能够钓获它们。
比如:杂食性鱼类鲫鱼、鲤鱼等,这些鱼类碰到什么吃什么,只要能吞下,都不会挑食。
比如:草食性鱼类草鱼、鳊鱼等,虽然以水草为食,但是碰到可吞入的肉食,它们照样疯狂觅食。
不管什么食性的鱼类都会吃腐食,即便是号称水中“软黄金”的鳗鱼,也是食腐,那么为什么没有人讨厌这些鱼类,而讨厌鲶鱼呢?无非是心理因素罢了。
讨厌鲶鱼的原因之二、生长环境
鲶鱼对于生长环境来说要求比较低,因为它能呼吸空气,能够忍受低氧的环境,也能够在污染的水域内生存。
能够在污水中生存,这是人们觉得鲶鱼脏的另一个原因,其实能够在污水中生存的鱼类很多,不仅仅是鲶鱼,鲶鱼只是忍受能力较为强大罢了。
在污染不严重的水域,鲫鱼、鲤鱼、草鱼、鲢鳙都能生长,即使在污染严重的水域也能生长,(只要捕捞不严重)为何抓住鲶鱼不放呢?
比如:光头在南方的时候,有一条偏僻的河道,水质不太好,里面鱼类种类很多。因为偏僻,捕捞量较小,它们才能生存,要不然其他鱼类早就没了。
比如:一些污染严重的河道内,除了鲶鱼外照样有其他鱼类生存,这些鱼类最终被捕捞,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我们觉得水质差,有些水域内只有鲶鱼生长,其实其他鱼类早就被捕捞光了,我们根本不给它生长的机会!而这些被捕捞的鱼类,最终还是被食用。
讨厌鲶鱼的原因之三、不安全的养殖
虽然鲶鱼繁殖力强大,但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养殖鲶鱼应运而生,但是养殖鲶鱼的品种并非本土鲶鱼,而是埃及塘鲺鱼。
1981年从埃及引进,1982年广东淡水养殖良种场自养繁殖成功。现已在华南、华中大部分地区推广,埃及塘鲺鱼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耐低氧。
埃及塘鲺鱼和鲶鱼属于同一科的鱼类,生长环境和习性相同,但是前者生长很快,在养殖过程中,当年就能够达到2公斤以上。
有些商家在养殖的过程中,为了让鱼类生长更快,养殖密度更大,不排除用一些养殖方式,让经济效益更好,从而搞臭了鲶鱼的名声。
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埃及塘鲺鱼从繁殖成功,到走进餐桌,最后消失,只有短短30年而已。
当今夜市摊上,或者饭店里,已经没有了塘角鱼和鲶鱼的身影,这是为什么?俗话说“有因必有果”,无非是有些人的贪婪搞臭了名声罢了。
另外埃及塘鲺鱼的外观,颜色和本土鲶鱼相差很大,有些人觉得只要是鲶鱼,就是埃及塘鲺鱼,自己并不能分清楚,也容易造成对于鲶鱼的误解加深。
讨厌鲶鱼的原因之四、不了解品种
不经常吃鲶鱼,或者不了解鲶鱼的人们,很容易把鲶鱼和塘角鱼搞混,造成提到鲶鱼就敬而远之。
就是因为埃及塘鲺鱼的名声太差,很多人不能分辨,就怕容易搞错,其实分辨鲶鱼和塘鲺鱼很简单。
比如:埃及塘角鱼的外观和鲶鱼的外观相差很大,前者为黑色8须,后者为土黄色、暗黄色4须,背鳍也不一样大小。
比如:在北方的一些河流内,鲶鱼的色泽为偏黄色,土黄色,这些鲶鱼的价格并不低,这是真正的本土鲶鱼。
塘鲺鱼为热带鱼,在水温低于7°的时候不能自然越冬,也就限制了它的生长环境,本土鲶鱼,能够安全的越冬,在北方很少有人养殖塘鲺鱼。
讨厌鲶鱼的原因之五、道听途说
孔子曾经说过:“从道路上听来了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不要道听途说。
这也在劝诫我们,听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不要“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这一成语,原指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后来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有些人听到一件事,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已经完全变了味道,甚至好事也变成坏事,毕竟人的观点相差很大。
鲶鱼的名声很大原因是被以讹传讹搞臭了,并不是鲶鱼就是垃圾鱼肮脏的鱼类,而是你没有真正吃过罢了。
光头钓鱼的时候经常碰到野生鲶鱼,每次都会带回家红烧,大蒜烧鲶鱼,真是蒜香肉嫩味道鲜美,并且鱼刺很少,很适合小孩子和牙口不好的老年人使用。
肮脏的不是鱼,想要鱼干净,就给它干净的环境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鲶鱼是“垃圾鱼”肮脏不能吃?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觉得它脏罢了,并不是鱼脏。
比如:食腐、水域内生长的鱼类都食腐,不仅仅是鲶鱼,为何要单单讨厌鲶鱼?
比如:生长环境、生长环境差也是我们发展的结果,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境好了鱼类也就干净了。
比如:被塘鲺鱼搞臭了名声、不良的养殖让鲶鱼深受其害,鲶鱼也不过是一个受害者而已。
比如:不能分辨鲶鱼的外观、鲶鱼和塘角鱼的外观很好分辨,根据图片学会分辨它的外观。
其实更大的原因还是环境的问题,我们一边污染环境,一边说环境越来越差,想要环境好起来并不难。
难的是我们没有实际行动,只有实际行动,爱护环境,才能让环境越来越好,鱼类才能生长的更好。
在这里光头也呼吁各位钓鱼人,钓鱼的时候尽量减少污染,尽量带走自己的垃圾,给鱼类一个干净的环境,鱼类才能真正干净起来。
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谢谢大家。
辟谣:鲶鱼是“垃圾鱼”肮脏不能吃?其实脏的不是鱼!鲶鱼曾经风靡一时,现在早已经无人问津
曾几何时鲶鱼鲶鱼作为一种普遍的鱼类,大街小巷充斥着鲶鱼的香味,烧烤、煎焖、红烧,各种吃法应有尽有。
夏季每当下班后,约上几个好友,坐在街头烧烤摊前,喝着冰镇啤酒吃着碳烤鲶鱼,冲散夏日的燥热,鲶鱼肉松软不腻,口齿留香。
鲶鱼由于肉多刺少,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不知从何时起“鲶鱼烧茄子,馋死老爷子”的说法广为流传,可见鲶鱼的受欢迎程度。
但是俗话说:“物极必反”,现在街头巷尾再也没有鲶鱼的身影,就连老猫钓鱼的时候碰到其他钓友钓获鲶鱼后,也是随手扔掉!
鲶鱼的外观
究竟原因无非是觉得鲶鱼是“垃圾鱼”肮脏不能吃,难道鲶鱼真的脏吗?老猫觉得鲶鱼很干净,脏的不是鱼,这要从讨厌鲶鱼的原因开始说起。
讨厌鲶鱼的原因之一、吃腐食
鲶鱼的视力比较差,眼睛很小,嗅觉和触觉发达,它的触须对于它捕食其他鱼类起到辅助作用,食量很大,各种小鱼小虾以及腐食都是它们的食物。
食腐是人们觉得鲶鱼肮脏的一个原因,其实不管是肉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还是杂食性鱼类都会食腐。
这是鱼类的天性,自然水域内并没有多少食物供鱼类食用,碰到什么吃什么,不挑食才能生活更好。
比如:肉食性鱼类黑鱼、甲鱼等,用猪肝或者浓腥的动物内脏,一样能够钓获它们。
比如:杂食性鱼类鲫鱼、鲤鱼等,这些鱼类碰到什么吃什么,只要能吞下,都不会挑食。
比如:草食性鱼类草鱼、鳊鱼等,虽然以水草为食,但是碰到可吞入的肉食,它们照样疯狂觅食。
蚯蚓钓获的鲶鱼
不管什么食性的鱼类都会吃腐食,即便是号称水中“软黄金”的鳗鱼,也是食腐,那么为什么没有人讨厌这些鱼类,而讨厌鲶鱼呢?无非是心理因素罢了。
讨厌鲶鱼的原因之二、生长环境
鲶鱼对于生长环境来说要求比较低,因为它能呼吸空气,能够忍受低氧的环境,也能够在污染的水域内生存。
能够在污水中生存,这是人们觉得鲶鱼脏的另一个原因,其实能够在污水中生存的鱼类很多,不仅仅是鲶鱼,鲶鱼只是忍受能力较为强大罢了。
在污染不严重的水域,鲫鱼、鲤鱼、草鱼、鲢鳙都能生长,即使在污染严重的水域也能生长,(只要捕捞不严重)为何抓住鲶鱼不放呢?
比如:老猫在南方的时候,有一条偏僻的河道,水质不太好,里面鱼类种类很多。因为偏僻,捕捞量较小,它们才能生存,要不然其他鱼类早就没了。
比如:一些污染严重的河道内,除了鲶鱼外照样有其他鱼类生存,这些鱼类最终被捕捞,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大水面生长的鲶鱼十分美味
我们觉得水质差,有些水域内只有鲶鱼生长,其实其他鱼类早就被捕捞光了,我们根本不给它生长的机会!而这些被捕捞的鱼类,最终还是被食用。
讨厌鲶鱼的原因之三、不安全的养殖
虽然鲶鱼繁殖力强大,但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养殖鲶鱼应运而生,但是养殖鲶鱼的品种并非本土鲶鱼,而是埃及塘鲺鱼。
1981年从埃及引进,1982年广东淡水养殖良种场自养繁殖成功。现已在华南、华中大部分地区推广,埃及塘鲺鱼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耐低氧。
埃及塘鲺鱼和鲶鱼属于同一科的鱼类,生长环境和习性相同,但是前者生长很快,在养殖过程中,当年就能够达到2公斤以上。
有些商家在养殖的过程中,为了让鱼类生长更快,养殖密度更大,不排除用一些养殖方式,让经济效益更好,从而搞臭了鲶鱼的名声。
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埃及塘鲺鱼从繁殖成功,到走进餐桌,最后消失,只有短短30年而已。
当今夜市摊上,或者饭店里,已经没有了塘角鱼和鲶鱼的身影,这是为什么?俗话说“有因必有果”,无非是有些人的贪婪搞臭了名声罢了。
埃及塘鲺鱼的外观
另外埃及塘鲺鱼的外观,颜色和本土鲶鱼相差很大,有些人觉得只要是鲶鱼,就是埃及塘鲺鱼,自己并不能分清楚,也容易造成对于鲶鱼的误解加深。
讨厌鲶鱼的原因之四、不了解品种
不经常吃鲶鱼,或者不了解鲶鱼的人们,很容易把鲶鱼和塘角鱼搞混,造成提到鲶鱼就敬而远之。
就是因为埃及塘鲺鱼的名声太差,很多人不能分辨,就怕容易搞错,其实分辨鲶鱼和塘鲺鱼很简单。
比如:埃及塘角鱼的外观和鲶鱼的外观相差很大,前者为黑色8须,后者为土黄色、暗黄色4须,背鳍也不一样大小。
比如:在北方的一些河流内,鲶鱼的色泽为偏黄色,土黄色,这些鲶鱼的价格并不低,这是真正的本土鲶鱼。
土鲶鱼的外观
塘鲺鱼为热带鱼,在水温低于7°的时候不能自然越冬,也就限制了它的生长环境,本土鲶鱼,能够安全的越冬,在北方很少有人养殖塘鲺鱼。
讨厌鲶鱼的原因之五、道听途说
孔子曾经说过:“从道路上听来了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不要道听途说。
这也在劝诫我们,听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不要“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这一成语,原指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后来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有些人听到一件事,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已经完全变了味道,甚至好事也变成坏事,毕竟人的观点相差很大。
鲶鱼的名声很大原因是被以讹传讹搞臭了,并不是鲶鱼就是垃圾鱼肮脏的鱼类,而是你没有真正吃过罢了。
不要以讹传讹
老猫钓鱼的时候经常碰到野生鲶鱼,每次都会带回家红烧,大蒜烧鲶鱼,真是蒜香肉嫩味道鲜美,并且鱼刺很少,很适合小孩子和牙口不好的老年人使用。
肮脏的不是鱼,想要鱼干净,就给它干净的环境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鲶鱼是“垃圾鱼”肮脏不能吃?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觉得它脏罢了,并不是鱼脏。
比如:食腐、水域内生长的鱼类都食腐,不仅仅是鲶鱼,为何要单单讨厌鲶鱼?
比如:生长环境、生长环境差也是我们发展的结果,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境好了鱼类也就干净了。
比如:被塘鲺鱼搞臭了名声、不良的养殖让鲶鱼深受其害,鲶鱼也不过是一个受害者而已。
比如:不能分辨鲶鱼的外观、鲶鱼和塘角鱼的外观很好分辨,根据图片学会分辨它的外观。
只有我们爱护环境,环境才会变好
其实更大的原因还是环境的问题,我们一边污染环境,一边说环境越来越差,想要环境好起来并不难。
难的是我们没有实际行动,只有实际行动,爱护环境,才能让环境越来越好,鱼类才能生长的更好。
在这里老猫也呼吁各位钓鱼人,钓鱼的时候尽量减少污染,尽量带走自己的垃圾,给鱼类一个干净的环境,鱼类才能真正干净起来。
?这是老猫对鲶鱼的理解,不对之处各位兄弟多多指出,老猫一一改正,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了解更多关注《老猫爱钓鱼》谢谢大家。
提醒!大雨过后遍地爬的这种大蜗牛千万别碰,有人摸了后发烧到40度最近,进入雨季,各地雨水繁多。一场大雨过后,马路或者公园的草丛边,就出现了一群气定神闲的大蜗牛!
可有人却觉得它很萌,蹲在路边逗它玩,甚至还有老师觉得“机会难得”,赶紧布置观察蜗牛的作业。但有人却因为摸了摸这种大蜗牛,导致发烧到40度。
提醒!
大雨过后遍地爬的这种大蜗牛千万别碰
雨后出没的这种大蜗牛,名副其实,叫非洲大蜗牛,又称褐云玛瑙螺(没错,蜗牛和螺其实属于同一家族)。
它是世界上更大的蜗牛,老家在非洲东部。在国内,厦门大学是有文字记载中国最早发现非洲大蜗牛的地点。
20世纪上半叶,一位华侨从新加坡运回中国的植物中,无意夹带了非洲大蜗牛的卵和幼螺,此后大蜗牛开始在厦门繁殖,并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地区,成为了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这种“巨兽”吃起东西毫不含糊,各种蔬菜、农作物、植物,田里的树上的,统统一扫光,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它已经被我国列为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①
更可怕的是,生在野外的非洲大蜗牛非常脏!
它们的黏液或粪便里,可能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尤其是广州管圆线虫,这种虫会导致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等疾病。
小孩子免疫力低,如果好奇去摸非洲大蜗牛,更容易中招!广州管圆线虫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脑膜炎。
除了非洲大蜗牛,福寿螺、蛞蝓(即鼻涕虫)也是广州管圆线虫喜欢的中间宿主,它们的终宿主则是老鼠。
所以,我们在路上看到非洲大蜗牛,千万不要摸,不要去踩,更不要捡回家吃!
医生提醒:夏季一定要防六条虫!
寄生虫之所以能进人体内,大都是因为人们这张贪吃的嘴。多位专家在2013年6月3日健康时报一篇文章中提出忠告:夏季防好六条虫!②
1.醉蟹——肺吸虫
随着醉蟹入口,肺吸虫也堂而皇之地进入肺里。“宁波市每年都会查出60~80例肺吸虫病,其中大部分是吃醉蟹、醉虾导致的。”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防治所张劼楠介绍。
张劼楠说,肺本身比较娇气,里面有了寄生虫,除了常见的咳嗽、胸痛、有胸腔积液等,如果任其游走到大脑,会有癫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②
2.生鱼——肝吸虫
鱼类最容易被肝吸虫感染而传染给人,在日本、韩国、法国等27个沿海国家都曾有爆发肝吸虫病,仅日本就曾报告过3万多病例。我国广东省是肝吸虫病的高发地。据广东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处的数据显示,仅在1990年至2004年间,广东约500万居民感染肝吸虫病。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营养科卞华伟介绍,肝吸虫虫体大小为5~10毫米,而人的肝脏约两个手掌大小,不及时排虫,肝脏就会挤满肝吸虫,多则数百条甚至上千条。肝脏内的肝吸虫会影响肝脏正常工作,出现肝区不适、腹胀等症状,严重了还会变成肝硬化。②
3.嫩牛排——牛带绦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高键介绍,牛肉是最不应该生吃或嫩吃的,牛身上有许多人畜共生的寄生虫和病菌,而牛带绦虫以人为其惟一终宿主。现在不少人应酬时为了显示自己“洋派”,牛排要五六成熟,或干脆点价格昂贵能生吃的牛肉,万一感染了牛带绦虫真是得不偿失。②
特别是从菜场、超市买回的牛肉,自己做牛排时一定不要贪图尝鲜,完全做熟了再吃。
4.螺蛳——管圆线虫
看着各个海鲜大排档上种类繁多的螺,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病研究所研究员郭增柱隐隐担心。
广州管圆线虫并不仅仅藏身在福寿螺体内!早在2006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詹希美教授就做了对东风螺的调查,结果显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比例高达27%,最多的一只携带了622条广州管圆线虫。②
这条虫子很凶猛,发病迅速,一进体内就直奔人体司令部的神经系统,除了出现恶心、呕吐等,严重的会发生休克、狂躁甚至死亡。
5.涮锅——弓形虫
“来我们科看弓形虫感染的备孕或孕妇比较多,再就是吃涮锅后的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感染科朱丽影介绍,弓形虫病最会隐藏,除了接触过猫狗,最多的原因就是涮火锅一味追求鲜嫩口感,肉片入锅蘸蘸热水就出来,真是名副其实的“涮”。②
正常人感染弓形虫绝大多数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只有少数人初次感染(或称原发性感染)时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几天或数周后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症状消失。但是,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或有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弓形虫感染便会转为急性或亚急性感染,这时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有的甚至发生严重的后果。
6.鳝鱼——颚口线虫
“曾有个女性患者,因皮肤瘙痒、红肿,怀疑是荨麻疹,对症下药后,却总不见效,后来,皮肤看上去就像一幅‘地图’,血常规检查后发现,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上升,医生怀疑是感染了寄生虫,检测结果显示是颚口线虫感染。追溯源头,发现是因为吃了爆炒鳝鱼。”湖北省襄阳市之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袁正丽说,除皮肤上的表现外,感染此虫后,有的还会有低烧的表现。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曾做过一个课题,为追踪颚口线虫的来源,他们曾采购了10斤黄鳝,然后解剖分离,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平均每斤黄鳝体内居然有25条颚口线虫。
除了在皮肤游走外,幼虫还可能会“流窜”到内脏,到达肺部,引起咳嗽、胸痛等;如果钻入眼睛,可能会引起感染,甚至失明;最可怕的是,如果幼虫钻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引起颅内感染、颅内高压,有生命危险。②
本文综合自:
①2021-06-28深圳疾控《大雨后遍地爬的大蜗牛,为啥不能让孩子碰?》
②2013-06-03健康时报《夏季防好六条虫》
来源: 扬子名医团
清道夫有多招人厌?钓友钓起后直接踩死,有人把它晒干做成鞋子又是清道夫!
在广东、福建,这种鱼在钓鱼界可谓是臭名昭著了,钓鱼人钓到这种鱼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将其直接踩死,或者扔在岸边晒干。
但就算是采取这样的手段,水域中的清道夫数量却总是十分可观。近期南方区域遭遇较为寒冷的天气,在很多地方,这种十分招人厌的鱼好似是扛不住了,被大量冻死在水中。
但仍有一些地方,在这个季节,有钓鱼人仍是频频钓到清道夫,在这种情况下,直接踩死好像已经不能解恨,有人更是将其晒干做成鞋子,穿在脚上来泄愤。
在 *** 上,用清道夫制成的“皮鞋”也曾十分火爆,翻看评论页,似乎是清一色的叫好。有网友甚至评论称:穿上它,脚不臭了,多年的脚气也给治好了……
看了网友们脑洞大开的创作,似乎有一种画外音,那就是:就算灭不了你,我也要将你踩在脚下!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清道夫有这么招人厌?纵观淡水鱼世界,怕是没有第二种鱼有这样的待遇了!
什么原因让人如此生厌
清道夫遭人厌恶,一是其丑陋的外形。这种满身长着花纹的怪黑鱼,看上去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甚至是让人食欲全无。
但它们遭人白眼的根本原因,却不是长相丑陋,而是其臭名昭著的生活习性。
这种鱼嘴上长有大大的吸盘,喜欢吸食水中的鱼卵,最关键是它们作为一种外来物种,在本土没有敌手,除了不耐寒之外,其适应能力超强,逐渐成为水中大患。
它们一旦在水域大量繁殖,就成了本土水族的灾难。一只清道夫,一天时间内就可以吞食数千枚鱼卵,大大破坏了其它鱼类的自然繁殖。
久而久之,本土鱼类数量骤减。
随意放生导致泛滥成灾
这种原本产自南美洲的外来物,被人们视作水族馆鱼缸中的清理工,有人专门饲养这种鱼类卖给水族爱好者,一条30厘米长的清道夫,价格往往在数十、上百元不等。
甚至一开始,鱼缸中必备清道夫曾经成为水族爱好者们的共识。但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发现这种鱼其实并不能清理鱼缸中的脏东西,于是便将其大量抛弃。
由于适应性强,没有天敌,它们便在野外顽强存活下来,并迅速泛滥。
清道夫究竟有多顽强,甚至有人称,哪怕是用它们来冲马桶,也要踩死后再冲,否则就算到了下水道,它们还有“翻身”的机会……
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现实情况是它们已经在南方泛滥起来。
有的钓鱼人,小半天能钓起数十条,可见它们已成为水域生态的“杀手级”破坏者!清道夫的数量多了,本土鱼自然会大大减少!
因此,它们招人嫌弃也在情理之中。所以,钓鱼人钓到后直接踩死,网友们为了表达不满,将其晒干制成皮鞋……
虽然手段有些残忍,但这也不失为一种好 *** !通过类似的方式,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到它们的危害,不再随意放生。
当然,清除这些河中“害虫”的妙招,似乎没有起到太好的效果,它们依旧多的可怕。
还有什么办法能将这些外来物种一网打尽?恐怕只有评论区的网友们才能知道。
世界上十大最脏的鱼排名鱼是我们生活中备受欢迎的美食之一,然而,随着环境日益恶化和不负责任的商家敷衍的饲养方式,鱼类的卫生状况备受质疑,许多鱼都非常脏,你知道最脏的鱼有哪些吗?评判鱼类是否脏乃是主观观点,因此很难给出确切的答案。本文主要依据鱼种普遍生存环境/含寄生虫情况/鱼类生活习性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内容进行推荐世界上十大最脏的鱼,如:鲶鱼、清道夫、埃及胡子鲶、黄鳝、罗非鱼、油鱼、海鲈鱼等,一起来看看吧。
1、鲶鱼(生活环境恶劣)
鲶鱼被誉为"全球最肮脏的鱼类",它们通常栖息在环境较不干净的水域中,有些甚至生活在恶臭的下水道中。此外,它们以食用一些污秽的食物为主,如腐烂的食品和垃圾等。人工养殖的鲶鱼往往以发臭的猪、牛、羊内脏甚至动物和人类粪便为食。这种鱼的养殖水体常呈现令人作呕的绿色。尽管如此,鲶鱼的肉质却异常美味可口。
2、清道夫(吃垃圾)
清道夫鱼在十大垃圾鱼排名中占据着显著的地位,因此人们亲切地称其为"垃圾鱼"。它具有类似吸盘的嘴巴结构,喜欢在水下摄食垃圾食物。清道夫鱼对生存环境适应能力强,容易存活,并且它甚至可以食用其他鱼类的排泄物。然而,尽管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将清道夫鱼定义为只会吃水族箱中的垃圾。事实上,清道夫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它们喜欢进食血虫、汉堡等多种食物。
3、埃及胡子鲶(生活环境恶劣)
埃及胡子鲶,又称革胡子鲶或埃及塘鲺,是世界十大脏鱼排名中必然存在的鱼类之一。这种鱼具备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即使在污泥中也能迅速生长繁殖,甚至在水质极差的下水道和污水池中也能正常生存。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人工养殖的埃及塘鲺也并非完全安全。在过去,一些养殖户采用潲水投喂的方式,导致池塘严重污染。当这一问题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埃及塘鲺成为了消费者眼中的“垃圾鱼”,许多人不敢购买或食用,甚至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
4、黄鳝(寄生虫多)
公认最脏的鱼类中,除了表面上显而易见的脏外,还有一种名为黄鳝的鱼类,其内部潜藏着看不见的脏物。尽管黄鳝非常美味且富含营养,在每年春夏之交都是人们食用黄鳝的旺季,但黄鳝体内寄生虫的数量极多,甚至在烹熟后也未必能完全杀灭。其中一种著名的寄生虫为颚口线虫病,它具有长期的潜伏期,虫子可以存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并持续在人体内游走,影响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包括大脑、眼睛、心脏和肺等。一旦寄生虫进入人的大脑,可能引发剧烈的头痛、癫痫、昏厥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对于黄鳝这种鱼类需要保持警惕。
5、罗非鱼(吃垃圾)
罗非鱼的养殖主要集中在气候温暖的地区,如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它们通常以池塘养殖为主,因此在广东地区被戏称为"水中清道夫"。罗非鱼具有广泛的食性,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并展现出极强的生存能力,甚至能在污水口等恶劣环境下存活,并对污水起到一定的治理作用。无论是珠江等大江流还是路边的水沟,罗非鱼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然而,在广东,钓鱼爱好者对罗非鱼深感厌恶,将其视为垃圾鱼之一,不食用它们。因此,罗非鱼被列为十大垃圾鱼品种之一。
6、油鱼(冒充鳕鱼和大马哈鱼)
油鱼也被列为十大垃圾鱼类之一。事实上,油鱼含有超过40%的蜡酯成分。虽然这种成分并非有毒,但由于人体无法分解和吸收蜡酯,并会在结肠中积累,因此部分人在食用后可能会出现 *** 性腹泻、肠胃痉挛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油脂从 *** 流出。患者在进食后,症状通常在30分钟内出现,并在两天内多数能够痊愈。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要注意:一些不法商人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可能会使用廉价的油鱼冒充昂贵的鳕鱼或大马哈鱼,所以在购买时需要谨慎甄别。
7、海鲈鱼(寄生虫多)
海鲈鱼也被认为是一种相对不太干净的鱼类。尽管海鲈鱼富含蛋白质,肉质鲜美,但由于其生活在浅海或甚至淡水中,可能携带较多的寄生虫。特别是在高温季节,例如5月和6月,寄生虫在海鲈鱼体内外异常活跃。如果寄生虫过多且治疗不及时,会给饲养者带来无数损害。在海鲈鱼养殖中,常见的寄生虫有小瓜虫、车轮虫和斜管虫等。因此,在食用海鲈鱼时需要谨慎处理。
8、钳鱼(有被污染的风险)
在美国,每年有800万人去捕捉钳鱼,它是人们热衷于捕捉的目标之一,并且在水产业中享有盛誉。钳鱼以其肉厚、无刺、皮滑和肥美味浓而闻名。一般来说,只要将钳鱼洗净,它就不会是脏的。然而,钳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域中,存在可能被污染的风险,尤其是死去的钳鱼,它肯定受到了污染,非常脏,我们绝对不应该食用这样的钳鱼。然而,如果是人工养殖的钳鱼,那么它就没有以上的问题,大家可以放心地食用。
9、黑鱼
黑鱼是一种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的鱼类,备受消费者青睐,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它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适合减肥人群食用。然而,黑鱼和鲶鱼都被公认为较为肮脏的鱼类,这是因为它们生存的环境通常不够清洁。作为底栖性鱼类,黑鱼常栖息于水草茂盛、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因此,在清洗黑鱼时需要更加仔细,以确保食材的卫生安全。
10、泥鳅
泥鳅以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而闻名。它含有高蛋白质和低脂肪,且富含各种维生素、氨基酸和对人体有益的酶,因此被誉为"水中人参"。泥鳅的美味也备受赞赏,有一句俗语说:"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泥鳅栖息于河流、湖泊、沟渠、水田、池沼等浅水且多淤泥的环境中,甚至可以在有丰富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因此,在烹饪泥鳅时,务必要仔细清洗,确保食材的卫生。此外,泥鳅的内脏通常比较脏,不仅含有细菌,还带有一股腥味,需要去除掉才能食用。
以上就是世界上十大最脏的鱼排名全部内容。当然,由于评判标准有所不同,这个结论并不完全准确。本文只选择了公认度较高的十种鱼类进行介绍。如果您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讨论。
8种鱼,或含有细菌和重金属,劝你尽快拉黑!鱼贩:知道越少越好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健康身体,想方设法为孩子补充优质蛋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肉类食物最建议大家选择的就是鱼肉,鱼肉含有营养成分非常高,不管是吃鱼肉还是喝鱼汤,都能满足营养需求,而且脂肪含量非常少还能明目。
赵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孩子放学回来以及老公回来之前,赵女士都会把饭菜准备好。一家人是非常幸福的,但就在有一天赵女士错误的决定,导致孩子发生中毒。
赵女士体谅丈夫一人挣钱不易,所以买菜时也是非常节约。有一天逛菜市场时,赵女士听到有鱼贩子大声吆喝:“最后一条,有要的便宜处理,10块钱就卖。”
赵女士匆匆忙忙跑过去,明明很大一条鱼却只要10块钱,感觉心动,所以直接买回家。赵女士还拍了照,向自己的丈夫炫耀。
晚上两个孩子回家之后开始准备吃晚饭,孩子吃鱼时告诉妈妈这个鱼怎么有点苦,而且鱼汤也不好喝。
赵女士刚开始没在意,丈夫下班回家之后发现这条鱼眼球混浊,而且眼睛突出特别厉害,一看就是不新鲜的鱼,但是赵女士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意见,认为这条鱼根本就没有问题。晚上睡觉大约在凌晨左右两个孩子出现上吐下泻情况,夫妻两人赶忙把孩子送到医院。
经过全面检查被诊断为细菌感染,因为赵女士在处理鱼的时候把鱼胆弄破了,这条鱼本身也已经不新鲜,导致孩子发生细菌感染,出现食物中毒情况,不过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孩子身体并无大碍,只需要回家好好养着就可以了。
8种鱼,或含有细菌和重金属,劝你尽快拉黑!鱼贩:知道越少越好
虽然鱼肉对人体好处非常多,并且其中含有大量DHA和EPA能够满足机体需求,但是如果是不新鲜的鱼肉或者是对健康有害的鱼肉,就会增加患病风险,希望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一、鱼肉变红的鱼
鱼肉蛋白含有一种叫足氨酸的氨基酸,如果鱼肉宰杀之后保存不当,鱼肉就会出现滋生大量细菌情况,将鱼肉中的蛋白质分解组氨酸就会被分解为祖安,此时鱼肉也会呈现出红色甚至散发出不新鲜的气味。组胺是一种有毒物质,一旦摄入人体超标就会增加患病风险,鱼贩子从来不吃这样的鱼。
二、刚杀的鱼
无论是野生的鱼还是人工饲养的鱼,其中多多少少都含有重金属元素,不利于人体健康,如果是刚刚宰杀的鱼,虽然感觉非常新鲜,但是体内毒性物质往往还没有完全排出来,因此不建议大家吃这种鱼。鱼在此后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分为僵硬、自溶、腐败三个阶段,更好等一等,再进行烹饪。
三、体积大的鱼、远洋鱼
有些人认为吃鱼就要吃大鱼,小鱼吃起来没意思,而且鱼刺特别多,大鱼中的鱼刺比较少,其实越大的鱼所处的食物链等级越高,体内重金属元素相对比较多。如果经常吃大型深海鱼,比如金枪鱼,都属于食物链上方,体内含有汞元素比较高,摄入人体之后,更容易增加病变风险。
四、生鱼
鱼肉含有寄生虫等有害物质,尤其是大水鱼,如果鱼肉没有煮熟就会导致寄生虫进入人体,对肝脏健康非常不利,甚至会吸收肝吸虫。有些人认为吃生鱼片时搭配芥末就能减少寄生虫含量,但是这样的鱼肉吃多了并不利于健康,希望您能引起高度重视,鱼贩子从来都不敢吃。
五、有毒的鱼
全世界水域中大约有300多种鱼,大部分都是可以吃的,但约有600多种鱼,其中含有重金属比较高,是不建议大家过多摄入的,有的与含有有毒物质,比如鳗鱼,其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摄入人体更容易增加,各个器官代谢负担,语法只能够及时识别,所以自己从来都不吃。
六、烤焦的鱼
鱼的烹饪 *** 越来越多,鱼肉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氨基酸会形成氨甲基衍生物。这种物质对人体会造成严重损伤,虽然烤鱼吃起来非常美味,但稍不留意就会出现烤焦情况,确定人体很可能导致体内基因突变,也会增加患病风险,所以烤焦的鱼肉劝你还是赶紧丢掉。
七、腌制过的鱼肉
有些人特别喜欢吃腌制食物,虽然这类食物提高食欲,但对于身体健康并不利,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腌制的鱼肉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比如亚硝基化合物。一旦摄入超标就会增加癌变风险,所以腌制的鱼肉,商贩从来都不吃,但是却极力向别人推荐。
八、带味道的鱼
鱼的生命力特别顽强,其实在恶劣环境下依然可以生存,但是这种与其中含有寄生虫和重金属元素比较高,一旦摄入超标就会增加患病风险,不良商贩会将这种鱼在甲醛中进行浸泡,让鱼身体颜色看上去特别诱人,但是这种鱼一旦吃进,人体就会破坏自身免疫细胞,增加癌变风险。
鱼肉本身含有营养成分,非常高能够满足机体需要需,但是一定要选择健康的鱼,以及烹饪 *** ,能够帮助更好补充营养物质。
哪些人不能吃鱼?
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患者:
如果你本身出现高尿酸血症或痛风人群,恰好又正处于疾病发作期间,请严格拒绝食用鱼肉,避免加重病情;如果处于疾病发作期间,就要管住嘴,如果疾病没有发作,可以每日控制好摄入量,不超过50克。
对于鱼类食品过敏的人群:
如果您本身存在对于鱼类食物等海鲜食品过敏的状况,请拒绝食用鱼肉,避免出现长疹子等过敏症状,别给自己的身体增加麻烦。否则会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反而达不到任何养生效果。
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
如果您正在服用药物期间,请您严格按照说明书拒绝相关食物,如果服药过程中不能吃鱼肉,那么请你不要以身试“毒”,更不要拿自己健康开玩笑。
鱼眼真的可以明目吗?
说到“鱼眼”,的确对于眼睛没有太大的作用,相反对于鱼肉而言,这些营养物质的含量往往还要大于鱼眼,也就是说,靠吃鱼眼来明目,还不如吃几块鱼肉。
鱼眼当中确实含有少量Ω—3不饱和脂肪酸,比如DHA、EPA,但是相比鱼肉而言,鱼眼当中的含量并不突出,对于身体产生的作用也“不值一提”。
另外鱼眼当中缺乏维生素A、牛磺酸以及其他的抗氧化成分,所以您不用过于依赖。也需要大家理性对待这个问题,想要通过吃鱼眼保护眼睛,不如日常养成好习惯。
被“误解”最多的鱼,营养师:全身都是宝,营养不比甲鱼差!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更能方便随时回来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在如今,很多年轻人可能会成为一名钓鱼党,动不动就会在节假日的时候出没于农村的各种野塘周边。
但是,虽然装备差不多,可有的人满载而归,而有的人守候一天却是空军回家,被人嘲笑不说,还无法给自家的餐桌上加一道菜。
说到底,很多人无外乎是通过钓鱼这种方式来打发无聊的时光,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喜欢吃新鲜的鱼才迷恋这一项户外娱乐活动。
虽然鱼肉普遍离不开刺多这一点麻烦,可还是有人沉浸在鱼肉带来的独特鲜味之中。正所谓无鱼不成席。
在过年或者是特殊时候,一道鱼上桌才可以象征年年有余等好意头。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刺多且土腥味较大的鱼渐渐开始不受欢迎。
市场之上,草鱼、鲈鱼、鳜鱼和养殖娃娃鱼轮番登台亮相,获得消费者的芳心。有趣的是,有一种鱼被人们误解很多,在它的价格低至5元的时候都无人问津,乃至渐渐变成弃儿。
但是,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说,它的营养可能比甲鱼及鲫鱼还要好,甚至被人低估了。那么,这种遭人吐槽最多的鱼究竟是什么呢?答案绝对是大家想象不到的,那就是鲶鱼。
从外观来说鲶鱼的头部比较扁平,而且嘴巴比较大,体型往往比鲈鱼要大很多。有时候,它的身体还会出现不规则的斑点,通常有黏糊糊的粘液。
由于看起来黑乎乎的,很多人将其和黑鱼混为一谈,虽然颜值比较差,但是,鲶鱼并不是好欺负的,只因为它在水中性情凶猛,甚至还常常会吃一些小鱼,可谓是水中霸主。
但是,吃过鲶鱼的人都知道它的肉质比较细腻和肥美,可不知从何时开始,很多人将鲶鱼称之为最脏的淡水鱼。
一时间,鲶鱼的身价也是暴跌,一度降到5块钱,堪称白菜价,即便如此,很多路过的食客也都不会购买它,反而对那些高价的鳜鱼和鲈鱼趋之若鹜。
1、吃鲶鱼的历史
其实,中国人吃鲶鱼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食经》之中,古人就记载鲶鱼可以助虚损不足,令人皮肤肥美,简单来说这就是吃多了鲶鱼可以美容养颜,改善脾虚的情况。
在东北,甚至还有一句俗语,那就是“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鲶鱼的口碑崩塌?
2、鲶鱼只会吃腐殖质为生?
客观来说,一部分鲶鱼的确因为失去食物而长时间生活在臭水沟或者是水塘之中,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它们只能吃水底的垃圾和臭鱼烂虾,但是,如果养殖条件比较充足的话,而饲料是够吃的,它们就不会吃腐殖质食物。
总的来说,比较常见的大口鲶鱼和土鲶鱼可能有着杂食性的属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它们的生长速度比较快,而且食量比较大,如此一来,这类鱼一旦投放的量比较多,就可能会造成鱼池拥挤,那这就会导致鲶鱼的肉质变得粗糙和充满腥味。
3、如何挑选?
作为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大家可以优先选择土鲶鱼,而不是胡子鲶鱼,因为大多数时候,胡子鲶鱼因为食量大而有一点不挑食,甚至可以吃生活垃圾,乃至生活在下水道之中,但土鲶鱼的肉质比较肥美,而且重量一般比较小,普遍在2~3斤左右。
如果大家不太懂得分辨土鲶鱼和胡子鲶鱼的话,可以看一看鲶鱼的鱼须有几个。土鲶鱼一般有4根,胡子鲶鱼是8根。
4、鲶鱼的营养价值
土鲶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钙磷铁等营养物质,甚至可以有效达到通便和去水肿之功效。很多人将其称之为淡水鱼中的珍品,营养价值丝毫不逊色于野生甲鱼。
在过去,产妇也可以用它来当做一大滋补食物,除此之外,一些免疫力较低下的老人、儿童和术后患者也可以多吃这类鱼。
但值得一提的是,对痔疮患者、风湿骨痛患者和皮肤病患者来说,大家应该少吃鲶鱼,因为鲶鱼属于发物,食用之后可能会加重病情。
从餐桌上的宠儿沦为世界上最脏的鱼和垃圾鱼,鲶鱼的身价也是因为时移世易而变得不同,不过,对大多数爱吃鱼的朋友来说,大家不妨尝试一下,说不定这会马上俘获大家的肠胃。
关于鲶鱼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