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是油菜吗,青菜是草本植物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65 0
吃了这么多年才知道花椰菜、西蓝花、芥蓝竟然是亲兄弟

花椰菜(菜花)、紫甘蓝、西蓝花、圆白菜(卷心菜)、芥蓝是我们餐桌上非常常见的食材,大家知道吗?它们可都是一家子的亲兄弟,拥有共同的祖先——甘蓝。

撰文/新媒体编辑 李云凤

审稿专家/史军(博士,植物学达人)

对于菜花来说,我们一般给白色的菜花起名字就叫菜花,其他颜色的约定俗成地就是按照颜色来分类,绿菜花、紫菜花等。

对于蔬菜来说,一般圆白菜、大白菜、芥菜等这些叶菜,我们都将其归为青菜一类。其实科学地讲,上面所说的蔬菜都是属于甘蓝类蔬菜。今天小编主要为大家科普一下甘蓝型蔬菜的知识。甘蓝(Brassica oleracea),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原产地中海东岸,跟油菜是近亲。甘蓝起源于地中海至北海沿岸,由不结球的野生甘蓝演化而来。

早在4000多年前,野生甘蓝的某些类型就已被栽培,相传最早为古罗马和古希腊人所食用。公元9世纪,甘蓝的一些不结球类型已在欧洲各地广泛栽培,经过长期的人工栽培和选择,逐渐演化出结球甘蓝及其近缘变种花椰菜、球茎甘蓝、抱子甘蓝、青花菜、羽衣甘蓝等。13世纪,欧洲出现结球甘蓝,17世纪传入美国,19世纪传入日本。甘蓝何时传入中国,尚众说不一。

?

?

▲不同的卷心菜配花椰菜和罗马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十字花科、芸薹属分为三个类型: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每个类型又包括很多不同的蔬菜,如白菜型包括白菜、青菜、菜心、鸡毛菜、奶白菜等等。

?

?

▲从左至右:白菜、菜心、鸡毛菜、奶白菜(图片来源:千图网、视觉中国)

芥菜型包括山东芥菜、雪里蕻、榨菜、油芥菜等。

?

?

▲榨菜(图片来源:千图网)

甘蓝型包括芥蓝、卷心菜、紫甘蓝、菜花(花椰菜)、西蓝花等等。甘蓝基生叶多而质厚,可以层层包成球状体,如卷心菜、抱子甘蓝、紫甘蓝等;还有一些不结球的甘蓝,如芥蓝等;有些甘蓝不吃叶,只吃它们的花,如花椰菜、西蓝花等。

?

?

▲抱子甘蓝(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1

花椰菜

?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首先我们来看我们最熟悉的菜花,也叫花椰菜(学名: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 Linnaeus),它是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甘蓝的变种,也叫花菜、椰菜花。花椰菜由野生甘蓝演化而来,演化中心在地中海东部沿岸。

1490年,热拉亚人将花椰菜从那凡德(Levant)、塞浦路斯引入意大利,在那不勒斯湾周围地区繁殖种子,17世纪传到德国、法国和英国。1822年由英国传至印度,19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南方。1875年传到日本。花椰菜在生长后期茎顶端的花芽就膨大形成花球,这个花球由膨大的花苔、花茎还有花梗组成,而形成花的花芽这个时候还没有分化,大家挤在一起形成一个“原始花芽”的大花球,我们吃的部分就是它的花轴、花梗和未分化的花芽。

花椰菜富含维生素A、C矿物质钾、钙、硒等β胡萝卜素及纤维热量低。多吃可以增强抵抗力减少罹患心血管疾病及数种癌症的几率。花椰菜除了有白色之外,还有一种花椰菜是紫色的,2013年由我国台湾高雄凤山园艺试验所培育出来,2014年台湾地区上市,其富含花青素及 VA、V B1、V B2、VC,抗氧化力强,粗纤维少,花球蕾粒细密,口感上乘。

?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除了上述两种花椰菜之外,还有一种花椰菜叫做罗马花椰菜,俗称青宝塔。16世纪发现于意大利。中国在1991年由华中农大引进种植。

?

?

▲罗马花椰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罗马花椰菜花球表面由许多螺旋形的小花所组成,小花以花球中心为对称轴成对排列。它的神奇在于其规则和独特的外形,已经成为著名的分形几何模型,因此吸引了无数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加以研究。这种花椰菜的变种是最重要的不规则碎片形蔬菜。它的图案是斐波?纳?契数列,或称黄金螺旋型(一种对数螺旋,小花以花球中心为对称轴,螺旋排列)的天然代表。口感上,较花菜爽甜,口感丰富,是难得的蔬菜佳品。

02

西蓝花

??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绿花菜(西蓝花)(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var.italica Plenck)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主根基部粗大,根系发达。绿花菜原产于意大利。在意大利、英国、法国、荷兰栽培广泛。19世纪初绿花菜传入美国,后传入日本。世界各国都有栽培。它和花椰菜一样,都是甘蓝的花轴和花变异的品种,但是西兰花的花芽已经完全分化,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它的茎顶不是一个一个的小颗粒,而是一朵朵的花苞。

?

?

▲西兰花的食用部分已经是长成花苞的形态了(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相对于花椰菜来说,西蓝花要更贵一些,经常出现在蔬菜沙拉中,看上去很高级的样子,并且还被冠以“抗癌蔬菜”大加推崇,其实在营养上它和白色的菜花并没有太大区别,都属于综合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蔬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西蓝花和花椰菜中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并不适合高温烹调或水煮。一些轻食沙拉里的西蓝花像是没煮熟,其实是为了保留更多的有益物质。

03

卷心菜

?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卷心菜(圆白菜)一般指甘蓝,在家族分类中都属于“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这个栽培变种系列。原产于地中海北岩,因为其喜欢温和冷凉的气候,不耐炎热,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0℃-20℃,25℃以上生长缓慢,不耐干旱与水渍,要求疏松、肥沃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园地,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是甘蓝家族中种植面积最广的变种。

为什么叫做结球甘蓝呢?相信大家看它的外形就大概能猜出来给它起这个名字的原因。卷心菜在生长过程中,叶片会呈现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叫作“莲座叶”,另一种?叫作?“结球叶”。

在卷心菜生长的初期,叶片是不会包起来的,展开像一朵绿色的莲花,所以叫莲座叶。等到叶片生长至17-30枚的时候,内部的叶片就相互包裹起来,叶柄也逐渐缩短甚至消失,这样的叶子叫结球叶。卷心菜会把莲座叶制造的养分和根吸收的水分统统集中在叶球上,所以我们吃到的卷心菜味道脆嫩鲜美。在中国东北地区俗称“大头菜”,云南俗称“莲花白”。

04

紫甘蓝

?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紫甘蓝其实和圆白菜的唯一区别就是颜色不同,之所以它会呈现紫色,是因为其富含紫色的花青素。花青素有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预防代谢性疾病、改善视力的作用。

05

芥(gài)蓝

看了前面的文章大家可能会觉得,甘蓝类的植物一般应该都是圆滚滚、胖嘟嘟的,这可就有点片面了。在甘蓝家族中,还有一位苗条的兄弟——芥蓝。

?

?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芥蓝也叫白花甘蓝(学名:Brassica oleracea var.albiflora Kuntze)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原产地不详。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常见栽培。

白花甘蓝是中国华南地区的一种特色蔬菜。白花甘蓝肉质脆嫩清甜、营养丰富、抗癌物质含量高,一直深受粤港澳人青睐,同时出口日本、东南亚和等国家。苏轼有云:“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他用香蕈来形容芥蓝的鲜美味道。

近日,科技日报转引物理学家组织网的报道称,美国研究人员一项最新实验结果显示,花椰菜和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中富含的萝卜硫素可以将病毒的复制数量降低50%,有望成为对付新冠病毒和普通感冒病毒的有效武器。萝卜硫素在花椰菜、卷心菜、羽衣甘蓝等植物中含量特别丰富,此前开展的科学研究发现,萝卜硫素可以通过干扰某些细胞过程而预防癌症和感染。

在最新实验中,研究团队让细胞感染新冠病毒和普通感冒冠状病毒。结果发现,低微浓度的萝卜硫素就能将6种新冠病毒毒株以及感冒病毒的复制数量降低50%;在感染新冠病毒的小鼠模型上进行的研究显示,萝卜硫素可以显著降低与病毒感染相关的体重减轻。

冷知识:胡萝卜竟然不属于十字花科?

大家都知道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萝卜类的蔬菜都属于十字花科的植物。但是你知道吗?胡萝卜虽然也是萝卜,但是它非常特殊,它不属于十字花科,而是属于伞形科胡萝卜属植物。没想到吧?我们吃了这么多年的胡萝卜竟然是萝卜中的?异类?!

(资料来源:果壳、博物、百度百科、科普中国、《大白菜、甘蓝、菜花优质高效栽培》)

??

??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油菜花是不是油菜长大开的花?

对于这个问题,我最近一直在犯猜思。我们这里(山东济宁)从没有食用菜籽油的习惯,这两年怎么会有人有意无意去种油菜花呢?

在百姓家里和地里,哪怕在一个角落里,如今也能寻常地看到她(昨天我已经写过油菜花的身影)。

油菜作为常见蔬菜,在我们这里,倒是经常种、经常吃。到了春天,是不是油菜伸胳膊抻腿地长大长高了,在天气暖和的日子里盛开?

我到网上查了查,说油菜花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用途主要是结籽榨油。

乾隆皇帝有诗云: 黄萼裳裳绿叶稠, 千树欣卜榨新油。 爱他生计资民用, 不是闲花野草流。

我对这个确信无疑。但也有人说,油菜花是油菜长大而开的花,我颇疑。

我不是农业植物专家,只是对吃的东西感兴趣,对身边的东西常留意,想探个究竟。

经过比较,和我的思考,我想两者是两物,不是从其母身上长大成子的母子关系。原因有二:

(1)平常吃的油菜大家都知道,是胖乎乎的、矮矬矬的,有成人的手掌高就不错了,农人等它一长成,就要割去卖菜换钱了。

即便有些油菜是农人遗留或特留,欲其长成油菜花,油菜也不可能经过一冬天的艰熬,春天的时来运转,就开始一天一个样地茁长大变样。

今天在家门口,我量了量一棵油菜花,足到我鼻尖高,近150cm左右。

这个身高,有几个人能相信,它是从巴掌高的油菜,约20cm,一春天就能长到150cm 的油菜花!

(2)再拿大葱作推理,平时大葱长到成人膝盖不足为奇。等她开花结果时,其葱茎变硬,直挺挺地往上长高一些,但也不会几倍地疯长。看下图即知。

我最后的结论是,油菜是一种家常蔬菜,在餐桌上经常吃。而油菜花是一种油料作物,不为炒菜吃,而为榨油用。

她们的共同点,都到春天开花,又有名字上的辈份相传,常引人混淆。

不过,你可以从她们的身高上来区分,也可用鼻子去闻闻,看其有无浓香味,就能辨别出。

你们说是这样吗?欢迎大家来评论。

农村小科普:你还以为油菜花是油菜的花吗?其实它俩大不同

4月是万物迸发生长的时候,同时也是油菜收获的季节。这些天,田田的一家人都在为抢收油菜籽忙活,南方春季多阴雨,难得油菜籽收割的这些天晴空万里,想必是上苍体恤农人的不易,而为此网开一面吧。大家都爱看油菜花盛开时的一抹金黄,却未曾看过这一抹金黄后是多少农人挥汗如雨辛苦劳作的场景。在田田的眼里,那些在烈日之下收割油菜籽的人们,才是那世间最美的风景!

油菜花

油菜花,别名芸薹(YUN TAI),拉丁文名Brassica campestris,原产地在欧洲与中亚一带,是一种十字花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集中在江西婺源篁(huáng)岭、汉中盆地和江岭万亩梯田、云南罗平平原、青海门源高原等。

此油菜非彼油菜。许多可爱的人儿天真的以为在菜市场里卖的油菜和我们今天谈的油菜是同一种,这正是田田想写下这篇文章的初衷,给我们的年轻人多一点对农村的认知。像很多和田田一样的90后年轻人,他们脱离大自然太久,都缺乏了对农村农作物的常识认知。在这个金钱为上、节奏飞快的时代,也情有可原。年轻的人们热爱城市,喜欢城市的繁荣和喧哗,自然不会迷恋乡村的孤独与寂寞,但田田却独爱之。

我们现在种植的油菜,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甘蓝型油菜。其算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物种,原产于欧洲,在约7000年前,由欧洲地中海地区白菜品种里的欧洲芜菁和甘蓝品种里苤蓝、花菜、西兰花、中国芥蓝等4种甘蓝的共同“祖先”(已消失)杂交合成。70年代后,我国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选育出了一批在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新品种,如甘油5号、湘油5号等。进入90年代,经国内科研单位的协作攻关,以及与加拿大、美国等重大国际合作研究,又将中双四号、华杂4号、油研7号、中油杂1号等一批优质双低新品种已陆续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国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其菜籽饼、菜杆、果壳都是非常好的有机肥。

油菜籽

油菜和大豆、花生、芝麻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菜籽油是我国人民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它的消费量占全国食用油的三分之一。其含有人体必需的三种脂肪酸:亚油酸(12-24%)、亚麻油酸(1-10%)、花生酸(0.4-1%),还有14%-29%的油酸,其能够抑制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除,在防治心血管病方面具有良好作用,所以油菜被人们称为保健油料作物。

油白菜

油白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原产亚洲。我国南北各省栽培,尤以长江流域为广。

我们在菜市场买的油菜,其实叫做油白菜。虽然和油菜同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但它们的区别就如大猩猩和人一样。油白菜算是大部分家庭都会经常吃的蔬菜之一了,其性温、味甘、无毒,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有清热除烦、行气祛瘀、通利肠胃等功效。

油菜花是油菜开的花,不是油白菜开的花。大家记住了吗?

若还想了解可以看看田田收油菜籽的视频哦!

疫尽甘来,新农人媳妇采收油菜籽300余斤,油菜花田变油田

油菜(Edible rape)


中文名:油菜

英文名:Edible rape

学名:Brassica napus L.

别名:欧洲油菜

类型:一年生芸薹属草本作物

油菜原产于欧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欧洲油菜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经过多代繁衍,杂交出适应不同生长条件、具有不同特点的多个品种。

青菜是油菜吗,青菜是草本植物吗-第1张图片-

主要被当作油料作物,绿色部分和肉质根可作为蔬菜食用,有的时候也被当作动物饲料来使用。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50厘米,具粉霜;茎直立,有分枝,仅幼叶有少数散生刚毛。下部叶大头羽裂,长5-25厘米,宽2-6厘米,顶裂片卵形,长7-9厘米,顶端圆形,基部近截平,边缘具钝齿,侧裂片约2对,卵形,长1.5-2.5厘米;叶柄长2.5-6厘米,基部有裂片;中部及上部茎生叶由长圆椭圆形渐变成披针形,基部心形,抱茎。

生长环境

在7000年前形成的冬性欧洲油菜,适合在低温地区生长;诞生于400多年前的春性欧洲油菜,生长周期最短;适种面积较广的半冬性欧洲油菜70多年前诞生于中国,经过多代繁衍,欧洲油菜杂交出适应不同生长条件、具有不同特点的多个品种。油菜感温、感光的敏感时期分别为7-8叶期和10-12叶期。

播种育苗

油菜培育壮苗是夺取高产稳产的关键基础。苗期栽培应以促根、壮叶、早发为主攻目标,抓住早播、早栽、早管三个中心环节。

油菜冬性较强,适期早播有利增加冬季有效生长期,增加光合产物,为多分枝、提高角果数打基础。播种要求稀播、匀播,每亩稀育苗6-7万株,达到苗龄适中不高脚,根旺而白,苗大小均匀无病虫害。苗龄20天左右移栽为宜。

功能

  • 控制土壤侵蚀

油菜建植后可以达到很高的土壤覆盖率,固持土壤,进而降低土壤侵蚀

  • 吸收残余养分

油菜在秋季生长迅速,在经济作物收获后种植,可用来吸收土壤中残余的氮,降低土壤氮淋溶的风险

  • 抵抗有害生物

油菜的生物活性对植物寄生线虫和杂草具有一定的抑 *** 用

  • 降低土壤紧实度

油菜根系可以深入土壤深层,加大土壤孔隙,疏松底土,降低土壤紧实度

  • 季节适应性强

油菜既可以在春季或夏季播种做覆盖作物,又可以在秋季播种做冬季覆盖作物,这个特点使油菜成为十字花科中最常见的覆盖作物

推荐品种

建油1号:芸薹属,甘蓝型油菜,适宜春茬种植,株高100-120cm,分蘖强,较抗霜霉病,叶茎做粗饲料适口性较好。甘肃河西地区及青海部分地区广泛种植,是良好的覆盖作物。

油菜是餐桌上的常客,关于它的小知识知道多少呢?来了解一下吧

大家好,我是爱做美食的小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也越来越重视,因为大多数的营养元素都是从饮食中获取来的。但是我们对于平常吃的食物真的了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逐一给大家介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食材。希望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能有所帮助。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常吃的蔬菜“油菜”。

油菜是我们平常生活里较为常见的一种蔬菜。它的学名是“上海青” 又叫上海白菜、苏州青、青江菜、小棠菜、青梗白菜、青江白菜、小油菜、汤匙菜,是上海一带的华东地区最常见的小白菜品种。叶少茎多,菜茎白白的像葫芦瓢,因此,上海青也有叫做“瓢儿白”的。

油菜叶片椭圆形,叶柄肥厚,青绿色,株型束腰,美观整齐,纤维细,味甜口感好。它的做法不仅多种多样,而且它的营养价值也是非常的高,因此深受我们大家的喜爱。

油菜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 ,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铁等。它提供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维生素,其中的维生素B2尤为丰富,经常食用对皮肤和眼睛的保养有很好的效果。它还富含纤维,可以有效改善便秘。

油菜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可炒食、可做汤、馅料、涮料等,都非常美味,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选购油菜时一定要选择优质的新鲜油菜。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挑选油菜。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油菜的颜色。

优质的油菜的颜色为鲜绿色,没有黄叶子,而且表面富有光泽感,看上去绿油油的。

如果颜色为黄绿色,说明此时油菜已经枯萎,表面几乎没有色泽感,不仅看着不好看,吃起来口感也不好。

再有就是,有的商家会为了让油菜看起来好看,会在上面洒上一些水或者洗一遍来增加他的新鲜感,如果我们买回来这种油菜,当天吃掉还行,如果是隔夜再吃的话,就不建议大家购买这种油菜了。

还有就是看油菜的韧性,新鲜的油菜富有韧性,油菜整体呈现非常挺拔的形状,而存放时间较长的油菜就会显得有些软,不建议选购。

最后就是看叶片。

更好选择叶片大根茎短的,因为这种油菜比根茎长,叶子小的油菜好吃多了。还有就是要选叶片比较肥厚的,因为这种油菜在生长时从土壤中汲取了很多的养分,劣质的油菜叶片会比较薄。

油菜买回来,有时一次吃不完,或者不会马上吃,我们该如何存放呢?

我们再来聊一下油菜的存放保鲜:

1,放在冰箱保存。油菜买回来如果不马上吃的话,可放冰箱保存,但是尽量不要水洗,也不要切掉根部,摆放整齐放到报纸里,当然有条件的话就用吸水大白纸,卷好放到冰箱里。

2,放于阴凉通风处保存。如果需要保存的油菜不多,直接放于阴凉处即可,保存时不要放在塑料袋内。

油菜的做法很多,我们常见的有,蚝油炒油菜,香菇油菜,油菜炒鱿鱼,白灼小油菜等。

那我们在食用油菜时应注意什么呢?

1,要注意不要把鲜嫩油菜切好后久放。洗净后切好应立即烹调。

2,食用油菜时不宜烹饪时间过长,适宜用旺火爆炒,这样既可保持鲜脆,又可使其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3,熟油菜过夜后不宜再吃。,

4,对油菜过敏的人不宜食用。,

5,油菜不宜和南瓜、黄瓜、胡萝卜,竹笋同食,会降低油菜的营养价值。

好了,关于油菜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您的观看。

关注我,了解更多食材小知识,欢迎点赞,评论。

这几种“傻傻分不清”的蔬菜,菜市场常见,看看你能分辨出来吗?

导语:这几种“傻傻分不清”的蔬菜,菜市场常见,看看你能分辨出来吗?

有一回跟朋友在餐厅吃饭,我点了一份藜蒿炒腊肉,但饭局快结束了,我发现只有我一直在吃藜蒿。

我就问朋友们,为什么不吃,是不是不喜欢。

结果朋友却问我,哪里有什么藜蒿,我指了指盘子,他们竟然问:“那不是蒜苔吗”?

好吧,原来他们一直不吃,是以为那仅仅是用来充当配菜的蒜苔,不知道是藜蒿。

后来我还仔细看了一下,它们确实长得很像,不知道的人,分不清也很正常。

而且,我也发现,在菜市场常见的那些蔬菜,有很多都长得差不多,要是不熟悉,真的买错菜都有可能。

今天小编特地整理了这几种“傻傻分不清”的蔬菜,菜市场十分常见,看看你能分辨出来吗?

如果都能轻松分辨出来,那么证明,你的生活经验还是很丰富的!

之一种:上海青和太湖菜

这两种菜,菜市场很常见,说实话,我一个经常买菜的人,也容易分不清。

虽然乍一眼看上去,两者几乎一样,但仔细观看,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上海青比较细长,杆长叶子短,又经常被称为油菜、瓢儿白。

一般的做法是油淋,水煮蘸料吃,口感比较清爽脆嫩。

太湖菜比较粗壮,杆短叶长,一般是用来清炒,或是作为配菜,口感比较软糯,老人家更喜欢吃。

第二种:百合和蒜头

这两种菜,我真的搞错过,“傻傻分不清”。

百合一般外面会沾上些泥土,所以本来就看不太清楚,但是它的外形又极其像蒜头,很容易搞混。

百合长这样:

蒜头长这样:

是不是很容易搞错?

第三种:紫薯和脚板薯

紫薯一般是用来蒸着吃,或是做甜品的,而脚板薯,却是用来炒菜吃的。

它们在菜市场非常常见,长得真是让人“傻傻分不清”,看上去都差不多。

所以这二者要是买错了,可就有些难办了,并不像其它难分辨的菜一样,是同一种用处。

这两种菜一买错,那就是玩完了。

紫薯如下图:

脚板薯如下图:

这两者之间,大家只要记住,紫薯一般形状比较规则,表面光滑,而脚板薯,形状容易七扭八歪,表面膈手。

第四种:花菜与西蓝花

可以说,在菜市场里,很多人去买菜的时候,本来是想买花菜的,最后容易买到了西蓝花。

因为它们除了颜色,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了。

花菜:白色、适合炒肉吃。

西蓝花:绿色,适合搭配蒜蓉爆香,或用来水煮当轻食。

第五种:大白菜和娃娃菜

我一直觉得,娃娃菜就是大白菜的迷你版,就是大白菜剥掉外壳,剩下的里面那一些东西。

其实并不是,它们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菜。

大白菜:

娃娃菜:

大白菜一般用来炒着吃,娃娃菜一般是用来涮火锅。

以上这几种“傻傻分不清”的蔬菜,相信我们在菜市场十分常见,看看你能分辨出来吗?

你还见过哪些很难分清的蔬菜呢?欢迎评论区交流!

菜心是油菜吗?超市卖3元2把,做法简单,却营养美味

春天来了,各种新鲜的蔬菜陆续上市了。尤其是绿叶菜,绿油油地摆在超市里,看起来一个比一个新鲜,一个比一个水灵,让人心情都特别愉快。其中有一种蔬菜特别显眼,好多人在买,价格也很便宜,3元2把,而且特别新鲜。没错,就是菜心。于是我也买了两把回家。

关于菜心,我是很久之前在外边的餐馆吃过白灼菜心,实物还是之一次见,之前也没有注意过。买回家发现,除了茎比较长以外,菜心的叶子和油菜的叶子特别像。包括叶子的形状和脉络都与油菜的叶子特别相似,于是我就产生了疑问,菜心是油菜吗?跟油菜是什么关系呢?

于是带着这些疑问,我就在网上搜索了一番,终于弄明白了。原来菜心并不是油菜。下面就来详细说明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油菜

油菜又叫青菜,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颜色为深绿色,一年生草本。原产我国,其茎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所以又名油白菜。油菜叶分为基生叶和茎生叶两种。

菜心

菜心又名菜薹(tái),十字花科芸薹属是由白菜易抽薹材料经长期选择和栽培驯化而来。适合播种在我国南方地区,是广东的特产蔬菜,它的口感非常嫩、口味独特,所以在广东、广西等地,是人们常吃的一种蔬菜,还运到香港、澳门等地,成为出口的主要蔬菜。还有一部分运到欧洲、美国等地区,成为价格昂贵的蔬菜。

下面有必要再了解一下十字花科芸薹属

十字花科是一个经济价值较大的科,约375属,其中芸薹属是十字花科的下属,此属的植物包括了多种重要的农业及园艺作物,包括了包心菜和芥菜等常见的蔬菜。

这样看来就很清楚了,菜心和油菜都是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都是由白菜演变而来,可以算得上是亲戚,但不是一种蔬菜。

了解清楚菜心和油菜的关系以后,来分享一道家常快手菜,素炒菜心。做法非常简答,但是口感特别鲜美,喜欢的朋友也试试吧,趁着菜心正嫩。

---素炒菜心---

【食材】菜心1把,葱花蒜末适量,酱油1勺,蚝油1勺,食盐3g,食用油2勺

【具体做法】

之一步、菜心的处理

首先将菜心清洗干净,由于我买的菜心比较长,所以在中间一切两半。尾部有的人是直接扔掉的。但是我留了下来,将尾部的外皮剥掉,然后纵向切开。炒完一样美味。

第二步、炒菜

起锅烧油,油温烧至六成热,将葱花蒜末下入锅中,炒出香味,然后将菜心下入锅中,改大火,加入1勺酱油,用铲子快速翻炒,至菜心颜色变深。

然后加入1勺蚝油,3g食盐,继续翻炒至入味即可出锅。

这道素炒菜心就做好了。色泽鲜嫩诱人,虽然做法简单,但是味道极好。相比较于油菜的口感,菜心吃起来更柔嫩浑厚,或者说是肥美,滋味十足。春天一定不能错过这道菜。

菜心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以增强免疫力。尤其是菜心中的维生素C,有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的食用价值。像这样一盘菜心,在饭店要二十几块了,自己在家做的话成本不到两块钱。而且吃着营养健康。趁着春天还在,菜心正绿,大家也做起来吧。

【小茉莉有话说】

春天气候干燥,经常刮风,而且是特殊时期。我们每天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维生素,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

#小食材大挑战#

我是小茉莉,专注营养健康的家常美食,每天会更新不同的家常美食 *** *** ,如果你也喜欢美食,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成为自己的美食家。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关注和转发!

菜心不是青菜,但小白菜是青菜……这些菜名我搞不懂!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每当你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是不是总会遇到菜太多,不知道哪个菜叫什么名字的情况呢?

我们平时在菜市场上能看到的蔬菜中,约有50%~67%的蔬菜都属于一个属——芸薹,它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菜市场的统治者了。芸薹属的植物又分为白菜型、甘蓝型和芥菜型三大类,它们也各有各的特点。

白菜型

在芸薹属蔬菜里,我们最熟悉的蔬菜应该是白菜型了。白菜型的蔬菜没有 *** 性的气味,叶片浅绿色,花鲜黄色,吃起来口味也较为清淡。

你会把上面这个蔬菜叫做什么呢?小白菜、上海青还是油菜?它可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能遇到的名字最多的蔬菜之一了,然而它的中文正式名却是青菜。很尴尬了有没有,难道不是所有绿叶蔬菜都叫青菜吗?

既然说到了“小白菜”这个名称,那“小白菜”指的又是谁呢?在大多数情况下,“小白菜”这个名称都是一个统称,所有的“白菜”在小的时候都能被叫做“小白菜”。

通常我们吃的小白菜是来自于这样一个臃肿的白菜。白菜外围的叶片挡住了阳光,使得内部的叶片缺乏光照,叶绿素合成量减少,这是内部叶片看起来是黄白色的原因。同时内部叶片也缺少纤维素的合成,这是白菜内部“菜心”好吃爽口的原因。

芸薹属这个名字里,薹字的意思是植物抽出的用于开花的茎。白菜型的蔬菜中也有两种是专门用于吃薹的,它们是富含花青素的紫菜薹和广东人爱吃的菜心

下面这个蔬菜又叫做什么呢?叫它萝卜肯定没错了吧!然而它并不是萝卜,它是一种根用的白菜,叫做芜菁。它和萝卜更大的区别在于萝卜的含水量较多,吃起来是脆口的;而芜菁的口感则是像土豆一样是绵软的。在北方地区很少能见到芜菁的身影,因为它适合在高寒地区进行栽培,在藏区既把它当做蔬菜也把它当做饲料。

甘蓝型

芸薹属蔬菜的第二个类型是甘蓝型。甘蓝型的蔬菜有较轻的 *** 性气味,叶片蓝绿色而有白霜,口味比较浓郁,花黄白色。

甘蓝型蔬菜的祖先是野甘蓝,看起来就是一种开小黄花的野草。野甘蓝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所以甘蓝型的蔬菜基本上都是在欧洲培育而成的。甘蓝型的蔬菜充分体现了芸薹属蔬菜的易变性,基本上人类想吃哪个部位,就能培育出相应的蔬菜。

之一种是叶用型的甘蓝,比如皱叶甘蓝。皱叶甘蓝叶片卷曲,叶面积大大增加,这意味着可食用部分也大大增加了。

还有一个观赏品种叫做羽衣甘蓝,我们经常能在花坛里见到它的身影。不少吃减脂餐的朋友可能会吃羽衣甘蓝,但羽衣甘蓝的叶片很有韧性,真的不好吃。

人们也利用甘蓝型蔬菜叶片韧性大的特点培育出了另一些蔬菜,比如结球甘蓝。结球甘蓝大概在南北朝时期由海路传入中国,当时的人们看见它具有蓝色的叶片,并且吃起来有甜甜的口感,所以给了它“甘蓝”的名字。

结球甘蓝在各地也有着各种不同的名字:卷心菜、包菜、莲花白、大头菜等等。结球甘蓝的“大头”是由顶芽发育而来,还有一种蔬菜的球状体是由腋芽发育而来,它就是抱子甘蓝。抱子甘蓝在西餐中出现较多,但抱子甘蓝生吃味道较冲,因此一般不用做沙拉,而是经过烤制之后食用。

叶子可以有这么夸张的变态,那花序的变态在甘蓝型蔬菜中肯定少不了了。

花椰菜也是甘蓝型的蔬菜,只不过之前提到的蔬菜的球状体都是有叶片构成,而花菜的球状体是没有发育的花序。如果等花菜长大之后,它的花序会散开来并且从中抽出菜薹,最后在顶端开花。

花菜家族里也有颜值爆表的罗马花椰菜。罗马花椰菜长得像是数学中的分形结构,每一个小的侧芽都可以看成是更大的侧芽的复制品。

还有一种我们较为熟悉的花菜就是西兰花了。西兰花比花菜的发育要较晚一些,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西兰花上的每一个小球都是一个花蕾的幼体

还有一种变态的情况就是变态的茎了。中国人在甘蓝型蔬菜的培育过程中也做出了一些贡献,我们培育出了芥蓝。芥蓝的茎的下半部分较粗,这也是它的主要食用部分。芥蓝是甘蓝型蔬菜中唯一一个开白花的,其余的甘蓝型蔬菜开出的都是黄花。

想象一下我们往芥蓝的茎里吹气,让它的茎鼓成一个圆球形,我们就得到了。苤蓝和之前提到过的芜菁的区别在于,苤蓝的叶柄是从球状体的中部长出来的,这说明这个膨大的部分是它的茎而不是根

甘蓝型蔬菜中最重要的一种要属欧洲油菜了,我们平时所见的大片油菜花田的组成个体就是它了。在每年二、三月份,可以采摘欧洲油菜幼嫩的茎食用,叫做“青油菜”。

芥菜型

芸薹属蔬菜的最后一个类型是芥菜型。芥菜型的蔬菜一般不能直接食用,因为它们通常有着强烈的 *** 性气味,吃起来要么太苦要么太辣,一般都经过腌制之后食用。

芥菜的种子可以收集起来榨油,但在中国,芥菜种子的主要作用是磨碎之后用作芥末。芥菜的种子有着微辣的口感,这也是真·芥末的由来。我们现在更为常见的芥末通常是由山葵等植物做成。

叶用的芥菜里较为常见的是大叶芥菜,它的叶柄较为发达,吃起来有一种淡淡的苦味。

雪里蕻的味道就太冲,只能腌制之后再食用。雪里蕻是我们通常吃的酸菜的主要来源。当然,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菜品里面,酸菜的主要来源也不尽相同。酸菜鱼里的酸菜基本上都是雪里蕻,而酸菜猪肉炖粉条里的酸菜则是用大白菜腌制的。

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根用芥菜叫做大头菜,大头菜的腌制成品在北方被叫做咸菜疙瘩,而在南方则被叫做大头菜。

这个看起来有一点点密恐的家伙叫做抱子芥,在一些地方它也被叫做儿菜,中间大的部分是“爹”,周围小的部分是“儿”。这些“儿子”都是由腋芽发育而成,和之前提到过的抱子甘蓝是一样的道理。

这一种菜可能95%的人都吃过,但是90%的人都不知道它活着的时候长什么样子。它就是“榨菜”,正式名叫茎瘤芥。榨菜的 *** 使用的是茎瘤芥的茎,在腌制过程中需要反复压榨将其中的水分除去,这也是“榨菜”名字的由来。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芸薹属植物的名称感觉更加混乱了呢?下次再去菜市场的时候,可以好好表现一了呢。


内容来自:果壳自然

网友评“十大最难吃蔬菜”,之一名的营养价值却很高!

(戳这里了解荆楚楷模背后的故事)

我们常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毕竟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但是有一些蔬菜却让大多数人都皱起眉头,难以下咽。

*** 上出现一份名为“网友评选十大最难吃蔬菜”的榜单,网友看完后表示“死也不吃”。而小帮想说:“别说话,吞下去,他们营养价值都很高。”

第十名:油菜

上榜理由:略有苦味

油菜质地脆嫩,略有苦味,其营养含量称得上蔬菜中的佼佼者,它富含钙、铁等多种矿物质和蛋白质。油菜是低脂蔬菜,其富含的膳食纤维,能缓解便秘,有助预防肠道肿瘤,同时有很好的降低血脂的功效。

第九名:青椒

上榜理由:辣椒中的异类

青椒性热、味辛,中医认为青椒归脾、心经,对脾脏和心脏有益。青椒含维生素C、维生素B6、叶酸、烟酸、膳食纤维等成分,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止便秘等功效。

第八名:洋葱

上榜理由:奇怪的气味

洋葱富含槲皮素,其属于黄酮类植物化学物,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对降低毛细血管脆性、预防动脉硬化等有利。因此,对于中年人来说,洋葱是要适当多吃的健康蔬菜,对控制血脂、抗衰老等有帮助。

第七名:韭菜

上榜理由:太“味儿”

韭菜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叶酸和钾含量也不错。而且,韭菜中有大量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

第六名:茼蒿

上榜理由:药味浓重

茼蒿中富含脂溶性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K,有养肝明目、帮助钙的吸收的作用。

第五名:芹菜

上榜理由:丝丝扯不断

芹菜是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菜”。由于芹菜能凉血止血,因此能消除肝火,起到平肝安神的作用。肝火没了,血压自然不会升高了,而且芹菜叶还可通便清肠

第四名:胡萝卜

上榜理由:口感寡淡,滋味少

胡萝卜可强化五脏功能,改善胃肠功能,祛痰,解渴,补气血等。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变成维生素A,有预防感冒、明目、防止皮肤粗糙等效果。

第三名:香菜

上榜理由:香在哪里?

香菜中含有一种挥发油物质,而这种物质所含的成分可以增加唾液分泌,加快肠胃蠕动,促进食欲,开胃健脾。《本草纲目》认为,香菜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可以多吃一些。

第二名:鱼腥草

上榜理由:听名字就不好吃

鱼腥草算是药食同源的一种食材。

“药”可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食”是增鲜增香,辅助调味。鱼腥草作为食材本身,也是百搭佳品。

之一名:苦瓜

上榜理由:苦

中医认为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暑、明目解毒之功。苦瓜含有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强化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

菜心不是青菜,但小白菜是青菜……这些菜名我搞不懂!

每当你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是不是总会遇到菜太多,不知道哪个菜叫什么名字的情况呢?

我们平时在菜市场上能看到的蔬菜中,约有50%~67%的蔬菜都属于一个属——芸薹属,它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菜市场的统治者了。芸薹属的植物又分为白菜型、甘蓝型和芥菜型三大类,它们也各有各的特点。

白菜型

在芸薹属蔬菜里,我们最熟悉的蔬菜应该是白菜型了。白菜型的蔬菜没有 *** 性的气味,叶片浅绿色,花鲜黄色,吃起来口味也较为清淡。

你会把上面这个蔬菜叫做什么呢?小白菜、上海青还是油菜?它可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能遇到的名字最多的蔬菜之一了,然而它的中文正式名却是青菜。很尴尬了有没有,难道不是所有绿叶蔬菜都叫青菜吗?

既然说到了“小白菜”这个名称,那“小白菜”指的又是谁呢?在大多数情况下,“小白菜”这个名称都是一个统称,所有的“白菜”在小的时候都能被叫做“小白菜”。

通常我们吃的小白菜是来自于这样一个臃肿的白菜。白菜外围的叶片挡住了阳光,使得内部的叶片缺乏光照,叶绿素合成量减少,这是内部叶片看起来是黄白色的原因。同时内部叶片也缺少纤维素的合成,这是白菜内部“菜心”好吃爽口的原因。

芸薹属这个名字里,薹字的意思是植物抽出的用于开花的茎。白菜型的蔬菜中也有两种是专门用于吃薹的,它们是富含花青素的紫菜薹和广东人爱吃的菜心。

下面这个蔬菜又叫做什么呢?叫它萝卜肯定没错了吧!然而它并不是萝卜,它是一种根用的白菜,叫做芜菁。它和萝卜更大的区别在于萝卜的含水量较多,吃起来是脆口的;而芜菁的口感则是像土豆一样是绵软的。在北方地区很少能见到芜菁的身影,因为它适合在高寒地区进行栽培,在藏区既把它当做蔬菜也把它当做饲料。

甘蓝型

芸薹属蔬菜的第二个类型是甘蓝型。甘蓝型的蔬菜有较轻的 *** 性气味,叶片蓝绿色而有白霜,口味比较浓郁,花黄白色。

甘蓝型蔬菜的祖先是野甘蓝,看起来就是一种开小黄花的野草。野甘蓝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所以甘蓝型的蔬菜基本上都是在欧洲培育而成的。甘蓝型的蔬菜充分体现了芸薹属蔬菜的易变性,基本上人类想吃哪个部位,就能培育出相应的蔬菜。

之一种是叶用型的甘蓝,比如皱叶甘蓝。皱叶甘蓝叶片卷曲,叶面积大大增加,这意味着可食用部分也大大增加了。

还有一个观赏品种叫做羽衣甘蓝,我们经常能在花坛里见到它的身影。不少吃减脂餐的朋友可能会吃羽衣甘蓝,但羽衣甘蓝的叶片很有韧性,真的不好吃。

人们也利用甘蓝型蔬菜叶片韧性大的特点培育出了另一些蔬菜,比如结球甘蓝。结球甘蓝大概在南北朝时期由海路传入中国,当时的人们看见它具有蓝色的叶片,并且吃起来有甜甜的口感,所以给了它“甘蓝”的名字。

结球甘蓝在各地也有着各种不同的名字:卷心菜、包菜、莲花白、大头菜等等。结球甘蓝的“大头”是由顶芽发育而来,还有一种蔬菜的球状体是由腋芽发育而来,它就是抱子甘蓝。抱子甘蓝在西餐中出现较多,但抱子甘蓝生吃味道较冲,因此一般不用做沙拉,而是经过烤制之后食用。

叶子可以有这么夸张的变态,那花序的变态在甘蓝型蔬菜中肯定少不了了。

花椰菜也是甘蓝型的蔬菜,只不过之前提到的蔬菜的球状体都是有叶片构成,而花菜的球状体是没有发育的花序。如果等花菜长大之后,它的花序会散开来并且从中抽出菜薹,最后在顶端开花。

花菜家族里也有颜值爆表的罗马花椰菜。罗马花椰菜长得像是数学中的分形结构,每一个小的侧芽都可以看成是更大的侧芽的复制品。

还有一种我们较为熟悉的花菜就是西兰花了。西兰花比花菜的发育要较晚一些,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西兰花上的每一个小球都是一个花蕾的幼体。

还有一种变态的情况就是变态的茎了。中国人在甘蓝型蔬菜的培育过程中也做出了一些贡献,我们培育出了芥蓝。芥蓝的茎的下半部分较粗,这也是它的主要食用部分。芥蓝是甘蓝型蔬菜中唯一一个开白花的,其余的甘蓝型蔬菜开出的都是黄花。

想象一下我们往芥蓝的茎里吹气,让它的茎鼓成一个圆球形,我们就得到了苤蓝。苤蓝和之前提到过的芜菁的区别在于,苤蓝的叶柄是从球状体的中部长出来的,这说明这个膨大的部分是它的茎而不是根。

甘蓝型蔬菜中最重要的一种要属欧洲油菜了,我们平时所见的大片油菜花田的组成个体就是它了。在每年二、三月份,可以采摘欧洲油菜幼嫩的茎食用,叫做“青油菜”。

芥菜型

芸薹属蔬菜的最后一个类型是芥菜型。芥菜型的蔬菜一般不能直接食用,因为它们通常有着强烈的 *** 性气味,吃起来要么太苦要么太辣,一般都经过腌制之后食用。

芥菜的种子可以收集起来榨油,但在中国,芥菜种子的主要作用是磨碎之后用作芥末。芥菜的种子有着微辣的口感,这也是真·芥末的由来。我们现在更为常见的芥末通常是由山葵等植物做成。

叶用的芥菜里较为常见的是大叶芥菜,它的叶柄较为发达,吃起来有一种淡淡的苦味。

而雪里蕻的味道就太冲,只能腌制之后再食用。雪里蕻是我们通常吃的酸菜的主要来源。当然,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菜品里面,酸菜的主要来源也不尽相同。酸菜鱼里的酸菜基本上都是雪里蕻,而酸菜猪肉炖粉条里的酸菜则是用大白菜腌制的。

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根用芥菜叫做大头菜,大头菜的腌制成品在北方被叫做咸菜疙瘩,而在南方则被叫做大头菜。

这个看起来有一点点密恐的家伙叫做抱子芥,在一些地方它也被叫做儿菜,中间大的部分是“爹”,周围小的部分是“儿”。这些“儿子”都是由腋芽发育而成,和之前提到过的抱子甘蓝是一样的道理。

这一种菜可能95%的人都吃过,但是90%的人都不知道它活着的时候长什么样子。它就是“榨菜”,正式名叫茎瘤芥。榨菜的 *** 使用的是茎瘤芥的茎,在腌制过程中需要反复压榨将其中的水分除去,这也是“榨菜”名字的由来。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芸薹属植物的名称感觉更加混乱了呢?下次再去菜市场的时候,可以好好表现一了呢。

来源:果壳自然

标签: 青菜 草本植物 油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