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隔夜菜,性命担忧!
日常饮食生活中,总是时不时会出现饭菜吃不完的情况,尤其是老一辈人节俭惯了,就连青菜都不舍得倒掉,第二天热一热继续吃!而这些剩下的菜就变成了“隔夜菜”。
隔夜菜并不是单一的你认为的“过夜菜”,有些隔夜食物再贵也不别吃,不要犹豫直接倒掉,不要觉得可惜,现在知道不太晚!
隔夜菜“8不吃”
隔夜菜并不单指放了一夜的菜,如果放置时间超过8~10个小时,就应该算“隔夜”了。而对于这些危害猛于虎的隔夜菜,该倒就倒,千万别手软!
1、绿叶菜隔夜最危险
通常,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更高,瓜类蔬菜稍低,根茎类和花菜类居中。因此,如果同时购买了大量蔬菜,应该先吃叶菜类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如果准备多做一些菜第二天热着吃,应尽量少做茎叶类蔬菜,而选择瓜类蔬菜。
建议:
绿色蔬菜加工后更好在4小时内吃完,特别是夏天,如果绿叶菜实在没吃完,就不要隔夜了。尤其是菠菜和芹菜,硝酸盐含量都比较高。再次加热后,很容易转化为亚硝酸盐。
2、隔夜海鲜损肝肾
螃蟹、鱼类、虾类等海鲜,隔夜后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损伤肝、肾功能。如果实在买多了,可以把生海鲜用保鲜袋或保鲜盒装好,放入冰箱冷冻,下次再烹调。
3、久放半熟鸡蛋很危险
很多人都爱吃半熟蛋,可是这种蛋杀菌不彻底,再加上鸡蛋营养丰富,格外容易滋生细菌。久放后食用,易发生危险。所以蛋更好也不要隔夜,即煮即吃更好。
但是,如果之一次鸡蛋煮熟了,而且在低温、密封情况下储藏,一般保存48个小时都没有问题。
4、银耳、蘑菇要当心
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银耳、蘑菇等,都容易残留很多硝酸盐。如果放的时间实在有点久,就只能忍痛扔掉,否则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5、隔夜汤不放金属器皿
剩汤如果长时间盛在铝锅、铁锅内,会析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存汤的更好办法是:汤里不要放盐之类的调味料。煮好汤,用干净的勺子盛出当天要喝的。喝不完的,更好是用瓦锅,或保鲜盒存放在冰箱里。
6、隔夜卤味不要吃
预防食物中毒,春夏季节吃卤味不要隔夜。即使放在冰箱里,也并非绝对“保险”。冰箱里易滋生霉菌,还有嗜冷菌等。
7、隔夜凉拌菜
凉拌菜在加工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较多污染,若将它隔夜保存,即使冷藏也很有可能已经变质。
8、隔夜土豆不要吃
土豆是个好东西,但是也不能隔夜后再加热使用,这样不仅会造成土豆营养成分的流失,还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
来源: 宣武普外
隔夜饭菜到底能不能再食用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饮食标准也越来越高。 很多人做饭的时候总是怕不够吃,总要多做饭,但很多时候其实都是吃不完,剩菜成了常态
有的小伙伴觉得剩菜味道不好,没有营养,只能倒掉,但是很多老一辈都觉得剩菜剩饭倒掉很可惜。
另外,我们大多人都觉得剩菜无毒,隔天加热就可以吃了,所以除了剩菜,剩菜、隔夜茶、隔夜肉还能吃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
这些隔夜食品真的就不能再吃了吗? 看完就明白了。
隔夜菜不能经常吃。 吃一两次是可以的。 这是因为隔夜菜肴通常富含致癌物质亚硝酸盐。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隔夜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即使隔夜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剂量很小,长期积累后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做饭的时候尽量控制做饭的量,杜绝当天新鲜的饭菜,避免留下剩菜,这样自然就没有隔夜饭了。
隔夜茶水,其丰富的维生素几乎全部流失,完全没有营养价值,味道也不如新泡的茶醇厚,所以隔夜茶一般不能继续喝 .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温度很高。 如果茶叶放置过夜,它很可能变质。 如果继续喝下去,很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如腹泻、恶心、呕吐等。
但隔夜茶也有去油去腥的功效,所以也可以当洗面奶使用。 因此,我们通常不建议喝隔夜茶。 虽然可以解渴,但更适合做其他用途。
大家都听说过“隔夜水不能喝”这句话。 原因是我们发现水放置过夜会产生一些化学物质,如羟基氢、氧苯酚、零等。 酒精等
甚至还有一种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喝完隔夜的水之后很容易引起腹泻。 然而,事实上,无论是淡水还是隔夜水,都含有这些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本身不会引起腹泻症状。 为什么喝隔夜水容易拉肚子? 原因就是开水在露天静置的过程中被空气中的细菌污染了。
与水是否留过夜没有必然关系,所以喝过夜水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可以放心喝。
隔夜的肉虽然不新鲜,但没变质还是可以吃的。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肉类存放过夜时应放在冰箱中。
并且应放在玻璃容器或保鲜盒内,不可放在金属容器内,以免产生大量亚硝酸盐。 我们吃东西的时候,需要在高温下加热一段时间,才能杀死新生的细菌。
所以,隔夜肉如果保存得当,第二天可以继续吃,但如果变质了,就不能再吃了。
当然也有一些食物隔夜之后是真的不能再食用了
隔夜绿叶蔬菜
一些绿色蔬菜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 准备好的蔬菜如果长时间不食用,其中的硝酸盐会通过细菌的分解,还原为致癌的亚硝酸
即使经过一定时间的高温加热,亚硝酸盐含量仍然存在,尤其是茎叶类蔬菜,通常硝酸盐含量较高,所以尽量选择瓜类蔬菜作为第二天加热的原料。 .
凉菜隔夜
在炎热的夏天,凉菜容易滋生细菌,所以不宜隔夜再吃,否则会引起肠胃疾病,影响健康。
尤其是用筷子翻过的凉菜,保质期更短,隔夜蔬菜所含的营养成分也随之流失。 因此,隔夜凉菜不仅没有营养价值,还会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
最后,希望大家每一个人都能有一个好的身体,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病从中入。
隔夜的东西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一次说清楚经常看到因为吃了隔夜食物导致患病的案例报道。例如,据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3月该院ICU收治了一名72岁的老人,平时身体健康。但据家属回忆,在发病前10天左右,他吃了冰箱里的隔夜饭菜后,浑身不舒服,起初是频繁腹泻,没几天就神志不清、身体不受控制,最终确诊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导致的脑干脑炎。
不过,为什么隔夜菜有些人也吃了就没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究竟哪些隔夜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
隔夜的东西究竟哪些能吃?
哪些不能吃?
1. 隔夜饭菜可以吃吗?实验告诉你!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隔夜菜并不单指放了一夜的菜,如果放置时间超过8-10个小时,就应该算“隔夜”了。
隔夜菜中有毒成分增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产生了致癌物,如亚硝酸盐,即使加热也不能去除;二是在放置时受到了外来细菌的二次污染。
浙江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2019年曾做了一项关于隔夜菜的科学实验,用30道菜、450个检测数据,解开隔夜菜的谜团。
图自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宁波市食检院
他们采集了刚出锅的菜肴(肉菜、半荤半素、素菜和凉拌菜4种),分别放置于4℃环境(模拟家用冰箱)及25℃环境(模拟常温环境)中。最后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和细菌含量。
图自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宁波市食检院
实验中的亚硝酸盐检出限为1毫克/千克。从下表可以看出, 4℃条件下冷藏储存24小时内的隔夜菜中亚硝酸含量基本不变,不存在隔夜菜亚硝酸盐超标、有毒的风险;而25℃存放了24小时的菜品,尤其是绿叶菜,亚硝酸盐含量达到100毫克/千克以上,存在亚硝酸盐超标的食品安全风险。
【0-24小时的菜品亚硝酸亚含量情况】
图自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宁波市食检院
健康时报根据本次实验梳理出以下结论:
1. 中午烧的菜,放进冰箱,晚上是可以拿出来吃的;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菜肴在4℃条件下冷藏储存,过了6小时后亚硝酸含量基本不变,微生物增值较少。
2. 中午烧的菜,放常温下,更好晚上就不要再吃了;
实验结果显示,25℃环境下保存的菜,即常温下保存的菜过了6小时后,虽然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但是微生物开始增殖,菌落数量相比刚出锅时增加不少。而且凉拌菜更容易导致微生物增殖。
3. 中午或晚上烧的菜,如果还要再吃,一定要放冰箱!
从此次宁波食检院的实验结果看,4℃条件下冷藏储存的隔夜菜,不管是肉类还是菜类,24小时内亚硝酸盐含量基本不变,菌落总数的增加量也非常小,因此不存在隔夜菜亚硝酸盐超标、菌落总数超标、有毒的风险。
而隔夜菜吃进医院,往往可能与保存方式、时间不恰当等有关。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张晓燕2018年就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隔夜菜被细菌性污染的过程,跟隔不隔夜无关,只跟食材 *** 本身是否变质有关,当然也跟 *** 过程及保存条件等有关。
所以——
大部分隔夜菜可以吃,
但一定要及时放冰箱,且注意加热食用。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对于隔夜菜要注意这3点:
(1)大部分的隔夜菜可以吃,但还是尽量少吃,按量做菜,尽量不剩菜。
(2)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吃隔夜菜,也要采用低温储存,冰箱里放剩菜要注意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污染,可选用干净的加盖容器或保鲜膜覆盖。
(3)吃隔夜菜,一定要彻底加热。
2. 隔夜茶还可以喝吗?实验告诉你!
人们常说:“隔夜茶,毒如蛇”,还有人担心隔夜茶会有亚硝酸盐产生。2014年,央视财经《是真的吗》节目组对这一说法展开了调查,并且还专门请了高级品茶师进行品鉴。
得出的结论是:隔夜茶是安全且可以饮用的。
实验选取了龙井、普洱、菊花3杯茶,并隔夜放置一段时间。
图自《是真的吗》
结果发现:
(1)隔夜茶没有变质,没有馊味。无论隔夜茶被放置了12个小时还是24个小时,它还是具有该茶本来应该具有的这种口感。让人意外的是,普洱茶的口感更佳。
(2)亚硝酸盐没有超标。经过检测,隔夜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远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亚硝酸盐≤1毫克/升。
因为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它们阻碍了亚硝酸盐的形成。
隔夜茶或是冲泡时间过久的茶水,
只要没有变质,
都是可以饮用的。
不过,公共营养师畅俐洁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如果没有发生微生物污染,从安全的角度讲隔夜茶是可以喝的。但是从营养的品茶角度来讲不提倡喝隔夜茶。因为茶中的茶多酚发生氧化反应,使茶汤颜色变深,影响感官,同时多酚类物质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减少。
3. 隔夜水总喝会增加致癌风险吗?实验告诉你!
有些老年人习惯晚上睡前凉一杯水,晨起也可以顺便喝几口。不过,有人也担心隔夜水、千千滚水的亚硝酸盐含量会超标,经常饮用会致癌。
2020年,山东威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就专门做了一个实验,用数据还原真相。
他们用不锈钢电热水壶加热自来水,分别烧开1次、5次、10次后倒入杯中自然冷却,放置0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分别检测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得出的结论是:亚硝酸盐没有超标,推荐饮用放置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
威海市场监管图
实验发现,随着加热沸腾次数的增加,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有略微增加的趋势。
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放置24小时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2-4倍,放置48小时后亚硝酸盐含量更高为0.014毫克/升。
但我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中亚硝酸盐参考指标限值为1毫克/升。所以从这点上来看,是可以放心喝的。
威海市场监管图
亚硝酸盐增加,是因为自来水中本身含有硝酸盐,当反复烧开之后,由于高温缺氧,会导致少部分的硝酸盐转化成为亚硝酸盐,同时加热过程中水的蒸发,也会导致亚硝酸盐浓度增加。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中医师王东旭2015年在接受金陵晚报采访时就谈到,久存、久沸的水里的确会有亚硝酸盐,但含量很低,有资料显示每升也只有100多微克,如果达到有害的量至少要喝一吨以上。而且亚硝酸盐本身并无致癌性,转化为亚硝胺类物质才致癌,而转化需要很多前提条件,不是说把水煮沸就能生成。
所以——
隔夜水可以喝,
但更好别超过24小时。
虽然“隔夜水”可以饮用,但是考虑到细菌污染的问题,还是建议放置时间更好不要超过24小时。而且水烧开后尽量盖好盖子保存,防止被细菌污染。
烧水时尽量一次不要取太多,按需所取,如有剩余,再次加热也可继续饮用。
来源: 健康时报
一家三口吃隔夜西瓜中毒,孩子肾衰竭,隔夜食物不能乱吃文|菁妈
01
陕西西安一家三口吃了放在冰箱的隔夜西瓜之后,三个人都上吐下泻,送到医院之后孩子还出现了严重的贫血,少尿,肾衰竭的危重情况!
医生就提到,西瓜水分含量非常的高,而且也含有糖分,可以说是一种天然的细菌培养皿,西瓜一旦切开表面上就很容易滋生细菌,这些细菌在冰箱里面依然可以继续繁殖。
所以隔夜的西瓜再拿出来吃,很可能就会吃进大量的细菌。
02
其实我们时不时都能在新闻上看到一些食物中毒事件,很多时候就是因为隔夜的食物放在冰箱导致的。
比如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就有一家人聚餐的时候出现了意外,一家12口人聚餐,有9个人吃了自制的酸汤子,结果这9个人都出现了严重的食物中毒,后来都全部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些自制的酸汤子已经放在冰箱里面整整一年了。黑龙江卫健委通报发现,这次事件定性是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高浓度的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去年江西就有一家三口吃了隔夜的凉拌菜,导致上吐下泻去到医院,医院的诊断就是食物中毒。
银川有一个男子吃了隔夜的剩饭导致食物中毒,住进了ICU。
广东一个陈阿姨吃了一碗从冰箱拿出来的剩饭,结果高烧不退,住进了ICU,而且是大脑出现了感染。
03
孕妇和孩子更是要小心。之前就有孕妇因为吃了冰箱里面的凉拌菜,结果导致胎死腹中。
而孩子因为胃肠消化能力比较弱,如果吃了含有细菌的隔夜食物,更容易出现严重的食物中毒。
不少网友却觉得,我吃了几十年的隔夜西瓜隔夜食物,现在还是安然无恙,只能说没有事的是幸运的,等到发生食物中毒,那就后悔莫及了。
为啥剩饭剩菜有些人天天吃没事,有些人一吃就中招,这极有可能是保存方式不当导致的。
几种常见的食物保存方式,导致细菌快速繁殖,希望你没中
第1种方式:食物凉了再放冰箱
现在有很多家庭家里面住的人多,准备饭菜的时候就准备了全部人的饭菜,但是准备吃饭的时候,却有一两个人就说在外面吃了,或者加班不回来吃。
所以家里面是很容易导致剩饭剩菜,而做好的剩饭剩菜,大部分人的潜意识都是觉得要放凉了再放冰箱。
殊不知,这样错误的观念会导致食物在放凉过程中滋生大量的细菌,毕竟我们空气中的细菌 是比较多的。
这些细菌在冰箱低温的状态下繁殖,虽然速度减慢了,但是也没有停止,所以很容易导致食物腐败变质,引起食物中毒。
【建议】
应该在食物还有温度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放在冰箱里面,可以更大限度地防止细菌的滋生。
第2种方式:剩饭剩菜赤条条地放进冰箱
比如说盘里面装的一条鱼要放进冰箱就直接放进去,完全没有东西遮挡,这也很容易导致细菌滋生。
冰箱里面虽然温度很低,但是也不是完全无菌的,不同的食物里面含有的细菌不一样,食物没有包装就直接放进去,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建议】
放到冰箱里面的食物全部都用保鲜膜包起来,防止串味,防止交叉感染,更好是有一些冰箱保鲜盒,直接放到保鲜盒会更稳妥。
第3种方式:冰箱当作储物柜
很多家庭把冰箱当成储物柜,什么东西都往冰箱里面放,而且从来不清理。
其实有很多水果是没有必要放在冰箱里的,比如说芒果,香蕉,这些食物放在冰箱里反而更容易腐坏。
【建议】
我们的冰箱建议是定期清理,大概是一个月清理一次,因为冰箱里面可能会有李斯特菌,而我们长期不清理的话,很容易导致李斯特菌污染到里面的食物,引起食物中毒。
所以食物中毒并非防不胜防,尽量是每餐都吃新鲜的食物,实在是有剩饭剩菜的话,也要注意保存好。
而如果说是凉拌菜之类不能加热的食物,尽量的就不要怕浪费,直接倒掉,高蛋白的虾蟹类的食物,也尽可能当餐吃完。
隔夜饭菜要吃的时候,一定要彻底地加热。
(图片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隔夜饭真的有毒性吗?哪些食物尽量不要二次加热?别不舍得江苏南京,72岁的张大爷突然神志不清、呼吸衰竭,住进了ICU病房,最终被确诊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脑干脑炎。
根据家属反应,张大爷几日前曾吃过冰箱里的隔夜饭菜,随后开始感觉到腹痛,然后出现了腹泻的现象,但他想着拉肚子是个小毛病,扛一扛就能过去,结果病情不断加重。幸好及时送去了医院,得到了及时的对症治疗才转危为安!
医生提醒:老年人、抵抗力差以及免疫力低的人要慎吃冰箱里的隔夜菜!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曾经历过饥荒年代,对于食物会格外的珍惜。
剩下的食物依旧不舍得扔,觉得拼拼凑凑又是一盘菜,然后会将剩菜剩饭放在冰箱里冷藏,第二天再拿出来热一热。
很多老年人觉得冰箱就好像万能保险箱一样,只要把饭菜放进去就不会变坏。 节约是好事,但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进行二次加热的,有人会觉得剩下的饭菜丢掉非常可惜,那么经过长期储存后,真的不能再继续食用了吗?
隔夜饭真的会致癌吗?
很多人认为隔夜菜是放了一晚上的剩菜,其实饭菜烹饪好后放置时间超过8小时~10小时的,都算隔夜菜。
而关于隔夜菜会致癌的说法,归根结底是因为其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 硝酸盐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无机盐,其身影随处可见,比如鱼类,蛋类,肉类,蔬菜中都含有一定的硝酸盐,硝酸盐的本身是不具备致癌性的。
相关专家经过研究后发现,许多长时间储存的隔夜饭菜中容易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人体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出现头晕、乏力、出汗、瞌睡、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如果一次性摄入3克,会直接导致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清单中,将亚硝酸盐列为2A级类致癌物质。而在隔夜菜当中的亚硝酸盐成分距离人体中毒的剂量,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只是偶尔食用,并不会直接导致患上癌症。但要是长期大量摄入的话,亚硝酸盐就会堆积在人体当中,再加上其他因素的 *** ,从而增加致癌风险,比如咽喉癌、食道癌、胃癌、肠癌等。
虽然隔夜饭菜不会使人致癌,但其中营养会大量流失,再加上冰箱中同样会滋生细菌,经常吃隔夜饭菜会增加肠胃的负担,为了健康,尽量避免食用隔夜菜。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隔夜菜当中都含有非常多的亚硝酸盐,如果保存得当,并不会对健康造成较大危害。那么哪些食物是亚硝酸盐含量高呢?
不能二次加热的5种食物,吃不完要丢掉,别不舍得
银耳又被称为白木耳,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身的补药。银耳具有清肺润肺,止咳化痰,滋补强壮,润肠通便等功效,常食用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正常情况下,隔夜银耳不能吃。银耳汤过夜,其营养成分就会减少,并产生有害成分。还会滋生大量的细菌,无论是室内栽培或是野外栽培的银耳都含有较多的硝酸盐成分。另外煮熟后如果放置的时间较长,在细菌分解作用下,硝酸盐很容易会还原成亚硝酸盐。
当饮用这种银耳汤后,亚硝酸盐会进入到血液循环,使人体中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缺乏正常的造血功能。
建议大家在平时煮银耳后一定要注意储存方式以及储存时间,避免隔夜存放。
蘑菇属于菌菇类食品,营养价值极高,其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含有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
烹饪过的蘑菇在储存的过程中,会滋生大量的有害细菌,同时还会增加亚硝酸盐的含量。
其实绿色蔬菜也不适合隔夜食用,这些菜肴不管是存放在室温还是冰箱中,只要超过6个小时,营养成分基本会流失得所剩无几,还会产生亚硝酸盐。
蔬菜富含维生素,而其中的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很容易在空气中氧化,或在烹饪过程中随汤汁流失。
隔夜蔬菜存放时间过久,再经过反复的加热,会导致含有的维生素流失得更多,也就是说,隔夜的蔬菜营养价值降低了。而经过隔夜后也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的物质,即使通过加热后也不能去除。
这种物质还会随着储存时间加长及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加,所以不建议食用隔夜的蔬菜。
为了防止剩下饭菜,在就餐时应该先吃茎叶类蔬菜,比如生菜、菠菜、油麦菜等,因为茎叶类蔬菜里硝酸盐含量是更高的,更好一次性吃完;而根茎类蔬菜,比如胡萝卜、竹笋、莴笋以及花菜类蔬菜,比如花椰菜、西兰花等,所含的硝酸盐含量居中。
瓜类蔬菜,比如丝瓜、黄瓜、苦瓜、西葫芦等,所含的硝酸盐含量稍低。所以烹饪的蔬菜更好一次吃完。
海鲜类海产品更好也不要隔夜后食用,隔夜后容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
隔夜的海鲜容易引发疾病,是由于海产品本身存在的某种细菌在之一次烹饪的高温下并没有完全被消灭,经过冷却之后,细菌会自然再生或重新复活。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鸡蛋中的蛋白质对于人体来说消化吸收率相当高。
如果鸡蛋没有完全熟透,是不能隔夜食用的,半生半熟的鸡蛋,容易滋生大量细菌,食用后会给肠胃带来不适。
但如果是鸡蛋已经煮熟后,并且以低温密封的方式保存得当,是可以食用的。 但是那些半生半熟的鸡蛋,蛋黄呈半液体状,更好不要隔夜吃。
那么日常生活中未吃完的食物应该怎么保存?
剩菜应如何保存,加热?
吃不完的蔬菜在储藏过程中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反复加热还会使蔬菜颜色变暗及所含的营养物质大量的流失。
对于吃不完的肉类荤菜,更好采用分装保存的方式,用保鲜盒、保鲜袋等干净的容器包好,不可将不同种类的肉菜放在一起,避免发生细菌交叉污染的情况。
保存时间不宜过长,加热时一定要高温回锅,一定要将饭菜热熟透,确保食物从内到外加热充分,避免因食物未完全加热而引发肠胃不适。
核心提示:
虽然冰箱能够在保存食物方面带给我们很多便利,但尽量不要吃隔夜菜,对于吃不完的菜更好扔掉,不提倡吃剩菜剩饭的“勤俭节约”方式。可以在做菜的时候尽量少做,现吃现做。
医者,仁心矣!我是您身边的健康呵护者丁医师,感谢您在繁忙的生活中耐心阅读我的分享。
作为一名专业医师,社会不仅需要我们用专业医病救人,更需要传递健康知识,能够让更多的人预防疾病、远离疾病。如果您对文章有任何困惑,欢迎您留言沟通,我将积极为您答疑解惑。
传递不易,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还请您帮忙点赞。
您小小的举动将让更多的人了解健康知识,预防疾病。
「提醒」隔夜菜竟会致癌?放多久算隔夜?现在看还不晚关于隔夜菜的争论,这么多年一直就没有停过。
不少家庭一次做的菜,一顿吃不完,倒掉又太浪费,留着隔天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网上流传着隔夜菜有毒,吃了会致癌的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到底什么是隔夜菜?隔夜菜真的会致癌吗?关乎性命,一点也不能含糊。
什么是隔夜菜?
很多人认为,隔夜菜指的就是放了一夜的菜。
其实错了!
从字面上来看,隔夜菜就是过了一夜的菜,实际上是烹饪后没有吃完,放置了一段时间的菜。
一般来说,放置时间超过5-8个小时,就可以算作隔夜菜。
当然,成为隔夜菜的条件远不止时间一个,还与储存的方式、温度、密封性有关。
都说隔夜菜对人体有危害,但老一辈会说,他们都是吃隔夜菜过来的,也没见过中毒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吃隔夜菜真的会致癌?
隔夜菜致癌的罪魁祸首就是亚硝酸盐,摄入剂量过高会导致中毒,长期大量摄入则会产生致癌性。
说到致癌这件事,不能离开剂量谈毒性。
亚硝酸盐,可能很多人对它并不陌生,它作为防腐剂和增色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中,在包装食品、肉类食品烹饪中都会使用到。
不同的食品中,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的 *** 从几毫克/公斤到几十毫克/公斤不等。
根据检测,如果成年人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会引起中毒,3克就会导致死亡。
所以,只要摄入量在安全范围之内,是不会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
那么,亚硝酸盐为什么会出现在隔夜菜中呢?
这里最主要的来源就是本来存在于蔬菜和肉类中的硝酸盐。
不同食物中的硝酸盐含量各有不同,但是绿叶菜,尤其是深色蔬菜含量相对较高。
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食材中的硝酸盐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食用过量的话,容易导致中毒甚至致癌。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关键在于这放置了一段时间的菜里面,到底产生了多少亚硝酸盐,有没有达到致毒的剂量。
实验表明,无论是蔬菜、肉类、海鲜还是蛋类,储存在4℃的温度下24小时,亚硝酸盐含量是没有明显变化的。
但是,在室温约25℃的环境下,结果则有所变化。
叶菜类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远远高于根茎类蔬菜和肉类,基本上从12小时之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就会迅速攀升,达到100毫克/公斤以上。
所以,无论剩菜是不是隔夜,在室温下的放置时间更好不超过12小时,特别是蔬菜类。
当然,如果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中,并进行相应的密封,尽量减少细菌对于硝酸盐的分解作用,则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亚硝酸盐的产生。
隔夜菜该怎么保存?
无论是在外就餐还是在家烹饪,更好都以新鲜为主。
保存不同种类的剩菜,也有相应的条件。
肉类——
硝酸盐含量比较低,所以,可以储存的时间较长,但是建议不超过3天。
蔬菜——
建议当天就吃完,此外,还需要注意放置时一定要保存在冰箱中冷藏,特别是夏天室温较高的时候。
只要处理和储存方式正确,就可以避免毒物的产生。
不过,蔬菜更好还是做多少吃多少,尽量别剩。
综上所述
隔夜菜在安全剂量内
并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
但更好不要吃长时间放置的剩菜
为了健康起见
学会正确地处理和保存更重要
来源: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本文专家: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食品安全硕士范琳琳,本文审稿: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教授刘少伟
本期编辑:胡程远、郑薛飞腾
隔夜饭到底能不能吃?吃了会致癌,是真的吗?电饭煲蛋糕、凉皮、自制奶茶...
厨艺的任督二脉已经打通了
感觉自己敲厉害
为了疫情期间
在家“苦练”的厨艺不能浪费
不少上班族加入了“带饭大军”
但听说隔夜饭会致癌
很多人都十分担心健康问题
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
所谓隔夜菜,从字面上看就是“隔了一夜”。但事实上,隔夜饭菜并不简单是指隔了一夜未吃的饭菜,在专业认定中,只要食物首次烹饪后放置时间超过8小时,就算隔夜饭菜了。
而人们对隔夜饭菜的恐惧,主要是因为隔夜饭菜中的“亚硝酸盐”引起的。但是,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摄入过量才可能会诱发肝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等,只要一次性不吃几十公斤的隔夜饭菜,就不会有大问题。
为了健康,如何科学带饭?
1.凉拌菜尽量不要带
蔬菜经过切分,再调个鲜美的汁,简直就是微生物的天堂。
2.少绿叶蔬菜,多肉蛋类
在众多食物中,绿色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相对更多。如果做熟的蔬菜没有保存得当,那么细菌的大量滋生,会大大增加菜里面的亚硝酸盐含量,尤其是白菜、芹菜、韭菜这样的根茎类蔬菜,产生的亚硝酸盐是最多的。而茄果、瓜类蔬菜,以及肉蛋类经过一夜所产生的亚硝酸盐就相对少很多。
3.海鲜、豆制品不宜放太久
鱼虾蟹等海鲜隔夜后容易产生大量的蛋白质降解物,这些物质对人体的肝肾功能会有损伤。另外,这些食物在烹饪时常常讲究鲜嫩,如果加热不透没有杀死所有微生物,在冰箱里放久了,也会有细菌繁殖带来的安全风险。
豆制品富含蛋白质,并且水分多,尤其适合微生物生长,即使放在冰箱,也会滋生大量细菌。因此,豆制品尽量吃当天生产的。
4.及时冷藏保存
筷子翻动会往饭菜里带入我们唾液中的细菌。而在放凉的过程中,空气里的微生物也可能会散落到饭菜上,在室温下放凉时间越长,微生物也滋生越多。所以,做好饭后更好之一时间分装在不同的保鲜盒里,放冰箱冷藏保存。
5.避免反复加热
一次热透,避免反复加热,减少饭菜中维生素和一些抗氧化物质的损失。
虽说隔夜饭菜致癌风险特别小,但并不代表你可以随便吃。除了存在亚硝酸盐含量增多的问题,其实更大的问题是营养流失、病菌多。因此,建议大家还是早一点起来,现做现带比较好。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家庭都会习惯性地将没吃完的饭菜放到冰箱,到第二天再直接加热后食用,那么,隔夜饭菜真的有“毒”吗?
一、隔夜饭菜含亚硝酸盐,吃多了真的会致癌吗?
一般情况下,饭菜的放置时间若是超过了8小时,那么都属于隔夜菜的范畴。而人们之所以会觉得隔夜饭致癌,往往是担心饭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大大增加。
实际上,就亚硝酸盐这一物质本身而言,其并不具备致癌性,可当亚硝酸盐与蛋白的中间产物发生“碰撞”后,可会生成一定量的致癌物——亚硝胺,不过,这一物质对人体的致癌性,也是建立在一定剂量的基础之上的。
而隔夜饭菜中所含的亚硝酸盐水平,可能要比我们想象中要少得多。据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将隔夜菜放入冰箱储存1-4天左右,所生成的亚硝酸盐水平大概在3.5mg/Kg以下,而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针对腌制类食物所规定的亚硝酸盐含量更高水平为20mg/kg,相比之下,隔夜饭菜的这一数值要低得多。
因此,若是要判定隔夜饭是否能吃,关键还是要看其储存条件,如果大家选择室温存放,那么时间更好不要超过4h,如果温度过高,那么适合存放的时间也要相应缩短。
二、4种食物不建议二次加热,或伤身
1.菌类
就以蘑菇来说,它在经过之一次的高温烹饪时,就会释放出含量较高的硝酸盐物质,而若是将其放置冰箱储存一段时间后再次拿出来加热,那么其亚硝酸盐含量几乎就会成倍增长,而在生活中如果长期食用这种食物,那么自然就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海鲜
对于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花甲、螃蟹、虾等海鲜食物来说,烹饪过后放置的时间过久,也非常容易造成细菌滋生,并产生一系列毒素。这些细菌及毒素在进入体内后,便会使肝脏的解毒负担大大增加,进而增加疾病的发病率。
3.绿叶蔬菜
在我国,曾有一家食检院就进行过这样一项实验,先是去超市购买了新鲜的芹菜、油麦菜、娃娃菜等绿叶菜,然后再分别将其进行高温烹饪,烹饪完成后,在同等条件下将其全部放于25摄氏度的环境下存放24小时。
最终结果却发现,这些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均达到了100mg/kg以上的水平。
4.溏心蛋
溏心蛋实际上就是没有完全煮熟的鸡蛋,虽然很多人都觉得溏心蛋好吃,但这种鸡蛋中残留沙门氏菌的几率却非常高。
尤其是将其放置一晚后,细菌还会持续性滋生,并生成更多的毒素,因此,出于自身健康考虑,更好少吃溏心蛋以及过夜存放的溏心蛋。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裳荌,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隔夜肉、隔夜菜、隔夜水、隔夜鸡蛋,哪个能吃,哪个不能吃?一说到隔夜的食物,大家就觉得得扔掉,不能再吃了,但是在扔的过程中又会觉得心疼,觉得都是钱买的,这才过了一夜,怎么就不能吃了呢?这也太浪费了吧!但是也有人认为,现在生活好了,没有必要纠结浪不浪费的问题,吃得健康才重要。这些普通的食物仅仅是放了一夜就真有这么可怕吗?一起来一探究竟。
先问问大家,你觉得什么才是隔夜食物?
我估计每个人对隔夜食物的看法都不一样,有人认为是放了一整夜的,有人认为过去几个小时就算隔夜。其实,隔夜的重点并不在那个“夜”字上面,而是要看食物烹饪出锅的时间。出锅时间超过5个小时,就可以说隔夜了,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
例如从午餐到晚餐,中间间隔了5个小时以上,已经算隔夜了,但是也不用太担心,食物能不能吃看的不一定是放置时间,还要看是什么食物,用什么东西储存。
隔夜肉能吃吗?——答案是可以吃
有时中午来客人了,弄了好几个硬菜,若是到晚上就倒掉,实在有点可惜,但是想到网上说隔夜菜不能吃,心里又有点打鼓,毕竟牛肉、羊肉不便宜,一盘子倒掉几十块钱没有了,再有钱也会心疼。其实隔夜肉可以吃,肉类食物加热后没有那么容易变质,一般吃不完都会放进冰箱里,第二天基本上没什么变化,照样能吃,只要把它放在锅里充分搅拌加热了就可以。
但是,海鲜之类超过时间更好别吃,它们和肉食不一样,即便放在低温下也不易保存,而且加热后营养容易流失,吃起来有股怪味,不好吃不说还容易影响心情。
隔夜菜能吃吗?——答案是分情况
主要看你剩的是什么菜,如果是茄子、山药、豆干之类的素菜,第二天可以吃,如果是绿叶菜或凉拌菜,就更好别吃。因为绿叶菜产生亚硝酸盐的速度比较快,而且经过几个小时的变化,菜叶子早就不新鲜了,二次加热后变得又黄又软,口感不好,营养也很少,没有吃的必要。
而且凉拌菜有一个特点,就是盐分特别多,还不能加热,这就意味着其中的细菌无法杀死,若是存储不当,很容易拉肚子,到时候可就不止花这点买菜钱了,最关键的是人还受罪。长沙有位孕妇因为吃了一份隔夜菜,导致胎儿早产,原因就是隔夜菜感染了李斯特菌,幸亏医生紧急抢救,才保住母子平安。
隔夜水能喝吗?——答案是可以吃
“隔夜水有毒”的说法传了很多年,至今还有人深信不疑,从相关研究来看,一杯水过了一夜后并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其中的细菌、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很小,几乎可以忽略。说它有毒更是无稽之谈,毒素不会凭空出现,只要你家用的是干净的水源,并且彻底烧开了,是不会有毒的,这顶高帽子隔夜水可不敢戴。
害怕水里进入脏东西,那就找东西覆盖好,保持密封状态。家庭用水都是符合了国家标准的,而且你在喝水的时候水里脏不脏也是能看出来的,真要是看到脏东西大不了倒了重新倒一杯。当然,如果你的杯子本身就不干净,或者是用茶叶泡水,那么过了一夜后就别再喝了,确实对身体不好。
鸡蛋隔夜能吃吗?——答案是分情况
这个问题问的人比较少,但是也会有人咨询。有时鸡蛋煮多了,一时吃不完,总会有一个两个留下来,到第二天再想吃时发现蛋黄有点发黑了,这种情况还能吃吗?要看你的鸡蛋是全熟还是半熟,如果是全熟蛋就能吃,如果是溏心蛋就不能吃。
另外,还要看熟鸡蛋是放在什么地方的,若是放在冰箱里,那就可以吃,若是放在室内,像现在三十多度的温度,虽然鸡蛋外面有一层壳,但是也不能保鲜太久,若是超过12个小时了,就别吃了,12个小时以内还是可以吃的。
相信看完文章,大家对于隔夜的食物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已经有了了解,其实不难记,简单来说就是煮熟了的肉类、蛋类隔夜了可以吃,尽量放在冰箱里,至于蔬菜和海鲜,能不吃就别吃。隔夜水喝了是完全没问题的,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家里有冰箱的,吃不完的食物及时放进去,至少能保证两三天的新鲜度,但它不是保险箱,口感也不能保证,所以,还是趁新鲜吃比较好。
隔夜菜不能吃,亚硝酸盐超标?医生辟谣:放心吃,但除了这3种隔夜菜,一直都是各种保健节目,或者健康专栏的“常客”,时不时地就要被拎出来“批斗”一番。久而久之,很多人也养成了“隔夜菜不能吃”的健康意识,并且认为这是正确的。
当然,也不能说不吃隔夜菜这个习惯是错的。在优先级相等的情况下,吃热气腾腾,刚出锅的新鲜菜肴,自然是最值得推荐的。但是,本着“不浪费,不传谣”的原则,隔夜菜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看看权威机构给出的答案
目前大多数人对隔夜菜的错误印象,是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高。
也就是说,之所以觉得隔夜菜不能吃,是觉得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过量的亚硝酸盐摄入,会在身体运转机理的作用下形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1类致癌物。
隔夜菜因为长时间的放置,细菌分解代谢菜品里的亚硝盐,形成亚硝酸盐,也是世人对隔夜菜如此谨慎的主要原因。
但是,宁波市质检院曾经就将常见的蔬菜,肉类,蛋类等32种食材进行隔夜放置后,检测其中亚硝酸盐的菌落含量。
结果显示,在经过24小时以后,肉类,蛋类食物中的亚硝酸盐检出量,相比于24小时以前,变化量甚至低于1mg/kg。而蔬菜类食物的亚硝酸盐提升量相对较高,但也没有超过12mg/kg。
而根据2017年所颁布的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 *** 》标准中提供的数据参考,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危险含量,至少需要达到20mg/kg。也就是说,隔夜菜最让人担心的亚硝酸盐含量,其实并不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威胁,隔夜菜,同样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但是,研究同样还指出,隔夜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随着储存方式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如果将隔夜菜尽可能放入冰箱储存,在低温条件下,亚硝酸盐波动的程度会更低,吃起来自然也更健康,因此,更建议各位将隔夜菜放在冰箱储存,尤其是夏天,还能降低变质的风险。而冰箱储存隔夜菜,同样也有需要大家了解的注意事项。
图为研究人员取样分析
隔夜菜放入冰箱储存,需要留心哪些注意事项?
————即吃即放,不要故意把菜放凉
很多朋友在储存隔夜菜时,会先将饭菜放凉,然后放入冰箱,美名其曰为了省电。
但事实上,细菌适宜的生长温度,是处于常温条件下,将饭菜放凉,无疑会增加细菌繁殖的机会,加速饭菜变质。因此,正确的 *** ,尽量是即吃即放,趁热将饭菜放入冰箱,温度急剧降低,细菌繁殖的机会大大减少,隔夜菜保存起来也更加健康安全。
————区域有别,不要乱放
一般来说,隔夜菜都会放入上方的冷藏室保存,方便取出继续食用。但是,冰箱的冷藏室,同样也有着区域划分。不同的区域温度也不同,继而影响到隔夜菜的保存效率。
举个例子,就普通的冰箱来说,门架的温度更高,越是靠近下层,温度也就越低。而隔夜菜最适合放在冷藏室中下层的区域,温度相对较低,细菌繁殖的环境较差,隔夜菜的健康性也有所保证。
————不要和生食摆放在一起
放在冷藏区的生食,比如生肉,蔬菜水果等,因为没有经过高温烹饪的缘故,细菌附着较多,如果将其和隔夜菜放在一起,隔夜菜中的细菌群落也会因此而蔓延增多,大大缩减隔夜菜的保质期,增加变质的风险。
因此,隔夜菜在放入冰箱时,一定要尽可能距离生食较远放置,才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细菌扩散繁殖。
如果上述的保存工作都做得很好,隔夜菜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基本都是有所保障,但是,不同的菜肴,对待情况也不同,一部分菜肴吃剩下后变成隔夜菜,其实反而是不建议食用的。
这3种菜肴吃剩下,变成隔夜菜后更好不要吃
之一种:菌菇类菜肴
比如香菇,木耳等,这类食物烹饪以后,放置一段时间再食用,变质的更显得很高,并且有产生黄曲霉素的可能。根据临床数据显示,黄曲霉素中毒后,致死率高达50%,为了安全考虑,吃剩下也请咬着牙扔掉。
第二种:鱼虾等海鲜食物
海鲜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如果隔夜存在,因为细菌代谢所产生的蛋白质降解物增多,会给肝肾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同样不建议食用。
如果海鲜隔夜的数量较多,实在不忍心扔掉,也建议大家将其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尽可能减少蛋白质降解酶的生成,保存时间不宜过长,尽早吃掉为好。
第三种:卤味风味食品
比如鸭脖,鸡翅一类的食物,虽然已经属于熟食,但在卤制,炮制的过程中,已经耗费了比较长的时间,意味着卤味食物的保质期本就很短。即使放在冰箱,变质的可能性也更高,因此不推荐隔夜食用。
总而言之,大多数的隔夜菜,都是可以放心吃的,亚硝酸盐含量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只要进行科学合理地冷藏保存,万事无虞,另一方面,一些隔夜不能吃的食物,也建议朋友们适当了解,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才能更加灵活地呵护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
<1>范志红, 王淑颖. 对"隔夜菜"的误解
. 大众医学, 2019(4):2. <2>王万娟. 烹饪前后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分析
. 2020. <3>浪潮. 科学解读隔夜菜到底致不致癌
. 中国食品, 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