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一本院校录取情况方面,13日,体育类(理)12所一本院校和体育类(文)7所一本院校共在我省录取了163人,所有院校均通过平行志愿录取。
体育类(理)12所一本院校共在我省录取了121人,其中武汉体育学院录取的人数最多,达到了31人;其次为天津体育学院,录取了26人;同时,东北师范大学还在我省录取了6名体育类(理)免费师范生。
体育类(文)7所一本院校共在我省录取了42人,其中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三所高校均在我省录取了体育类(文)免费师范生。7所院校中,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录取的人最多,达到了20人,该校要求录取的考生外语成绩不低于60分(满分为150分)。
顶尖新大学,今年首招本科生!2022年6月29日,国家教育部宣布,已于近日依法批准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当年9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开学。
香港科技大学自1991年创立以来的短短三十年间,在全球高校排名节节上升,被公认为世界顶尖的年轻大学之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与香港科技大学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下开展合作,共同构成“香港科技大学2.0”而设立的新大学,也将高起点办学,成为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合作大学的有益尝试。
据近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官微消息,学校将自2023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首年开设3个本科专业。那么具体招生专业是哪些?哪几个省份的考生今年可以报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具体来看看吧。
据报道,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教育部批准,自2023年起,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三个专业将开启本科招生。
本科招生省份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计划2023年在四个省进行本科招生:即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和河南省。具体招生人数将会在2023年的招生简章中公布。
本科招生专业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自2023年起开始招收本科,首年开设3个本科专业:人工智能(080717TH)、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080910TH)、智能制造工程(080213TH)。招生方式拟为大类招生,学生前两年不分专业,大二结束时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2024年起,每年将会增加新的交叉融合学科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瞄准人工智能科技前沿,发展“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智能+金融、商业等多个交叉学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数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学科;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旨在培养能够满足未来高端装备制造业及相关行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授课语言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以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实行全英文小班教学。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学校设有语言中心,全程服务学生适应全英文的教学。
选科要求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2023年本科招生的选科要求如下:
1)在“3+1+2”高考模式下的省市,如广东省,要求考生首选物理,次选不限。
2)在“3+3”高考模式下的省市,如山东省,要求考生必选物理,其他科目不限。
3)在传统文理分科的省市,如河南省、四川省,要求考生必选理科。
录取分数
2023年是首年本科招生,没有往年分数做参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鼓励高考分数超过省特控线(重本线)的同学积极报考!
但从同在广东办学,同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大学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来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录取分数应该也不会低。2021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生录取的生源质量非常优秀,理科平均超过各地一本线146分;文科平均超过各地一本线93分。录取学生的高考英语平均分高达136分,其中20%的学生英语超过140分。
录取方式
以纯高考填报志愿的方式进行招生录取,不设综合评价;具体录取批次尚在教育部审批中。
学费、住宿费
本科生学费为10万元/学年,目前8人套房单间2000元/学年(以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毕业证书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和毕业条件的,将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具体为:
(1) 香港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证书(由香港科技大学颁发)(学生需达到香港科技大学标准)
(2)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学士学位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监制)
(3)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毕业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监制)
书院制培养
本科生采取书院制培养,每个书院的规模不超过500人。首届本科生将统一进入一个书院生活学习。
书院制是世界一流大学,如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普遍采用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书院是一个生活、学习和学术的社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和老师均生活居住在书院,朝夕相处。书院采取导师制,书院导师包括学术导师、生活导师和社会导师;其中,学术导师来自于各个学域和专业背景,对学生提供学术启蒙和学术建议。书院和学院(枢纽)相互配合协同,实现“教”和“育”的并重,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港科大(广州)的书院建筑将在校园二期建设完成。2023年的本科生将暂时住在校园的研究生宿舍,为单人间,多个单人间组成套间,共享客厅厨房。
贯通式培养模式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采取贯通式培养模式,本科生的学习将为硕博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硕连读】大三结束时,GPA 3.0/4.3以上(以学校正式公布的为准)的学生可选择本硕连读,即大四直接进入硕士培养。本硕连读通常为5年。
【本博直读】读博是学生和教授的双向选择,需要两个人的研究方向一致,获得导师的认可。建议有意本博直读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多和相关教授交流,增加彼此的了解。本博直读培养时间一般为8年。
硕博生专业如下图所示:
师资力量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师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于香港科技大学的资深教授;另外一部分是香港科技大学按照既有的学术标准面向全球 *** 的顶尖学术人才。到2023年9月, *** 教授总人数将超过300人。
具 *** 置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广州市南沙区庆盛枢纽区块,毗邻东涌地铁站及庆盛高铁站。
学校总面积为1.13平方公里,约合1,700亩。校园之一期建设约716亩,共有55栋建筑,超60万平方米的设施已经建成使用,可满足4000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用。目前在校学生主要是2022年入学的硕士和博士生,有700人左右。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颁布实施以来成立的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于2022年6月正式成立。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香港科技大学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下开展合作,共同构成“香港科技大学2.0”。两校实现资源分享、优势互补,在学术规范、师资水平、课程质量等方面保持一致。两校将推动学生互享课程资源,如果符合两校教务委员会联合学术协商机制所定的要求,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可修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科目及学位课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学生也可修读香港科技大学的科目及学位课程。将致力于培养出面向未来、适应未来科技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尖端人才;培养出具备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新知识转化能力的领军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采用全新的、融合学科的学术架构,通过设置“枢纽”和“学域”,打破了传统大学以学院和系为基础的学科壁垒;通过实施书院制和导师制,以本硕和本博直读的贯通式培养模式来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融合了内地与香港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前沿交叉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内地与香港教育的融合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常大家认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为高考生低分上名校提供了另一种路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十所中外(含内地与香港)合办的本科大学,另外几所则分别为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学费贵但国际化教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会是你想要选择的大学吗?
感谢关注由深新传媒出品的深新早点
提供全览式新闻集锦早餐服务
天下事,早知道
早上好,小伙伴们~
今天到明天,
又有一波明显降雨要来了,
并伴有雷暴和7-8级短时阵风。
早上06时15分
气象台发布深圳市暴雨黄色预警,
预计未来1小时内全市处于暴雨戒备状态,
请注意防范。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提醒市民,
及时查看天气预警信息,提前安排出行时间。
远离河道、边坡、低洼处等危险区域,
远离厂房工棚、临时构筑物、
户外广告牌等物体。
今日天气
我市阴天,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雷暴和7-8级短时阵风;气温28-30℃;西南风3级,沿海、高地和海区更大阵风7-8级;相对湿度70%-95%
看看今天的深新早点有什么内容吧!
深圳事
①9日晚,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广东省2019年提前批本科非军检之一次投档情况。其中,深圳大学理科560分,文科576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科636分,文科618分。
②近日,第四届APEC能源智慧社区(ESCI)更佳实践奖结果揭晓。由深圳总部企业中建钢构申报的“能效建筑与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巴新学校设计施工一体化(EPC)项目”荣获金奖,这也是中国首次获得该奖项。
③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七届主席团第二次全体会议日前审议了《深圳市残疾人就业创业促进办法(征求意见稿)》,支持残疾人创业被首度写入,残疾人创业不仅可享初补贴、场地租金补贴,对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和支持性就业的优秀项目,更高还可获得20万元配套资助经费。《促进办法》最快可下月出台。
④7月9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通告,定于2019年7月16日在莲花大厦东附楼三楼启动面向在册轮候残疾人家庭配租公共租赁住房选房工作,所有房源选完即止。本次配租的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分布在龙悦居、龙泽苑、龙海家园、龙瑞佳园、朗麓家园、和悦居6个小区,共有公共租赁住房300套。
⑤深圳住房公积金年度结息已完成,此次结息按年利率1.5%给付缴存利息,利息全部归个人所有,已自动计入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据悉,深圳住房公积金本年度共派息23.82亿元,比去年增长18.47%。
⑥《;深圳市轨道三期及三期调整相关线路站名规划>6号线光明段部分站名规划修改方案》正式对外公示并征求意见,拟将“翠湖”站拟改为“科技馆”站,“光明新城”站拟改为“科学公园”站,“南庄”站拟改为辨识度更高的“红花山”站。
⑦7月10日起,河源火车站增开两趟往深圳、广州东站的始发城际列车,每天往返开行,全程仅需2个多小时。这是河源之一次开行始发城际列车。
⑧龙岗区将于7月9日上午8:00至7月10日下午6:00,安排尚有空余学位的初一民办学校进行补录工作,家长可选择还有学位的民办学校进行补录(在系统中"补录申请"栏选择学校并保存即可完成补录),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录取。初一派位报名系统截止时间延迟至2019年7月12日24:00。
⑨昨晚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楼顶起火,消防部门迅速灭火,至记者昨晚发稿时未发现人员伤亡。初步估算过火面积约35平方米。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⑩7月8日,宝安人民医院公布了一项惠民措施。宝安人民医院在下属的12家社康中心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免费降压药,每位患者一年可至少节省支出450元,这12家社康也是深圳首批提供免费降压药的社康中心。
天下事
① *** 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②针对美方计划向台湾出售武器装备,外交部发言人说,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敦促美方立即撤销对 *** 售计划。
③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外在华知识产权申请稳步增长,显示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心。
④生态环境部要求被督察省(市)和公司不得为应付督察采取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和“一律关停”等敷衍应对做法。
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消息,我国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亿多亩,工程总投入超过5000亿元。
⑥教育部9日表示,将抓紧修订《教师法》的有关规定,从法律规定上明晰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行使。《 ***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近日印发。针对义务教育,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
⑦国家卫健委就托育机构新规征求意见,拟规定建立黑名单制度,禁止有虐待、伤害婴幼儿记录的机构和个人从事托育服务。
⑧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公安机关处理霸座占座事件22起、扒阻车门事件11起,行政拘留霸座、占座、扒阻车门、恶意逃票、醉酒滋事等违法人员9000余人。
⑨7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旅客列车运行图。届时,内地与香港西九龙站联通的高铁车站将由44个增至58个,内地与香港的联系将进一步紧密。
⑩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加拉耶夫宣布,下一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明年由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承办。
科技&财经
①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今天0时开启,汽油每吨上调150元、柴油每吨上调140元,家用汽车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6元。
②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近日联合召开了 *** 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会议明确了网贷整治下半年的“工作表”:以转型发展和良性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按照“成熟一家、纳入一家”的原则,将整改基本合格机构纳入监管试点。
③据银保监会官网信息,上半年银保监会在保险业共开出8张罚单,处罚金额合计460万元;各地银保监局共开出罚单379张,处罚金额5800万元。
④国家邮政局发布意见,提出要完善快递业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实施快递行业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
⑤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一个现象:随着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的“低头族”(年轻人占大多数)越来越多,出现所谓“枕外隆突”的患者也日益增多。
编辑:吴俊霞
配音:张倩
校审:施翔东
中外合作大学,录取分只要一本压线!但毕业生30%进世界前十名校!今天还是和大家推荐一所超值的中外合作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为什么会推荐这所大学?
因为个人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这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绝对会上一个大台阶!而现在,这所大学的录取分数不高,一本线上就有可能录上!
你可能会说,为什么这么好的大学,录取分数这么低呢?
三个原因:
1、学费贵,目前学费每年10万。
2、地理位置不是更好的地方,在汕头!
3、学校招生规模小,名气不大。
之前写过广以很多文章,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芯片荒,芯片人才更“荒”!这所大学的性价比,亮瞎你的眼!》《这所中外合作大学,2021广东考生的优选!好机会,可能就这两年!》
今天主要从就业质量这个角度来谈,因为这所大学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刚刚发布,很不错。
先特别说明一点:这所大学目前的录取分数不高。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就业质量报告,做个对比,你就知道我为什么推荐这所大学。
学校 | 广东录取分数 | 学费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远超600分 | 11万左右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 特招线538左右 | 10万左右 |
这两年学费相当的大学,录取分天差地别,2022年的就业质量对比,是什么情况呢?这篇文章,就是讲这个问题。
1、升学整体数据对比分析
港中深:
2022 届本科毕业生继续升学人数为 852,占全部本科毕业生的 78.02%,比上一届增长 7.99 个百分点。
广以:
2022年本科毕业生人数196,升学占比81.1%
从升学占比来看,广以升学率更高。
从就业的整体情况来看,两所大学80%的学生都是升学,所以比较升学的质量,基本上就能看出这两所大学的差别!
2、升学质量对比分析
广以:
港中深:
前10的学校中,广以的总数为69人,占196名毕业生总人数的35%,而港中深,前10名就业人数中,总计数量为111人,占1092名毕业生的10%
QS2022年世界综合排名前十名的学生人数如下:
麻省理工学院1人,剑桥大学4人,斯坦福大学0人,牛津大学2人,哈佛大学0人,加州理工大学0人,帝国理工学字14人,伦敦大学学院18人,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4人,芝加哥大学9人。
US NEWS2022年世界综合排名前十名的学生人数如下: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0人,哥伦比亚大学33人,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5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1人。(其他学校与QS一致)
两者相加的人数总计为:111人。
一本压线的 *** 丝,以相当的学费,去广以读四年本科,有35%的机会,录取世界前10的名校深造!这就是我极力为大家推荐这所大学原因!
另外,要特别说明一下,广以升学的学生中,毕业生有90%的进入世界前100名校!这个成绩国内哪一个985、211大学可以拿出来比比?
在2023年志愿填报之际,我问大家两个问题:
1、如果一本压线孩子,花40万学费,有35%的机会本科毕业去清华深造,你选不选?
2、你觉得这所大学,低分高报的机会,还会有几年?
把成绩不优秀的学生,培养成优秀,让孩子逆风飞扬,重新成长,这是广以的培养质量!
当你眼热中想着进港中深的时候,请你看看广以的成绩!
广以,我挺你!
广东高考本科更低投档线排行来了!今年情况如何?9月11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11所高校2023年广东省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名单及录取成绩,2780人被录取!
名校综合评价特汇总整理了广东省2023年综合评价录取考生中学分布情况及录取分数线,高一高二高三考生及初中考生家长重点参考!
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2023年在广东省开展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录取考生名单公示
202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11所高校在广东省开展基于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试点工作。现公示以上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录取考生名单,公示期10天。若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请向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反映, *** :。
2023年共有11所高校面向广东省综合评价招生,相比2022年扩招330人,其中中山大学扩招人数最多,高达125人,深北莫扩招88人,南科大、华工各扩招30人,港中大(深圳)扩招19人,11所高校在广东省2023年综合评价录取人数及录取综合成绩更低分统计如下:
广东省2023年综合评价录取考生中学分布情况
综合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而综合评价录取名单也侧面反映了各中学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名校综合评价汇总整理了11所高校2023年综合评价录取中学分布情况,录取的2780名考生来自广东省231所中学,如下图所示:
(点击放大查看↓)
说明:本表未对同一中学其他校区合并整理,仅供参考,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名校综合评价简评:
1、深圳中学独占鳌头,录取人数最多,高达188人,其次是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113人,深圳市高级中学98人,广州市执信中学79人,广东实验中学78人,想报考综合评价的初中考生家长在择校时重点关注这些中学;
2、除上述中学外,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深圳外国语学校、广州市第二中学、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广东广雅中学2023年被综合评价录取人数都在60人及以上;
3、各校被综合评价录取人数差距较大,录取人数在50人以上的有15所中学,录取人数10人及以上的有63所中学,录取人数在3人及以下有130所中学,其中69所中学仅有1人录取。
4、广东省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层次范围较广,既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985高校,也有南科大、港中大(深圳)、北外等重点高校,也有深北莫、北师港浸大等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综合评价已成为广东省考生冲击名校的重要升学途径之一,每年都有大批优秀考生关注报考。低年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前了解相关报考政策,提前做好升学规划。
谁是“大赢家”?广东本科高校专业组更低投档线排行榜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广东高考本科院校专业组投档线公布了!
19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透露,今年广东高考本科批次共投出普通类考生273025人,其中普通类(历史)投出74488人,普通类(物理)投出198537人。绝大部分院校均一次性满档。
今年是广东实行“院校专业组”投档方式的第三年,各院校专业组设置进一步优化。
考生们投票后,谁是“人气王”?
南方+记者梳理分析发现,不少省内热门高校优质专业组更低投档线和排位“一路狂飙”。但因高校对院校专业组设置的不同理念和操作,也出现了个别专业组“爆冷”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为统一比较标准,本文对比的仅为普通类历史、物理专业组,不包括地方专项、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班、协同培养、联合培养、粤台联合培养、少数民族班等专业组。
清北领跑:
省外“双一流”非常火爆
今年,省外“双一流”大学在投档中表现稳定,持续受到广东考生青睐。
从投档情况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继续稳居投档线前二,但与去年二校更低排位被“屏蔽”不同,今年他们分出了高低——北京大学在物理类(更低排位84位)位居榜首,而清华大学在历史类(更低排位14位)独占鳌头。
历史类中,清华大学招3人、更低排位14位稳居第1,北京大学招24人、更低排位31位排在第2。上海交通大学只招1人,更低排位42位。复旦大学(更低排位92位)、中国人民大学(更低排位149位)、南京大学(更低排位191位)、浙江大学(更低排位273位)、同济大学(更低排位588位)等高校也受到考生热捧。
北京师范大学更低排位从去年的791位提升至629位,前进了162位。厦门大学更低排位从去年的1119位提升至820位,前进了299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比去年前进了259位,今年更低排位为1258位。
物理类中,北京大学(投档更低分694分)以1分之差压过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受到考生青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更低排位比去年前进229位。北京理工大学表现亮眼,投档更低分658分、更低排位2454位,比去年前进297位。
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双一流”大学在广东录取也出现了“大小年”现象。
浙江大学更低排位骤降3559位;中国人民大学更低排位下滑343位;北京师范大学更低排位下滑1976位。此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低排位从去年的7685位降至今年的13448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物理类更低投档线614分、更低排位17981位;北京外国语大学物理类更低投档线618分、更低排位15964位;四川大学历史类更低排位从去年的1828位跌落至7255位,下滑了5427位。
观察人士认为,随着“新高考”改革推进,考生报考更趋理性,“双一流”高校更低投档线、更低排位可能继续攀升。
火热比拼:
省内“十强”决出胜负
第三年采用院校专业组招生,广东高校院校专业组更低投档线排行榜又重新洗牌。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谁是“大热门”?
历史类投档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闯入“十强”。汕头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深圳技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紧随其后。
物理类投档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深圳技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闯入“十强”。广东工业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紧随其后,这5所学校投档更低分仅相差4分,竞争相当激烈。
“老大哥”中山大学,依然稳坐物理类、历史类排名第1。
今年,中大在广东招生总量近3700人,生源质量稳中有进。中大按照院系专业(类)招生,更大程度满足考生专业志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吸引高分考生“放心报考”。其中历史类4个专业组,更低位次1647位。物理类8个专业组,更低位次8386位,相比去年的13023位前进4637位。
去年,中大物理类更低投档线的专业组为210,包括了基础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等两校区的6个专业,其中个别专业为传统“冷门”专业,该专业组的更低位次低至13023位。今年,该校物理类基础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药学被编排在专业组216,更低投档分635,更低排位8363,相比去年涨了4660位。而今年中大物理类更低排位落在专业组220,更低位次8386位,包含了化学类、地理科学类、材料类等专业。
暨南大学历史类更低投档线592分,排位4551位,排名第3。暨大遴选部分优势专业组合成8个优势专业组,物理类和历史类各4个,让高分考生可以安心报考优势专业组。其中,物理类4个专业组投档更低排位分别为14598位、12810位、10862位、13370位,历史类4个专业组投档更低排位分别为2603位、3048位、2287位、1972位。
进步迅速的深圳大学,继续受到考生热捧。深大物理类专业组更低投档分排名第3,计算机类作为“王牌专业”之一年投出623分的高分,更低排位13330位。深大历史类专业组更低投档分排名较去年“飞跃”前进10名,位居第5。去年,深大历史类专业组更低排位出现在专业组209,更低排位21108位,包含护理学、护理学(创新班),而今年历史类无设置这些专业招生。专业设置的调整优化,是排名“飞跃”的重要原因。
作为省内师范院校“龙头”,华南师范大学今年历史、物理类专业组更低投档线均排名第4,其中投档分更高的专业组均为师范专业,可见师范专业的热度。历史类203专业组为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更低投档线597分、更低排位3735位;物理类213专业组包括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更低投档线614分、更低排位17696位。
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2021年启用,生源表现不俗。今年,其历史、物理类专业组更低投档线均排名第6。历史类投档更低分573分,更低排位8310位;物理类投档更低分585分,更低排位38747位。
去年新晋“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华南农业大学表现不俗,生源保持稳定。华南农业大学投档更低分历史类550分,排位15345位,排位第8位;物理类563分,排位59460位,排在第10位。
医科特色鲜明的南方医科大学表现依然强势,历史类专业组更低投档线555分、更低排位13410位,排在第7位;物理类专业组更低投档线580分,投档更低排位43256位,排在第7位。
2023年广东工业大学招生总计划为10150名,广东省招生计划8700多名,招生数量庞大,广工仍表现不俗。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2021年启用,受到广泛欢迎。今年,其设置的物理类专业组252包含该校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人工智能等优势专业,更低投档线566分、更低排位56790位,排在第8位,跻身“十强”,比去年前进5位,甚至超过了广州校区。广东工业大学物理类专业组更低投档线555分、更低排位68262位,排在第11位,比去年前进6位。
今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升级为大学,首次开展职业本科招生。从投档分数线来看,学校表现出色。因只招170人的关系,物理类专业组投档更低分555分,投档更低排位69130位,在省内高校(物理)排名第12名。
新高考“院校专业组”投档方式,扩大了考生与高校的双向选择权。高校如何设置专业组,是冷门、热门专业“捆绑销售”,还是冷热分开,在不小程度上影响着考生的报考意愿,进而影响着学校的更低投档排位。
高校如何把握“院校专业组”这种招生模式赋予学校的较大自 *** ,招收到更契合专业发展需要的生源,也考验着高校的办学能力、招生能力、治理能力。
白热化竞争:
谁是“黑马”谁又“爆冷”
同一跑道上赛跑,你追我赶,有进有退。今年广东本科招生格局竞争愈加“白热化”。
今年,受招生专业组设置、招生人数等影响,有一些高校的投档更低排位下降明显。
广州大学物理类专业组投档更低分为453分、投档更低排位降至213265位,较去年降低151613位。投档更低分专业组为规划建筑与土木工程组,不过投档更高分590分、平均分549.18分。除这一专业组以及地方专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组外,该校物理类专业组更低排位66714位,绝大部分专业组的更高分、更低分及排位都有提升,计算机信息类、数理类、师范教育类保持攀升势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历史类投档更低分为529分,排位23907位。物理类投档更低分546分,排位80062位。广外历史类、物理类投档更低分均出现在“小语种组”,分别为专业组201、专业组210,这两个专业组包括的专业均为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 语、日语、朝鲜语、泰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翻译、商务英语。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整体物理类专业组更低分519分、更低排位115419位,下降812位,而排名前进1名;历史类专业组更低分523分、更低排位26530位,下降1201位。
广州医科大学物理类排在第14名,比去年下降5名,投档更低分出现在专业组203,为554分,排位70299位。该专业组包括护理学、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学等专业。此外,省内高校(物理)排名中,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下降15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下降14名;省内高校(历史)排名中,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下降17名,广东医科大学下降13名,五邑大学下降8名。
在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的支持下,一批地方本科高校获得长足发展。今年,这些高校继续受到考生欢迎,表现“可圈可点”。不过,个别高校专业组招生也出现“爆冷”情况。
整体来看,身处粤东粤西粤北的高校,呈现“你追我赶”的趋势,投档更低分较为接近。
作为一所海洋特色突出的高校,广东海洋大学表现稳定,投档更低排位相较去年差别不大。其中,历史类专业组投档更低分依然为510分;物理类专业组投档更低分498分,比去年低1分,在省内高校(物理)中的排名上升8名。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肇庆学院、嘉应学院等高校,投档更低分相差不大。历史类专业组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投档更低分497分、更低排位41930位,肇庆学院投档更低分496分、更低排位42285位,嘉应学院投档更低分496分、更低排位42394位。韩山师范学院、韶关学院紧随其后,投档更低分分别为494分、493分。
肇庆学院在物理类专业组投档更低排位虽有所降低,但在省内高校(物理)排名上升5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历史类专业组投档更低排位上升只有313位,在省内高校(历史)排名却进步了5位。
相较去年,岭南师范学院投档更低排位有所下降。其中,物理类专业组投档更低分496分、投档更低排位147648位,比去年下降16119位;历史类专业组投档更低分503分、投档更低排位37604位,较去年下降5300位。这或许与招生人数增加有关。今年,该校本科招生超过7000人,比去年增加超4000人,广东地区增加的招生人数达3000多人。
从今年的数据来看,不少特色高校表现不错,投档更低排位进一步上升。
星海音乐学院历史类投档更低分527分、投档更低排位24887位,较去年进步3881位;广州美术学院历史类专业组投档更低分484分、投档更低排位50986位,较去年上升20451位;广东警官学院历史类和物理类专业组投档更低排位均有明显进步,历史类投档更低排位前进4888位,物理类投档更低排位上升18006位。
竞跑格局:
新兴高校强劲,民办高校“水涨船高”
从独立学院转设而来的民办高校出现“水涨船高”的特点。这批民办高校转设更名后,激发了更多的发展活力,获得更多考生、家长的关注与认可。“头部”民办高校的比拼亦是十分火热,甚至出现了民办高校专业组更低投档线赶超部分公办高校的现象。
比如,珠海科技学院物理类更低投档线490分、更低排位157492位;历史类更低投档线485分,更低排位49936位。在招生规模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和公办学校大量增加招生计划情况下,珠海科技学院招生录取分数同比高分段考生明显增加,投档分数线均位居全省民办高校前列。
同样完成转设的广州新华学院,也受到考生青睐,物理类更低投档线481分、更低排位170670位;历史类更低投档线480分,更低排位53569位,较去年前进5878位。
广州南方学院表现不俗。物理类更低投档线480分、更低排位171800位,较去年前进多达17238位;历史类更低投档线477分,更低排位55979位,较去年前进多达19815位。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生源质量表现不错,物理类更低投档线455分,更低排位211470位;历史类更低投档线448分,更低排位80869位。多个热门专业继续深受广东考生追捧,考生之一志愿就满档完成录取。
一些民办高校跃升明显,堪称“黑马”。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等民办高校,物理类专业组更低投档线排名前列。广州南方学院、广州软件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等民办高校,历史类专业组投档更低排位也有不错表现,排位较去年均上升超过1万位。
这也充分说明,越来越多民办高校受到考生关注。
新兴本科高校(校区),呈现出竞跑格局。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更低投档排位均比去年有所提升。历史类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投档更低分621分、投档更低排位1309位,较去年提升425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投档更低分617分、投档更低排位1603位,较去年提升53位。物理类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以2326位的投档更低排位,赶超北京师范大学(珠海)的11453位。
中外(境外)合办大学也有了新变化,部分学校火热,新兴力量强劲。
作为“新晋”院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之一份成绩单表现不错。该校首次招收本科生,仅在高考提前批次物理类招生、不采取综合评价,投档更低分为652分、投档更低排位分别为3555位。学校透露,其中31名学生省排位在1500名之内、13名学生省排位在1000名之内,实现了首年招生“开门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今年是第10年开展本科招生。相较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广东一次性招录55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稳定投放历史类、物理类共12个广东高考招生名额。今年,该校物理类投档更低分667分、更低排位1302名,较去年上涨88名;历史类投档更低分636分、更低排位586名,较去年排位下降19名,波动幅度不大。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今年大幅扩招,颇受考生关注。该校依然仅在物理类招生,但相比于去年投放110个招生计划且未实现满档,今年则近乎满档地录取了268人,投档情况变化显著,最终呈现投档更低分539分、投档更低排位88787位,比去年上涨62408名。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对于高校来说,既要关注排名,也不应过分看重排名,集中精力培养优秀人才才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
看了今年各大高校的表现,你有什么感受?
【文字】南方+记者 马立敏 汪祥波 钟哲 姚昱旸 刘汉能
【数据】南方+记者 姚昱旸 刘汉能 马立敏 汪祥波 陈理 钟哲 黄锦辉 陈伊纯 厉思璇
【实习生】田志东
【统筹】南方+记者 吴少敏 李秀婷
2022年广东省内各大高校(历史/物理)录取更低分数线及位次值2022年广东省内各大高校(历史/物理)在广东省内的录取更低分数线及更低分省排名
今日为大家整理分享,2022年广东省内各大高校(历史/物理)在广东省内的录取更低分数线及更低分省排名其中包含了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公费师范、优师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班等;
其中在广东(物理)录取的更低分数线,排列前五甲的高校依次是: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物理)录取的更低分数线:656分,更低分省排名:1426;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物理)录取的更低分数线:647分,更低分省排名:2638;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物理)录取的更低分数线:615分,更低分省排名:12968;
中山大学(物理)录取的更低分数线:614分,更低分省排名:13481;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录取的更低分数线:613分,更低分省排名:14015;
其中在广东(历史)录取的更低分数线,排列前五甲的高校依次是: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历史)录取的更低分数线:617分,更低分省排名:579;
中山大学(历史)录取的更低分数线:602分,更低分省排名:150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历史)录取的更低分数线:600分,更低分省排名:1678;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历史)录取的更低分数线:593分,更低分省排名:2388;
华南理工大学(历史)录取的更低分数线:592分,更低分省排名:2520;
由于高校太多不能一一列举,我们可以详细了解一下;此表结合了2022年高校录取数据以及2022年广东省高考一分一段表整理而来,以供新的一届高三学子和广大家长参考!
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后,对此有没有什么想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2022年广东省内各大高校(历史/物理)在广东省内录取更低分数线及更低分省排名
注:此表高校加了一些中外、农村卫生专项、联合(协同)培养等,排序无法按分数先后区分;
想考军事类、公安类大学的进来看 重庆市2023年普通类本科提前批A段录取线公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姜念月)高考录取正在进行中,近日,重庆市2023年普通类本科提前批A段录取信息公布,为在渝招生的军事类、公安类、司法类、香港高校等院校的录取分数线。
物理类投档分更高的是香港中文大学的649分。其次投档分较高的高校还有国防科技大学女生640分、南方科技大学637分、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女生631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女生630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629分等。
重庆本地高校中,陆军军医大学投档分更高,女生为624分,男生585分;其次,陆军勤务学院录取更低分为女生587分和男生550分、重庆警察学院女生565分和男生504分等,另外还有西南政法大学女生548分和男生477分、重庆交通大学473分、重庆师范大学413分等。
历史类录取中,分数较高的依旧是香港中文大学的627分、国防科技大学女生的622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617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女生的612分以及香港城市大学的611分等,分数均在610分以上。
重庆本地高校中,陆军勤务学院录取更低分为女生589分和男生585分、重庆警察学院女生579分和男生511分、西南政法大学女生552分和男生486分、重庆师范大学413分等。
在历史类男生的录取中,国防科技大学录取分为552分。
具体分数表。来源 *** 截图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刚刚,江苏高考分数线公布!【重磅!#2023江苏高考分数线#公布】
历史等科目类普通类本科线:
474分
物理等科目类普通类本科线:
448分
注意
今晚8点就可以查分啦
禧宝为你准备好了查分、填志愿等信息
的详细指南
快来查收
01
成绩发布
预计6月24日20:00后,考生可以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江苏招生考试”等途径查询高考成绩。6月25日起,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打印成绩通知单。
02
志愿填报
1. 6月15日至19日,考生可凭本人的考籍号、身份证号、密码和动态口令卡登录高考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考生服务平台(gk.jseea.cn)模拟填报志愿,熟悉、了解志愿填报流程。模拟填报志愿使用的招生计划并非最终向社会公布的院校2023年招生计划,实际招生计划以我省2023年《江苏招生考试》(招生计划专刊)公布的内容和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的信息为准。
2. 志愿填报分两个阶段进行。
之一阶段:6月28日至7月2日(截止时间为7月2日17:00,每天22:30至第二天8:30为系统维护时间,下同),填报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含军事、公安政法、航海、地方专项计划、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其他院校等)、体育类本科提前批次志愿、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次志愿、普通类本科批次志愿。
我省专门设立了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招生(B类高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志愿填报栏,供获得资格的考生填报相应志愿。
第二阶段:7月27日至28日(截止时间为7月28日17:00),填报专科批次志愿,包括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专科批次志愿。
3. 各批次平行志愿〔含艺术类传统(顺序)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及时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组、专业(类)及计划数。未被录取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志愿。具体时间安排详见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公告和考生的准考证背面。
4. 在志愿填报期间,省教育考试院将开通网上咨询平台,及时解答考生对志愿填报政策的疑问。
03
关于部分类型招生的说明
1.关于综合评价招生
凡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12所A类高校确定为入选范围的考生,省教育考试院将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前,根据高校提供的入选考生排名和考生确认的志愿及顺序进行投档,由高校根据公布的录取规则决定是否录取以及录取的专业。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任何批次的录取。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等12所B类高校的入选考生,须在我省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定时间内,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在“综合评价招生”专栏中填报综合评价招生志愿,其专业志愿须在公示的专业中选择,否则视为无效志愿。凡被B类高校确定为入选范围的考生,省教育考试院将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后、本科批次之前,根据考生所填志愿投档,由高校根据公布的录取规则择优录取。
2.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
凡高考时具有江苏省常住户口并在我省参加普通高考,志愿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且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于6月26日6:00至6月30日16:00,携带本人身份证、高考准考证、高考成绩单、户口簿等前往江苏警官学院浦口校区(南京市浦口区石佛寺三宫48号),参加由省公安厅与公安院校共同组织的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请考生关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或相关院校招生网站发布的信息。
凡有意向报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郑州警察学院(原铁道警察学院)、南京警察学院(原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以及云南警官学院、江苏警官学院公安专业的考生,请于6月15日至19日模拟填报志愿期间,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的“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考生信息采集系统”填写相关预报名信息。本次采集的预报名信息不作为投档录取的依据,投档录取以考生正式填报的志愿为准。
拟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因故未预报名的考生,可以于6月26日6:00至6月30日16:00,按规定的时间段直接到江苏警官学院浦口校区参加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
3.关于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招生
有志报考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的考生,须参加心理测试、面试、体格检查、政治考核等。考生须于6月26日9:00-11:30、14:00-17:00,前往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南京市雨花台区振兴路88号)现场报名。报名时需携带本人高考准考证、身份证、高考成绩单、户口簿和1寸正面免冠照片2张。心理测试、面试、体格检查安排在6月26日至28日开展, *** 地点为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具体要求请考生及时查阅有关单位或招生高校发布的信息。
4.关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招生
有意报考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且符合其体检标准的考生,须于6月28日至29日(8:00-11:30、14:00-17:30)持本人身份证、高考准考证、高考成绩单、1寸正面免冠照片2张,到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南京市浦口区百合路248号),参加面试、体检、体能测试。请考生关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或相关院校招生网站发布的信息。
5.关于军队院校以及定向培养军士招生的有关安排将另行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的信息。
拟报考以上招生类型的考生,须登录相关院校招生网站,认真查阅招生章程,了解其招生要求、录取规则等信息,同时,结合本人实际情况,慎重选择报考院校,并按照院校有关安排及时参加心理测试、面试、体格检查、政治考核等。
平行志愿、顺序志愿到底是什么意思?
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
今年高考招生有哪些新增专业?
收好这份202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来源: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