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花树风水作用,鸡蛋花树风水好不好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42 0
炎炎夏日下清新脱俗的老挝国花——鸡蛋花


鸡蛋花,又名红鸡蛋花、缅栀子、蛋黄花、鸭脚木,番茉莉,蕃华仔。在东南亚佛教国家,鸡蛋花作为佛教寺院的“五树六花”之一而广泛栽植,故又名“庙树花”或“塔树花”。?在老挝,一年四季都盛开在街头巷尾、房前屋后。所以它是老挝国花,老挝语称为“占巴”花。

鸡蛋花树形美观,茎多分枝,千姿百态。该花开放时间长,在树梢上常常“挂”着它的笑容。花朵清香淡雅,且花落数天后仍能保持芳香。花朵外沿的颜色通常是白色,也有红色、粉色和紫色。

鸡蛋花不惧高温,在炎热的夏季开得很茂盛。

在老挝,鸡蛋花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还是国家的象征,人们总是用各种方式赞美圣洁的鸡蛋花。

?鸡蛋花花语:孕育希望,复活,新生。鸡蛋花花期是五月到十月,它没有神秘的传说,没有优雅的气质,高贵的芳姿,却有着很简单的外表—用五片花瓣组成了一个清新,充满希望的花语。

老挝国家旅游年期间,老挝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官方旅游标识就是一朵黄白色的鸡蛋花,在标识下方写着英文口号“simply beauty”(简单之美)。在各大旅游景点都可以看到带有这个标识的海报。

在老挝的歌曲和文学作品以及公共场所的招牌上经常会出现鸡蛋花的形象。老挝人在欢庆传统新年——泼水节时,只有尊贵的佛教徒、亲朋和远方贵宾,才享有被浸有鸡蛋花的水淋身的待遇。

老挝的国家航空公司——老挝航空的标志是一朵黄白色的鸡蛋花和一片鸡蛋花树的叶子。在每一架老挝航空的飞机尾部都会喷绘此标志。在其宣传海报上,总是会出现一位头发上插着鸡蛋花的老挝美女双手合十浅浅微笑,欢迎大家乘坐老挝航空。

鸡蛋花不但可以欣赏,而且可以做成各种美食、粥汤、饮料里面的添加剂,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夏日生活打卡季#

看图识花、树(十)

每一期的花草树木都是我们身边的植物,全是小编在路边遇到的时候亲手拍摄并整理的。

紫薇——一名无皮树、一名痒痒树、一名百日红…。树皮光滑,似无皮一样,故名无皮树;用手挠树杆,树上叶子会抖动,故名痒痒树;花期长达三月之久,故名百日红。


石栗——常绿乔木,树杆为暗褐色。果实比较特别,似核桃样,大小相当,比核桃圆,外表没核桃光滑和光亮,


金毛狗——属国家级濒危珍奇植物,野生的金毛狗蕨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植株上金黄色的茸毛,有止血等的作用。


辐叶鹅掌柴——能大量吸附室内尘埃,有效减少室内空气中微小粉尘。


海芋——天南星科、海芋属,也叫滴水观音。有毒,汁液进入眼睛有可能会造成失明,但也同时有药用价值,外用治疗疮肿毒、蛇虫咬伤、烫火伤等。


凤仙花——早期是女孩子用来染指甲的染料,花期长,可以从春开到秋。


五星花——四季可开花,只要有阳光和水就行,花朵一簇簇,似天上的繁星点点。


花烛——鸿运当头,大展宏图寓意。


再力花——花朵里面是有个小机关的,小的昆虫钻进去就被机关卡住出不来,只有比较强壮的才能挣脱束缚得以逃生。


腊肠树——全树各部位都有毒,果实似腊肠,故名。一串串的黄色花序,似风铃般静静地在枝头随风摇曳。


琴叶榕——叶片形状神似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向日葵——花盘会跟着太阳移动的方向改变朝向。


芒果——新长出的嫩叶像秋天的红叶一样,红彤彤的。


鸡蛋花树——此树名叫鸡蛋花树,但所开的花不叫鸡蛋花,叫素馨花。花香赛过牡丹,开车犯困的时候拿起一朵放鼻孔口嗅一嗅,会有立马提神醒脑的作用。


龙眼——人们通常把新鲜的龙眼树果实叫龙眼,把晒干的叫桂圆。桂圆有减轻疲劳、安心宁神、补气养血的作用。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阅读,下期再续。

瑶头“聚庆坊”探秘 含意“生日快乐”

瑶头村‘聚庆坊’原址,今宝岗大道


1929年


宝岗大道南江南外语学校(原49中)门口位置以前係瑶头村聚庆坊,家人所见时只净一户係个花园仔有二楼现检察院门前位置,屋主姓马花名老马,曾经住有余氏,聚庆坊房屋日本侵略时拆毁!家人讲种咗好多鸡蛋花树,1条路由仁和里崇礼大街透出去西基西华沙园。隔离慎德里废品仓笔者细时都见。未开宝岗路时有一条窄路通到西基掘头,笔者记得外语学校旁一条巷少量民房,宝岗路睇住佢开,开路时藏大渠桶同朋友喺路边玩。

新中国后地貌 笔者画


宝岗大道南 瑶头村‘聚庆坊’原址


宝岗大道之开通

聚庆坊历史‘难寻’

旁晚时分嘅宝岗大道南,聚庆坊原址


聚庆坊嘅意思‘生日快乐’


生聚同相庆,日盼共言欢。

快意颜永驻,乐与枝理连。


意思为:生日聚会一齐庆祝,每天盼着一齐说笑。希望活得快乐洒脱青春永驻,很高兴能够与你成为夫妻。

这是一首藏头诗,将每句话首字连起来就係“生日快乐”。


藏头诗,又名“藏头格”,是杂体诗中的一种,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二是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现在常见的是第三种,每句的之一个字连起来读,可以传达作者的某种特有的思想。


坊:指里巷,多用于地名,街巷的名称,或牌坊。街市,市中店铺:坊间、街坊、邻居,如热门地点荔湾永庆坊。手工 *** 的地方:作坊,原生态的加工场所。


瑶头聚庆坊‘聚庆’嘅係生日快乐 意头好


除咗‘生日快乐’,聚庆嘅意思亦可理解为无论大事小事,街坊邻里都可以“相聚一起同欢庆”,如有烦恼同分忧。麟里互助正係‘和谐社会’所需要达到嘅效果。

瑶头村‘聚庆坊’,意即“生日快乐坊”,一个很有意义嘅地方名!几咁‘语重心长,言近旨远’,吉利。


如有聚庆坊原住民街坊请留个言


图文 瑶溪赵族

鸡蛋花的记忆

盛夏时节,城内盛开的鸡蛋花如约而至。亚热带风情的叶片,自带清凉的视觉效果,簇拥着朵朵小花。洁白的花瓣中心点缀一点明黄,宛如蛋白包裹着蛋黄,透着一丝可爱的气质。


我自幼对气味敏感,更爱鸡蛋花那极具风情的香气,热情满溢,明媚欢快。小时候,不管是上学路上,去少年宫路上,还是周末到公园玩耍,总能偶遇几棵鸡蛋花树。爸妈亦喜爱鸡蛋花,他们捡起地上的落花递给我,我便小心翼翼地捧着满手花香跟在他们身边。迎着风,鸡蛋花的味道飘进我想象中的丛林秘境,也飘进了我对夏季的记忆里。

长大一些后,我时常与家人好友到东南亚旅行。槟城一片草坪上种着格外硕大的鸡蛋花树,花香织成了巨大的网,向我们扑来;泰国海滩边像陀螺般造型特别的鸡蛋花,香味融着海风的气息,带着微微咸味......那时,我以为不管去到哪里,夏天都会有鸡蛋花的存在。


直到后来,我去到欧洲读书。那里的夏天有阳光、有雪糕、有海滩、有柠檬树,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猛然发觉是因为寻不到鸡蛋花的身影。那一刻才意识到,花香早已在点滴记忆中化为习惯,细水长流般渗进生活的细节里,然后在异国他乡的某一处、某一刻,突然变为思乡牵绊,在心中隐隐骚动。


回广州后,我便迫不及待想要把鸡蛋花的味道记录、保存下来。我每天到楼下花园里捡拾掉落的花朵,细细将表面泥沙洗净。一些放在容器中,为家里增添一抹让人喜悦的清香;一些放入高度酒精中 *** 香水溶剂,将鸡蛋花香与其他精油搭配,调成风格各异的香水,装入瓶中永久保存;还有一些,则入了厨房,与红糖、马蹄粉、鸡蛋一同煮成了清热解暑的鸡蛋花糖水,与家人分享。

喝下糖水那一刻,清幽香甜的味道在齿间四溢,仿佛见证了花苞的盛开,见证了或欣喜或思念的那些心情,见证了鸡蛋花所陪伴的所有盛夏时光。

我们院花园中,我最喜欢鸡蛋花香气诱人,色彩丰富,真是妙不可言

#头号周刊###夏日成长计划#?#我在头条搞创作#?

我们小区院花园中,我最喜欢的鸡蛋花,因为它的香气诱人,色彩丰富,真是妙不可言。(原创)

夏天六月了,我在院小区花园走到鸡蛋花树前仔细看,树枝上长满了鸡蛋花,今天多数是花骨朵儿,含苞待放;有的半开着,吹起了白色的小喇叭;有少数花瓣儿已经展开了,露出楚楚动人的笑容。

鸡蛋花有好几种颜色,白黄的,粉红的,火红的……有多种颜色。最常见花朵黄色透白,像一个煎鸡蛋,真好看!

鸡蛋花树风水作用,鸡蛋花树风水好不好-第1张图片-

细细观看鸡蛋花,我就想,在小区院花园里它不媚俗,不争艳斗姿,不矫情,不哗众,依然静静地,默默地生长。无欲无争,清清爽爽,洒洒脱脱。好像不寻过往,不问未来,兢兢业业地活好当下,无怨无悔地活好自己。

我最喜爱平凡朴素的鸡蛋花,也更喜爱它至高无上的奉献精神。


















这花的名字?

在福建亲戚家的小区里有一种树,是落叶乔木,树冠宽大,状如阳伞。春天的时候,长长的椭圆形的翠绿的树叶会陆陆续续长出来,到了五月中旬一簇簇花朵就开满了树,有白色黄芯的,有浅粉色黄芯的,还有深粉色黄芯的,装点着小区的风景。做为生长在北方的我,以前还真没见过这种美丽的树,问了邻居才知道这是鸡蛋花树。鸡蛋花!挺有意思的名字,您说呢?









一家三口360㎡的家:全年不用开空调,亲手种出3个绝美花园

本文内容来自于 *** ,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在新加坡东海岸的一片别墅区,有一栋与周围豪宅迥然不同的住宅,被茂密的植被包裹着,看上去相对较小,但它的庭院却占据了近一半的土地面积。这个家的主人是莫汉和他的儿子马库斯。

莫汉是一名建筑师,于1991年购买了这栋房子,然后开始了漫长的改造之旅。这个家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造,从最初的230㎡扩建成了360㎡,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家庭需求。莫汉的家庭充满了对绿色庭院和户外生活的热爱,成为了他们的热带建筑实验场。


这座住宅的设计受到热带气候的影响,所有的空间都被设计成可以完全敞开,确保房子内外有持续的气流。即使在新加坡的高温天气下,他们几乎不需要使用空调,因为自然通风足够让家里保持凉爽。

莫汉的家分为前院、中庭和后院三个花园。中庭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被家人用于早餐和闲聊,它引入了自然光线,也让空气流通。中庭内有一棵30多岁的大榕树,成为了家庭的一部分,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不同的记忆与它相关。


前院则被植物遮挡,阻挡了强烈的阳光。莫汉和马库斯都受到了热带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杰弗里·巴瓦的启发,他们在斯里兰卡参观了巴瓦的作品,从中获得了灵感,将一棵鸡蛋花树的枝条挂上石头和哑铃,创造出他们想要的倾斜形态。

另外,他们的家中还有一个大水缸,它不仅是热带景观的一部分,还可以防止腐水和蚊虫滋生。整个房子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使空间充满了绿意和自然元素。


家中的主要功能区域集中在一楼,而二楼则设有卧室、浴室和书房,仿佛是悬挂在花园上方的树屋。他们强调花园是家的核心,建筑物虽然存在,但几乎不会被人注意到,因为每个房间都与庭院相连接。

莫汉的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他们将一楼的书房改建成了妈妈的首饰工作室。这个工作室面向着绿色庭院,设计得非常开放,允许空气流通。妈妈以前是陶艺爱好者,后来转向了首饰设计,工作室成为了她创作的地方,也是朋友们聚在一起 *** 首饰的小工坊。


莫汉是一个热爱园艺的人,他在家后的阳光充足地方打造了一个自己的苗圃,照顾着植物的成长。对他来说,园艺是一种放松的方式,特别是在压力大的时候,他会去照顾植物,感受风吹过的宁静。

莫汉的家是一个真正的热带天堂,所有的空间都充分利用了自然元素,保持了室内外的联系。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热带气候相融合,自然通风、开放的设计、丰富的绿色景观,使这个家成为一个令人放松的避风港。


莫汉和马库斯的家不仅是一个美丽的住宅,更是一个充满温馨和家庭回忆的地方。他们喜欢收集手工质感的物件,创造了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空间。这个家充满了他们的真诚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温馨和宁静,成为了一个家庭快乐时光的见证者。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 *** ,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

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 *** 资料,

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扎根民族文化传统,具有现代性价值的鸿篇巨制|江花

叶立文

《北流》问世不久,但从学界和读者的反映来看,这部作品引起的关注和讨论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学现象,或者说一个文学事件。围绕《北流》,当代文学的很多话题都可以得到深入拓展,比如最近很热门的新南方写作,还有相对传统的女性写作和先锋文学等话题,几乎都能从这部作品中找到文本依据。我想批评家无疑会喜欢这样的作品,因为它足够宽广和丰厚。意义空间的无限延展和文体革命的炫目繁复足以证明《北流》是近年来长篇小说领域的一部现象级作品。

接下来,我想试着从整体上概括一下这部以碎片化书写见长的作品。很抱歉,我不得不使用“百科全书”这个俗套的说法,还有“史诗”一类让人头疼的语汇。但需要说明的是,我所说的“百科全书”是小说诗学意义上的,而非历史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后者大家都很熟悉,所谓历史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百科全书,是一种基于反映论的判断。我们常说的“百科全书”式作品,大多能够全景式地反映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等等,它体量巨大、无所不包。但小说诗学意义上的百科全书,指的却是在一部作品里,能够容纳当代小说很多重要的诗学命题,它取决于一个作家的思想视野和艺术经验,未必会在内容上包罗万象,然而蕴藉其中的写作命题,却能沟通小说史的过去与现在,也能启示当代小说的趋势与可能。在我看来,《北流》作为一部小说诗学意义上的“百科全书”,至少包含了当代小说这些年来一直书写的几个核心命题:其一是语言哲学问题;其二是中国小说的博物学传统,和与之相关的原小说问题;其三是当代小说的现代性陷阱问题。这三个问题并非简单的平行关系,而是自有其内在的逻辑框架。

首先,我想谈谈《北流》的语言哲学。

《北流》的语言哲学视野宽广,它不仅揭示了英语、普通话和粤语内部不同方言之间的等级秩序,而且也有以方言抵抗语言权力,表达存在关怀的叙事意图。但粤语的情况又很特殊,因为经济发达的缘故,粤语在中国方言中历来地位很高,这和被污名化的一些方言完全不同,借助传播优势,粤语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代表着洋气和现代性,而近年来的传统文化热,又让粤语因其古音古义始终葆有热度。简单地说,粤语就是一种强势的方言。不过我们印象中的粤语,其实主要是香港广州一带的方言,它可能来自潮汕或者其他岭南地区,但在香港文化的浸润下,已然有别于像北流一带的粤语。从这个角度看,林白揭示了一种方言系统的复杂,粤语内部也依然存在着权力等级。这是对方言写作的一种去中心化,从 *** 变为目标。在这里面,作为 *** 的粤语当然有其反抗权力的叙事功能,但从整体上看,林白从粤语语言系统内部的突进,包括不同地域语言的并置、排列和组合,最终呈现了一个复杂的异托邦世界。

语言的重要性在于小说的本体可能就是一两个词语在时间中的奇遇。我们知道,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主要靠的是命名和分类:我们制造名词,借以指代万事万物,于是混沌变得清晰,无序形成规律,名词由此成了人类“创世”的武器;至于分类,则同样是建构秩序的有效 *** 。当类型划分让万事万物各归其位后,一个完整有序、逻辑自洽的世界才得以成型。因此命名与分类实则反映了人类运用理性整合世界的意图,它便是福柯所说的“科学”。大道如此,小说也概莫能外。就像“孤独”这个词创造了马孔多一样,小说家会倾心于闯入他们精神世界的词语,凭借着天赋、经验、想象和观察,锲而不舍地追随它、描摹它,直至一条河流、一座高山和一片森林出现,那些词语终将被延展为一个小说的乌托邦或异托邦世界。这也是为什么当我读到《北流》的时候,会好奇序篇里那些闻所未闻的各种名词,会问“它是什么”,一旦经历了时间,我会继续追问“那后来呢”,接下来还会有新的追问:“为什么?”虽然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时,最早的“它是什么”已无从知晓,但正像张大春所言:“解答并非目的,像幼儿一样满怀好奇地认识一整个世界才是目的。”这意味着词语在小说中“可以是主角,可以是配角,它甚至可以不是角色,它只需负责显现其身为之一块拼图碎片的位置”,由此便足以启动小说家“构筑一整个世界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北流》里的名词,创造了小说世界。更有意味的是,《北流》还喻示了当代小说方言写作的进化,从最早表现民俗风情、地域特色的方言写作,到语言哲学层面的去中心化的方言写作,再到作为认识论的方言写作,林白通过《北流》这部作品,将当代小说的方言写作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概括地说,我认为《北流》的方言写作其实有三个维度,一是在修辞学意义上展现南方的人文地理和民俗风貌;二是在语言哲学层面反抗语言权力,表达存在关怀;三是从认识论维度借词语以创世,由实入虚,缔造一个疏离于北方中心主义或主流汉语写作经验的近乎奇幻的艺术世界。

其次,《北流》还传承了中国小说至关重要的博物学传统。我感兴趣的是,小说里语言哲学和博物叙写的关系问题。林白极尽语言的描述、夸饰和象征之功能,尝试说不可说之神秘,因此她的南方书写已然逾越了任何一种语言形式的表达,不论是粤语还是普通话,在很多地方,具象都是为了替代语言而存在。小说开篇的植物,还有“在香港”一节中出现的各种具象,无疑是语言无法穷尽的对象。从这点来看,小说里博物叙写的逻辑开端,仍是作家对语言权力的反抗。我觉得这就像是一道旋转门,它有时候会关闭人物、思想和主题这类20世纪中国小说的表达渠道,继而打开到对物的书写。事实上,在中国小说传统里,物和人起初并无高下之分,小说原本就是各种闲言碎语、饾饤见闻、八卦秘史,直至近现代以后,随着启蒙文学的兴起,小说才堕入相对单一的人学传统。而博物叙写由此也失去了独立性,所谓博物以观时,观时以树人,博物叙写成了一种塑造人物,表现社会生活广阔面的手段。相较之下,我认为《北流》的博物叙写并不是为了服务于人学传统,它对河流、植物、山丘以及大量具象的速写、铺排和深描不吝笔墨,随时溢出情节主线,成为一种闲笔和离题。它有时候会自外于故事之外,甚至会瓦解、抵消和颠覆密实的情节发展,因此让作品呈现出结构松散的特点。而这种碎片化的写法,正契合小说的中国经验——即小说就是壮夫不为的雕虫小技,它隐入历史尘埃,叙写存在的细节,钩隐抉微,尽显小说之“小”。

说到小说的“小”这个问题,我以为当代小说正是从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开始,以女性经验为底色,才将宏大叙事的笔触缩小为对隐秘感觉的书写。在这个意义上说,女性写作不仅反映了女性作家对男权社会的反抗,而且还引领了当代小说向琐碎、细密和繁复的私人领域的回归。作为早年女性写作的代表人物,林白在《北流》里并未止步于女性话题,而是借着之前的写作动力,将这种“小写”的方式带入到了博物观时和人情世故的描摹之中,因此《北流》是林白的一次自我完成,是她将早年的个人经验播撒、弥散至不同书写领域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博物叙写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离题与闲笔,但林白写物的开端,又往往和反抗语言权力的压制有关。从逻辑上说,博物就是具象书写的一种方式,而具象书写则是反抗语言的武器。当具象涌出、语言消退之际,博物叙写也就变得和人情书写等量齐观了。因此,《北流》的博物叙写,既能反映作家因传统小说而来的中国经验,也能体现林白和权力话语抗衡的写作良知。

第三,也是最后一点,我想谈谈《北流》对于当代小说的启示。这种启示,针对的正是当代小说的现代性陷阱问题。虽然现代性陷阱这个概念经常在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内被频繁使用,但它其实也适用于当代小说。在我看来,自从新时期小说对反映论的创作观念进行扬弃以后,当代小说固然让文学暂时摆脱了作为历史奴婢的身份,但过度注重对启蒙传统的接续,却导致当代小说的书写方式一直拘囿于所谓的现代性框架内。这主要表现在作家的人道立场和救赎模式上,而《北流》的出现,却极大地拓宽了当代小说的表现范畴,它既秉承了人学传统,也能在对人物的叙事关怀之外,接续传统小说的精神气度。我前面所谈的博物叙写即为一例。这意味着《北流》真正是一部扎根于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又具有现代性价值的鸿篇巨制。因此我想说,《北流》重新唤起了我对当代小说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憧憬。

(作者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作协副主席)

在方言、植物与回忆中书写故乡

徐迅

北流,这个桂东南的小镇,从林白创作早期至今,一直贯穿于她的文学世界中。从极负盛名的《一个人的战争》,到近年推出的长篇小说《致一九七五》《北去来辞》等,它在林白的笔下以B镇、南流、圭宁等各种称谓出现。终于,林白将她心中的故乡“北流”正式地作为了新作书名。正如边城之于沈从文,果园城之于芦焚,呼兰河之于萧红,高邮之于汪曾祺,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商州之于贾平凹,如文学史上其他特殊的或实或虚的艺术时空之境之于对它们情有独钟的作家一样,故乡北流也成为林白的精神原乡与文学策源地。

小说《北流》再一次触及“故乡”书写,通过李跃豆参加“作家返乡”活动回到广西北流,回溯了她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家族历史、故乡人事都在现实与回忆中交错展开。与以往不同的是,《北流》是林白与故乡和解之作。而如果要真正理解《北流》,应当把《北流》放到林白书写故乡的小说序列中去考察。

家乡小镇,曾经是林白厌倦和逃离的对象。“我成年以前并不喜欢自己的家乡,事实上我更不满的是自己的生活,我在成长中焦虑、烦躁、惊恐不安,时刻盼望着逃离故乡,到远处去。”然而,在北京等大城市生活的经历已经让林白和故乡在心理上产生了距离,很难再认同自己的故乡,也很难再回归自己原来的身份。即使回到故乡,发现故乡也已成了心理上的异乡。这让林白成为一个双重的“异乡人”,被故乡和生活的异乡城市双重放逐的漂泊者。这也让她的小说形成了一个“离乡”——“还乡”——“再离乡”的“回乡”模式,充盈于其中的,是林白的“异乡人”感。林白故乡叙事的小说,如《青苔》《青苔与火车的叙事》《米缸》《狐狸十三段》《北去来辞》等大都写了“我”离开家乡多年后回到故乡,却发现家乡的巨大变化,已不是记忆中的故乡,这让“我”感到无比失落,并再次离开的故事。

在林白的回乡书写里,在城市化、现代化的狂飙突进中,家乡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田野、耕地、池塘、古树都消失不见,到处都是楼盘、新式的建筑。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北流》里七线小城也有了五星级酒店,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了私家汽车。但曾多次出现在林白小说中那条优美而充满南方地域风情的“沙街”已消失不见,在小说中李跃豆也只能为沙街而默默哀悼:“沙街整条街消失在时间中,有一半被铲平另作他用,另一半被并到龙桥街,地名无存,沙街沉入河底。丧失的美。”乡土中国的飞速逝去,更带给作者一种无家可归、无可依附的漂泊感。曾经的故乡已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改头换面,如何找回心中的故乡?林白在《北流》里选择了方言、植物与回忆来书写内心的故乡。

作家的灵感来自一个“禾”字,由“禾”出发,林白要回到“禾”的写作。禾,首先代表着南方的方言。“我向来是按北方的习惯,用‘水稻’‘稻子’,‘稻草’‘稻草垛’……是的,‘禾’,我们北流一向是用它的,‘禾’‘割禾’‘担禾’‘禾秆’,‘禾’这个字瞬间唤醒了我全部的记忆。”林白在《重新看见南方》里自述,自己曾经的认知中,普通话代表着高级,代表着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令人向往,而“我们本地话如此的土,如此上不了台面”。因为讲不好普通话,以致于内心自闭、自卑。直到有一年去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粤语滚滚而来”。虽然北流话只是粤语中的小方言,属粤语勾漏片,但重新找到的“母语”令她欢喜、开朗,乐于与人交谈。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隐藏着某个区域的文化密码,同时也是亲情、乡情的纽带。方言让林白唤醒自我意识,找到身份认同。《北流》中运用了大量北流方言,同时小说结构也采用了正文前加“李跃豆词典”的独特方式,列举词条以解释北流方言。

从最初的逃离、藏匿、自闭到认同、打开、自在,越过了千山万水,林白与自己的方言和解,并最终与故乡和解,并坦承、正视自己的来路。多年以后,林白已经充满着从容与自信,无需再像当年一样讳言自己的故乡和来历。

其次,“禾”代表着南方植物。由“禾”开始,所有的南方植物隆隆而来。《北流》开篇的长诗《植物志》,书写了木棉树、鸡蛋花树、凤凰木、红豆树、马尾松、荔枝树、龙眼树、柚子树、芒果树、羊蹄甲树……它们带着亚热带的气息,作为故事的背景或独特的意象,曾一再在林白笔下出现。如今无尽的植物以繁茂无比的姿态集体出现,代表着作家对故乡的热爱与 *** 。林白说,总是在书中看到“高高的白杨树”,而“我们北流没有白杨树的”,唯有故乡风物才能与她的内心进行连接。《北流》里,她在这熟悉的植物里发现了故乡。故乡的植物承载着记忆:在香港看见红豆树,李跃豆会想起童年时他们将红豆放入煤油灯盏的往事;望见番石榴便想起与汪策宁在南宁西园的一段情;杨桃树勾起她和儿时好友吕觉悟摘杨桃吃的回忆……植物所构建的种种意象,组成了一个万物花开、活色生香的南方世界。

法国画家亨利·卢梭的名作《梦》大概可以看作是解读林白笔下无穷无尽植物意象的一把钥匙,《梦》是林白更爱的画作之一。《北流》里,李跃豆两次遇到《梦》,一次是在香港逛街时在礼品小书店里发现一只布袋上印的《梦》,另一次是在香港参加国际作家访问计划时被要求在课堂上自选一幅画作为讲课内容,她“最早想到的就是这幅亨利·卢梭的《梦》”。《梦》画的是一个坐靠在沙发上的女人听着令人着迷的乐声,周遭被原始密林和野生动物包围。然而女人并非真的身在森林,不过是在家中做梦而已。卢梭以“热带原始森林”画作闻名,但他却从未去过南美的原始丛林,这是画家的一种幻想。正如林白早已离开故乡,定居大都市,但内心却掩盖不住对从前家乡的丛林植物与大自然的思念与向往,无法回到过去的故乡,于是,她用文字在纸上构筑了一个湿气氤氲、草木葳蕤的心中的南方故乡。

植物也同样给予《北流》文体创造上的灵感。纷繁众多的主题,走马灯似的人物,回忆与现实的跳跃交织,碎片化的个人记忆书写,很难再用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去统领这部六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林白想到了家乡南方榕树的“气根”。“气根”即榕树的根须,“气根”有的悬空,如帘似瀑,有的插入土壤,有如树干,形成支柱。正像《北流》这部小说,有支线,有分叉。在此基础上,林白又运用了文献学里“注”“疏”“笺”的形式将小说文体形式进一步改进。早年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所学的专业知识,虽然毕业后没有再用过,却沉潜在林白心里,在数十年后,草蛇灰线般浮现,用古籍注释体例“注疏体”结构《北流》。“注卷”是“北流人在北流”的故事,即李跃豆和亲友们在北流数十年生活的记录与回忆;“疏卷”则是“出北流记”,即北流人在北流以外如南宁、云南、香港等地的生活经历。“注卷”和“疏卷”相互编织,交替出现。“时笺”:倾偈(粤语,即聊天)则如同当下生活的补录,微信初中班群聊天记录、家乡亲友的闲聊中,夹杂着抖音、拼多多、机器人、美容、李子柒、网红带货等时下更流行的词语,众声喧哗的声音中,实则如同《妇女闲聊录》一样,将生活的原生态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北流》庞大而繁杂的书写,碎片化连缀的形式,可能未必符合每一位读者的阅读期待,但让人不得不承认的是,亭亭净植、不蔓不枝是一种美,千丝万缕、参差多态也是一种美。林白作为一个有意识的文体探索者和实验者,在文学的艺术形式上一直充当着先锋的角色,她从来不自我满足或原地踏步,每至一个新的阶段,其作品就会大胆对自我进行颠覆。林白曾在随笔《空中的碎片》中自陈,“我常常幻想能写这样的小说:它既是音乐又是绘画又是电影又是戏剧,也是诗歌也是散文也是新闻也是文献,当然更是独白、梦幻、想象、私语,像一个大花园,有各种颜色和气味的花”。在《北流》中,她做到了。

(作者系武汉市文学艺术理论研究所签约评论家)

地方历史、地理和文学的融通

陈国和

林白在文学创作上先是以诗人身份出场,后来作为女性写作代表为人们所熟知,而真正走向成熟则是从《妇女闲聊录》开始的乡村小说创作。当然,她所创作的乡村小说也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小说。林白的小说创作主要集中在北流这个文学故乡。可以说,林白一直是当代文学的独立存在。为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当下文坛正在提倡新南方写作。实际上,林白一直在进行着新南方写作。她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志色彩。地方志文学书写作为一种写作策略,不同的作家具有不同的创作特点。《北流》表现出了林白地方志书写的鲜明特色。

之一,方言。方言志是地方志的主要内容。文学评论家张燕玲认为,林白与黄锦树、黎紫书和陈春成等作家都可以纳入“新南方写作”的范畴。她所说的“新南方”,指的是与主流普通话区别的南方写作。与一般的新南方写作中的地域性、民族性书写不同,林白的新南方书写始于一场语言的漫游。她小说中的方言与普通话的冲突、缠绕,不是简单的词语替换,而是话语思维系统的转轨。在阅读《北流》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注意到作者穿插其中的《李跃豆词典》《西域语大词典》《备忘小词典》《感官简史》等插入段。按照林白本人的说法,这些插入语是“看到约翰·厄普代克《人人怀孕的年代》,喜欢那种‘强势插入’句式”,遂在文中穿插了许多这样的段落。(《就这样置身其中》)实际上,这类方言的运用主要是便于书写罗世饶北至天山南到海南的“个人串联”,以个人的生活史书写时代的大历史。同时,作者煞有介事地对方言进行释义、拆解,将抽象的语言还原为具象的生活,将当代厚重的历史故事祛魅,呈现为北流的日常生活状态。应该指出北流方言区虽然代表地方文化,但是这一文化对普通话世界充满了向往,《北流》的乡村是城乡融合中的乡村。这和诸多北方作家热衷于书写闭塞的乡村形象不同。《北流》就是地方历史、地理和文学的融通。

第二,诗性。《北流》的诗性主要通过名物志来实现的。名物以抒情,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在《北流》中林白主要通过两个维度进行表现,首先是具有南方鲜明特色的植物名物,如赴滇中的火车上、在香港参加学术会议,看见凤凰木、鸡蛋花树、芒果树、尤加利树、羊蹄甲树、红豆树,李跃豆便想起北流的往事。于是,北流生活的朋友、同学、亲戚与文友在小说中相继登场,组成北流的生活烟火,这种书写方式自然让读者想到“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民间慨叹,想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传统文化,“人”的生命能量与“物”的生存状态错综复杂、秘而不宣地纠缠在一起。其次,《北流》通过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间建筑来复活地方文化、历史故事,彰显北流的南方特色。北流的地标性建筑如图书馆、体育场、戏台等反复出现;具有历史意义的铜阳书院、文化馆、北流中学图书馆等空间不断再现。这些建筑虽然有些早已成为历史尘埃,有些已成为断壁残垣,但是都承载着北流丰富的历史痕迹。空间的变换、建筑的变迁以及名称的异动,呈现了北流地方的历史沿革和建制转换。南方意象的大量涌现,李跃豆个人记忆的不断复活,和当下的社会活动相互印证,彰显了小说的“回归”主题。

第三,人物。《北流》中“时笺:倾偈”一章把李跃豆母系的家族历史、人口变迁都一一呈现出来,这是方志人口篇的文学表达。其他的还有一代人的求学插队人生经历以及后续的改革开放时代的生活情况,还有特殊年代的串联故事。不过,和跟其他作家书写人物不同,林白无意于写出历史的厚重感,而是着重于书写这些人物内在紧张的精神状态。小说中北流人各自的命运又是如此不同,难以预测、难以把握。这些生活细节、人物典型主要源于真实回忆与虚构梦境的融合,这种写作策略固然源于作家敏感的艺术想象,更源于梦幻的南方地域特点。小说透过“压缩的时空”(返乡六日半),集中呈现了围绕在李跃豆身边的诸多人物。这些人物仿佛“走马灯”,又在后面的章节重复出现,得到进一步描写,小说将李跃豆的个人经验和集体经验勾连起来。李跃豆的“返乡”故事不再是空间置换和位置的腾挪,而是让位于“地方”北流。正是这种人物和环境的高度契合,小说才创造出了搅成一团的北流生活状态。

《北流》的地方志书写至少表现出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兼之小说结构对于注疏体的有效借鉴,表现了林白以当代眼光重新回望传统、地方和个人经验的艺术雄心。一般来说,传统的注疏是为经书作解释,而在《北流》中充当“正文”角色的却是“地方”北流,注卷、疏卷都是对北流这一地方的注解,这既显示了林白对于总体性认识的追求,也彰显了北流之于林白认识世界的重要性。林白为当代文学贡献了一部可以媲美萧红的《呼兰河传》的著作,这不仅仅是她个人创作史上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当代文学地方志书写的南方典范。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

不断往前走又不断回望故乡的人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对天下游子来说,故乡是一生的情感羁绊。在一篇访谈中,作家刘震云说,故乡是你丈量这个世界的标尺——东西南北大小多少亲疏爱恨。

长于广西,曾经生活在南宁、武汉、北京、香港的武汉文学院专业作家林白,北流是她肉身和灵魂的故乡。耳顺之年,她写给故乡也是写给自己的一部历史和记忆之书——60万字的长篇小说《北流》,通过主人公李跃豆的个人史,以方言、辞典、注、疏、书信、自序、独白等多种元素串联起了梁李两家的家族史、北流这座城市的地域史。人物的悲欢喜乐、风雨漂泊,通过碎片化的生活来折射历史的横截面,展现了一幅完整的时代生活图景。

评论家梁鸿鹰称,从来没有人像林白这样大规模地实验。林白的作品带有很大的创新,她的小说一直是当代性的写作,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北流》的文本结构很奇特,它以长诗《植物志》为引,由注卷、疏卷、散章、后章、时笺、异辞、尾章等部分组成正文,另附别册《织字》和支册《李跃豆词典》。“现在的读者,不喜欢看原来那种传统手法的现实主义故事了。你要在小说里,给他一种新的东西,一种大于小说的东西。”这也许就是林白不断往前走的动力。(周璐)

评论家点评

从某种程度上讲,《北流》几乎可以看作是林白的所有著作。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沧海桑田。这个沧海桑田不仅仅是作为故事,也不仅仅是作为叙事,还是作为一个人类的经验。如何在人类经验中,在一点一滴中,可以像普鲁斯特那样,在回忆中保证生命的饱满?确证生命曾经存在中,这样的沧海桑田是如何发生如何涌动的?如何贯彻于这个生命和这个世界的?这其实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直在我们思维中没有充分意识和认识到的问题。林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题目,这个题目不仅仅有助于理解她的这部小说,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此时此刻中国小说面临的新的可能性。

——评论家李敬泽

从来没有人像林白一样这么大规模地实验,方言化是一个方面,方言、辞典、注、疏、书信、自序、独白,她把多种元素大规模地集成引进到小说的文本当中,这确实令我们叹为观止,这是这部作品突出的特点。

——评论家梁鸿鹰

林白始终想在文学上有所创新,把个体书写放在一个新的形式中,让它和真实、纪实性、非虚构的东西区别开。我个人感觉林白想以此将她的个人书写区别于其他人的“ *** 了什么,经历了什么”,这样的实验是很艰巨的一件事。

——作家王安忆

注疏典志式的写法,不仅是文体的需要,还必须匹配作者对于世界复杂性认识的需要。在林白笔下,中国传统文章仍然可以成为承载今日生活的容器,并且,跟随现代性的讲述,它们也在今日生活里呈现出了充沛的活力。

——作家李修文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五月的鸡蛋花




悄然绽放的美


绿叶配黄花,一种小清新的感觉。


淡黄色的鸡蛋花


绿叶配红花


满枝绽放,粉红的色彩。


特有的形状,独特的花蕾


粉红色的花蕾


硕大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盎然生机。


鸡蛋花树满树花开


一排排鸡蛋花树


长长的河堤,又有专属绿道


五月的春江水

作者:肖雄志

五月时节,春暖花开。

一切都那样美好。

正值鸡蛋花开时节,

满心欢喜走在江边长堤的绿道上,

欣赏着无限的江景,

欣赏着美丽的春江水。

还有

带着喜悦的心情去观赏那心心想念的鸡蛋花树。

五月的清晨

空气清新,天空作美。

晨运的人儿行走在绿道上,

他们醉心于他们美好的世界里,

然而我却醉心于鸡蛋花芬芳的世界里…

一排排生机盎然的鸡蛋花树快乐的生长着,

它在五月的阳光和雨露下,茁壮成长。

它奉献着独有的清香淡雅的花香,

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花香引起无数的蜜蜂留念忘返,

枝头上的淡黄色的花朵美丽诱人,

硕大的绿叶散发出碧绿的光泽。

枝头上还有鲜嫩的叶子在悄然地冒出来,

时刻散发着生命特有的气息。

除了淡黄色的花朵,

还有淡红色的花朵,

让人百看不厌,满心欢喜。

品味着花香,品味着花的色彩。

陶醉在花海的世界里,不能自已。

据说鸡蛋花还是一味中药,还可以泡茶,又可以当作菜来食用…

这就是它的价值

除了观赏,还可以食用。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五月是鸡蛋花繁花盛景的时节,

我陶醉在花树下,

不仅了却心中的那份牵挂,

还有在花树下的那种怡然自得的愉悦心情,

独自品味的感觉犹如喝下那醉人的心灵鸡汤。

涤荡心境,陶怡性情,

让我远离红尘锁事。

回归自然,化整为零,简简单单,怡然自得。

在都市生活如此快的节奏中,

我们时刻在追寻心中的那份宁静和心中的那片乐土。

动中有静,动静相宜,劳逸结合…

花海世界是美好的,

醉美的世界

渲染和陶醉着我,

引领我去品味着生活的美好。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

在鸡蛋花树下

放下心中的那份沉重行囊,

简简单单地去品味花香,

何偿不是一种快乐,

何偿不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鸡蛋花,介绍与养护知识

?每天更新不同植物的养护

?热爱花花草草也喜欢分享

?欢迎同道中人来互相讨论

?关注我带你认识各种绿植

?介绍

鸡蛋花,又叫缅栀子、蛋黄花、印度素馨、大季花、鸭脚木

它是夹竹桃科、鸡蛋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粗壮,带肉质,叶厚纸质,中脉在叶面凹入,侧脉两面扁平,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三歧,肉质,花梗淡红色,种子斜长圆形,扁平,顶端具膜质的翅

原产于墨西哥,现在广植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等省区有栽培

花色:红色,粉红色,暗红色,黄色

花期:5-10月,果期:一般为7-12月

?特点

1,阳性树种,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半阴,耐干旱,忌涝渍,耐寒性差

2,春、夏、秋季均可栽培

3,开花后,满树繁花,花叶相衬,流彩溢光,花朵清香淡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4,花落后数天也能保持香味

5,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故又名“庙树”或“塔树”

6,它是老挝国花,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的市花

?作用

1,花含芳香油,可熏制香茶,提取香精,制成高级化妆品、香皂和作食品添加剂

2,木材白色,质轻而软,用于制乐器、餐具或家具等等

3,在医学上,叶片捣烂外敷,可治淤伤或溃疡

4,树皮及枝叶所含的乳汁有毒,外敷可医治疥疮及红肿等症

?花语

花语:孕育希望,复活,新生

因为花朵有5个花瓣,中心处是黄色的,花瓣边缘是白色的,就像鸡蛋的蛋黄和蛋清

?传说故事

传说有一位天使,她因为爱情违反了天条,所以就逃到了人间的南国,但是触犯了天威终究是逃不掉的

有一天在七星岩天柱岩上,她最后一次将爱情信物:黄丝带,缠绕在洁白的翅膀上,最后撞击岩石,仿佛以卵击石,她的举动感动了上帝,之后在她殉情的地方长出了一棵神奇的树,开出来的花就是鸡蛋花

?养护

★1,土壤

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

可用园土,腐殖土,河沙,按照4∶4∶2混合配制,另可加适量腐熟有机肥

★2,施肥

生长季节每15-20天施1次腐熟薄肥

冬季植株处于休眠状态,停止施肥

★3,光照

强阳性的植物,非常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

光照强,日照时间越长,就越生长得旺盛

★4,温度

适宜温度为20-26℃度

越冬期间不能低于8℃

★5,浇水

比较喜欢湿润的环境

平时以见干见湿的原则进行浇水即可

冬天需要减少浇水

★6,虫害

锈病

可选用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介壳虫、粉虱和蚜虫

可以选择对应的杀虫剂防治

钻心虫

可用吡虫啉杀虫剂喷到枝叶上防治

★7,繁殖

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嫁接繁殖。

标签: 花树 风水 鸡蛋 好不好 作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