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人网站,骗人500万要坐几年牢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20 0
【防范电信 *** 诈骗】“收到带不明网址的短信怎么办?”

反诈我们在行动

FAN ZHA WO MEN ZAI XING DONG

(本文由中国反诈骗联盟排版整理)

诈骗短信,是骗子最常用的诈骗手段之一。他们把带有虚假网址的短信伪装成社保中心、交通局、医保局等官方机构的“通知短信”,诱导受害人点击虚假网址,“交出”自己的个人信息,“协助”骗子完成诈骗。

那么,收到这些带有不明网址的高仿短信怎么办?今天就教大家三招识破虚假网址。



01

域名网址识别

官方网站一般采用汉语拼音、英文缩写或官方服务 *** 作为域名地址;而诈骗分子为了规避文字识别和封堵,则会采用乱序的字母和数字组合作为域名地址,看起来像乱码一样。大家只要在收到短信的时候认真看看附带的网址,就能看出其中端倪。

(图源公安部刑侦局)



02

域名收录搜索

若从网址的表面无法判断是否真实正规时,可以将域名地址复制到搜索引擎中进行搜索。若是正规的官方网址,搜索结果就会显示很多收录页面,相反虚假网址则是查不到任何信息。

(官方网址搜索示例)

(虚假网址搜索示例)



03

反诈APP链接检测

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的“风险查询”功能进行查询,若出现风险提示,则证明该网址曾被人举报过或已经有人因此上当受骗。


(图源公安部刑侦局)



识破虚假网址的三个小妙招

中国和印尼警方联合捣毁网恋诈骗团伙,逮捕88名嫌疑人

(观察者网讯)据印尼安塔拉通讯社8月30日报道,印尼和中国警方合作捣毁一个利用网恋进行诈骗的犯罪团伙,逮捕88名嫌犯。该团伙以印尼廖内群岛省巴淡岛一处园区为窝点,骗取了上百名中国公民的钱财。

报道称,诈骗团伙利用巴淡岛卡莫工业园的一座商住楼为活动场所,在 *** 上设置“爱情陷阱”,诱骗受害者在视频聊天时作出不雅行为并暗中录像,然后进行勒索。他们威胁受害者,如果拒绝给钱,就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不雅视频。

印尼警方表示,廖内群岛省警察局和中国公安部合作,在8月29日对该团伙的窝点发起突袭行动,逮捕了88名犯罪嫌疑人。嫌犯包括83名男性和5名女性,均为中国公民。目前还不清楚该团伙在印尼活动了多长时间和具体涉案金额。

印尼警方在巴淡岛逮捕多名诈骗团伙成员 图自美联社

初步调查显示,诈骗受害者均来自中国,印尼警方仍在调查是否有印尼公民被骗。印尼警方还在调查涉案大楼业主的身份。廖内群岛省警察局将继续与中国警方交换信息,查明有关人员与案件的关联。

安塔拉通讯社提到,中国公安部的8名人员参与了此次行动。印尼警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与中国的联合行动,是不久前在印尼东努沙登加拉省举行的第十七届东盟打击跨国犯罪部长级会议后采取的具体步骤。”

公安部网站31日通报称,近期,公安部组织北京、山东等地公安机关对多起 *** 敲诈案件进行深度研判分析,经循线追踪、细致摸排,专案组发现诈骗窝点位于印尼境内,并初步查明了部分犯罪嫌疑人身份。8月23日,公安部派员率北京、山东等地公安机关民警组成工作组赴印尼,在中国驻印尼使馆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与印尼警方开展打击电信 *** 诈骗犯罪警务执法合作。

在调查掌握相关犯罪事实和犯罪证据的基础上,8月29日,印尼警方组织开展之一批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捣毁盘踞在巴淡岛的特大电信 *** 诈骗犯罪窝点,经初步查证,涉及我国多地的40余起 *** 敲诈案件均为该犯罪团伙实施,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目前,印尼警方已同意将犯罪嫌疑人移交中方,公安部将于近期组织民警将88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国。

在过去几年里,印尼已经捣毁多个诈骗犯罪组织,其中不乏由中国公民组成的团伙。美联社举例称,2019年,印尼警方曾逮捕85名涉嫌参与 *** 诈骗、网上投资诈骗等案件的中国公民。

日渐猖獗的 *** 诈骗已成为东南亚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人口贩卖和强迫劳动的黑色产业链。联合国人权高专办8月29日发布的报告称,缅甸至少有12万人被迫从事 *** 诈骗,柬埔寨有约10万人。老挝、菲律宾和泰国也有数万人参与诈骗活动。

报告称,东南亚数十万人遭到犯罪团伙拐卖,被迫参与各类 *** 犯罪活动,包括“杀猪盘”、加密货币诈骗和非法赌博。受害者面临一系列严重虐待,包括酷刑、任意拘留、性暴力、强迫劳动和其他侵犯人权的行为。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呼吁地方 *** 加强法治并打击腐败,打破“有罪不罚的循环”,以遏制 *** 诈骗企业的兴起和扩张,确保受到可怕虐待的人们受到保护和公正的待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FaceTime诈骗,已成电诈重灾区

近年来,电信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属实让人防不胜防,如今很多人都已经对突如其来的陌生 *** 产生明显的防范心理。但是,为了从你的手上骗取钱财,他们总是能通过各种方式联络到你,并且试图让你相信他们的“官方身份”。

前不久,网上有消息称一些不法分子正在通过FaceTime来冒充微信、京东等平台的 *** ,骗取用户转移账号内的资金,或是申请贷款。虽然从具体的诈骗方式来说还是老一套,但是却更加防不胜防,而且欺诈性更强,特别是一些老人家,看到突然接入的 *** ,很有可能误以为是 *** 通过特殊渠道联系自己,从而降低防范。

无独有偶,正在小雷关注这件事情的时候,身边的一位朋友就遇到了FaceTime电信诈骗,通过与他的交流,接下来,就让小雷给大家还原一下整个过程。

FaceTime诈骗实录

我们暂且将小雷的这位朋友成为小A,小A从事自媒体工作,对于电信诈骗的各种手段也是有着不少了解,但是在与我的交谈中,他也直言一开始没有太过注意,看到来电方名字就真的误以为是京东 *** 。

下面,我们用之一视角来还原一下小A与这位“ *** 专员”的整个对话过程。

*** 专员:“你好,我是京东的 *** 专员,请问是手机尾号xxxx的xxx吗?”
小A:“对,有什么事?”

*** 专员:“请问你是否有开通白条功能?”
小A:“有”
*** 专员:“那你现在打开京东APP,点到白条的页面,看看是不是有个金条功能?”
小A:“有的,所以到底有什么事?”
*** 专员:“是这样的,国家前段时间出台了新的政策,像金条这类的金融产品都要下架整改,你的金条如果不注销的话,会对你造成很大影响的。”


图源:雷科技

小A直言,听到这里,基本上就反应过来是近年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之一,话术与引导方式都如出一辙,不过,为了能够套出更多骗子的信息,他装作没有识破骗局,而是跟着“ *** 专员”的引导继续回答,表示要关掉金条,在得到小A的肯定答复后,“ *** 专员”很快就表示稍后会有注销专员来电为他处理相关事务,随后就挂断了 *** 。

很快,另一位备注“京东 *** 热线”的FaceTime *** 接入,这次说话的人换成了一位男性,小A接通并拿起另一部手机开始录制视频。


图源:雷科技

此次,对方称自己是负责金条注销的专员,接下来会负责引导小A注销金条,避免后续的麻烦,在经过一系列的对话后,小A问出了关键的问题:“如果不注销会怎样?”

这位“专员”似乎就在等着小A的这个问题,开始连珠炮式地蹦出各种后果:“如果你不注销金条,会产生高额的滞纳金,每天收取3000元,会直接从你的账号上扣除,另外你也会被列入征信黑名单,无法购买高铁、飞机等车票,而且还会影响你的房贷、车贷等各种贷款,对你的孩子也有影响,不能报考重点大学和公务员等。”

小A说到这里直接笑了:“真是吓死人了”,在后续与“注销专员”的对话中,小A一直希望套出一点信息来,但是对方却一直都在围绕着注销金条做功夫,后续甚至直接发来一个验证码,要求小A进入会议系统,进行手把手“教学”,甚至使用的还是京东JoyMeeting视频会议系统,以此来增加可信度。


图源:雷科技

实际上,JoyMeeting只是京东旗下的一个会议软件,在疫情期间开发并发布到安卓、iOS等平台,只需要知道对方的手机号码即可将其邀请到会议中,使用手机号码+验证码,无需注册即可直接登录使用,并非京东内部的远程会议系统。

眼见小A还是不太相信,“注销专员”开始陈诉各种利害,而且声称注销过程很简单,简单几步就可以免去后续的一大堆麻烦和财产损失。最后在经过几番拉扯后,小A以需要咨询朋友为由,挂断了 *** 。


图源:雷科技

但是在后续的数日里,这位“ *** 专员”一直拨打 *** 骚扰小A,甚至恐吓称系统即将开始计算滞纳金,后续会直接从京东账号绑定的银行卡中扣款,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希望小A尽快办理注销手续。

不过在多次骚扰不成后,后续“ *** 专员”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已经露馅,所以就此作罢。在后续的讨论中,小A坦言,如果不是自己做自媒体,看过很多类似的电信诈骗案例报道,恐怕都无法之一时间反应过来,如果跟着对方的引导进行各种操作,先不说钱财是否会有损失,恐怕会泄露更多的个人信息,为日后埋下隐患。

小雷对此深表同意,如今的电信诈骗手段日新月异,虽然本质上套路都相似,但是如今已经懂得利用各种在线通信工具来进一步伪装自己,如果是对互联网领域不太熟悉的人,一不小心就会上套并被骗取大量钱财。

FaceTime诈骗,为何成功率更高?

在与小A的交流中,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之一时间意识到是诈骗 *** ,主要原因就是FaceTime可以自定义名字和头像,营造出类似于官方 *** 给你打 *** 的错觉。如果曾经因为售后纠纷等,接到过真正的京东 *** *** 的朋友,只要稍有留心,应该都会记得在 *** 的接听页面是有京东 *** 等字样的,这是电信等运营商为认证政企提供的备注服务,方便接听人可以之一时间判断来电方。

这个功能本质上是好的,但是却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通过FaceTime可以自定义名字及页面图片,稍不注意就会让人误以为自己接听到的是正规 *** *** 。有些人可能就好奇了,为什么小A遇到的FaceTime诈骗,没有视频画面,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通话一样?


图源:雷科技

实际上,小A接听的并非国内iPhone发起的FaceTime,而是海外版iPhone的FaceTime Audio,国行版iPhone是没有这个功能的,所以国内的FaceTime在接通时会默认转为视频通话,并且不会直接显示对方的名字等信息。


图源:OSXDaily

而FaceTime Audio就相当于 *** *** ,接听时会显示发起人的姓名和自定义主页,而且以上资料都可以随时编辑和更改,比如小雷就在自己的iPhone上尝试着将名字修改为“微信 *** ”,后续如果我给别人拨打FaceTime Audio,那么就会直接显示“微信 *** ”的字样。


图源:雷科技

可以说,FaceTime与微信 *** 、 *** *** 等在线语音服务是一样的,除非接听方有额外备注,否则都会以拨打者的设置来显示信息。而额外备注的前提是你认识对方,但是FaceTime却支持陌生人直接拨打,只需要输入对方用于注册Apple ID的 *** 号码或电子邮箱地址即可。


图源:雷科技

根据小雷的查询,FaceTime诈骗在海外并不鲜见,每当出现大量的邮箱信息泄露事故,就会导致相关诈骗案件激增。而在国内,我们的手机号码本就不是什么秘密,许多网站的信息保护都没有做好,很容易就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并从中偷取个人用户的信息。

此外,国内不少iPhone用户在注册Apple ID时使用的都是 *** 邮箱,由纯数字组成的 *** 邮箱十分适合用于FaceTime的群发通话邀请。所以,即使Apple ID的注册手机号不同于其他账号,也有可能因此而被电信诈骗盯上。

想要规避FaceTime诈骗,最简单的 *** 就是关闭FaceTime功能,打开iPhone的设置,直接搜索FaceTime即可进入相关设置页面,将FaceTime通话功能关闭即可。不过,如此一来你也会无法接听和拨打FaceTime,对于iPhone的日常使用也是会造成不少麻烦,所以更推荐在老人的手机上采用这个策略。

除了直接关闭FaceTime功能,增强防骗意识也能够更好地规避电信诈骗,不管对方用什么方式,只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即可:

1、不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2、不要透露所收到的验证码。

3、涉及金融账号注销、账号余额转移、账号冻结等话术的 *** ,一律挂断并打开对应APP或拨打对应银行的 *** ,询问APP中的官方 *** 是否真有此事。

实际上,电信诈骗的恐吓方式无外乎:征信黑名单、拘留、犯罪等,其实全都是夸大其词,比如征信黑名单并不会影响除自己之外的子女、伴侣生活。至于会引发拘留、判刑等严重后果的问题,公安显然不会提前通知你,反而是会直接上门或是让你到最近的派出所配合调查,断然不会在 *** 中与你沟通各种细节。


越发猖獗的电信诈骗,也使得微信、京东等平台的运营成本不断提高,据小雷朋友介绍,如今京东金条等贷款服务,基本上都需要经过 *** 复核后才会审批通过,京东 *** 会仔细询问是否有接到关于注销金条、白条等要求的 *** ,只有在确定没有诈骗风险后才会放款,对于京东等平台来说,在电信诈骗中他们也是受害者。


归根结底,遇事不慌乱是其中的重点,不管对方将后果说得有多严重,一切都等咨询过官方APP的 *** 或是110后再说,如此就能尽可能的降低自己受骗上当的概率。


落入“桃色陷阱”差点让6.2万元打水漂 警方:这种“刷单”诈骗要警惕

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实习生 苏鹏

下载一个APP,做任务能赚钱,赚完钱还能“约会”?最近,家住成都武侯区的宋先生遇到了这样的诈骗。

回忆起前几天的被骗经历,宋先生满是悔恨。前不久,宋先生手机里弹出一条刷单与美女约会短信吸引了他的注意,在好奇心驱使下,他点开短信根据指示下载了一个APP。打开APP, *** 弹窗亮起一条信息:“完成以下刷单任务即可免费约。”在 *** 诱导下,宋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很快完成了首单刷单任务,返利也随之进入了他的账户。看到赚钱这么容易,宋先生继续做起了“任务”,将一笔笔资金汇入对方账户,彻底掉入了骗子的陷阱中。

当宋先生沉溺于刷单“挣大钱”的时候,武侯公安华西坝派出所民警找上了门,然而宋先生被欲望冲昏了头脑,“婉拒”了民警的劝阻。民警无奈,告知宋先生其转入的三个账号均是涉嫌诈骗的银行卡,一遍遍地提醒其坚决不能再向对方转钱,宋先生连连答好,承诺不再转账。

时间很快来到第二天上午,民警始终放心不下,担心宋先生再次向对方转账,于是又来到宋先生家中。结合各种真实的诈骗案例,现场帮助其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再三叮嘱其不能转款。

宋先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发觉自己真的被骗了,于是将自己乱点网站“刷单”的经过全盘托出,并感谢民警反复劝阻,让自己避免了62000元的损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6405712】

近期涉诈APP、网址链接公布!请立即卸载删除

通 告

南宁反诈中心整理8月21日至8月22日电诈警情,以下涉诈APP、网址链接,涉及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 *** 刷单诈骗、 *** 虚假赌博诈骗、虚假贷款诈骗、虚假购物诈骗等。请广大市民及时查看自己手机,并用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扫描,如安装过以下涉诈APP,登录过以下诈骗链接的,及时卸载删除,不要在以下平台进行任何操作。

一、涉诈App名称:

Publicis、陆合、色情、好生过、热聊、牵手、气球、约爱、Aaralyu、怡聊、PornHub、MKY、普益、佳易捷、六趣、欧易数字钱、Breai、还贝、龙玺、MERCURIA、CTZQ、SNSU、星校文化、优友会所、微粒D。

二、涉诈网址链接:

https:yda9371gzdlcx.com/about/388ongs
https//cnouyirejsen/jonin/2074771
http://bz820.hwsntgd1.com/bsxxapk https://2sdfz.fuxunpt.com/cw3zy
https://igub6.qovyeu.com/qse3u

c2860d.duabmlevax.com
https://cucun1333.s3.ap-southeat-1amazonws.com/ctzqapk
http://667kx.yysz.cc/jxwg.html
http://118.195.151.112
https://www.gg0vhu.life/
https://ad3-1319143713.cos-wedsute.ap-shanghai.mygcloud.com/YsAl


警方提示

一、切勿轻信任何能够通过平台能够轻松赚钱、赚快钱、赚大钱的说辞,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二、切勿下载、安装陌生人提供的APP、点击不明链接;

三、请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登录注册,定期扫描手机,为手机装上防护罩。



南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

2023年8月23日



涉黄“小卡片”背后暗藏玄机!兰州警方挖出50余个招嫖诈骗引流团伙

暴露的照片、挑逗的文字、诱人的服务……这种“涉黄”小卡片你是否在马路上、车窗前、电梯里见过?

一旦抵挡不住诱惑,结果会怎样呢?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警方侦破的这起案件告诉大家,结果就是你掉入诈骗分子精心编织的破财陷阱!

其实,这就是电信诈骗的新型“引流”新套路。

近日,兰州市榆中县公安局成功侦破一起线下为境外诈骗团伙招嫖引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全链条打击了一个为境外诈骗犯罪线下引流的犯罪团伙。

“小卡片”暗藏玄机

2023年4月,兰州市榆中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收到在县城停放的车辆上被投放招嫖小卡片的线索后,见疑不放,立即组织警力进行调查取证。经深入分析研判和长时间的蹲点守候,快速锁定嫌疑人藏匿地点。

4月13日,刑侦大队组织警力迅速出击,一举将陈某某为首的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当场查获手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作案工具。

经初审,5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今年3月初以来,他们为获取非法利益,接收上线指令,打印 *** 印有招嫖网址、二维码的招嫖小卡片,流窜宁夏银川、吴忠,甘肃庆阳、平凉、白银、兰州等多地,趁夜色掩护,在路边停靠车辆上大肆投放招嫖小卡片。

抓获发放“涉黄”小卡片的违法人员以后,办案民警的工作并未结束。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这并不是普通的小卡片,而是打着提供“特殊服务”的旗号,实则是在为实施电信诈骗引流。

侦查发现,一旦扫描“涉黄”小卡片上的二维码,便会跳转到一款App的下载页面。如果有人与 *** 沟通“交易事宜”, *** 则会以“完成刷单任务即可免费约会”为名,实施刷单、 *** 博彩诈骗。

顺线追击“影子”团伙

4月14日,办案民警乘胜追击、顺线追踪,在宁夏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抓获上线人员王某。

经对王某作案手机进行检查发现,其长期与一个绰号为“影子”的人联系频繁。

警方通过对“影子”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发现该“影子”潜藏在河南省新乡市。

榆中县公安局立即抽调精干警力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发现“影子”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犯罪团伙,并被境外犯罪分子操纵。

该团伙以当地为据点,通过网上招募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员,线下则在路边停放车辆上投放招嫖引流卡片吸引受害人扫码或登录诈骗网址,进而实施诈骗。

骗人网站,骗人500万要坐几年牢-第1张图片-

4月23日,榆中县警方组织多个抓捕组赶赴河南新乡实施抓捕,于当日晚联合新乡警方成功将潜藏的11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

串并出全国60多起案件

“影子”团伙被抓获,随着案件侦查的进一步深入,办案民警调查发现一个通过境外聊天软件与境内诈骗分子联系,在境内发展和管理50余个遍布全国的引流团伙。

警方通过协作共串并出全国案件60多起,总案值达500余万元。

鉴于案情重大,兰州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会商分析,并组成工作专班全力推进。

专班民警历时4个多月调取分析海量数据,落地境外诈骗人员、境内 *** 人员、团长等层级共160多人,涉及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由于犯罪团伙成员分布范围广,抓捕难度大,为深挖彻查该犯罪团伙,在甘肃省公安厅的大力支持下,兰州公安将该案逐级上报公安部刑侦局。9月4日,公安部刑侦局就该案向全国发起“集群战役”。

来源: 法治日报

*** 贷款、搭讪“ *** ”……这些诈骗手段别再信了!

8月21日,记者从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第七支队获悉,近期该支队下辖临高新盈海岸派出所破获4起 *** 电信诈骗案件,全额追回诈骗款81450元,及时挽回了群众损失。

01

误信网贷正中圈套

今年5月24日,临高居民王先生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短信有一个贷款网址,当天王先生并没有理会。在5月27日当天,正巧王先生急需一笔 *** ,向银行申请贷款怕手续烦琐,便想到了前几天的手机短信。于是在手机上点击该网站下载软件,按照提示在网站上面填写了个人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很快,王先生就收到了对方手机短信回复,要他在软件上添加一个陌生人为好友,对方通过好友验证之后,以新用户需解冻银行卡资金为由,骗取王先生通过手机银行APP向指定账号转款5000元,王先生发觉被骗后遂报警。

接到报警后,新盈海岸派出所办案民警根据王先生提供的相关信息,经过大量调查取证,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藏匿窝点。7月20日,经过民警的政策攻心,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犯罪嫌疑人彭某决定从河南到海南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7月24日下午,临高居民苏先生突然接到一个陌生 *** 咨询是否需要 *** ,出于好奇,苏先生在对方的引导下添加了微信,在微信聊天过程中,在对方指引下下载了一个贷款APP软件,随后对方通过各种花言巧语引诱苏先生在该APP上填写相关信息并完成注册工作,操作成功后,对方以操作失误等各种理由说贷款的钱被冻结,需要转账进行解冻,苏先生便向指定账户转账了10000元,几分钟后发现没有音讯,当发消息询问对方时已被对方拉黑,意识到被骗后马上打了报警 *** 。

接到报警后,新盈海岸派出所办案民警立即开展分析研判、调查摸排。7月27日,办案民警确定在河北的许某有重大诈骗嫌疑,当天上午新盈海岸派出所组织精干警力前往该地将许某抓获归案。

经讯问,许某避重就轻,拒不交代犯罪事实。在民警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成功攻破其心理防线,在大量证据面前,许某如实交代了因自己欠了大额网贷,需要 *** ,遂谎称可以办理大额贷款,将苏先生的10000元诈骗到手的犯罪事实。

02

办理 *** 贷款被骗33650元

6月30日,临高新盈镇居民洪女士到新盈海岸派出所报警称,其被 *** 诈骗33650元。

据介绍,6月30日下午,洪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某 *** 人员的陌生 *** ,咨询洪女士是否办理过相关 *** 贷款或者开立“某金条”账户,并逐步引导洪女士关注某微信公众号,下载多个虚拟软件,在骗取到洪女士信任后,通过获取洪女士验证码的方式累计诈骗33650元。

经过派出所前期缜密侦查,办案民警发现住在辽宁的赵某存在重大作案嫌疑。随即成功锁定了赵某的藏匿地点。7月4日,在辽宁警方的协助下,办案民警将犯罪嫌疑人赵某抓获归案,及时为洪女士追回诈骗款33650元。

嫌疑人赵某被警方抓获。

03

巧遇“美女”搭讪“ *** ” 实则诈骗

7月3日上午,辖区居民小钟到新盈海岸派出所报警,称其在网上 *** 被敲诈勒索32800元人民币。

据介绍,7月3日凌晨,小钟躺在床上玩手机,一条添加好友申请的 *** 消息传来,头像是个美女,还特别备注了“寂寞无聊寻聊天,欢迎来撩”。小钟通过了好友请求,“美女”寒暄几句就提出“ *** ”,经不住诱惑的小钟便同意了,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并安装了对方提供的APP。小钟不知道的是,在他点击链接的时候,APP中携带的木马病毒已经复制了他手机中的通讯录。

对方借口APP在升级,暂时无法使用,又给小钟推来了另外 *** 号。小钟添加后,对方同样主动要求与小钟视频“ *** ”,在视频1分钟后,忽然信号中断。随后手机收到信息,内容是小钟 *** 身体的照片,还有其通讯录里家人和同事的号码截图。

此时对方开始以照片要挟,小钟分三次累计转账32800元后,对方仍然继续要求转账。醒悟过来的小钟拨打110报警。接到报警后,新盈海岸派出所迅速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经过细致分析研判、顺藤摸瓜,最终确定钟某、谭某和陈某有重大作案嫌疑。7月1日,专案组确定三名嫌疑人的落脚点后,奔袭千里,最终在福建泉州警方的配合下,成功将三名嫌疑人抓获归案。

嫌疑人陈某被警方抓获。省海岸警察第七支队供图

目前,涉嫌 *** 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被骗款累计81450元已全额追回,下一步将按照程序如数返还给被害群众。

记者:梁振文 通讯员:范耀文 黄垂腾

来源: 南海网

不实信息、仿冒网站……别被这些不法信息骗了!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这一人事调整再次证明XX集团内部高层明争暗斗不止,其业务必将全线快速衰退……”

今年6月,浙江某上市公司发布了一则正常人事调整信息,然而,互联网上却出现了许多对该信息的不实解读,严重影响企业声誉、形象和正常的经营活动。

针对这一状况,浙江网信部门之一时间对确定为抹黑造谣相关企业的有害信息进行了依法依规处置。随后,相关话题渐渐回归理性讨论。

浙江省历来重视民营经济。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有关同志表示,针对民营企业被攻击抹黑、造谣传谣,网信部门近年来加大处置和力度,今年上半年就已处理涉150余家头部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侵权有害信息,对相关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切实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有力维护正常良好的市场环境。

除了处置不实有害信息,浙江网信部门还积极打击处理各类涉企 *** 侵权违法行为,积极营造清朗 *** 营商环境。

7月,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向浙江网信部门举报,称有网站冒用该公司名称标志等,引导网民进行“投资理财”,疑似电信 *** 诈骗。经杭州网信办、萧山网信办核查,被举报的网站为诈骗网站。

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立刻协调相关部门,对该仿冒诈骗网站进行打击处置,成功避免了更多网民上当受骗。

近日,国家网信办深入推进“清朗·优化营商 *** 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部署指导地方网信办积极受理处置涉企业、企业家的不法信息,督促网站平台快速核查处置涉企投诉举报。截至目前,重点网站平台清理涉企虚假不实等信息8.6万余条,依法依约处置账号8425个。

像这样切实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的举措在浙江越来越多。浙江网信部门近年来积极开展“亲清·护企”“清声·纾困”等专项行动,综合推出“企业问题三清单”“风险化解三机制”“处置能力三提升”等护企措施,助力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浙江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优化营商 *** 环境,保护企业 *** 合法权益,为经营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 *** 环境,让更多企业安心搞经营、放心谋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之路轻装上阵、大胆发展。(李楠楠 实习生 曾宇昕)

警惕!十大高发电信 *** 诈骗类型

当前,电信 *** 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刷单返利、虚假 *** 投资理财、虚假 *** 贷款、冒充电商物流 *** 、冒充公检法、虚假征信等10种常见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更高,占发案的三分之一左右,虚假 *** 投资理财类诈骗造成损失的金额更大,占造成损失金额的三分之一左右。

近年来,公安部聚焦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 *** 诈骗,全面加强“四专两合力”建设,组织全国公安机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深入推进打防管控各项工作,有效遏制了案件快速上升势头,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日前,公安部公布了十大高发电信 *** 诈骗类型:

刷单返利类诈骗

*** 刷单返利类诈骗已逐步演化成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一种主要诈骗类型,成为虚假投资理财、贷款等其他复合型诈骗以及 *** 赌博、 *** 色情等其他违法犯罪的主要引流方式,被骗百万元以上的重大案件时有发生。受骗人群多为在校学生、低收入群体及无业人员。

【典型案例一】邵某在微信群内看到“免费送礼品、点赞评论返佣金”的信息及二维码,扫码联系上 *** 并按要求下载了一款App,随后在 App内“接待员”指导下做刷单任务。完成5单小额任务后收到了对应的佣金,并可全部提现到银行卡中。邵某遂开始认购金额更大的组合任务单,投入总本金11万元。但按要求完成任务后却发现已无法提现,App“接待员”称因邵某操作失误造成“卡单”,要再做一次复合任务才能提现,邵某此时才发现被骗。

虚假 *** 投资理财类诈骗

此类案件中,有的诈骗分子通过多种方式将受害人拉入所谓“投资”群聊,然后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以发送投资成功假消息或“直播课”骗取受害人信任;有的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受害人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特殊资源、平台有漏洞等可获得高额理财回报等理由,骗取受害人信任。随后,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投资平台开设账户进行投资,并对受害人前期小额投资试水予以返利,受害人一旦加大资金投入,就会出现无法提现的情况。受骗人群多为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的单身人员或热衷于投资、炒股的群体。

【典型案例二】于某在某直播平台上观看炒股知识直播时,收到自称是主播的好友请求,私聊后双方添加了 *** 好友,对方又将于某拉入一投资交流群,于某在群内看见其他人在某款App投资获利,便下载该App并按照群管理员的指示在App内进行投资操作,小额试验都成功盈利并顺利提现。于某感觉获利丰厚,便在App内累计投资347万元。直至月底,于某发现App内余额无法提现并被对方拉黑,才发现被骗。

虚假 *** 贷款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 *** 媒体、 *** 、短信、社交工具等发布办理贷款、信用卡、提额套现的广告信息,然后冒充银行、金融公司工作人员联系受害人,谎称可以“无抵押”“免征信”“快速放贷”,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再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代办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诈骗分子收到受害人转账后,便关闭虚假App或虚假网站,并将受害人拉黑。受骗人群多为有迫切贷款需求、急需用钱周转的人员。

【典型案例三】樊某接到自称某金融平台 *** 的来电,询问是否有贷款需求。因樊某正好需要 *** ,便添加了对方企业微信好友,并下载某款“贷款”App。樊某在该App上申请贷款后,对方以交会员费、解冻金、证明还款能力等为由要求其转账。樊某向对方转账13.7万元后,对方仍称贷款条件不满足不能放贷,随后便失去联系。樊某发现下载的App已无法登录,才发现被骗。

冒充电商物流 *** 类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或物流快递企业 *** ,谎称受害人 *** 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售卖的商品因违规被下架,以“理赔退款”或“重新激活店铺”需要缴费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并通过屏幕共享或要求下载指定App等方式,指导受害人转账汇款。受骗人群多为经常在电商平台 *** 的消费者或电商平台的店铺经营者。

【典型案例四】杜某接到自称某网店“ *** ”的 *** ,称其前几日购买的染发剂有质量问题,现需向杜某进行退款理赔,杜某信以为真。该“ *** ”诱导杜某下载一款App,通过该App打开手机屏幕共享功能并按照指示进行操作。随后,杜某手机收到银行卡被转款2万元的短信,才发现被骗。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随后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通过 *** 、微信、 *** 等与受害人取得联系,以受害人涉嫌洗钱、非法出入境、快递 *** 、护照有问题等违法犯罪为由进行威胁、恐吓,要求配合调查并严格保密,并向受害人出示“逮捕证”“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虚假法律文书,以增加可信度。同时,要求受害人到宾馆等封闭空间,在阻断与外界联系的条件下“配合”其工作,将资金转移至“安全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五】杨某接到一个自称上海市公安局警察的 *** ,称杨某名下一个银行账户涉嫌非法洗钱,让其到上海市公安局处理。杨某称去不了,对方让其添加 *** 好友并发来一个显示杨某照片的文件,里面有涉嫌洗钱要被判刑等内容,杨某心生恐惧。随后,对方以涉及警务秘密为由要求杨某到无人的房间配合调查,并称杨某要想解除嫌疑就需把卡里的所有钱款转到“安全账户”,待案件查清后将返还钱款,杨某遂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5万元。后因对方要求删除所有聊天记录,杨某才发现被骗。

虚假征信类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银行、银保监会工作人员或 *** 贷款平台工作人员与受害人建立联系,谎称受害人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账号未及时注销,需要注销相关账号;或谎称受害人信用卡、花呗、借呗等信用支付类工具存在不良记录,需要消除相关记录,否则会严重影响个人征信。随后,诈骗分子以消除不良征信记录、验证流水等为由,诱导受害人在 *** 贷款平台或互联网金融 App 进行贷款,并将钱款转到其指定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六】王某接到一名自称银保监会处理高息贷款的工作人员 *** ,对方说王某有贷款逾期造成的不良记录,将影响个人征信。经过一番交流,王某相信了对方的身份,并按指引先后3次向所谓的“中国银保监会认证对接账户”的3个不同账号转账,共计25万元,其中23万元为王某从3个金融平台借贷的款项。“你还用过哪些银行卡和贷款 App? ”当对方一再问及该问题时,王某方才醒悟过来,意识到上当受骗。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诈骗分子在微信群、朋友圈、 *** 平台或其他网站发布“低价打折”“海外 *** ”“0元购物”等广告,或提供“论文代写”“ *** ”“跟踪定位”等特殊服务的广告,以吸引受害人关注。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诈骗分子诱导其通过微信、 *** 或其他社交软件添加好友进行商议,以私下交易可节约“手续费”或更方便等为由,要求私下转账。待受害人付款后,诈骗分子便以缴纳“关税”“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继续转账汇款,事后将受害人拉黑。

【典型案例七】李某在网上看到出售某名贵白酒的广告,遂按照对方留下的联系方式添加为微信好友咨询详情。对方自称为厂家直销,可提供内部价,但需私下交易。商定好价格后,李某向其账户转账11000元。数日后,李某向对方咨询物流配送信息时发现被拉黑,才发觉被骗。李某为找到骗子,在网上搜索 *** 后,添加了一名自称 *** 的人为好友。对方称可以通过手机定位为李某找人,但需先支付1万元劳务费,李某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1万元后发现再次被拉黑,先后两次上当受骗。

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诈骗分子使用受害人领导、熟人或孩子老师的照片、姓名等信息“包装”社交帐号,以“假冒”的身份添加受害人为好友,或将其拉入微信聊天群。随后,诈骗分子以领导、熟人身份对受害人嘘寒问暖表示关心,或模仿领导、老师等人语气骗取受害人信任。再以有事不方便出面、不方便接听 *** 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并以时间紧迫等借口不断催促受害人尽快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八】李某的 *** 账号被诈骗分子拉入一个工作群,见群里成员名字都是本公司工作人员便未再核实。几天后,李某收到群消息:骗子冒充的“总经理”称需支付对方工程款,要求李某核对公司账户上还有多少钱。李某核对公司账户资金后,骗子冒充的“总经理”要求李某把账上资金全部打给对方指定账户,并以事情紧急为由催促李某快点转账。因怕得罪“领导”,李某便将公司账上40万元全部转出。后公司总经理收到银行短信询问,李某才发现被骗。

*** 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

诈骗分子在社交、游戏平台发布买卖 *** 游戏账号、道具、点卡的广告,或免费低价获取游戏道具、参加抽奖活动等相关信息。待受害人与其主动接触后,诈骗分子以私下交易更便宜、更方便为由,诱导受害人绕过正规平台与其进行私下交易;或要求受害人添加所谓的 *** 账号参加抽奖活动,并以操作失误、等级不够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支付“注册费”“解冻费”“会员费”,得手后便将受害人拉黑。

【典型案例九】沈某在玩游戏时看到游戏聊天框内有一条“进群免费领取游戏道具”的消息,申请进群后,一位网名“派送员”的人告诉沈某扫描群内二维码便可领取大量游戏福利。沈某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并填写了相关信息后,网页忽然显示微信将被冻结,沈某便联系“派送员”,对方称系沈某操作不当,并向其推送一个网名为“处理员”的人。“处理员”称需要通过转账证明微信是本人使用,验证后将如数退还所有资金。沈某便按对方要求,先后向指定账户转账18000元,后因被对方拉黑才发现被骗。

婚恋、交友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 *** 收集大量“白富美”“高富帅” *** 、生活照,按照剧本打造不同的身份形象,然后在婚恋、交友网站发布个人信息。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与受害人建立联系后,用照片和预先设计的虚假身份骗取受害人信任,并长期经营与受害人建立的恋爱关系。随后,诈骗分子以遭遇变故急需用钱、帮助项目 *** 等为由向受害人索要钱财,并根据受害人财力情况不断变换理由要求其转账,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

【典型案例十】谢女士在 *** 上结识了一名“外国大兵”,对方自称是派驻某国的军医,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希望以后可以到中国定居。谢女士在与这名“大兵”聊天过程中逐渐被对方优雅的谈吐和日常的关心感动,在没见过面的情况下与对方确定了恋爱关系。“大兵”称要将自己的全部财产转移到中国,以便与谢女士共同生活,但因为遇到海关拦截,需要谢女士帮忙缴纳一笔费用才能通过。谢女士遂向其提供的账户转账5万元,后又因需缴纳“解冻费”“手续费”等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多次转账40余万元,直至被对方拉黑,谢女士才发现被骗。

转自光明日报

来源: 永州警事

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电信 *** 诈骗类型

近年来,公安部聚焦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 *** 诈骗,全面加强“四专两合力”建设,组织全国公安机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深入推进打防管控各项工作,有效遏制了案件快速上升势头,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当前,电信 *** 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刷单返利、虚假 *** 投资理财、虚假 *** 贷款、冒充电商物流 *** 、冒充公检法、虚假征信等10种常见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更高,占发案的三分之一左右,虚假 *** 投资理财类诈骗造成损失的金额更大,占造成损失金额的三分之一左右。

01

刷单返利类诈骗

*** 刷单返利类诈骗已逐步演化成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一种主要诈骗类型,成为虚假投资理财、贷款等其他复合型诈骗以及 *** 赌博、 *** 色情等其他违法犯罪的主要引流方式,被骗百万元以上的重大案件时有发生。受骗人群多为在校学生、低收入群体及无业人员。

【典型案例一】邵某在微信群内看到“免费送礼品、点赞评论返佣金”的信息及二维码,扫码联系上 *** 并按要求下载了一款APP,随后在 APP内“接待员”指导下做刷单任务。完成5单小额任务后收到了对应的佣金,并可全部提现到银行卡中。邵某遂开始认购金额更大的组合任务单,投入总本金11万元。但按要求完成任务后却发现已无法提现,APP“接待员”称因邵某操作失误造成“卡单”,要再做一次复合任务才能提现,邵某此时才发现被骗。

02

虚假 *** 投资理财类诈骗


此类案件中,有的诈骗分子通过多种方式将受害人拉入所谓“投资”群聊,然后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以发送投资成功假消息或“直播课”骗取受害人信任;有的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受害人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特殊资源、平台有漏洞等可获得高额理财回报等理由,骗取受害人信任。随后,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投资平台开设账户进行投资,并对受害人前期小额投资试水予以返利,受害人一旦加大资金投入,就会出现无法提现的情况。受骗人群多为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的单身人员或热衷于投资、炒股的群体。

【典型案例二】于某在某直播平台上观看炒股知识直播时,收到自称是主播的好友请求,私聊后双方添加了 *** 好友,对方又将于某拉入一投资交流群,于某在群内看见其他人在某款APP投资获利,便下载该APP并按照群管理员的指示在APP内进行投资操作,小额试验都成功盈利并顺利提现。于某感觉获利丰厚,便在APP内累计投资347万元。直至月底,于某发现APP内余额无法提现并被对方拉黑,才发现被骗。

03

虚假 *** 贷款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 *** 媒体、 *** 、短信、社交工具等发布办理贷款、信用卡、提额套现的广告信息,然后冒充银行、金融公司工作人员联系受害人,谎称可以“无抵押”“免征信”“快速放贷”,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再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代办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诈骗分子收到受害人转账后,便关闭虚假APP或虚假网站,并将受害人拉黑。受骗人群多为有迫切贷款需求、急需用钱周转的人员。

【典型案例三】樊某接到自称某金融平台 *** 的来电,询问是否有贷款需求。因樊某正好需要 *** ,便添加了对方企业微信好友,并下载某款“贷款”APP。樊某在该APP上申请贷款后,对方以交会员费、解冻金、证明还款能力等为由要求其转账。樊某向对方转账13.7万元后,对方仍称贷款条件不满足不能放贷,随后便失去联系。樊某发现下载的APP已无法登录,才发现被骗。

04

冒充电商物流 *** 类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或物流快递企业 *** ,谎称受害人 *** 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售卖的商品因违规被下架,以“理赔退款”或“重新激活店铺”需要缴费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并通过屏幕共享或要求下载指定APP等方式,指导受害人转账汇款。受骗人群多为经常在电商平台 *** 的消费者或电商平台的店铺经营者。

【典型案例四】杜某接到自称某网店“ *** ”的 *** ,称其前几日购买的染发剂有质量问题,现需向杜某进行退款理赔,杜某信以为真。该“ *** ”诱导杜某下载一款APP,通过该APP打开手机屏幕共享功能并按照指示进行操作。随后,杜某手机收到银行卡被转款2万元的短信,才发现被骗。

05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随后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通过 *** 、微信、 *** 等与受害人取得联系,以受害人涉嫌洗钱、非法出入境、快递 *** 、护照有问题等违法犯罪为由进行威胁、恐吓,要求配合调查并严格保密,并向受害人出示“逮捕证”“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虚假法律文书,以增加可信度。同时,要求受害人到宾馆等封闭空间,在阻断与外界联系的条件下“配合”其工作,将资金转移至“安全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五】杨某接到一个自称上海市公安局警察的 *** ,称杨某名下一个银行账户涉嫌非法洗钱,让其到上海市公安局处理。杨某称去不了,对方让其添加 *** 好友并发来一个显示杨某照片的文件,里面有涉嫌洗钱要被判刑等内容,杨某心生恐惧。随后,对方以涉及警务秘密为由要求杨某到无人的房间配合调查,并称杨某要想解除嫌疑就需把卡里的所有钱款转到“安全账户”,待案件查清后将返还钱款,杨某遂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5万元。后因对方要求删除所有聊天记录,杨某才发现被骗。

06

虚假征信类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银行、银保监会工作人员或 *** 贷款平台工作人员与受害人建立联系,谎称受害人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账号未及时注销,需要注销相关账号;或谎称受害人信用卡、花呗、借呗等信用支付类工具存在不良记录,需要消除相关记录,否则会严重影响个人征信。随后,诈骗分子以消除不良征信记录、验证流水等为由,诱导受害人在 *** 贷款平台或互联网金融 APP 进行贷款,并将钱款转到其指定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六】王某接到一名自称银保监会处理高息贷款的工作人员 *** ,对方说王某有贷款逾期造成的不良记录,将影响个人征信。经过一番交流,王某相信了对方的身份,并按指引先后3次向所谓的“中国银保监会认证对接账户”的3个不同账号转账,共计25万元,其中23万元为王某从3个金融平台借贷的款项。“你还用过哪些银行卡和贷款 APP? ”当对方一再问及该问题时,王某方才醒悟过来,意识到上当受骗。

07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诈骗分子在微信群、朋友圈、 *** 平台或其他网站发布“低价打折”“海外 *** ”“0元购物”等广告,或提供“论文代写”“ *** ”“跟踪定位”等特殊服务的广告,以吸引受害人关注。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诈骗分子诱导其通过微信、 *** 或其他社交软件添加好友进行商议,以私下交易可节约“手续费”或更方便等为由,要求私下转账。待受害人付款后,诈骗分子便以缴纳“关税”“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继续转账汇款,事后将受害人拉黑。

【典型案例七】李某在网上看到出售某名贵白酒的广告,遂按照对方留下的联系方式添加为微信好友咨询详情。对方自称为厂家直销,可提供内部价,但需私下交易。商定好价格后,李某向其账户转账11000元。数日后,李某向对方咨询物流配送信息时发现被拉黑,才发觉被骗。李某为找到骗子,在网上搜索 *** 后,添加了一名自称 *** 的人为好友。对方称可以通过手机定位为李某找人,但需先支付1万元劳务费,李某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1万元后发现再次被拉黑,先后两次上当受骗。

08

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诈骗分子使用受害人领导、熟人或孩子老师的照片、姓名等信息“包装”社交帐号,以“假冒”的身份添加受害人为好友,或将其拉入微信聊天群。随后,诈骗分子以领导、熟人身份对受害人嘘寒问暖表示关心,或模仿领导、老师等人语气骗取受害人信任。再以有事不方便出面、不方便接听 *** 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并以时间紧迫等借口不断催促受害人尽快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八】李某的 *** 账号被诈骗分子拉入一个工作群,见群里成员名字都是本公司工作人员便未再核实。几天后,李某收到群消息:骗子冒充的“总经理”称需支付对方工程款,要求李某核对公司账户上还有多少钱。李某核对公司账户资金后,骗子冒充的“总经理”要求李某把账上资金全部打给对方指定账户,并以事情紧急为由催促李某快点转账。因怕得罪“领导”,李某便将公司账上40万元全部转出。后公司总经理收到银行短信询问,李某才发现被骗。

09

*** 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

诈骗分子在社交、游戏平台发布买卖 *** 游戏账号、道具、点卡的广告,或免费低价获取游戏道具、参加抽奖活动等相关信息。待受害人与其主动接触后,诈骗分子以私下交易更便宜、更方便为由,诱导受害人绕过正规平台与其进行私下交易;或要求受害人添加所谓的 *** 账号参加抽奖活动,并以操作失误、等级不够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支付“注册费”“解冻费”“会员费”,得手后便将受害人拉黑。

【典型案例九】沈某在玩游戏时看到游戏聊天框内有一条“进群免费领取游戏道具”的消息,申请进群后,一位网名“派送员”的人告诉沈某扫描群内二维码便可领取大量游戏福利。沈某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并填写了相关信息后,网页忽然显示微信将被冻结,沈某便联系“派送员”,对方称系沈某操作不当,并向其推送一个网名为“处理员”的人。“处理员”称需要通过转账证明微信是本人使用,验证后将如数退还所有资金。沈某便按对方要求,先后向指定账户转账18000元,后因被对方拉黑才发现被骗。

10

婚恋、交友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 *** 收集大量“白富美”“高富帅” *** 、生活照,按照剧本打造不同的身份形象,然后在婚恋、交友网站发布个人信息。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与受害人建立联系后,用照片和预先设计的虚假身份骗取受害人信任,并长期经营与受害人建立的恋爱关系。随后,诈骗分子以遭遇变故急需用钱、帮助项目 *** 等为由向受害人索要钱财,并根据受害人财力情况不断变换理由要求其转账,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

【典型案例十】谢女士在 *** 上结识了一名“外国大兵”,对方自称是派驻某国的军医,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希望以后可以到中国定居。谢女士在与这名“大兵”聊天过程中逐渐被对方优雅的谈吐和日常的关心感动,在没见过面的情况下与对方确定了恋爱关系。“大兵”称要将自己的全部财产转移到中国,以便与谢女士共同生活,但因为遇到海关拦截,需要谢女士帮忙缴纳一笔费用才能通过。谢女士遂向其提供的账户转账5万元,后又因需缴纳“解冻费”“手续费”等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多次转账40余万元,直至被对方拉黑,谢女士才发现被骗。

—END—

文章来源:辽宁刑侦

信息来源:公安部刑侦局

标签: 骗人 网站 万要坐几年牢 500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