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好处和坏处,喝酒的好处和坏处视频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29 0
“60多种疾病与喝酒有关”是一种健康提醒

堂吉伟德

6月8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发表了一项由北京大学与牛津大学联合进行的基于中国成年人的大人群健康研究成果,刷新了人们对于饮酒危害的认知。研究结果显示,饮酒增加中国男性罹患61种疾病的风险。一些听起来和喝酒八竿子打不着的疾病,都显现出与酒的密切关联。

“这项研究提供了关于酒精对健康危害的重要因果证据。”6月9日,论文通讯作者之一、牛津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陈铮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研究新锁定了33种疾病与酒精相关并给出了证据,这对于为不同国家制定与限酒有关的疾病预防策略至关重要。

喝酒有害健康,这是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常识。饮酒过量就会使人没有胃口、吃不下饭,全身乏力数天都难以复原。当然,长期饮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兴奋到难以抑制的状态。此外,长期饮酒还会损害心肌,影响心肌收缩力甚至形成心脏病。一些人出现痛风或者关节骨头坏死等问题,也都跟长期喝酒有直接关系。而当长期饮酒的患者突然戒酒,则可能出现幻觉、精神异常等戒断症。

一些人虽然知道饮酒确实存在很大的健康危害,不过,饮酒究竟对健康有多大危害,与何种疾病有直接关联并不清楚。此次牛津大学、北京大学联合研究发现60多种疾病“缠身”与喝酒有关,不仅属于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填补了相关科学依据不足的空白,也为提醒大众如何正确看待和科学对待饮酒行为,提供了更为权威而科学的依据。

此次研究的结果具有颠覆性,刷新了人们对于饮酒危害的认知。在男性中,酒精摄入与61种疾病呈正相关,其中包括33种未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与酒精相关的疾病,如白内障和痛风。一些疾病,例如近视眼、青光眼,患者都不能饮酒。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喝酒的危害性逐渐成为共识,但饮酒的群体数量还在不断增加,酒精的消费数量不降反增。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7年期间,国内男性年人均饮酒量从7.1升增加到11.2升,预计未来几年还会增加。

这项研究结果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方面证明了饮酒确实危害身体健康,因而大家在饮酒方面应当严格控制自身行为,尽量不饮酒,或是做到适度适当饮酒,千万不能过度饮酒。同时,对于身体本身存在健康隐患的群体,更应严格控制和限制饮酒,比如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慢性肝病患者、尿路结石患者等应当禁止饮酒。另一方面,让公众对饮酒的危害性有了更为全面、系统和准确的了解,帮助规范和约束自身和他人的饮酒行为。

人只有意识到某种行为后果性,才会基于风险而规范自身的行为。对于个人来说,当意识到喝酒的危害性远远超越了常规性认识,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后,则会在饮酒方面有所收敛。就像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一样,随着公众认知更加全面而客观,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主动远离香烟,而且考虑到二手烟对自身和他人健康的损害,也会成为禁烟的坚定倡议者和支持者。

当喝酒的危害性被更全面和充分的认识,那么基于自利的因素,将会有更多的人支持和参与到禁酒行动中来。更重要的是,研究结果证明了降低人口平均酒精消费量作为中国卫生优先事项的必要性,对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由此将限制饮酒由民间向公共行动转变升级,并最终让每个人从中受益。

喝酒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酒,一个简单却极富争议的字,它的存在如同万花筒般繁复,引人深思。品一口醇香,人们往往在欢笑和愉悦中找寻共鸣,而关于酒的利弊,也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那么,喝酒,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话题。


首先,让我们探究一下喝酒的好处。适量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的面色红润,精神焕发。在寒冷的冬季,适量饮酒可以起到御寒保暖的效果。此外,饮酒还能让人放松身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适量地饮用葡萄酒或黄酒,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过量饮酒却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会损害肝脏功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长期酗酒还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损伤,使人的反应变得迟钝,甚至失去正常的判断力。

此外,酒精也会对人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过度饮酒者往往在社交场合中失态,影响个人形象。长期酗酒还会使人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心,对家庭、事业都会造成消极的影响。例如,因饮酒导致的交通事故、暴力事件等社会问题,都是过度饮酒的恶果。

那么,如何在享受酒的醇香和避免其负面影响之间找到平衡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饮酒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适量饮酒可以怡情,但千万不要过量。其次,我们要学会选择正确的饮酒时机和方式。例如,在冬季寒冷时可以适量饮用热酒,以驱寒保暖;在疲惫的工作后,可以适量饮用一杯清酒或啤酒来放松身心。此外,我们还应该时刻警惕自己在饮酒后的行为。可以在酒后舌下含服盐酸纳洛酮舌下片,十分钟起效,半小时即可快速醒酒,根据醉酒情况,每隔10分钟重复含服1-2片。



综上所述,喝酒既有其好处,也有其坏处。适量饮酒可以怡情养生,但过度饮酒却会损害健康,甚至影响生活。在享受酒的醇香之时,我们更应懂得权衡利弊,合理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毕竟,生活的美好不只是在于酒的醇香,更在于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责任。

每一口酒都会破坏大脑,大量饮酒或对大脑造成持久、不可逆的改变

原创 医诺维

撰文 | 宋文法


酒,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饮酒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因素,酗酒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甚至与某些癌症密切相关。


许多研究表明喝酒危害健康,例如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酒精是全球15-49岁男性和女性患病和早逝的主要风险因素,全球近十分之一人口的死亡是饮酒所致。研究结论是:对健康危害最小的饮酒量是0。


所以,减少喝酒,是减轻相关危害的直接途径。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哈克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神经药理学》" Neuropharmacology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dolescent binge drinking leads to long-lasting changes in cortical microcircuits in mic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青少年时期大量饮酒,会破坏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并损害它们之间的交流,会导致脑细胞永久性失调。即使停止饮酒,这些变化也可能是不可逆转的



前额叶皮层是大脑中负责决策、计划、执行和风险评估等高级认知功能的重要区域。它位于大脑的前部,与情绪调节、社交行为、注意力和工作记忆等方面有密切关联。因此,前额叶皮层的损伤或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人们在这些方面的行为和认知问题。


然而,在青少年时期,前额叶皮层尚未完全发育,直到25岁左右才会成熟。在这个关键时期对其发育的破坏可能会产生严重而持久的后果。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青春期小鼠模型分析了大量饮酒如何影响脑细胞,让出生30天的小鼠接触酒精,这相当于人类11-18岁的年龄,分析了整个前额叶皮层不同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以了解青少年酗酒如何影响这些回路的活动和交流。



研究人员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学和光遗传学等先进技术分离单个神经元并测量其内在兴奋性,包括静息膜电位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通过这些 *** ,研究人员能够分析神经元信号传递能力的变化。


研究发现,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只喝水的小鼠相比,大量饮酒的小鼠的生长抑素神经元表现出持续的失调


喝酒的好处和坏处,喝酒的好处和坏处视频-第1张图片-

生长抑素神经元是一种关键的细胞群体,在抑制神经递质释放和减少神经噪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例如GABA和生长抑素肽,这些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对于健康的大脑是必要的。


而对于大量饮酒的小鼠,在这些神经元中表现出更高的兴奋性,导致过度信号传递并抑制其他重要神经元的活动。这些长期的变化可能会对大脑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认知和行为问题。


大量饮酒后神经元过度兴奋


重要的是,即使在小鼠停止饮酒30天后,此时小鼠已经过渡到成年期时,而这种持续的影响仍然存在


30天后,神经元电位仍未改变


研究人员表示,神经元遵循固定的发育轨迹,特定发育时期的中断,会阻碍其正常运作。因此,青春期大量饮酒引起的改变,会对大脑功能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即使停止饮酒,这些变化也可能是不可逆转的。


综上,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大量饮酒会破坏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并损害它们之间的交流,这种破坏有可能导致行为的长期变化,并可能揭示了酒精引起的人类认知变化的机制。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neuropharm.2023.109561

科普|适度饮酒还是滴酒不沾?葛均波院士建议酒精摄入“因人而异”

饮酒与健康的关系长期以来科学界就充满争论,尤其是关于酒精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尚无明确定论。

根据美国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最新发表的一项5万人最新研究称,轻度至中度饮酒可能会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因为它会导致大脑中压力信号长期减少。

但心脏病专家警告说,酒精对心脏的好处并不意味着人们应该忽视酒精的其他危害。

“我们不提倡使用酒精来降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因为酒精对健康有其他影响。”负责这项研究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医院心血管影像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心脏病专家Ahmed Tawakol表示,如果了解酒精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机制,目标将是找到其他 *** 来复制酒精的保护作用而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此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证明适度饮酒与降低心脏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在这项最新发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想确切地了解轻度至中度饮酒(女性每天喝一杯,男性每天喝一到两杯)如何减少心血管疾病。为此,他们对麻省总医院Brigham生物库中5万患者样本数据进行了研究。

在调整遗传、临床、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后,他们发现轻度至中度饮酒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通过对754名患者的大脑成像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与戒酒或少量饮酒的人相比,轻度至中度饮酒者的大脑杏仁核中的压力信号减少。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5万名患者样本中,轻度至中度饮酒对有焦虑史的人的心脏保护作用更为显著。

不过该研究还表明,任何量的酒精摄入都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并且如果每周饮酒超过14杯,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开始增加,同时整体大脑活动开始减少。

由于基因差异,东方人群与西方人群对于酒精的反应有所不同。就在上周,《自然医学》杂志发表一项针对50多万中国人研究显示,大量饮酒会导致超过60种疾病风险上升。

这项研究由北大公共卫生学院与牛津大学联合开展,研究了中国嘉道理(Kadoorie)生物库过去12年51万成年人的样本,调查了饮酒与200多种疾病的关联。结果发现,在男性中,酒精摄入与61种疾病发病正相关。

不过有趣的是研究也发现,与偶尔饮酒或适度饮酒的男性相比,戒酒或者滴酒不沾的男性罹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反而更高。以原发性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IHD)为例,数据显示,不饮酒的人群中两种疾病事件发生率都为约1.2%,而在每周饮酒量少于140g的人群中,两种疾病事件发生率分别降至1.06%和0.94%,在每周酒精摄入超过420g人群中,两种疾病事件的发生率回升至1.27%和1.02%。

但研究人员同时指出,在东南亚人群中,包括ALDstrong和ADH1B在内的基因变异极大地改变了酒精代谢并强烈影响东南亚人群的酒精摄入量,由酒精引起的疾病负担可能比人们普遍认为的要大得多。

关于饮酒的研究此前也形形 *** 、褒贬不一。例如2017年就有一篇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的杂志称,长期轻中度饮酒会造成认知、记忆等大脑功能损伤,还会导致大脑萎缩;还有专家曾表示,摄入过量的酒精会导致心肌损伤,患上“酒精性心肌病”,导致心衰和猝死。

那么作为普通人,到底应该是遵从“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还是应该尽可能“滴酒不沾”呢?为此,之一财经记者咨询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心脏病专家葛均波教授。他笑着摇摇头,对记者说了四个字:“盲人摸象”。

葛均波强调:“不同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就好像把黄瓜和茄子放在一起比较是不对的。饮酒最重要的是‘因人而异’,酒精对健康的影响与遗传基因和ALDstrong水平相关。”

他进一步说道,ALDstrong(乙醛脱氢酶2)酶是可以检测的,但这个酶是负责酒精代谢的酶,如果酶的活性高代谢就快,主要预测的是个人酒精可摄入量的大小,但还不能说明酒精对人体的健康有害或者有益,后者需要深入的研究才能证明。

38°、42°和52°的酒,哪种更伤身?过年怎么安全饮酒?攻略来了

白酒的价格有着三六九等之分,其中决定酒价的一个因素就是酒精度,酒精度越高,价格也就越贵。市面上以38°、42°和52°的酒最常见,然而喝最贵的酒,却可能会让你出最贵的医药费。

一、38°、42°和52°的酒,哪种更伤身?

酒的度数代表着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温度为20℃时的体积),如38°的酒,表示100毫升酒中,含有乙醇38毫升。

也就是说,酒的度数越高,含有的酒精就越多。如果是同量的情况下,52°的酒含有的酒精也就更多,酒精越多伤害也就越大。

举个例子,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喝酒,当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0.05%时,人开始感到兴奋和愉快;浓度达0.1%时,人将失去自制力;浓度达0.2%时,开始酩酊大醉;当浓度达到0.4%时,人就会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二、每天喝上二两白酒,对身体好不好?

咱们以二两52°的白酒(大概100ml)为例,酒精摄入量(g)=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酒精密度)

100*52%*0.8=41.6g酒精

每天喝二两酒,即摄入了41.6g酒精,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柳叶刀?肿瘤学》发表的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领衔的全球性研究表明,2020年全球约有74万例新发癌症由饮酒所致,不同饮酒程度导致的癌症占比如下:

1、每天摄入10g酒精(少量喝酒): 4.13万例癌症

2、每天摄入10~20g酒精(中度饮酒):诱发13.9%的酒精相关癌症

3、每天摄入20~60g酒精(危险饮酒):诱发39.4%的酒精相关癌症

4、每天摄入超过60g酒精(重度饮酒):诱发46.7%的酒精相关癌症

每天喝二两酒属于危险饮酒,有较高的致癌风险。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王东林曾介绍,目前关于酒精致癌的具体生物机制尚未明确,但认可度较高的理论是酒精导致了基因突变。乙醇并不会致癌,但乙醇在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却十分致命。酒精进入人体后,绝大部分会在肝脏与乙醇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乙醛,而乙醛能够破坏健康细胞的DNA,发生不可逆突变,为癌变埋下隐患。

三、喝酒别配这些菜,尤其是花生米

三两好友,一壶小酒,几碟下酒菜,尽兴又惬意,但下酒菜也有讲究。

酒桌上的花生米往往很受欢迎,香浓酥脆,一不小心就吃下一大把。但花生的热量并不低,是米饭的2倍以上,容易使人发胖,血脂升高。更何况,很多人喝酒配的往往是油炸花生米,被油炸以后不仅营养流失了,而且还增加了苯并芘、丙烯酰胺等致癌物。

除了花生,以下这几种食物也不宜作为下酒菜。

1、海鲜

海鲜属于高嘌呤食品,酒会使嘌呤含量增加,分解代谢加快,使得尿酸大量增加,易造成痛风、骨质疏松症等。

2、烧烤

食物在烧烤的过程中易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肉类的核酸也容易产生基因突变物质,当饮酒过多,血铅含量增高时,烧烤中的致癌物与其结合,容易引发消化道肿瘤。

3、熏腊食品

熏腊食品中的亚硝胺和色素容易与酒精发生反应,对肝脏、口腔、肠胃黏膜等造成损害,增加患癌风险。

四、还有哪些减少喝酒伤害的办法?

除了避免与上述食物一起摄入,还有什么 *** 可以减少喝酒带来的伤害呢?以下几点可以帮到你!

1、饮酒前

(1)吃吃喝喝

空腹饮酒会加快酒精吸收,人容易醉。所以喝酒前,可以先吃些高脂肪、高蛋白或高碳水食物,减少酒精对消化道的直接 *** 。喝酒前半个小时,可以饮用牛奶或酸奶,附着在胃黏膜的蛋白质能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喝点糖水,有利于加速肝脏对酒精的代谢。

(2)加热

加热后的酒一方面可以减少对肠胃的 *** ,另一方面也使酒精、甲醇等有害物质挥发掉一部分,减少对身体的伤害,也不易喝醉。

2、饮酒时

(1)慢喝

酒喝下后几分钟即可进入血液,30-120分钟时血液的乙醇浓度达到更高。慢点喝可以减低乙醇浓度上升速度,延缓醉酒状态。

(2)控制量

尽量控制酒的摄入,喝得越少,伤害越小。

3、饮酒后

饮酒后要多喝水,有利于促进酒精稀释和代谢,加速排泄,也能缓解酒精带来的口干等不适。

总之,饮酒要适当,酒精给人体带来的伤害是全身性且不可逆的,已有大量的病例证明饮酒带来的致癌风险。酒精度数越高,伤害就越大,因此要控制酒的摄入量,同时避免空腹饮酒,避开海鲜、烧烤等下酒菜,饮酒后多喝水,尽量降低喝酒带来的伤害。#头条创作挑战赛#

参考资料:

<1>《喝酒的危害这么大,你该知道!》. 杭州市一建德分院.2020-01-15

<2>《没有一口酒精是无辜的:2020年,喝酒喝出74万例癌症》.生命时报.2021-07-27

<3>《4种下酒菜最易伤肝、伤胃!按照这5步喝酒,少伤身!》.江西省中医院.2019-02-14

<4>《不得不喝酒时,怎样才能减少伤害?这几种做法等于"雪上加霜"…》.科普中国.2022-02-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喝酒真的能活血化瘀、延年益寿吗?

大象新闻记者 朱耒刚 通讯员 张绵


随着疫情结束,天气变暖,人民社交的需求又增强了,不少人又开始相约“不醉不归”。甚至美其名曰,疫情期间待家里时间太长了,要“活血化瘀,延年益寿”。那么,喝酒真的能“活血化瘀,延年益寿”吗,记者采访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综合ICU副主任张绵。

喝酒能活血化瘀、延年益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张绵表示,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新年一杯酒,足以慰红尘”,从古至今,不管是生日、升迁、节日、应酬、失恋、郁闷、无聊......

无时无刻都有想来一杯的冲动,“无酒不成席”,“酒是粮 *** ,越喝越年轻”,好像喝酒真的是不需要任何理由,那么喝酒真的是能够活血化瘀、延年益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乙醇作为一种极性的亲水小分子,在被摄入后可快速在胃肠、食管甚至口腔内通过扩散被吸收,吸收的乙醇随血液流动到全身并在肝脏完成主要的代谢(90%),仅有2 %-10 %的酒精通过尿液、汗液和呼吸排出体外


增加中风风险,长期、过量饮酒的“七宗罪”

那么酒精有哪些危害呢?张绵做了个总结:

1.造成对肝脏、胃肠甚至大脑、心脏的损害。饮酒后,90%的乙醇要经过肝脏代谢,增加肝脏负担,引起酒精肝、肝硬化甚至肝癌,如果你代谢酒精的能力比较低,就可能因催化不足或代谢过程耗氧量大,水分损失大,而引起头晕、口渴,甚至恶心呕吐的现象。乙醛被吸收后,会 *** 心脏、大脑和胃肠道黏膜,喝酒增加中风的风险。

2.增加患癌的风险。耶鲁大学药物成瘾医学专家发现酒精会对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损害,增加感染疾病风险,甚至患癌的可能。

3.造成低血糖。酒精代谢会消耗大量血糖,造成酒精性低血糖。若低血糖昏迷持续超过6小时,会导致脑水肿、中枢神经损害,甚至死亡。

4.促发胰腺炎。酗酒和暴饮暴食使得胰液分泌旺盛,而胰管引流不畅,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的压力增高,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导致胰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腺泡之间的间质而促发急性胰腺炎。

5.加速衰老。过量饮酒会缩短端粒(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的长度,端粒可以保护染色体不受到磨损和损害,饮酒还会影响端粒酶的活性,因此过量饮酒会导致衰老加速,还可以降低人体的免疫系统。

6.出现精神障碍。长期大量饮酒,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 *** 用,可引起慢性酒精中毒,让人出现幻觉、妄想,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比如:总觉得有人要害自己,怀疑配偶不忠,甚至暴打配偶或子女。

7.成瘾。长期饮酒会造成严重的酒精依赖,一旦离开酒精就会出现心理、生理上的各种戒断反应,四肢发抖、烦躁、失眠、乱语等症状。

如何降低酒精的危害?少喝小口喝不要空腹喝

最后,张绵表示,没有安全的饮酒量,最健康的方式是:一滴不喝。可人在江湖往往身不由己......那么如何降低酒精的危害呢?

1.不要空腹饮酒。空腹时胃内 没有任何食物,就会加快胃黏膜对酒精的吸收速率,导致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处于上升状态,也就更容易醉酒。

2.不要大口猛喝。应该慢慢喝,更好是边玩边喝,或者是休息一会再喝,以此减缓身体对酒精的吸收速率。

3.不要各种酒夹杂一起喝。各种酒的成分酒精含量不同。多种酒类夹杂着喝,不仅更容易醉,还会对胃和肝脏造成损害。

所以,从疫情时期所谓的“每天喝二两白酒很可能有防治新冠肺炎的效果”“全民喝酒早日结束疫情”,到现在的“活血化瘀,延年益寿”都是不靠谱的,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避免酗酒。

喝酒小议


在中国,喝酒成了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一些人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城市乡村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酒店、酒楼、酒馆,天天都有不少人坐酒席、吃酒店,喝各种名堂的酒。

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喝酒?有什么好处,有没有害处呢?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和思考,想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先谈谈喝酒的好处。既然有那么多人喝酒,又有那么大的市场,肯定会有好处的。笔者认为,喝酒至少有以下好处:

传承。就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传承了中国的酒文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喝酒的历史,据说,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造酒、喝酒了。就是古猿猴把吃不了的果子放进山洞里,时间长了就酿成了"酒",那叫猿猴造酒。不过,那时酒的质量、数量,远远无法与现在相比。后来又有了仪狄造酒、杜康造酒,发明出造酒的工艺、技术。这在出土的青铜器、陶器中,都有考证记载。历代官员、百姓、文人墨客,都有喝酒的习俗,有关酒的诗词歌赋,更是数不胜数。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到中年近黄昏,饮酒作诗也逍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等等。据考古研究发现,我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外,造酒是我国的又一项伟大发明,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当下人们喝酒,也是对中国酒文化的传承。

喜庆。也就是人们有了好事、喜事时,都要召集亲戚朋友一起喝酒庆贺一下。比较常见的有节日宴、婚宴、生日宴、升学宴、生子宴、提升宴、乔迁新居宴,等等,也有人喜欢故意找个名堂请人喝一顿,把喝酒作为一种隆重庆贺的方式。谁家有了喜事,如果不摆上一场请请客,觉得没有面子,甚至档次低了还觉得难为情。尤其是节日宴,光中国的节日就数不过来,什么春节、元宵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建军节,等等,还有不少人过外国的节,什么父亲节、母亲节、愚人节,甚至连圣诞节之类的也过,一过节就喝酒欢庆一下,把喝酒作为喜庆表达的最隆重的方式。

交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互相往来,不少人往往会用酒场、酒局作媒介,喝酒成了一种社交方式,一种联络感情、加深友谊的重要途径。"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来了,更好的接待方式就是好好喝顿酒,如果客人来了,你没请喝场酒,会认为你不够朋友,至少不太热情。所以,一些人为了结交朋友、认识朋友,为了拓展业务、开展工作,招待客户,都会找到合适的理由,请人喝酒吃饭。有些单位、公司,还设立公关部门,专门联系、安排请客吃饭,密切关系。一顿饭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几个小时,边吃边聊,边吃边喝,有的敬酒词、致酒词非常精彩,说者眉飞色舞、声情并茂,听者洋洋得意、喜形于色。有的人非常热衷于这种社交场合,几乎天天喝,甚至一天喝几场,乐此不疲,天天喝的晕乎乎的。

解忧。曹操一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言。喝酒也是解忧、解闷的一种方式。当一个人遇到难事、愁事,甚至倒霉的事、不幸的事时,找几个知己的朋友来,喝上几杯,聊聊天,帮助分析分析、开导开导,释放一下压力,可能慢慢的就想开了,压力小了,不那么压抑了。也有人遇到类似事时,喜欢自己关上门"喝闷酒",边喝边想,边想边喝,喝完了睡,睡起来再喝,折腾两天,可能会慢慢的想开了。

有人说,每天适量喝点酒,能够舒筋活血、健康长寿,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有人说,通过喝酒能够认人、识人。一个人到底怎么样,平时一般暴露不出来,一旦喝了酒,尤其是喝多了酒,就会原形毕露,能看清他的本来面目。新冠疫情这几年,有人说喝酒能增强身体免疫力,能够杀菌消毒,防疫情。这些说法究竟对不对,恐怕都有一定的道理。总之,喝酒是有些好处的。

文人借酒明志,武人借酒壮胆,皇帝杯酒释兵权。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那些光辉灿烂的历史故事,无不氤氲着酒香。

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喝酒有好处也会有坏处,有利就有弊。只有认识到了它的弊端,才会在生活中趋利避害。

笔者认为,喝酒的害处也有几点:

易违法。国家和各地对一些特殊人群、特殊行业、特殊时期,都有特殊要求,有的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强制执行,有的是纪律的形式执行。比如巜禁酒令》,要求任何人不得酒后驾驶车辆;公务人员、军人,工作日、值班、执行公务等特殊情况下,不得喝酒。如果你违反了《禁酒令》,就会受到相应处罚。有的人法制观念不强,往往抱着侥幸心理喝酒,因而被处罚。有的人不喝酒的时候还可以,一喝酒就控制不住自己,喝酒无度,头脑不清,导致酒后乱性、酒后失态、酒后失德、酒后肇事,甚至借着酒劲,做出杀人、 *** 等犯罪行为。这样的事例很多。

易伤身。凡事都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就会使得其反。再好的酒,适量喝点很好,喝多了就会伤身,甚至会致命。因为喝酒过量而导致胃出血、胃穿孔的,导致脑出血、脑溢血的,甚至当场休克死亡的,并不少见。有的虽然当时没事,长期过量喝酒,也会严重损害肝脏、肾脏等器官,使体质下降,健康状况不佳。

易失态。有的人不喝酒,或酒没喝多的情况下还不错,一旦喝过量了就会失态,得意忘形。有的喝了酒就吹牛皮,什么话也敢说,什么事也敢办,什么态也敢表,口无遮拦;有的喝了酒丑态百出,又是哭又是闹,又是吐又是拉,又是砸又是摔;有的酒后闹事,耍酒风惹事生非,调戏妇女,与他人发生纠纷,等等,使一场很好的聚会,搞得不欢而散。

易败家。有的人嗜酒如命,喝酒成性,见酒就喝,一喝就多。这样天天喝天天醉,哪里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想事业、干事业,必然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工作,仕途上不可能有太好的发展。同时,喝酒也有不少花费,需要经费支撑,你天天喝,哪里会来那么多钱?家里的日子怎么过?长此以往,就会败业败家,成为酒鬼,甚至流浪街头。

酒虽好,可不能贪杯。小酌怡情,豪饮伤身。所以,喝酒究竟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什么时候喝、怎么喝、喝什么、喝到什么程度。把握的好,喝酒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高雅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握不好,就可能会犯错误,甚至会违法犯罪,酿成悲剧。衷心祝愿朋友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作者:任延波,原新疆武警兵团总队政委,少将军衔。喜好创作,著有《西域铸忠诚》等。

“适量喝酒”和“滴酒不沾”的人,哪一种人更健康?一次性告诉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饮酒之人极为常见。在许多的场合中,酒是必备的,饮酒也是经常发生。有的人说小酌怡情,适当的喝点酒对身体是有好处的,那么经常喝酒的人和滴酒不沾的人相比,哪一种会更容易长寿呢?

每天喝二两白酒和滴酒不沾的人,哪种人更长寿?告诉你答案

在秋冬季节,每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喝二两白酒是很多中老年人养成的习惯,二两白酒也就是一小杯,量不多,自认为对身体有好处,有些人喝了一辈子的酒身体依旧强壮,没有患病,轻轻松松活到了90岁,这些少数例子的出现给了那些酗酒的人喝酒的底气,认为“酒是精神粮”,

我们在喝酒后,进入身体的酒精会通过肝脏进行代谢,若是摄入太多,那么就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从而对肝脏造成损伤。所以说适量喝酒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可以维持身体健康,这种说法带有片面性。2018年有研究报告将近60万的人作为样本,他们来自多个国家联合研究,根本就没有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

总而言之,偶尔喝点白酒,哪怕是你喝醉了,对健康也没多大危害。但是你养成了,每天都喝酒的习惯,甚至以为适量喝酒有益健康,或者以此为借口,每天酗酒,这反而会不利于健康。

酒的文化在我们国家源远流长,每次聚会或者应酬时都离不开酒的存在,现在有很多男性意识到酒的危害,选择戒酒行为。男性长期“滴酒不沾”,身体会有什么变化?看完可能你就知道了

长期喝酒的人,若滴酒不沾后,都会有哪些变化?

1、肠胃变好了

男性朋友们,尤其是处在事业上升期的男人,总有很多应酬,而应酬往往要喝酒,通常是一杯接一杯,肠胃早已被酒填满,酒精是一种有较大 *** 性的物质,会 *** 到肠胃,从而引起不适。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吃啥都没胃口,眼看着体重一点一点下降,如果能够长时间不喝酒,肠胃也会逐渐恢复正常,自然而然胃口也就就增大了。

2、降血脂

很多喝酒的人会长出啤酒肚来,这就死肥胖的表现,如果有检查过身体的话,就可以发现这时的血液中是含有大量脂肪的。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喝酒的人,尝试一个月滴酒不沾的话,身体的变化可以算得上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血脂的降低,因此,人们若能做到滴酒不沾的话,那么,体内的血脂也会随之下降哦!

3、有利于肝脏的修复

要说过度喝酒对人体更大的影响,当然是损坏肝脏啦!在生活大量的饮酒,直接伤害的就是我们的肝脏,当酒精进入体内后会给肝脏带来严重的负担压力,代谢功能非常慢,导致损伤肝脏健康。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频繁喝酒的人,出现啤酒肚和酒精肝的情况,严重的还有患上肝癌的风险哦!

当戒酒之后,这种情况就会减轻,如果你能够坚持一个月滴酒不沾的话,不仅会降低肝脏的负担还会将体内多余的酒精含量,毒素通通的排出体外,并且还会完成自我修复的功能。长期滴酒不沾的话,肝慢慢的恢复健康,身体也会恢复健康。

总而言之,滴酒不沾的人会比经常喝酒的人健康一些,所以为了健康着想,能做到滴酒不沾当然是更好的。对于那些长期喝酒嗜酒如命的人来说,如果能做到滴酒不沾,根据人体自身的恢复功能,是能够重新恢复到健康状态的。想要长寿,那么就要注意戒烟限酒,坚持运动,合理饮食,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这样健康才会更有保障。

来源:源于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荷兰研究:每天喝酒的人更可能长命百岁?真的靠谱吗

“都喝七十多年了,我是不管了。”提起91岁的父亲,张先生是一脸无奈。

老张先生是知名的老寿星,有三儿一女,现在跟着大儿子生活,也就是开头的张先生。老张先生在年轻时就养成了喝酒的习惯,那个时候喝酒就是和人打交道的一个必备手段,喝到位了,做买卖才容易,老板也对他信任有加。

年轻的时候,老张先生一天就能喝一斤白酒,现在是天天小酒不断,每天不喝上几口,他就感觉日子没啥奔头似的。

因为老张先生现在经常咳嗽,还有高血压,张先生曾经多次让他少喝点,但是就是管不住。后来张先生也就“想开了”,反正管不住,喝酒这个习惯都一辈子了改不掉,孝顺老人现在才是最重要的,还不如让老人开开心心的。

提起酒,有的人爱之如命,有的人深恶痛绝,在很多人眼里,酒是危害健康的致癌物,但是也不乏一些人喝酒却仍然保持高寿。

一、每天一杯酒,能长命百岁?出人意料的荷兰研究

英国《镜报》报道了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一项研究,研究对5500余人的饮酒习惯进行了超20年的随访,结果发现每天喝284ml啤酒的男性,相较于没有饮酒的男性高出81%的几率可以活到90岁。有同样饮酒量的女性,则比不饮酒的女性多出1/3的几率可以活到90岁。

换言之,该研究发现的结果是饮酒的人比不饮酒的人有更高几率获得长寿。

且不说这项研究有多大的可信度,但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千万不要依靠喝酒来延寿,很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二、北大研究:酒会致癌,对中国人影响更明显

肿瘤学领域顶刊《国际癌症研究杂志》上曾发表一项研究,研究由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以及苏州疾控中心联合进行,研究指出酒精会直接导致癌症。

该研究调查了我国生物样本库内15万余名年龄在41~63岁群众的DNA样本,并测量ALDstrong和ADH1B的低酒精耐受性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将数据与受试者在参与研究前后提供的问卷调查相结合。

通过分析后发现,受试者里ALDstrong和ADH1B基因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1%、69%,欧洲人群这两个基因出现的比例为<0.01%、4%左右。携带ALDstrong基因且经常饮酒的人群,罹患头颈癌、食管癌的风险会显著上升,这说明乙醛的累积会导致人体患癌的风险上升,这个现象在中国人中发生更多。

不信咱看看,酒对咱们中国人造成了多少伤害——《柳叶刀》2018年发表的一项大规模饮酒研究显示,我国每年约有70万人因饮酒而死亡,其中男性的人数占比约在65万。

即便是研究有理有据的指出饮酒威胁健康,但还是有人不信,因为身边不乏有一些人每天喝酒,但依旧寿命很长。反而是一些滴酒不沾的人群,早早的被确诊癌症,这又作何解释?

三、为啥有人喝酒长命百岁,有人滴酒不沾却患癌?

1、喝酒致癌是概率问题

并不是说喝酒一定会致癌,只是喝酒会增加身体患癌的风险。

2、总是有人拿喝酒长寿来掩盖危害

至于认为喝酒的人寿命更长,这其实是幸存者偏差现象,我们只会关注一些喝酒依旧长寿的人群,但一些因饮酒而早逝的人,却引不起大家过多的关注,成为了沉默的数据。

即使喝酒不致癌,也很难完全逃脱这些病

世界心脏联盟上发表的简报指出,饮酒没有安全剂量,即便是少量饮酒在逐年累积下也会改变生理功能,影响健康。大约有230种疾病的发生与酒精相关,这三类很常见。

①肝病

长期饮酒会导致脂肪肝发生,继而会演变成酒精性肝炎。调查显示,普通人群罹患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为4%、每月饮酒2次以上的饮酒人群患病率在12%左右、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患病率高达44%。如若酒精性肝病进一步恶化,还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

②心脑血管疾病

酒精在进入体内后会 *** 到交感神经,继而让血管扩大、血流加速,继而让血流对于管壁的冲击力变大,长此以往下去容易诱发动脉硬化、血压升高,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血管破裂,诱发中风等病发生。

③肠胃疾病

酒精进入体内后,除了需要通过肝脏进行排毒,我们的肠道也会对其进行消化、吸收。长期饮酒会导致胃粘膜受到 *** ,容易让胃肠道功能下降,继而诱发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胃粘膜损伤诱发急性大出血,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饮酒对健康有害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一些饮酒后身体有这些症状的人群,更要尽早戒酒。

四、酒后有这些症状的人,真的不适合喝酒

1、喝酒脸红

喝酒会脸红,就是因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或者是乙醛脱氢酶活性过低,导致体内短时间内累积了大量乙醛,具体就是表现为脸部、身体其它部位出现毛细血管扩张而发红。

2、喝酒脸白

喝酒后脸色苍白的人,很可能是由于酒精摄入过多让身体产生血压下降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所致。

3、酒后淋巴结肿大

饮酒后出现淋巴结肿大,需要警惕可能是淋巴瘤发出的信号,要及时就医检查,酒本身就会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更要及时戒酒。

酒精对于健康的伤害非常大,对于有饮酒习惯的人,建议还是要尽早戒酒,谁也无法确定自己是饮酒后还会长寿的那个幸存者。#头条创作挑战赛#

参考资料:

<1>《中国大规模人群研究:要想预防癌症,先从放下酒杯做起》.医药导报.2022-02-07

<2>《微醺不伤身?NO!饮酒会给身体带来60种疾病》.光明网.2020-11-06

<3>《【反思】有人抽烟喝酒活到80岁,有人天天养生却短命!真正差别在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09-1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健康】饮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饮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神经系统:酒精是一种神经抑制剂,过度饮酒会干扰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导致精神倦怠、手脚抖动、精神错乱等症状。长期饮酒还可能对大脑造成损害,影响思维记忆和判断能力。

·2.生殖系统:过量饮酒对生殖系统有害,可能导致男性 *** 畸形数量和存活数量下降,增加女性生殖细胞受到抑制从而影响生育能力,并增加不孕不育的风险。

·3.癌症:过量饮酒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如胃癌、胰腺癌、大肠癌等。

·4.肌肉:大量饮酒容易导致肌肉力量下降,引发肌肉衰减症。

·5.情绪:大量饮酒容易对情绪产生明显的抑 *** 用,经常喝酒的人发生抑郁焦虑的风险会增加。

·6.肝脏:酒精经过肝脏的代谢功能,长时间饮酒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从而导致肝脏细胞损伤,出现脂肪肝和肝硬化等问题。

·7.心血管:长时间喝酒可能会导致血管弹性变差,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硬化,并且酒精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

除上述危害外,饮酒还可能对身体其他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如影响家庭关系和社会安全等。因此,建议适量饮酒或不饮酒,以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健康。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脑卒中(中风)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增加对个人的威胁。

标签: 坏处 喝酒 好处 视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