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咬人的草”,可能大家都会觉得奇怪,这种植物在贵州遵义就很多,他的生存能力极强,只要不是走在大街上,随便有土的地方,山沟边,竹林下,树林里,农村里的路边随处可见。
一年四季都有,而且生长速度极快,只有冬天天气冷点生长速度慢点,平时夏天为了防蚊子都会砍伐干净,但是过不了几天,它又会疯狂成片的长出来。
那为什么说它咬人呢?记得我和我老公认识之一次回遵义老家的时候,当时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是什么草,婆婆叫我到菜地里去摘点菜回来,在菜地边无意间就碰到了这个草。
只记得当时是又麻又痛又痒还 *** 辣的,(这种感觉简直就是终生难忘,直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没过几分钟就红肿了一大片,回家后问起老公才告诉我这个活麻。
它会咬人并不是因为它长了嘴巴,而是因为从茎到叶长满细小的白色触毛,像针一样,尖尖的,这种触毛带毒性粘液,一不小心被那锋利的毛尖扎到皮肤的话就会像我一样又痛又痒,记得当时差不多一个星期才好的。
活麻又分为两种,分别为青活麻和红活麻,别名寻麻,老虎麻。它具有很大的药性作用,性味温辛,能够祛风湿,清热解毒,解痉。
一般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惊风,产后抽风,荨麻疹,毒蛇咬伤,皮肤瘙痒。(记得曾经有一位阿姨跟我说过他的脚后跟痛,就是采用了这个活麻叶放在鞋里当鞋垫用,没多久就好了)
今天去接小孩放学回来看见路边的活麻,上面的嫩叶茎都被摘了,对于这个一点都不奇怪,(长这么多刺居然还有人敢摘),在我们贵州遵义这边,当地人都喜欢把它摘来涮火锅,或者煮素菜蘸辣椒吃,敢吃它的当然也深知了解这个草会咬人所以一般采摘或清洗的时候都是带上乳胶手套的,以免被咬到。
记得每年冬天几乎顿顿吃火锅,不管是素的清汤火锅,还是荤的牛肉火锅,加入活麻嫩叶涮着吃,(别看这个叶子上很多刺,其实用水冲洗之后就掉了,开水一烫就变得更软了)吃起来特别好吃,那个味道让人吃过一次就难以忘记,用我们贵州这边的一句话形容就是“安逸,巴实”,简直是人生中的美味。而且这边火锅店基本上都有卖,还卖得很贵。
这是今天接小孩放学回来看到的火麻,长得特别好,一路过来都是,有没有没吃过没见过的朋友,来遵义我带你体验一把,亲自去采摘。<呲牙>
痤疮中成药用药一览表!来源 :原创 作者:基层医师公社 特约撰稿;高丽丽
一.辨证分型
辨证分型 | 表现 | 治法 |
肺经风热证 | 相当于轻中度痤疮(I和II级),皮损以黑头(或白头)粉刺和红色丘疹为主,偶见脓疱,可伴有轻度痒痛感。或见颜面肤色潮红,口干咽燥,小便黄,大便秘结。 | 以疏风宣肺、清热散结为主,可辅以清肺胃实热、通利二便等。 |
湿热蕴结证 | 相当于中度痤疮(III级),患者往往体型较胖或喜食辛辣油腻食物,皮损以丘疱疹、脓疱和结节等为主,疼痛明显。可伴有口苦、大便秘结或粘腻或便溏。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止痛。 |
痰瘀互结证 | 相当于重度痤疮(IV级),皮损以暗红色囊肿和结节为主。可伴有纳呆、大便不调。 | 宜化痰散结、活血祛瘀。 |
冲任不调证 | 相当于有高雄激素水平表现的女性痤疮。皮损好发于额、眉间或两颊,往往于月经前加重,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月经前面部皮疹发病或加重,皮损以粉刺、丘疹为主。常伴有月经不调、心烦易怒、腰膝酸软。 | 宜调摄冲任、理气活血,辅以滋补肝肾之阴,清虚热。 |
二.常用中成药
药物 | 成分与功效 |
银翘解毒丸(清热解表类) | 成分包括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等,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等功效。 |
防风通圣丸(清热解表类) | 主要包括麻黄、荆芥穗、大黄、芒硝等,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作用。 |
金花消痤丸(清热利湿解毒类) | 主要成分包括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和大黄,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功效。 |
一清胶囊(清热利湿解毒类) | 成分包括大黄、黄芩和黄连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的功效。 |
消痤丸(清热利湿解毒类) | 成分包括龙胆草、大青叶、玄参、野菊花、黄芩、金银花、蒲公英、淡竹叶、夏枯草、紫草、竹茹、生石膏、石斛、麦冬、升麻、柴胡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结等功效。 |
功劳去火片(清热利湿解毒类) | 主要成分包括功劳木、黄芩、黄柏和栀子,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 |
美诺平颗粒(清热利湿解毒类) | 主要成分包括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连翘、赤芍、牡丹皮、黄芩、桑白皮、石膏、丹参、皂角刺、防风、地黄、甘草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功效。 |
皮肤病血毒丸(清热凉血解毒类) | 主要成分包括当归、赤芍、紫荆皮、蛇蜕和连翘等,具有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的作用。 |
复方珍珠暗疮片(清热凉血解毒类) | 主要成分包括羚羊粉、水牛角粉、珍珠粉、生地、赤芍、元参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 |
血府逐瘀胶囊(活血化瘀散结类) | 成分包括桃仁、红花、地黄、川芎、赤芍等,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
大黄蛰虫丸(活血化瘀散结类) | 主要成分包括熟大黄、土鳖虫、水蛭、虻虫、蛴螬、干漆(煅)、桃仁、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甘草等,具有活血破瘀、通经消痞的功效。 |
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散结类) | 主要成分包括赤芍、茯苓、桂枝、牡丹皮、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消癥等功效。 |
丹参酮胶囊(调和冲任类) | 主要成分为隐丹参酮,具有广谱抗菌消炎作用,能够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等,可抑制皮脂分泌,且具有温和的雌激素样活性,有抗雄激素样作用。 |
逍遥丸(或散)(调和冲任类) | 主要成分包括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等,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等功效。 |
当归苦参丸(调和冲任类) | 主要成分包括当归、苦参,具有燥湿清热、养血活血等功效。 |
六味地黄丸(调和冲任类) | 包括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成分,具有滋阴补肾等功效。 |
润燥止痒胶囊(滋阴养血润燥类) | 主要成分包括何首乌、制何首乌、桑叶、生地黄、红活麻、苦参等,具有养血滋阴、祛风润燥的功效。注:滋阴养血润燥类药物不作为治疗寻常痤疮的主要中成药,但可作为治疗兼症的辅助用药,如病久耗伤阴血时,津液不能濡养机体,致皮肤干燥或口干便干,可使用该类药以清虚火而不伤阴。 |
注意事项:①上述中成药为清热剂者,药性偏凉,联合应用可增加苦寒之效,副作用增加,治疗时可根据病情发展,依据主症次症重点选取用药或阶段用药治疗;平素怕冷、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者不宜选用清热剂,而且中病即止(病情大体上缓解,就要停止该药,或用他药调理),不宜久服,久服易致体虚怕冷、倦怠、纳呆、便溏泄泻等脾胃虚弱之象;月经期不宜使用,可能导致痛经、经量减少等不良反应。②上述中成药为活血剂者,如血府逐瘀胶囊、大黄蛰虫丸、桂枝茯苓丸,月经期间慎用,也不适用于伤口未愈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三.辨证论治原则
①局部用药
疾病进展程度 | 治疗建议 |
以粉刺丘疹为主要表现的痤疮 | ①姜黄消痤搽剂,可清热解毒,散风祛湿和抑制皮脂溢出。对酒精过敏者和皮肤破损者不宜使用。②玫芦消痤膏,可清热燥湿和抑制皮脂溢出。 |
以结节囊肿为主要表现的痤疮 | ①复方芙蓉叶酊,可清热解毒,散结止痒。②龙珠软膏,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更适用于结节、囊肿伴红、肿、热、痛等改变的皮损。 |
痤疮后期 | 积雪苷霜适用于痤疮治疗后期以色素沉着和增生性瘢痕为主的皮损。 |
②系统治疗
证型 | 治疗建议 |
肺经风热证 | ①选用上述清热解表剂。②面部以少量丘疹粉刺为主,无明显次症者,可首选银翘解毒丸清热疏风解毒。③若兼有肺胃热盛的次症,如体质壮实、面部皮脂溢出明显、舌苔黄厚、口气重或大便干结、便秘等,可选用防风通圣丸清肺胃实热、通利二便。 |
湿热蕴结证 | ①临床表现可有脾胃湿热、胃火炽盛或肝胆湿热某一症候特征,宜辨证选用不同的清热利湿解毒类药物。②面部以炎性丘疹、脓疱为主要表现,无明显次症者,可首选金花消痤丸。③出现少量结节、囊肿者,可选用一清胶囊;以口周多红疹、脓疱,辨为胃火炽盛者,选用一清胶囊。④若兼有肝胆湿热的次症,如舌质红、舌苔黄、口干口苦或心烦多梦等症状者,可选用消痤丸清热利湿解毒。⑤若皮疹色红兼有血热血瘀症候者,可选用美诺平颗粒,起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之效。 |
痰瘀互结证 | ①皮损以囊肿为主,色黯或紫,经久不退,可选用大黄蛰虫丸、血府逐瘀胶囊或桂枝茯苓丸。②皮损以痰瘀互结为表现,有明显血热血瘀兼症表现,可选用解毒消肿、凉血消斑的中成药。③皮损以面部结节囊肿为主要表现,若无其他明显次症者,可首选皮肤病血毒丸。④皮损处炎症反应剧烈,邻近淋巴结肿大,可选清热凉血重剂,如复方珍珠暗疮片。 |
冲任不调证 | ①可选用上述调和冲任类中成药。②六味地黄丸适用于中青年女性迟发性痤疮,此类痤疮皮损表现为粉刺、丘疹、结节,颜色暗红,分布以颊部为主,同时伴有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等肾阴虚症状。③中年女性痤疮患者伴有潮热、自汗、心烦和失眠等更年期症状,排除肝肾阴虚等次症,可辨证选用功劳去火片。④逍遥丸和丹参酮胶囊适用于月经前面部皮疹明显增多、月经后皮疹减少或减轻的患者,此类患者发疹部位多与男性须疮的发疹部位相似,以丘疹、脓疱结节为主。若患者具有心烦易怒、情绪急躁、胃口差、情绪紧张等次症,则更适宜选用逍遥丸。 |
注:①冲任不调兼有口干便秘者,可加用润燥止痒胶囊,清虚火而不伤阴血。②若皮损表现以结节囊肿为主,但仍有少量粉刺脓疱者,可联合清热利湿解毒类治疗。③痤疮治疗后期,以色素沉着或浅表瘢痕为主,可联合积雪苷片内服,促进创伤愈合,色素沉着消退和减少继发瘢痕形成。
参考文献:
1中成药治疗寻常痤疮专家共识(2016)
2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修订版)
订阅我们掌握更多行业动态!“赛柏蓝”是医药行业更大的新媒体平台,拥有百万微信关注人群。如果您对行业相关题材也有心得/见解,欢迎撰稿,稿费=200元+阅读量*0.01元。商务合作、投稿workscall@163.com
除湿止痒软膏——具有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的作用。
主要成分:本方由蛇床子、黄柏、白鲜皮、黄连、紫花地丁、苍术、花椒、地肤子、苦参、虎杖、萹蓄、茵陈、冰片组成。
适应症:用于急性、亚急性湿疹证属湿热或湿阻型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外用,一日3-4次,涂抹患处。或遵医嘱用药。
注意事项:本品仅为急性、亚急性湿疹证属湿热或湿阻型的辅助治疗药品,应在医生确诊后使用。
七参连湿疹膏——具有清热燥湿,活血消肿,祛风止痒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三七、苦参、黄连、苍术、重楼、花椒、冰片、白鲜皮、炉甘石、甘草组成。
适应症:用于因风湿热毒瘀阻引起的湿疹渗出不多者。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敷患处,一日3-4次。
注意事项: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损处有溃烂、渗液者不宜使用。用药期间忌烟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用药。
润燥止痒胶囊——具有养血滋阴,祛风止痒,润肠通便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何首乌、苦参、生地黄、桑叶、制何首乌、红活麻组成。
适应症:用于血虚风燥所致的皮肤瘙痒;热毒蕴肤所致的痤疮肿痛,热结便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2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患处不宜用热水洗烫。
祛风止痒口服液——具有养血活血,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赤芍、地龙、地肤子、防风、白芍、青蒿、甘草、苍耳子(炒)组成。
适应症:用于风热外袭所致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出现的皮肤瘙痒及过敏性鼻炎出现的鼻痒,鼻塞,喷嚏等症状的缓解。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儿童酌情减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儿童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及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咨询医生或药师。
金蝉止痒颗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金银花、蝉蜕、连翘、地肤子、黄芩、白芷、白鲜皮、栀子、蛇床子、地黄、青蒿、广藿香、苦参、龙胆、黄柏、甘草组成。
适应症: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丘疹性荨麻疹、夏季皮炎等皮肤瘙痒症状。
临床用药经验:
1、梁占捧,李舒通过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金蝉止痒胶囊治疗丘疹性荨麻疹42例临床观察,得出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金蝉止痒胶囊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的临床疗效。(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30(12):1315-1316.)
2、陈纯洲,舒新华,姚岚通过金蝉止痒颗粒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金蝉止痒颗粒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04):37-38.)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2袋,一日3次,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腥发等 *** 性类食物;婴幼儿、脾胃虚寒者慎用;因肾病、糖尿病、黄疸、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应以治疗病因为主;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服药期间如出现口唇发麻应立即停药。本品不宜长期或反复服用。
黄蒲洁肤洗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黄柏、蒲公英、蛇床子、黄连、苦参、百部、土茯苓、白藓皮、虎杖、丹参、丁香、薄荷等16味组成。
适应症: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妇女带下量多,色黄或呈泡沫状,气味臭秽;亦可用于湿疹,手足癣(水疱型)。
用法用量: 外用,洗浴、外擦或冲洗,一日1-2次。
1、带下病:可取本品适量外擦患部,或将装入适量药液的冲洗器送入 *** 内直接冲洗(冲洗器用完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妥善保存,下次使用前再用开水冲洗一次)。
2、湿疹、手足癣:可取本品10ml加90ml温水,搅匀后洗浴,或直接用本品外。
注意事项:带下病患者经期、孕期妇女禁用。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治疗期间忌房事,配偶如有感染应同时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糖尿病所致的瘙痒不宜使用;带下伴血性分泌物,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者,应去医院就诊。
金松止痒洗液——具有清热祛湿、杀虫止痒的功效。
主要成分:本方由金银花、松叶、白藓皮、千里光、大叶桉叶、黄芩、土茯苓、蛇床子、甘草组成。
适应症:用于成年女性外阴炎,湿热带下,外阴及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外用,取本品稀释5倍后,外阴或 *** 抹洗或冲洗,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可用2个疗程。皮肤病患者可直接用原液涂抹患处,每日3-5次。
注意事项:经期、孕期妇女禁用。本品含少量乙醇,为减少 *** 应稀释使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
蟹黄肤宁软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螃蟹壳、黄柏、苦参、昆布、蛤壳组成。
适应症:主治浅部皮肤真菌病(手、足癣,体癣,股癣)属湿热浸淫者。
用法用量:涂于患处,早晚各1次。
注意事项:1、本品禁与眼睛接触。2、本品不适用于湿疹、接触性皮炎、麻疹等病。
通过上述药物简介,我们来总结一下止痒中成药的特点,只有根据病因选对药品,对症下药,才能有更好的疗效。根据止痒作用分类,有祛风止痒类、养血行血类、燥湿止痒类、杀虫止痒类,也有2类作用兼有的中成药。具体用哪种,需要医生诊断后,辩证使用,因为止痒药物也有一定副作用。
欢迎关注@玥亮说药,喜欢的朋友欢迎转发、收藏备用,您的点赞是最暖心的鼓励。
中国泡酒历史颇为久远。
从“医”的繁体字“醫”字上我们就能窥探一二。“醫”下面是一个“酉”字,“酉”本义是酒器,也被引申指代酒,所以在很多典籍中都能见到“医源于酒”的说法。
古代中医的典籍上大多都有关于泡酒的方剂,比如《黄帝内经》里的“鸡矢醴”。这味泡酒的原材料很特殊,是由炒制过的鸡屎和醴酒制成的药酒。书中还特别注明所用的鸡屎必须是白色部分,因为古人认为山里野鸡的白鸡屎是鸡之精华。据说“鸡矢醴”治疗消化不良有奇效。
自唐宋起,国人对泡酒的喜爱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酒与各种各样的东西相配制,制成了千奇百怪的泡酒,比如乌蛇酒,桃花酒,蛤蚧酒,松木酒等等。这种喜欢自己 *** 泡酒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逐渐形成“三大门派”。
最常见的门派当属“水果泡酒派”。以水果作为原材料的泡酒很多,秋梨酒,荔枝酒,石榴酒,樱桃酒,李子酒……品种繁多,数不胜数,其中以青梅酒最负盛名。
说起青梅,最出名的典故当属《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
我国西南地区和沿海一带,泡制青梅酒的历史颇久。每个地方的手法因为气候、水质和青梅品质不同,也略有差别。沿海一带的人们喜欢用度数较低的米酒或者黄酒来浸泡新鲜青梅 *** 。而云贵川等地的人们则喜欢用发酵工艺 *** 的梅子酒。
一般来说,“水果泡酒”的 *** 工艺较为简单。采摘回来的新鲜水果挑选一番后便用清水洗净晒干,然后就装到一个坛子或者玻璃罐中,倒入没过水果的白酒,加入适量的冰糖,将罐子密封得严严实实,接下来的工作就全部交给时间来完成。等到水果的酸甜味全部都释放到酒中时,就是开罐享受的时候。
曾经有句戏言,国人将能做菜的材料都归入食材,不能入口的食材归入药材。这句戏言在泡酒界也同样适用。
泡酒界势力更大的一派当属“药材泡酒派”。越是珍贵的药材,在泡酒界越有号召力。人参、藏红花、鹿茸如今已经不算稀奇,各种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和爬行动物的胆囊正开始走红。人参鹿茸 *** 泡酒尚有据可查,用各种“鞭” *** 泡酒,是基于国人“吃什么补什么”的思路。这种质朴的思路在泡酒界倒是颇有市场和历史。
大多数有泡酒习俗的地区都会就地取材 *** 泡酒。比如在四川藏区会使用羌活、冬虫夏草,沙棘、大当归药材 *** 泡酒。四川西昌地区则会用当地的伸筋草、红活麻、小寒药、木瓜等药材泡酒服用。
如果要寻找“药材泡酒派”的代表,苦荞泡酒一定榜上有名。
苦荞广泛种植于我国西南和北方地区,其中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生物类黄酮等,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证实苦荞麦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尿糖等功效,被称为“三降食品”。
苦荞泡酒是近些年新奇的新品种。苦荞在酒中溶解了一部分黄酮类物质,使泡酒具有了亮丽的金黄色,白酒浸泡让苦荞多了特殊的风味。这样的苦荞泡酒不仅有了特殊的感官,还具有了一定的保健功能。现在苦荞泡酒已经成为了四川省凉山州这个苦荞麦产业发展源头的主要产品之一。
前文提到,中医理论认为药酒用处颇多,补气益血、温肾壮阳、通经活络、祛寒止痛等功效常见诸于文字。既然泡酒有如此多的好处,热衷于进补的国人自然会跃跃欲试。这样就也形成了泡酒的第三个派别“杂物泡酒派”。
之所以称之为“杂物”,是因为这个派别泡酒的方子或者来源于医书,或者他人推荐的,所用的材料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鸟瞰整个巴蜀之地,除成都平原以外,余者皆为高山大河所分割。这些地方崎岖难行,高山峡谷,道路险峻,时常还有猛兽出没。众多的山脉和大河不仅孕育了勤劳坚韧的巴蜀人民,同时也是各种特殊药材产生的润土。
蛇的舌头和眼睛,鸡的性腺,大个的蚂蚁……民间的自制泡酒材料早就不拘泥于中草药,各种重口味的器官和爬虫昆虫都在其中。有人认为吃毒物可以明目,甚至能以毒攻毒来“解毒”,于是蝎子、鱼胆、毒蛇等毒物就出现在了泡酒材料的清单上。有人认为名贵的野生动物有传说中的功效,于是明目张胆地将娃娃鱼,穿山甲等国家保护动物用作泡酒的材料。
民间普遍认为通过白酒的泡制,可以把材料中的“有效物质”溶解,从而通过喝酒来治病补身。那么这种想法是否站得住脚呢?
这里说一个小知识点,“泡酒”和“药酒”两者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混用,但是细微之处却有差别。两者在使用 *** 和效果上有很大的差别。有经验的医师会告诉你,自制泡酒并不是简单地将药材放到白酒中泡制即可,这其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颇多。
泡酒的泡制方式、泡制时间,存储方式,饮用次数等都有颇多讲究。
比如在药材和酒的比例上,通常会控制在一比十为更佳,根据药材药效的不同,还会有增减。如果酒多药少,则药物浓度偏低,药效就要打折扣;酒少药多,药物浓度过高,不符合泡酒“缓补”的特性。
自制泡酒的时间一般都认为时间越长越好,这样就能更大限度将材料中的“有效成分”释放出来。其实不然,自制的药酒浸泡时间一般在1个月左右较好。自泡药酒因密封性和工序的问题,若泡制时间过长,反而会让泡酒的效力挥发。
一般自制泡酒的方式都是冷浸,就是将配好的药材切成碎片或粗粒,置于容器里,然后加入适量的酒密封浸泡。其实还有一种热浸的 *** 方式。热浸是将药材装入纱布袋的药材与酒置入容器,隔水炖煮加热后再密封浸泡。多了一道炖煮的工序会更容易浸出药物有效成分,并且缩短浸泡时间。
最后提醒一句,泡酒也是酒。需根据具体情况和自身的体质选择,切勿贪杯多饮。
脂溢性皮炎怎么办?6种中成药,辩证使用你了解脂溢性皮炎吗?
脂溢性皮炎亦称脂溢性湿疹,是一种肉眼可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伴脱屑瘙痒的皮肤疾病,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面部(87.7%)、头部(70.3%)、胸部(26.8%)、下肢(2.3%)、上肢(1.3%),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按皮损表现有干性和湿性区别:干性表现为大小不一的斑片,基底微红,上有片状白色糠质状鳞屑;湿性表现为红斑、糜烂、油腻性痂屑,伴有腥臭味。按发病人群婴儿型和成人型(30~60岁多发)。婴儿型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在出生后一个月发生,一般可在3个月内自愈;而成人型则多表现慢性病程,反复搔抓,处理不当可出现严重的皮肤感染,容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
为什么会得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尚无定论,研究发现主要危险因素可能有遗传因素,马拉色菌感染(定居在皮肤,分解皮脂,产生代谢物进一步 *** 皮肤发生炎症),皮脂分泌过多(雄激素水平有关),皮肤表层屏障受损(可能存在过度摩擦清洁的情况);一般认为发病时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引发病理生理学改变。简单地说如果你有以下情况,极可能发病:1,父母中有人患脂溢性皮炎 ;2,饮食习惯不好,爱吃 *** 性食物,酗酒等;3,情绪压力大;4,患有神经功能障碍,如帕金森病;5,免疫功能失调,如艾滋病,器官移植术后等;6,本身患有皮肤病,如痤疮,银屑病等。脂溢性皮炎中医辩证为面油风,因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导致阳明胃经湿热受风而引起,病因辩证为肺胃热盛,脾虚湿困,血虚风燥。
得了脂溢性皮炎怎么治?
脂溢性皮炎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主要是调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调整情绪状态等,如保证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酒和辛辣 *** 食物,避免过度清洁和摩擦皮肤,加强控油与保湿;药物治疗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来选择外用药或口服药的类型。
- 外用药物治疗:婴儿型可每天用温水或婴儿洗发液清理皮肤,去痂皮,然后用润肤油轻轻 *** ;成人可根据自身情况或医生建议用含有特殊成分的护理产品和药物涂抹,如头部脂溢性皮炎 患者可选含焦油,硒,酮康唑或吡硫锌的洗发液洗头;糖皮质溶液制剂;酮康唑霜;他克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 口服药物治疗: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在瘙痒剧烈时止痒镇静;维生素B族或锌剂;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真菌感染或泛发性损害的时候可用;抗生素,常用药品如红霉素,适用于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炎症明显,范围较大,甚至出现红皮病倾向且患者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
- 中医治疗辩证以清热利湿,凉血润燥,祛风止痒,养阴清热为调养,外用消炎、杀菌、止痒辅助,治疗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哪些中成药可用于改善脂溢性皮炎?
姜黄消痤搽剂,本方由姜黄、重楼、土荆芥、一枝黄花、杠板归、绞股蓝、珊瑚姜七味药材组成。适用于粉刺(痤疮),油面风(脂溢性皮炎)属于湿热郁肤证。可清热祛湿,散风止痒,活血消痤。
肤疾洗剂,本方由苦参、白鲜皮、百部、花椒、硼砂、雄黄组成。可解毒杀虫,活血祛瘀,止痒收敛的功效。适用于脂溢性皮炎,湿疹,疥疮,花斑癣等瘙痒性皮肤病。
临床用药经验:
1、任培娜通过进行治疗小儿毛囊炎临床用药研究,得出结论:对于小儿真菌性毛囊炎患者,联合伊曲康唑和肤疾洗剂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同时不良反应无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杜旭群通过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得出结论:口服伊曲康唑与外用肤疾洗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好。
复方硫黄乳膏,本方由硫磺,硼砂组成。适用于疥癣、湿疹等皮肤病及脂溢性皮炎,可杀虫、解毒、止痒、疗疮。
热淋清颗粒,由头花蓼组成。适用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属于下焦湿热证。可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临床用药经验:
陈克刚通过探究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药物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热淋清颗粒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当归苦参丸(水蜜丸),本方由当归、苦参组成。适用于头面生疮,湿疹刺痒,粉刺疙瘩,酒糟鼻赤等属于血燥湿热证。可凉血,祛湿。
临床用药经验:
谢骅通过对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临床研究,得出结论:使用当归苦参丸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润燥止痒胶囊,本方由制何首乌、生地黄、苦参、桑叶、红活麻等组成。适用于痤疮肿痛,热结便秘属热毒蕴肤证;皮肤瘙痒属血虚风燥证。可养血滋阴,润肠通便,祛风止痒。
日常护理指导
脂溢性皮炎,通过正规治疗,80%可治愈,但因患者对此病认识不足,就医率不高,或因治疗后护理不当而复发。科学的日常生活护理可帮助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率。患者可调整心态,正确对待疾病,学习和询医了解此病,积极配合治疗,不要急躁中途放弃或自行用药(尤其是抗生素,一般是要经实验室检查后用药才比较有效的)。药物治疗往往有 *** 性大,副作用等情况,应严格遵医嘱按疗程用药。最后建议患者有科学的作息,保证睡眠充足,生活规律;用温水和温和的洗护产品定期清理皮肤;日常穿着以宽松舒适透气,质地柔软的棉质服装为主,减少皮肤摩擦;科学合理饮食,避免多糖多脂饮食,忌酒及辛辣 *** 食物,多吃蔬果,保证二便通畅。
既然先天的体质无法改变,那就要通过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学会调节情绪压力,积极治疗基础病来降低患病风险。今天玥亮分享的关于脂溢性皮炎的相关科普,你有所收获吗?
如需了解更多健康与用药问题,可@玥亮说药加关注,查看更多疾病用药有具体文章介绍,如阅读,学习对你有帮助,请转发,评论,让更多的朋友受益。#皮肤的真相##科普一下#
参考文献:
<1>皮肤病与性病,2018,40(03):379-380.
<2>吉林医学,2017,38(01):52-54.
<3>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9):26.
<4>皮肤病与性病,2018,40(03):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