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特产,西湖特产胎菊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52 0
“杭州特色产品伴手礼”入围名单公布 百年老字号西湖藕粉获青睐

近日,根据“长三角消保委联盟”2021工作部署,为进一步打响杭州品牌,积极引导和促进消费,深化“放心消费在杭州”建设,杭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了“2021年杭州特色产品伴手礼”测评活动。

杭州作为近年来国内最受关注的旅游城市之一,这是首次对代表杭州形象的伴手礼产品进行官方评选。杭州100余家优秀品牌摩拳擦掌,纷纷入场竞技。其中46家企业进入投票阶段,百年老字号“万元和”生产的西湖藕粉以其独特的江南风味脱颖而出,以首位入围的好成绩顺利进入复赛。

“万元和”作为浙江的老牌企业,自1890年始,就扎根于西子湖畔,伴随一代又一代的杭城稚子留下独特的节日记忆。创始初期以“前店后场”模式 *** 传统糕点、时令食品并经营南北货、茶食、蜜饯、滋补品等食品。其中更具有特色的就是传统糕点——西湖藕粉和月饼。

很多人会问,这款西湖藕粉胜在何处?据了解,这款西湖藕粉融入“新采嫩藕胜太医”之理,通过极其繁复的 *** 工艺到最后成粉包装,冲泡后的藕粉晶莹透明,口味清醇。玫瑰银耳的芳香,桂花风味的清甜,人参枸杞的清香,还有健康的不添加蔗糖,不一样的人间风味,一样的营养美味。呷一口,舌尖传来如西子碧波般的柔软细腻,反复回味中可感“急雨过池荷,飞洒来纵横”的畅然佳景。

“万元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食物不仅是食物,更是历史的衔接与文化的传递。这几年,他们坚守“守正养元”的品牌定位,专注美味回归食养,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 *** 有特色、有营养的食品,成为新时代糕点行业领军人。

杭州西湖,美的一塌糊涂

暑期旅行第二辑——杭州西湖

春风下苏白两堤的桃柳,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 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西湖的美景,惹出了千百年来世间男女的痴缠;人世风月,使得西湖历经千年依然妩媚依然,这片涟漪的湖水,沉默着见证了无数次 爱的际遇。长桥的十八里相送,许白二人的断桥重逢,在悠远的传说中,隐藏着西湖美丽的全部秘密。

交通

环湖观光电瓶车。环湖票价:40元/人,区间票价:10元/人,包车费用390元/小时(一小时起包,超过一小时按130元/半小时收费)。营运时间:8:30-17:00(冬);8:30-21:00(夏)环西湖高层观光巴士,全程一票制,票价:5元/人次,首末班时间:8:00—17:15。

饮食

西湖醋鱼、叫花童子鸡、老鸭煲、东坡肉。

叫花童子鸡

住宿

在西湖周围有很多宾馆,价格基本上在150到250之间。

西湖土特产

品南乳肉、杭州酱鸭、玉器、黑陶、灯采、泥人、织锦、西湖龙井茶

西湖绸伞、西湖藕粉、西湖天竺筷、南宋官窑、王星记扇子、张小泉剪刀等。

杭州景美人少的地方,去吃烧饼,看香樟树,最值得周末去打卡

上午去了杭州河坊街,在外婆家吃了午餐以后,周末特别热,就在银泰休息了一阵,就开车去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和余杭区西北部,距西湖不到5千米,规划总面积11.5平方千米,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是中国之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外甥女买好票以后,我们就从这里进去,还可以坐电瓶车进去,但是风景就不那么美了,因为沿路的风景就能坐车观花了。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三堤十景”:

三堤:福堤、绿堤、寿堤

十景: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舟胜会、莲滩鹭影、洪园余韵、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晨迹、河渚听曲。

2019年10月,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向杭州市余杭区慈善总会捐赠1亿元用于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研究及保护。

2012年1月11日杭州西溪湿地旅游区被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这也是中国首个国家5A级景区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公园里面有很多美食店,由于不是饭点去的,人不是很多

像这样的店的,大多数都是游客消费,周末一家老小去玩去避暑,在吃饭,真是惬意的一个周末。

不知道开在这里的肯德基味道还能原汁原味吗?

我们就沿着这条街逛,沿路的风景和特产店很美,也不那么热了

河渚街

河渚是杭州西溪湿地的一处古地名,在西溪湿地国家公园的东北部,主要入口在西溪湿地的福堤,距离西溪湿地福堤文二路入口四百米左右。河渚是西溪湿地的一处古地名,在西溪东北。

西溪公园里面有很多特产店,大多数都是本地特产

毕竟是公园,里面到处是各种公园常见的植物和树木,但是又大不

河渚街是一条以休闲、商贸集市、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民俗商业街,展示西溪特有的民俗文化和西溪物产等。
别看名称里有公园字眼,但是古色古香的街道,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像这样的店铺,西溪有不少家,价格不算太贵

各种糕点毕竟多,买的人也很多,大多数都是当地来度周末的,回家顺便带点小吃

丝绸就是杭州特色,这家丝绸店,价格不算太贵,我给老公买了一条大短裤,还不错

这种小烧饼,可以免费品尝

有好几种味道,看到当地人买了不少

小烧饼有好几种口味,甜香都有

桂花糕,也可以免费品尝,杭州盛产桂花糕,味道自然很美味

麻饼,有好几种味道,一个20元


可在茶馆品茗,在商铺购买西溪小花篮、蓝印花布、西溪米酒、糕团、古荡盘柿、竹笋、西溪鱼制品等土特产。

蓝印花布,这里有很多种款式,包包和衣服

蓝印花布雨伞鞋子等等

从这个店铺出来,就可以往前走,有不少店铺

在蒋相公祠堂瞻仰赈济扶贫、乐善好施的蒋氏三兄弟,在古戏台欣赏越剧表演,在龙舟展示馆参观西溪龙舟发展史,欣赏工匠的龙舟雕刻和模型 *** 。

蒋相公祠堂是宋代西溪人民为纪念乐善好施的蒋家兄弟而建造的。据史料记载:蒋家原来世代居住在蒋村一带,家境殷实,后来迁徙到杭州城内。南宋建炎年间,蒋崇仁、蒋崇义、蒋崇信兄弟三人继承父业,在杭城惠济桥旁开米行。蒋崇仁在家中排行第七,人称蒋七郎,是个大慈善家,因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爱戴,民间就把他家所在的那条街叫做七郎巷,即今天杭州的祖庙巷。

杭州西溪,骨子里透着美,难怪非诚勿扰要在这取景呢

这栋老楼,游客几乎都上去看看

从这上楼梯,往下看,真是景色优美

从楼下往下看,又是一番景象

西溪湿地,一曲溪流一曲烟

西溪出名,与南宋天子有关。当时赵构南逃于此时,被美景吸引,迷恋上了杭州,后来建都偏安于此,发出了“西溪且留下”的感叹。

看看,就这样看下面,高高在上

来这里的游客,都会留下身影

像这样的市井风情铜像,在杭州河坊街都有

在做面食糕点,麻花,哈哈

小朋友就当真的。先去摸摸是真的吗?

西溪湿地,一曲溪流一曲烟要说西溪最有故事的特产,大概就是香樟树了。

这里四面环水,东面秋雪滩上芦花摇曳,一经风吹,花白而轻如棉絮,如漫天飞雪,美到极致,乃西溪一绝。金秋时节,游人可以泛舟徐徐融入芦苇的世界,也可以登秋雪庵弹指楼,站在高处纵目远眺。电影《非诚勿扰》拍摄地

杭州不只有西湖,还有西溪。西溪是块湿地,面积很大,比西湖更便于亲近,曲曲弯弯的水道勾连起一座座小岛,人行其中,如在画中游。

香樟树是杭州的市树,西溪的香樟树,体态龙钟,许多都有百年历史。

杭州不只有西湖,还有西溪。西溪是块湿地,面积很大,比西湖更便于亲近,曲曲弯弯的水道勾连起一座座小岛,人行其中,如在画中游。


西溪的码头,静谧迷人,只想静静地坐着,看船只来往悠悠,看阳光从指尖溜走,西溪,永远在儿。

西溪是块湿地,面积很大,比西湖更便于亲近,曲曲弯弯的水道勾连起一座座小岛,人行其中,如在画中游。

坐在船上,只想船儿行得慢点再慢点,不想离去。

西溪的空气带有湿气,因此,在这里游玩并不太热

美景让人不让离去,湿地面积太大,今天只能观赏到此,下次如果有机会再来继续打卡。

西溪湿地,一曲溪流一曲烟

葛优主演的《非诚勿扰》曾在这儿取景,如今成了这儿的招牌。

我们就走了这些,都说太累了,都不想再走了,大约走了分之一的西溪,如果再往前走,到了晚上都走不完,所以,我们一群人就往会走,最后就坐电瓶车就出来西溪公园。

在杭州待了十几天,欢迎喜欢杭州生活和美景的小伙伴们,多关注,我把十几天游玩吃喝都全程记录下来了, 等我分享吧,下一站就去杭州的美食街了。

可可的美食,最关心的事就是家人的一日三餐,更大的爱好是创意各种美食。食谱只是分享自己 *** 美食的过程,不是唯一的标准。每日分享好吃好玩的,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西湖灵隐禅踪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三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古寺名刹。

其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行至武林(即今杭州)山中,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后建寺,名曰灵隐

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西的山岭之中,背依北高峰,面迎飞来峰,两峰挟峙,山地平缓,四周林青木秀,鸟鸣山幽,云飘雾浮。

寺中景点

原来杭州特产西湖藕粉并不是产自西湖,原产地在这,才卖40元一斤

说到杭州西湖,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中国的著名景点,作为杭州的一张名片,西湖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景观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游客争相前来。来西湖人们除了看风景、品美食,总想带点杭州特产回去,西湖藕粉应该是非常有杭州特色的产品。然而它虽叫西湖藕粉,却并非产自西湖,而是杭州市郊的一个小村子。此行我专程来到西湖藕粉原产地一探究竟。

西湖藕粉一直以来是杭州著名食品,历史上曾经作为“贡品”进贡皇室。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来到杭州西湖,不仅被西湖的美景所折服,更对西湖藕粉是赞不绝口,还特意将它作为杭州特产带回国去。

如今我们来到杭州旅游,在河坊街等很多特色商店看到的藕粉,其实与真正意义上的西湖藕粉还是有所不同,至少从 *** 工艺上有区别,有些甚至不是杭州本地产的藕粉。

那么当年美国总统所带的西湖藕粉在哪里呢?进入冬天,来自北方的寒流让杭州的荷叶垂下了头,此时也正是收获莲藕的季节。杭州市余杭区崇贤街道三家村,世世代代有种藕的传统,收获的鲜藕除了一部食用,其余的拿来做藕粉。而美国总统所带的藕粉就是来自于此,由总理选送。

三家村藕粉独特的品质,与莲藕的生长环境有密切关系。这里地势低洼,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十分适宜莲藕生长。再加上三家村藕粉 *** 一直都采用最传统的方式,保证了藕粉的品质,唯一缺点就是产量太少,与机械化生产相比,市场竞争力低。

不过三家村人好像并不在乎市场反应,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每年 *** 藕粉,除了自己吃其余的大都送给了亲朋好友。当我来到村子,正遇几位阿姨正忙 *** 藕粉,知道我的来意后,她们热情的接待了我,还介绍了藕粉的整个 *** 过程。

西湖特产,西湖特产胎菊-第1张图片-

三家村传统藕粉 *** 程序比较繁琐。首先将采收回来的莲藕洗净,去掉藕节,再将其打成藕浆,以前用石臼捣碎。然后将藕浆倒入布袋中,下面放一个缸或盆,用清水往布袋内冲洗,边冲边搅,直到滤出清水为止,这个过程叫洗浆,意思是将藕浆中的淀粉洗出来。

等冲洗过的藕浆沉淀后,去除上面的清水与杂质。然后再次过滤藕浆,提取其中最细腻的部分。如此反复沉淀、过滤三次左右,将最终得到藕浆放入大缸内沉淀。这样再等12小时以后,藕浆就成了像豆腐一样的块状。个人觉得整个 *** 过程与做豆腐相近,只是提取藕粉更细腻。

最后一步就是晒藕粉了。只见阿姨左手拿着沉淀好的藕粉块,右手拿着一把刀,在筛匾上快速的将藕粉切成薄如蚕翼的片状,每片厚度一至。这刀工看得我目瞪口呆,简直是神刀手啊。询问后得知,之所以要这么一刀刀的切,主要是为了藕粉口感更加的细腻。而这也恰恰是 *** 三家村藕粉的关键所在。

在拍摄过程中,我发现有位阿姨拿着的一把刀,整个刀面已经磨成了一个三角形,这应该是三家村手工 *** 藕粉的更好见证。三家村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西湖特产,如今他们仍不忘初心,坚持传统工艺,要的就是品质与口碑。临走前我顺便问了下价格,三家村手工藕粉每斤40元。作者简介:寒残一叶(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

探访杭州西湖藕粉原产地,手工 *** 一刀刀切,几十年磨掉半把刀面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出门旅游大家都喜欢买一点当地的特产带回去,送给家人和亲朋好友。杭州西湖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来到这里,要说游客最青睐的杭州特产,西湖藕粉绝对是其中之一,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产自西湖里的特产。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西湖虽然有大面积的荷花种植,但这些只是观赏荷花,并不产藕,也就没有藕粉了。真正的西湖藕粉来自杭州市郊的这个小村子,也许你都没有听过它的名字:三家村。正值春暖花开之季,三家村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做藕粉,此次我也专程跑了一趟,看看这藕粉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2021年3月拍摄于杭州市余杭区。

说起这西湖藕粉,那历来都是杭州的著名特产。在古代它曾作为贡品,远赴千里进贡皇室享用。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来到杭州西湖游玩,不仅被西湖秀美的景色所折服,更对西湖藕粉情有独钟,回国前还特意带了藕粉回去。尼克松带的就是三家村产的藕粉,总理选送的。

西湖藕粉之所以这么受欢迎,牌子能这么响亮,还与其优异的品质有关,因为好吃大家才会喜欢。那么浙江这么多地方产藕,为何就三家村的品质更好呢?这与当地藕的品质和特殊的加工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家村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崇贤街道,位于杭州城以北,距市区约20公里。三家村地处杭嘉湖平原,紧贴京杭大运河,这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十分适宜莲藕生长,而且品质上乘。

刚到三家村,正好遇到马大伯兄弟俩在采藕,有幸对他们进行了采访拍摄,马大伯也非常客气的接受了我们的要求。

据了解,三家村人做藕粉最早起源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有着藕粉界泰斗级的地位。每年入春后到清明节前后,三家村就开始忙着挖莲藕做藕粉了。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这藕不是冬天挖的吗,怎么到春天才挖?这就是三家村人做藕粉的秘诀之一,原来冬天莲藕刚成熟,淀粉含量不高,用来炒菜吃是很适合,不过要是用来作杭州特色小吃糯米藕或是藕粉,品质还不够那么一点。

经过一个冬天的积蓄养分,莲藕真正成熟,淀粉的含量已经达到了极致,此时采藕做藕粉正当时,迟了莲藕就将发新芽。对于藕,没有人比三家村人更了解它。

每次采藕前,三家村人还会看天气,得选有连续晴朗的天才行,这又是为什么呢?后面我会给出答案。

我们常说:藕出淤泥而不染。今天算是见识了,这些深厚的乌黑淤泥下埋藏着一根根粗壮的莲藕,需要用手一点点从泥土中将其摸出来。这个“摸”字也是整个采藕过程的精髓所在。据马大伯介绍:摸藕首先得找到它的位置,然后沿着藕身一点点剥离泥土,手法要巧,力道不够出不来,太用力藕容易断。藕一旦断了,泥水会灌入莲藕中,这根藕就无法食用了。所以当地人称采藕叫“摸藕”,凭得全是经验。


莲藕摸出来后,由于全身都是泥,所以需要粗清洗,一般用布条或是棉手套在藕田里直接将泥洗掉。有时你真的会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智慧,在这乌黑的泥土中,最终能收获如此洁白无瑕的藕粉。

一天采多少量,三家村人自己心里有杆秤。由于是手工作坊,一天能加工多少的量有限,所以采藕量需要控制,采多了放过夜藕不新鲜,影响藕粉的品质。马大伯今天采了差不多四担,量够了所以打算回去做藕粉了。

*** 藕粉的过程相当的繁琐,采回来的藕需深度清洗,不能有一点泥土,不然做出来的藕粉就不白。然后去藕节,再将藕打成浆。据大伯介绍,过去用石臼捣碎,非常的费时费体力,现在都改用电动的,这样打出来的藕浆更加的细腻。打好的藕浆会装入特制的布袋中,底下放一个大盆,用清水不停地往布袋中冲洗,一边冲一边搅,直至洗出清水为止,这个过程称为“洗浆”,就是把藕浆中的淀粉洗出来。

待冲洗出来的藕浆沉淀后,去除上面的清水与杂质。接下来是过滤,用的是特制的网,非常的细,肉眼看以为是块布。如此沉淀与过滤一共要反复三次,最终将过滤好的藕浆倒入一个大缸中沉淀。就这样,经过12个小时后,藕浆就成了一块豆腐的样子,只是它更洁白细嫩。

这最后一步就是晒藕粉了,这也是前面说的为什么要选连续晴天,因为做好的藕粉靠太阳来晒,而且不能等,时间久了会坏掉。所以在清明节前后,你时常能看到农家院子里晒着一个个圆圆的筛匾,这就是在晒藕粉。

这晒藕粉同样是个技术活,这时需要马大伯的老伴出马了。只见马大妈左手拿一块藕粉,右手拿一把刀,快速地将藕粉切成薄如蚕翼的片状,而且每一片都保持一致的厚度,让人看得目瞪口呆,这简直是神刀手啊。

为何要一刀刀切,主要是为了保证藕粉的细腻口感和晾晒的均匀,这也是当地藕粉好品质的关键之一。如今三家村手削藕粉的技艺,已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能得到很好的传承。

三家村人晒藕粉时,为了赶时间,一般左邻右舍有空都会出来帮忙,这已成为当地的一种习惯。在采访程中,我拍到一位大妈手中这把切藕粉的刀,已经被磨掉了半个刀面,据说这是几十年切藕粉切成这样的,这是三家村手工 *** 藕粉的见证。也正是因为这份初心,在如今的工业化时代,让三家村人仍坚守着传统的工艺,西湖藕粉的品质与口碑靠着就是这份初心与坚持。

在临走前我还了解了一下价格,今年三家村藕粉在当地卖50元左右一斤,对于10斤鲜藕 *** 一斤藕粉的成本来算,这样的价格应该算是很便宜了。当然在旅游景区肯定不是这个价,而且也未必是三家村的藕粉,因为手工藕粉的量非常的有限。

作者简介:寒残一叶(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

你知道杭州篮曾是西湖六大名产之一吗?这个亲手编的杭州篮让人感慨

都市快报讯 前天,杭州火柴厂厂长胡午寅爆料说,他刚刚收到一件礼物——一只竹篮,瞬时勾起了许多记忆。

“这就是正宗的杭州篮啊,我读中学时,每天要挎着两只篮子,到离家300多米的护城河洗菜洗碗……”胡厂长说,几十年前,杭州篮和西湖龙井、都锦生丝绸一样,是杭州特产之一,现在纯手工编的杭州篮,已经非常少见了。

胡厂长的竹篮是仇奶奶送的,两家是亲戚,仇奶奶住龙坞镇外桐坞村。

前天,我慕名来到外桐坞,赶巧仇奶奶又砍了新竹,受亲朋儿女托请,她要再多编几只,小儿子家的春茶要开采了,正好也能用到。

仇奶奶叫仇建英,眯眯眼,笑容可掬。竹子是前一天她上山砍的,去掉枝叶,从中劈开,一根变两根,两根变4根……一根竹子劈到后来,成了细细长长、宽不过2毫米厚1毫米的竹篾,就能编了。

仇奶奶先用竹篾搭成六边形篮底,然后往上层层叠加。为了篮子结实,竹篾间要尽可能紧密,收紧全靠手上力气,仇奶奶的双手从手指到掌心,一层厚厚老茧。

“编竹篮最伤手,初学的人没有不受伤的,老师傅不注意也会割到手,扎到刺。”仇奶奶说。

仇奶奶今年70岁,编竹篮编了50年。她说早些年粮食不够吃,村里竹子多,又靠近杭州城,差不多家家户户都编竹篮,送到城里卖。

“三四十年前,一只篮子能卖到8毛、一块钱。”仇奶奶小儿子李世良在一旁说,他10多岁跟村里的大孩子,骑自行车到离家20公里的红太阳广场(现在的武林广场)和卖鱼桥一带卖竹篮。

“那时候人还没车高,自行车横梁骑不上去,一只脚从车架掏过去踩。早上4点多出门,风吹过来,车子两边摆。到城里摆摊,一条街都是卖篮子的,谁的品相好就卖得快,运气不好一整天还卖不完,又累又饿,卖不完只好带回家……”

上世纪80年代,茶田包产到户,茶叶成了村里人家的经济支柱,编竹篮又苦又累又不赚钱,做的人家就少多了。

仇奶奶现在也只是偶尔编编,别人请仇奶奶帮忙编个篮子,她摆摆手,得空了再说。人家堆着笑,说给奶奶添麻烦了,您得空做的时候顺带多做一只吧。“请不动她的,编杭州篮她要看心情。”小儿子李世良笑着说。

春节到现在,仇奶奶几乎没出过村,不走亲戚,不聚餐,也不打牌。大儿子在城里开饭店,往年春节工人回家,她就去帮忙,洗菜配菜。今年受疫情影响饭店没开,仇奶奶一下子闲了下来,用她自己的话“忙了一辈子,闲不住,不干活浑身不得劲”。这才开始又编起杭州篮,过去亲朋好友托请的,一并编好寄过去,听别人夸她编得好看,奶奶心里很受用。

听李世良说,现在村里会编竹篮的,估摸不超过20个,仇奶奶几乎算是最年轻的了。

“这活又累又苦,年轻人谁愿意做呀,我也不耐烦做。”仇奶奶说。编竹篮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编一整天就坐一整天,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从一根竹子到一只篮子,要花一天,从经济效益看,肯定不值。

编了50年杭州篮的仇奶奶,并不支持年轻人学这个,“年轻人干点啥不好,要来学这个?”再说,也没有一个小年轻会来学。

前天胡厂长收到竹篮后也很感慨,他说杭州篮和他的火柴一样,从社会功能上讲,基本上完成了历史使命,可能最终会进入博物馆,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老读者回忆杭州篮

杭州西湖特产,五谷聚 西湖藕粉羹,果肉大又多!



详情点击这里↓↓↓↓↓↓↓↓↓↓↓↓↓↓↓↓↓↓↓↓↓↓↓↓↓↓↓↓↓↓↓↓↓↓↓↓↓↓↓↓↓↓↓↓↓↓↓↓↓↓↓↓↓↓↓↓↓↓↓↓↓↓







西湖水绿泛轻舟,浙江特产吃不够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海之滨,北部水道成网,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西南丘陵起伏,盛产山珍野味;东部沿海渔场密布,水产资源丰富。近年来,浙江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通过产业富农,构建农村产业发展新体系,推进传统农业与加工、文旅、康养等产业融合。据2019年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司指导发布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名录,浙江三十余种产品名列其中,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吧。


丽水市

缙云黄茶

  茶叶是缙云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全县茶园面积5.61万亩,全年茶叶产量为1165吨,总产值1.9亿元,有“中国名茶之乡”美誉。缙云黄茶是涌现的新秀,茶外形金黄光润、汤色鹅黄明亮、滋味清鲜柔和、香气独特持久。

庆元香菇

  庆元香菇栽培历史悠久,是世界香菇之源。庆元香菇又称花菇,具有鲜嫩可口、香郁袭人的特点,不仅是席上之珍,还有独特的药用价值。2002年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

缙云米仁

  缙云米仁为丽水市缙云县特产,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缙云米仁果实外稃白色,颖果为淡黄色,呈宽卵形;脱壳后胚乳断面玉白色,粉性略糯;煮后汤呈乳白色,略带清香,无渣,味微甜。

缙云茭白

  缙云茭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缙云县现已成为全国更大的茭白生产基地,茭白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享有“中国茭白之乡”称号。凭借独特的气候优势,当地所产茭白鲜嫩脆口、质优味美,逐渐在省内外市场打响了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

云和雪梨

  云和雪梨细雪花梨又名云和雪梨,是浙江省12种传统名果之一。云和雪梨树势强,枝较细软,果大皮薄,圆形稍扁,底色淡绿。该梨果肉乳白,脆嫩、汁多、味甜、果心小。

遂昌菊米

  遂昌县石练镇是《增广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菊米的原产地,有着悠久的菊米生产历史。遂昌菊米外观轻圆黄亮,颗粒饱满紧实,表面光洁无毛,甚香;汤色嫩黄清亮,甘甜微苦、滋味辛凉,具独特的浓郁菊香。

庆元灰树花

  庆元灰树花俗称“舞菇”,是食、药兼用蕈菌,夏秋间常野生于栗树周围。庆元灰树花子实体肉质柔软,脆嫩味美,味如鸡丝,脆似玉兰,有松口蘑的香味,可以烹制成多种佳肴。近年来作为一种保健食品,风行日本、新加坡等市场。

云和黑木耳

  云和黑木耳为浙江省云和县特产,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云和黑木耳分布广泛,产量高,品质好,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可口的菌类食品,有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气止痛等功效,并能治疗痔疮出血、崩漏、产后虚弱等症。


嘉兴市


南湖菱

  南湖菱特产于嘉兴市,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湖菱外形圆润无角,其皮色翠绿,两端圆滑,并以皮薄、肉嫩、汁多、甜脆、清香而胜于其他品种。南湖菱不仅可以生吃、熟吃,还可以制糕点、佳肴或酿酒、制糖。

杨庙雪菜

  杨庙雪菜的鲜雪菜叶面绿色、叶柄及中肋绿白色,叶片半碎叶型、倒卵形,叶面较光滑,无蜡粉和刺毛,质地脆嫩。腌雪菜色泽黄亮,香气浓郁、爽脆味鲜。

海盐大头菜

  大头菜学名根用芥菜,当地农民习惯称之为“芥蓝头”。海盐大头菜经是腌制后的大头菜,略带一点酸、风味独特,可直接生吃,也可作炒菜或浇汤,与其它菜类搭配可配比出各色各样的各种花色菜肴,口味纯真,鲜不释口。2007年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温州市

平阳鸽蛋

  平阳县蛋鸽产业规模化饲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现已有“星亮”、“眉峰”、“双蕾”牌鸽蛋等多个品牌。平阳县蛋鸽在饲养过程中全部采用饲料原粒饲喂,无任何添加剂,其所产的鸽蛋口感嫩滑、风味独特;富含胶原蛋白和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高。


金华市

永康舜芋

  永康市土壤主要有黄壤、红壤、潮土和水稻土,适宜舜芋生长。永康舜芋呈圆筒形,子芋个大;芽粉红色,皮薄形美、叶痕清晰;肉色洁白,肉质细腻、口感鲜糯、回味甘香、品质独特。

永康五指岩生姜

  永康五指岩生姜是姜的一种,属于姜科,栽培在海拔1000余米的唐先镇中山的五指岩山。五指岩山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栽培采用传统 *** ,因此风味独特、品质优良。五指岩生姜是著名生姜品种,既可食用,又可入药。

兰溪小萝卜

  兰溪小萝卜主产区在兰溪“三江五溪”两岸,该区域土壤由河沙冲击发育而成,土质通透性好,耕作层厚,冬季地下水位低,是兰溪小萝卜生长的适宜土壤。兰溪小萝卜肉质根倒卵形,皮薄洁白,肉质细嫩致密,加工后外形不变,色白形美,入口脆嫩、爽口味鲜。

永康方山柿

  永康方山柿果实圆形或方圆形,成熟后果色泽鲜艳,橙黄至橙红果肉颜色与果皮相近,肉质细腻,汁液丰富,甘醇适口,香气独特,纤维少,充分成熟的果实甚至可插入吸管将果肉吸净,只剩果皮,无核或少核,可食率高,品质佳。

兰溪杨梅

  兰溪是中国杨梅之乡,也是浙江省中西部杨梅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已在兰溪市形成特色的“五十里杨梅长廊”。兰溪杨梅果大核小,甜酸适口,紫黑乌亮,富含纤维素、矿质元素、维生素、果胶、脂肪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兰溪枇杷

  兰溪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一年中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7℃,历史上更低气温-8.2℃,适宜种植枇杷。兰溪枇杷以色艳形美、肉质细嫩、甘甜酸洁而闻名。

武阳春雨

  武阳春雨茶是1994年由武义县农业局研制开发的名茶,问世以来屡获殊荣,1999年获全国农业行业更高奖99中国国际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武阳春雨花果香显,滋味甘醇,“色、香、味、形” 自然品质独特,在历史上享有盛誉。

武义宣莲

  武义宣莲产自浙江武义县,发源地在宣平西联乡壶源村,始种于唐朝显庆年间,以颗大粒圆、饱满肉厚、肉酥味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而著名。

永康灰鹅

  永康灰鹅,主产于浙江省永康。鹅躯体呈长方形,背部羽毛呈深灰色,腹部为白色,主要分布于永康江及支流水系两岸,是唯一冠以“永康”并入选《中国优良地方畜禽品种名录》的优良地方品种。

绍兴市

枫桥香榧

  枫桥香榧特产于浙江诸暨市,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枫桥香榧均匀齐整,壳薄仁满,出仁率60%至65%。外壳呈米黄色,去衣容易,破壳时部分种衣自行脱落,具有枫桥香榧固有而独特的天然清香味,肉质细腻,酥松爽口。


衢州市

常山猴头菇

  常山猴头菇的鲜菇色泽洁白或淡黄色,外形头状、球形至扁半球形,无柄,直径3-15厘米,肉质细嫩,表面密布针形菌刺。鲜品猴头菇清香,口感嫩滑,成熟后味微苦;干品呈淡黄色至黄褐色,香味浓郁,味微苦。

开化清水鱼

  开化清水鱼是开化传统美味之一,因地处钱江源的优质水源,开化草鱼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背部溜黑,鳃色红艳,鱼肉细腻鲜嫩而有弹性。最为奇妙的是,开化清水鱼生长非常缓慢,两三年才长一两斤,所以肉质紧实,绝无塘泥腥味。


记者丨韩雨珂

编辑丨林晓岚

浙江十大特产,金华火腿排之一,西湖龙井不服,杭白菊怎么想

1、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又称火朣,浙江金华传统名产之一。具有俏丽的外形,鲜艳的肉,独特的芳香,悦人的风味,即色、香、味、形,"四绝"而著称于世,清时由浙江省内阁学士谢墉引入北京,已被列为贡品。为中国腌腊肉制品中的精华。金华出产的"两头乌"猪,后腿肥大、肉嫩,经过上盐、整形、翻腿、洗晒、风干等程序,数月乃成。香味浓烈。便于贮存和携带,已畅销国内外。

2、龙井茶

龙井茶是中国传统名茶,著名绿茶之一。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村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龙井茶得名于龙井。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的龙井茶村。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萧山、富阳)、越州龙井(绍兴地区)。

3、杭白菊

杭白菊,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桐乡地区的特产。杭白菊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杭白贡菊"一向与"龙井名茶"并提。杭白菊花瓣洁白如玉,花蕊黄如纯金,有很高药用价值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桐乡杭白菊,还可代茶饮用,其色香味不亚于龙井茶。经常饮用,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抑制毛细血管的通性,起到抗炎强身的作用。

4、余姚杨梅

余姚杨梅,产于浙江省余姚市,特点是颗大、色艳、汁多、味重,自古名噪海内外,余姚杨梅种植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而且据境内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七千年前就有野杨梅存在。由此赢得"余姚杨梅冠天下"的美丽盛誉。

余姚杨梅果形奇异,肉质细软,风味独特,酸中带甜,甜中带酸,上市期短而不耐贮运,品种可分为白种、红种、粉红种、乌种四类。其中白杨梅颗粒大、色泽晶莹,回味清香,采摘较迟,较易运输和储藏。乌种中的荸荠种肉细软、核粒小、味香甜、液汁多,为杨梅更佳品种。

5、宁波汤团

汤团又称汤圆,是浙江省宁波地区著名传统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宁波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6、西湖藕粉

西湖藕粉是浙江省杭州地区名产之一。其风味独特,富含营养。 杭州艮山门外到余杭县一带是西湖藕粉主产地,旧时是为皇家提供"贡粉"。 藕是荷花在地下的茎,经特别加工制成的藕粉,呈薄片状,质地细滑,色泽白中透红。服用时只需先用少量冷水调和,再用开水冲调成糊状即可,冲泡后的藕粉晶莹透明,口味清醇,有生津开胃,养血益气的功效,是极适用于婴孩、老人、病人的滋补品。

7、龙泉香菇

浙江丽水的龙泉是世界香菇发源地之一,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所产段木香菇、代料香菇质地优厚,菇形园整、色泽纯正、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深受客户的欢迎。

8、塘栖枇杷

塘栖枇杷是浙江省余杭乃至全国享有盛名的传统特色果品,塘栖枇杷成熟早,是初夏淡季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良水果,是果中珍品。杭州塘栖是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河湖池塘星罗棋布,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条件适宜,特别适合于枇杷生长发育。该地枇杷林蜿蜓密布,冠盖浓郁,四时苍翠,这方人文水土,孕育了品质超群、风味特佳、古今闻名的塘栖枇杷。

9、嘉兴粽子

嘉兴粽子是浙江嘉兴汉族传统名点,具有悠久历史。嘉兴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而著称。尤以鲜肉粽最为出名,被誉为“粽子之王”。嘉兴粽子因其滋味鲜美,携带、食用方便而备受广大旅游者厚爱,有“东方快餐”之称。

10、天目笋干

天目笋干,是杭州市天目山传统名产。天目山属杭州辖临安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最适宜于竹的生长。所产竹笋有壳薄、肉厚、质嫩、鲜中带甜的特点。

标签: 西湖 特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