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农食山人
编辑|农食山人
引言
黄瓜(Cucumis sativus)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它的高产和美味使其成为家庭和商业农场的重要作物之一。然而,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威胁,这些病害可能导致产量下降和质量降低,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作物的全面损失。因此,黄瓜病害的管理和预防对于实现高产高质量的黄瓜生产至关重要。
黄瓜病害多种多样,包括霜霉病、疫霉病、褐斑病、细菌 *** 斑点病等,它们的症状和病原体也各不相同。病害的爆发不仅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还与种植密度、土壤管理、养分供应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黄瓜栽培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有效的管理和预防措施,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黄瓜栽培中常见的病害及其症状,介绍病害的管理策略,包括选择抗病品种、灭菌土壤、养分管理等 *** 。此外,还将讨论预防措施,如实施卫生措施和定期监测,以及监测和早期检测 *** ,如使用生物传感技术。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管理黄瓜病害,提高黄瓜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一、黄瓜常见病害及其症状
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黄瓜病害及其症状的介绍:
1. 霜霉病(Downy Mildew)
症状: 霜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最早表现为黄瓜叶片上出现淡绿色到 *** 的斑点,后来逐渐变成褐色,并逐渐扩展。叶片的下表面可能出现灰白色的霉层。病害严重时,黄瓜叶片可能枯萎、卷曲和脱落。
2. 疫霉病(Powdery Mildew)
症状: 疫霉病通常在黄瓜叶片上表现为白色或灰白色的粉末状斑点,特别是叶片的上表面。受感染的叶片可能出现黄化、卷曲和枯死的迹象。这种病害也可能影响黄瓜的果实。
3. 褐斑病(Anthracnose)
症状: 褐斑病表现为黄瓜果实上出现深褐色至黑色的斑点,斑点可能逐渐扩大并覆盖整个果实。受感染的果实可能变软并产生恶臭。叶片上也可能出现圆形的褐色斑点。
4. 细菌 *** 斑点病(Bacterial Leaf Spot)
症状: 细菌 *** 斑点病的症状包括黄瓜叶片上出现小水渍状的斑点,这些斑点逐渐扩大并变成褐色。受感染的叶片可能变得脆弱,最终脱落。这种病害也可能影响黄瓜的果实。
5. 黄瓜嵌紧病(Cucumber Mosaic Virus)
症状: 黄瓜嵌紧病是一种 *** *** 害,表现为黄瓜植株的叶片上出现淡绿色、 *** 或白色的嵌紧斑点。受感染的植株生长迟缓,叶片可能呈现变形、卷曲和糙糙的表面。
6. 其他常见病害
除了上述病害外,黄瓜还可能受到其他病害的威胁,如炭疽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等。每种病害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识别 *** 。
黄瓜病害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取决于病害类型和严重程度。及早识别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减轻病害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将在接下来的部分中详细讨论。
二、病害管理策略
黄瓜病害的管理涉及多种策略,包括预防、监测和治理 ***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病害管理策略:
选用抗病 *** 强的黄瓜品种,这些品种对特定病害具有抵抗力,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风险。使用健康、无病害的种苗进行种植,以确保初期植株没有携带病原体。在种植前消毒土壤,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体。同时,确保使用清洁的工具和设备,避免传播病原体。避免过于密植,保持植株之间的通风和光照。采用间作 *** ,将黄瓜与其他植物轮作,有助于降低病害传播的风险。
维持适宜的养分供应,确保植物健康,以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避免过度灌溉,以防止土壤过于潮湿,因为湿润环境有利于某些病原体的生长。在黄瓜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养分需求适时施肥,但避免过量施肥,以减少养分流失和病害风险。避免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黄瓜或其他同属葫芦科的植物,采用旋转种植可以减少土壤 *** 定病害的积累。及时清除废弃的植株残体和杂草,以减少病害源的存在和传播。
利用天敌和益生菌等生物防治措施,如释放益虫或喷洒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害的传播。在必要时,采用合适的化学 *** 进行防治,但要遵循 *** 标签上的使用说明,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这些病害管理策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应用,以减少黄瓜病害的发生和传播。然而,注意及早识别病害症状并采取相应措施仍然至关重要,因此,监测和早期检测 *** 也是病害管理的关键部分,将在下一部分中详细讨论。
三、预防措施
预防是管理黄瓜病害的关键部分。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保持清洁: 定期清理种植区域,包括清除植株残体、杂草和落叶,以减少病害源的存在。避免交叉污染: 避免通过工具、设备、人员或手工传播病害。保持工具和设备的卫生,避免工作时触摸已受感染的植株。处理受感染植株: 及早识别并移除受感染的植株,以防止病害传播到其他健康植株。
定期检查植株: 对黄瓜植株进行定期检查,以寻找任何异常症状或可疑迹象。及早发现病害症状有助于采取控制措施。建立监测 *** : 建立定期监测 *** ,包括记录病害的发生情况和症状的变化。这有助于 *** 病害的趋势和严重程度。利用气象数据: 使用气象数据来预测黄瓜病害的风险。例如,霜霉病常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爆发,因此监测湿度和气温对于预测病害的风险至关重要。预警通知: 建立预警 *** ,可以向农民发送病害爆发的预警通知,以帮助他们采取及时的控制措施。
记录病害历史: 记录每个生长季的病害历史,包括发病时间、症状、严重程度和采取的控制措施。这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管理计划。培训: 为农民和工作人员提供关于黄瓜病害的培训,包括识别病害症状、合适的控制措施以及卫生措施的重要 *** 。信息共享: 促进农业社区内的信息共享,以便及时了解病害的发生情况,并采取集体控制措施。综合采用这些预防措施可以帮助减少黄瓜病害的风险,保护黄瓜植株的健康并提高产量和质量。然而,即使采取了预防措施,监测和早期检测仍然至关重要,以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病害扩散。
四、监测和早期检测 ***
监测和早期检测是管理黄瓜病害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病害的蔓延。以下是一些监测和早期检测 *** :
定期 *** : 定期 *** 黄瓜植株,特别注意叶片、茎和果实的症状。不同的病害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例如斑点、霉层、褐色病斑等。及早识别症状并进行分类可以帮助确定病害类型。使用手镜: 使用手持放大镜或携带式显微镜来仔细观察植株上的小细节,以检查是否有微小的病害迹象。生物传感器: 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如PCR(聚合酶链反应)或EL *** 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可以检测植株中的病原体或 ***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高度敏感的检测 *** 。
分子诊断: 使用分子生物学工具,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或基因测序,来识别病原体的DNA或RNA。这些 *** 能够高度特异 *** 地检测病原体,并可用于早期检测。叶绿仪: 叶绿仪是一种便携式仪器,可以测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由于某些病害会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仪可以用来检测受感染植株。建立监测 *** : 使用温湿度传感器、气象站和数据记录 *** 建立监测 *** ,监测环境条件,特别是湿度和温度,以预测特定病害的发生风险。
图像识别: 利用图像识别技术,通过拍摄植株照片并使用计算机算法来检测植株上的病害症状。这可以加速大面积的监测和诊断。以上 *** 中的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 *** ,选择合适的 *** 取决于可用的资源、技术水平和预算。无论采用哪种 *** ,定期监测和早期检测都可以帮助农民在病害爆发之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保护黄瓜植株的健康和增加产量。
结论
黄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但在其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威胁。因此,有效的病害管理和预防策略对于保护黄瓜植株的健康、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黄瓜病害的常见类型及其症状,以及管理和预防这些病害的策略。
通过选择抗病品种、种植健康种苗、维持卫生、合理施肥和灌溉、以及采用生物防治等 *** ,农民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风险。此外,定期监测和早期检测 *** ,如观察症状、生物传感技术和分子诊断工具,有助于及早发现病害,采取及时的控制措施。
建立预警 *** 和监测 *** ,利用气象数据和图像识别技术,也可以提供有力的工具来预测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风险。最后,农民教育和培训,以及信息共享和合作,对于有效的病害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和 *** ,农民可以更好地管理黄瓜病害,提高产量和质量,实现可持续的黄瓜生产,从而为食品供应链和农业可持续 *** 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Adhikari, T. B., & Bhattarai, S. P. (2019). Cucumber downy mildew: Biolo *** , epidemiolo *** ,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 and disease *** *** ment. Agricult *** al and Forest Meteorolo *** , 272-273, 36-45.
Babadoost, M. (2012). Bacterial leaf spot of cucumber: *** *** ment practice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Extension.
Ellis, M. A., & Grove, G. G. (2015). Ma *** ment of powdery mildew on cuc *** bit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gricult *** e and Nat *** al Reso *** ces.
Keinath, A. P. (2014). Fungicide resistance in cuc *** bit powdery mildew: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 Plant Disease, 98(10), 1268-1280.
Ku *** r, V., Mishra, A. K., & Rani, A. (2016). Ma *** ment of Cucumber Downy Mildew: An Integrated Approach. Indian Jo *** nal of Agricult *** al Research, 50(4), 313-320.
丝瓜、黄瓜如何结瓜多?巧妙的4步管理,好瓜一茬接一茬种瓜得瓜,大家种植丝瓜、苦瓜、黄瓜等蔬菜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它结出的瓜果,当然了产量高,大家辛苦劳作才更有意义,可有时候因为 *** 作、管理 *** 出了问题,最后结不了多少瓜。
明明秧子看上去挺大的,就是长不出太多瓜,还有的人发现花在生长时很容易发黄掉落,根本坐不住瓜,这样一来,影响的就是整个后面的经济效益。
其实这些看似头疼的问题,还是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那么接下来就教给大家几个小技巧,保证黄瓜、丝瓜等连续不断结瓜、摘完一茬又一茬。
一、调整好植株
要想让丝瓜、黄瓜等高产,首先要培育好健壮茂盛的秧苗。如果秧苗长不好,柔弱细嫩,就一定长不出更多的瓜,秧苗越强壮,结瓜能力才会越强。因此必须要学会培养好秧苗。
培育秧苗时要注意,时间选择在开花结果之前,增加秧苗所需的氮素肥料,如果等到坐瓜时才培养秧苗,就会影响瓜的坐果率。
到了开花结瓜的阶段,就要调整植株,帮助顺利结瓜。一般秧苗上维持至少14-15个功能叶,不至于因功能叶过少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导致坐瓜质量。
另外,瓜须还要定期掐去并结合整枝,这样可节省、 *** 养到幼瓜上,达到提高产量的作用。
二、管理好肥水
要想丝瓜、黄瓜等瓜类植物的产量高,肥水管理是不可少的,数量上也不是多就好,注意瓜类植物喜肥水不耐肥,要少施勤施。有很多人在种植这类植物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含氮量高的肥料,看似藤蔓长势很旺盛,但就是结出的瓜少,有时候开花连瓜都坐不住。
这种情况就是瓜农的一个通病了,就是肥料施错了。丝瓜、黄瓜等的肥料的选择要尽量多使用有机肥,化肥少用。
在苗期要施足氮肥,氮肥能促进苗的长势,并使其健壮。还有在生长过程中可以用香油渣有机肥搭配有益生物菌肥,每7-10天冲施一次,以促进瓜根系生长发育。
另外平时也要注意观察瓜的生长情况,是不是好浇水了、旱了,这一点不是凭感觉盲目去浇水。可以在清晨观察瓜的叶片上是否有水珠,如果叶片很干,一点水珠都没有,而且瓜秧的卷须无法伸直,这时候就已经很旱了,该浇水了。
三、充分利用叶面肥的作用
瓜类植物生长阶段很长,底肥是不足以满足它整个生长期的,尤其是坐果期,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除了底肥与根部施肥两种基础施肥方式外,施加叶面肥也是非常重要的。
瓜类的叶片可以帮助植株吸收肥料与水分,而合理的施加叶面肥就能对瓜类的生长发育起到不小的辅助作用。施加叶面肥好处多多,除了可补充大量养分外,还可促进雌花生长、多结瓜并提升质量,而且还能预防早衰。
常用叶面肥分享: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3000倍液芸苔素内酯+1%红糖,或者是天达2116+爱多收+大量元素叶面肥。
这两个配方从开花期开始就可交替使用,并可多次施加,连续3-4次,注意这期间需要配合根部施肥。
除此之外,碍于夏季光照时间较长,雌花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条件足够的话可以在中午光照强的时段,进行2个小时的遮阳,这样可多开雌花。
四、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
不过种植什么作物都必须要做好会发生病虫害的准备,瓜类植物也不能避免。如果发生病虫害,就会大大影响瓜的状态甚至削减产量,关键是还不容易进行防治。
这就需要大家在瓜类生长过程中做好预防,保护植株以及根系不受病虫害侵扰,还有平时要注意观察瓜秧状态,一旦发现发病,就赶快控制、治疗,更好赶在发病初期控制住。
一般常用的杀菌剂或者是生物菌剂有:氨基寡糖素、哈茨木霉、乙蒜素、宁南霉素、杀毒矾、普力克、百菌清等, *** 是喷洒与灌根相结合,这些都可以减少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保证产量。
别小瞧了这五个管理黄瓜小妙招,都是老经验,书本上不一定能学到别小瞧了这五个管理黄瓜小妙招,都是老经验,书本上不一定能学到
黄瓜是夏季更受欢迎的蔬菜之一,由于其营养丰富、清爽可口,备受人们喜爱。然而,在三农领域,黄瓜的种植和管理也是一门技术含量较高的课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五个管理黄瓜的小妙招,这些都是传统农民们积累多年的经验,而在书本上却很难找到。
一、科学的品种选择
在种植黄瓜之前,科学地选择品种是至关重要的。不同品种的黄瓜在生长周期、耐病 *** 和口感上都有所差异。如果是露天种植,一般选择耐寒 *** 强、生长周期适中的品种;而在温室种植,则可以选择生长周期较长但产量高的品种。此外,还要关注品种的抗病 *** ,选择对常见病害有较好抵抗力的品种,减少后期的病害管理压力。
二、合理的密植和支撑方式
黄瓜是蔓生植物,因此需要适当的支撑方式。在种植过程中,合理的密植和支撑方式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和品质。农民们通常采用竖式支架或横式支架来引导黄瓜的生长,既有利于通风透光,又便于管理和采摘。
三、精准的浇水技巧
黄瓜对水分的需求较高,但过多或过少的浇水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精准的浇水技巧在三农领域尤为重要。一般来说,黄瓜的浇水时间以早晚较为适宜,避免高温时段浇水,以免叶面被晒伤。同时,采用滴灌或地面灌溉 *** ,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损失,提高用水利用率。
四、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是获得高产优质黄瓜的关键。传统的农民们通过观察黄瓜植株的生长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施肥。在生长初期,可以采用腐熟的有机肥进行基肥施用,有助于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在生长过程中,可以采用氮、磷、钾等元素配比合理的复合肥进行追肥,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
五、综合防治病虫害
黄瓜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给产量和品质带来极大影响。综合防治病虫害需要农民们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细心的观察。在三农领域,许多农民通过植保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 *** 。比如,通过合理的轮作 *** 、清除田间杂草、定期 *** 等措施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 *** ,一旦发现病害,及时采取针对 *** 的防治措施,减少 *** 物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管理黄瓜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种下 *** 等待收成,而是需要农民们掌握一系列科学的种植管理技巧。这五个传统的黄瓜管理妙招是多年农民经验的总结,可能在书本上难以找到。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三农领域的发展,这些宝贵的经验也在不断传承和创新。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相信未来黄瓜的种植和管理将会变得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十分感谢您的支持
文/望汀
摘要:
黄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然而,由于气候、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黄瓜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本 *** 主要介绍黄瓜的种植技术以及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通过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为黄瓜的种植业提供参考。
一、引言
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属于葫芦科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黄瓜的果实形状长而细,色泽鲜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由于黄瓜的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困扰,导致产量下降和品质下降。因此,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黄瓜的种植至关重要。
二、黄瓜的种植技术
(一)地块选择与准备
地块选择与准备是种植黄瓜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黄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以下是对地块选择与准备的详细介绍:
1. 地块选择:
选择适宜的地块是成功种植黄瓜的基础。以下是一些要考虑的因素:
(1)光照条件:黄瓜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应选择没有阻挡的地方,如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等遮阴物的地块。
(2)土壤条件:黄瓜生长需要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应选择土壤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地块。
(3)pH值:黄瓜喜欢中 *** 或略偏碱 *** 的土壤,pH值应在6.0-7.0之间。
(4) 风向:黄瓜容易感染霜霉病等病害,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地块,有利于降低病害的发生。
2. 地块准备:
地块准备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准备措施:
(1)翻耕:在种植前进行地块的深耕翻松,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 *** 和保水 *** ,提高根系的透气 *** 和吸水能力。
(2)有机肥施用:在翻耕的同时,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腐叶土等。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3)土壤改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可以添加适量的石灰、腐殖酸等改良剂,调节土壤的酸碱 *** 和养分含量,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4)排水 *** 建设:黄瓜对排水要求较高,因此,在地块准备过程中,应确保排水 *** 的建设完善。例如,修建排水沟、排水沟等,保证雨水能够顺利排出,防止水涝对黄瓜生长的不利影响。
(二)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是种植黄瓜的关键步骤之一,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黄瓜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品种选择的详细介绍:
1. 气候条件:
不同的黄瓜品种对气候条件有不同的适应 *** 。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对于温暖季节种植的地区,可以选择早熟型黄瓜品种,这些品种生长周期短,能够适应较高的温度和湿度。而对于寒冷地区,可以选择耐寒 *** 较强的品种。
2. 生长周期:
黄瓜品种的生长周期也是选择的考虑因素之一。早熟型品种一般生长周期短,约为50-60天,适合于气温较高的地区或需要提早上市的情况。中熟型品种生长周期为60-70天,适合大部分地区的种植。晚熟型品种生长周期较长,超过70天,适合气温较低的地区或需要延长收获期的情况。
3. 果型和品质:
黄瓜的果型和品质也是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选择合适的果型,如圆筒形、长圆筒形、瓢瓜形等。此外,还要关注果实的品质,如果肉的脆嫩度、口感和口味等。一般来说,果肉细腻、无苦味的品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4. 抗病 *** :
不同品种的黄瓜对病害的抗 *** 也不同。在选择品种时,可以选择具有抗病 *** 较强的品种,如抗霜霉病、 *** 病等。这样可以减少对病害的防治工作和化学 *** 的使用。
5. 市场需求:
最后,还要考虑市场需求。不同地区和市场对黄瓜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一些市场对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进行选择,以提高销售价值。
(三)播种与定植
播种与定植是黄瓜种植中的重要步骤,它们直接影响着黄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以下是对播种与定植的详细介绍:
1. 播种:
黄瓜的播种一般在春季进行,适应温暖的气候。在播种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 *** 选择:选择质量良好、健康的黄瓜 *** 。 *** 应该来自可靠的来源,具有良好的发芽率和抗病 *** 。
(2) *** 处理:可以进行 *** 处理,如浸种、热水处理等,以提高 *** 的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 处理可以使用适量的生物制剂或化学处理剂,按照产品说明进行处理。
(3)培育苗床:可以选择在苗床上进行播种,或者使用育苗盘等容器进行播种。苗床的土壤应该肥沃、疏松、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为 *** 的发芽提供良好的条件。
2. 定植:
黄瓜的幼苗一般在生长到2-3片真叶时进行定植。定植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地块准备:在选择地块时,需要提前进行地块的选择和准备工作,如翻耕、施肥和排水 *** 的建设。
(2)移栽苗床:将育苗盘或苗床上的幼苗小心地移栽到预先准备好的地块中。在移栽时,注意不要损坏幼苗的根系和茎部。
(四)施肥与水分管理
黄瓜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适时施肥。在播种前应进行基础施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在生长期间,可进行追肥,根据植株的需求施加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另外,黄瓜对水分的需求也较大,应注意及时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但避免过度湿润,以免引发病害。
三、黄瓜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病害防治措施
(1)病害预防: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病害的预防工作。首先要选择健康的 *** ,并进行适当的 *** 处理。其次,要合理轮作,避免连作连种。此外,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及时清除病害的侵染部分,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发展。
(2)病害诊断与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断病害是防治的关键。定期巡视田间,观察黄瓜植株的生长情况,注意病害的症状和特征,如叶片枯黄、斑点、腐烂等。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3)病害防治 *** :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的防治 *** 。常见的黄瓜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 *** 病等。防治 *** 包括合理使用化学 *** 、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在使用化学
*** 时,应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的产品,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施 ***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一些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拮抗细菌和真菌,用于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物理防治包括合理调节温湿度、加强通风、控制密度等 *** ,以改善黄瓜生长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害虫防治措施
(1)害虫监测与识别:及时监测和识别害虫是害虫防治的基础。在田间进行定期巡视,观察黄瓜植株和叶片上是否有害虫的存在。通过了解害虫的习 *** 和特征,能够有针对 *** 地进行防治。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寄生 *** 昆虫等自然敌害对抗害虫的繁殖和发展。常见的生物防治 *** 包括释放天敌、建立昆虫寄生 *** 真菌群落等。
(3)化学防治:当害虫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且其他防治 *** 无效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化学 *** 进行防治。在使用化学 *** 时,应注意按照标准剂量进行使用,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 *** 健康造成危害。
(4)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包括利用陷阱、粘虫板、覆盖网等方式,阻止害虫的入侵和传播。
四、总结与展望
黄瓜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是确保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通过合理的种植技术,如选择适宜的地块、合理施肥、科学浇水等,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黄瓜的健 *** 长。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然而,目前病虫害防治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化学 *** 的滥用、抗 *** *** 的产生等。因此,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绿色环保的防治 *** ,如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 *** 的 *** 。
结语:
综上所述,黄瓜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保障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有效的防治 *** ,能够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为黄瓜种植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应致力于绿色环保的防治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蔬菜种植联盟 2023-05-05 07:00 发表于山东
黄瓜:根系较浅,主要分布在表土7~8厘米,10厘米内最为密集,主根可深达60~100厘米。侧根横向伸展主要集中在半径30厘米内。抗旱能力较差,吸肥力较弱。黄瓜根系木栓化比较早,断根后再生能力较差。幼苗胚轴及茎上有发生不定根的能力,不定根的生长要比原根还要旺盛。茎为五菱,蔓 *** ,中空,有刚毛。茎的机械组织不发达,易折损。茎的长度与类型、品种和栽培条件有关。一般早熟品种茎较短,侧枝少,中晚熟品种茎较长,侧枝多。茎的粗和节间的长短是诊断植株强健与否的重要依据。叶为掌状或五角形,叶面积较大,上有刺毛。叶片薄,易受机械损伤。花黄瓜基本上是雌雄同株异花,也有两 *** 花出现。腋生, *** ,是虫媒花,自然杂交率高达70%以上。花期短,开花后5~6小时花柱失去生活能力。果实为瓠果,棒状,上有棱、线、刺瘤。黄瓜具有单 *** 结实的功能,但授粉能提高结实率。
温度:黄瓜喜热、怕冷,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2℃,在0-2℃条件下植株即冻死,5-10℃时有遭受冻害的可能,若经低温锻炼,可忍受3℃的低温;10-12℃以下生理活动失调,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生育。光合作用最适宜温度为25-32℃,35℃左右时其同化产量与呼吸消耗处于平衡状态。高于 35℃ 时其呼吸消耗大于光合产量,40-45℃时其细胞内原生质流动停止;50℃温度条件下1小时呼吸作用几乎停止。
光照:黄瓜喜光而耐阴,其光补偿点2000勒克斯,饱和点为5.5万勒克斯。育苗时光照不足,则幼苗徒长,难以形成壮苗;结瓜期光照不足,则易引起化瓜。强光下其群体的光合效率高,生长旺盛,产量明显提高;在弱光下叶片光合效能低,特别是下层叶感光微弱,光合能力受到抑制,而呼吸消耗并不减弱,减产严重。
一般阴一天之后的产量可下降1/3,连续数个阴天之后,产量几乎没有。若阴天时间过长还会给黄瓜生产带来严重恶果。黄瓜在短日照条件下有利于雌花分化,幼苗期8小时短日照对雌花分化最为有利。12小时以上的长日照有促进雄花发生的作用。
水份:黄瓜喜湿、怕涝、不耐旱,要求土壤的相对持水量85%-95%,空气相对湿度白天80%、夜间90%为宜。黄瓜不同发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其中发芽期要求水分充足,但不能超过土壤含水量的90%,以免烂根;幼苗期与初花期应适当控制水分,维持土壤含水量80%左右为宜,以防止幼苗徒长和沤根;结瓜期因其营养生长与 *** 生长同步进行,耗水量大,必须及时供水,浇水宜小水勤浇。
黄瓜的需肥特 *** :黄瓜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以钾为最多,氮次之,再次之为钙、磷、镁等。大约每生产1000千克黄瓜需消耗氧化钾5.6-9.9千克、氮2.8千克、五氧化二磷0.9千克、氧化钙3.1千克、氧化镁0.7千克,其各元素吸收量的80%以上是在结果以后吸收的,其中50%-60%是在收获盛期吸收的。
黄瓜的施肥技术:黄瓜生长期长,生长量大,保护地栽培每茬亩产量常在5000公斤左右,所以黄瓜生长期间需大量的肥料。黄瓜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机肥很重要,它不仅供应黄瓜多种营养元素,且可改善土壤结构,促进黄瓜根系生长。氮、磷、钾的吸收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每生产5000公斤黄瓜,大约需氮14公斤,磷4.5公斤,钾19.5公斤,同时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
苗期肥水管理:苗期主要以高N肥为主,但N、P、K的比例不能太失衡(像25-7-8、18-5-6等比例N:K>3以上),否则会导致瓜苗徒长,而造成死苗;而比较合理的高N肥比例有西洋复合肥20-10-10、西洋复合肥21-6-13.淋肥的同时可以加一些杀菌剂(普力克、噁霉灵)一起淋,这样子可以省一些人工。
施肥 *** :一般每亩铺施腐熟厩肥4000-5000kg,还可再在畦内按行开深、宽各30厘米的沟,施入饼肥100-150kg加西洋3代40kg,然后覆平畦面以备定植。根据每亩生产5000kg以上产量的经验,从黄瓜定植到采收结束,共需追肥8-10次。定植后为促进缓苗和根系的发育,在浇缓苗水时追施人粪尿或沤制的禽畜粪水,也可用迟效 *** 的有机肥料,开沟条施或环施。
追肥:根据每亩生产5000kg以上产量的经验,从黄瓜定植到采收结束,共需追肥8-10次。西洋醛浆(16-6-23)10---20公斤追施 根外追肥:叶面喷施0.3-0.5%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缺钙时可叶面喷施0.5%的硝酸钙水溶液。土壤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时,可以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2-3次。
种植黄瓜怎么管理才能产量高?做好这几点,产量高、品质高。黄瓜是一种常见的瓜类蔬菜,受到广泛种植和消费。要提高黄瓜的产量,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种植条件、品种选择、育苗管理、水肥管理、整枝打杈摘心等因素。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选地整地。
选取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种植。黄瓜对土壤要求较高,pH值在6.0-7.0之间,并且富含有机质。在种植前,进行适当的整地、耕翻,除草并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和水溶肥,如:冲施植康太宗,每亩3-5L,可有效调理土壤、减少板结、使土壤保水保肥。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病虫害抵抗力强的黄瓜品种,如“长江一号”、“紫光黄瓜”等,以确保高产量和品质。了解品种的成熟时间、生长习 *** 和适合的种植季节,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
瓜种催芽。
为了增加 *** 的出苗率,可以在播种前进行瓜种催芽处理。将黄瓜 *** 浸泡在温水中,使其吸水膨胀,然后将 *** 放在湿润的纸巾或湿棉花中,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促进 *** 的萌发。
种植时间
根据当地气候和种植季节,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黄瓜喜欢温暖的气候,最适宜的种植温度为20-30摄氏度。避免在严寒或过热的季节种植,以保证黄瓜的生长和产量。
育苗管理。
在育苗箱或小盆栽中进行黄瓜 *** 的育苗。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育苗基质湿润。一般情况下,黄瓜的育苗期为7-10天,等到幼苗之一片真叶展开时,即可进行下一步的管理。
瓜苗养护。
在育苗期间及定植后,对瓜苗进行适当的养护。提供足够的光照,保持温暖的环境。每天定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可以设置遮阳网或使用农膜覆盖,帮助控制温度和湿度。
适时定植。
在苗期生长到适宜的大小时,将瓜苗移植到田间。根据品种和植株的大小,保持适当的植株间距,一般为60-80厘米之间。避免在阴雨天气定植,以免引起湿害和病害,此外,还可以使用叶面肥来补充幼苗所需的营养,如:跟达太宗和优跟太宗,每亩500ml,生根发根,提苗壮苗来提高其养分吸收能力。
水肥管理。
黄瓜喜欢湿润的土壤,需要定期浇水。在果实膨大期和开花期,适当加大水量。施肥方面,使用有机肥料和液体肥料进行补充,每两周施一次,保证黄瓜植株的养分需求,例如:双保太宗和长直太宗,均衡营养吸收促进多开花多结果,提高黄瓜的产量和质量。
绑蔓引蔓。
黄瓜植株的蔓蔓生长较长,需要及时进行绑蔓引蔓。使用软绳或其他支撑物将蔓蔓绑起,避免蔓蔓接触到地面,减少病虫害的感染。
整枝打杈摘心。
在植株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及时进行整枝打杈和摘心。摘除主蔓的顶端,可以促进侧枝分枝,增加花果数量。一般情况下,保留2-3条主侧枝,适时修剪病残枝,保持植株整洁。
综上所述,通过选地整地、品种选择、瓜种催芽、种植时间、育苗管理、瓜苗养护、适时定植、水肥管理、绑蔓引蔓以及整枝打杈摘心等管理措施,可以提高黄瓜的产量。但是需要注意,不同地区和环境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管理措施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黄瓜生长旺盛期,3个方面没做好,难怪畸形瓜多,产量低在黄瓜种植过程中,很多农户经常看到弯曲瓜,大肚瓜,尖头瓜,这些都是畸形瓜。黄瓜出现畸形瓜是一种生理 *** 的现象,主要还是因为田间管理不当或者天气条件差造成的,要加强管理。
黄瓜是一种喜水喜肥的蔬菜,但是它的根系又比较弱,吸水吸肥能力弱。如果养分不足或者根系 *** ,就很容易出现畸形瓜。黄瓜是喜光蔬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光照不足,也会出现畸形瓜。黄瓜种植管理时,如何防止畸形瓜出现?
当大棚内有畸形瓜时,要及时摘掉,减少养分的消耗。然后再根据天气情况,田间管理情况来找原因,及时做出调整,减少后期畸形瓜的大量出现。
情况一:黄瓜因养分不足,出现畸形瓜的情况比较多。有些植株因为根系受损,吸肥能力差。看到弯瓜较多时,我们可以拔出一棵看看根系的生长情况。
如果只是根系比较弱,吸收到的养分不足,可以冲施海藻精,每隔15~20天用一次会更好。海藻精的作用比较明显,能促进根系的生长,养护根系,把营养输送到上部果实上,减少畸形瓜出现。使用海藻精的同时,肥料也要正常使用。
情况二:黄瓜生长需要大水大肥,如果根系生长没有问题,就要考虑肥料的使用是否合理。比如黄瓜结果之后,农户还是用前期的配方,氮含量过高,而钾含量不足,也会出现畸形瓜。
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调整施肥配方,由原来的高氮型或者平衡型配方,调整为中氮低磷高钾的配方,每亩十五公斤,配合浇水让黄瓜吸收养分。氮磷钾充足的同时,也要注意中微量元素的补充,防止生理 *** 缺素,影响瓜果生长。叶面喷施肥料,可以用磷酸二氢钾加上氨基酸。
情况三:因为天气情况差,光照不充足,而出现畸形瓜。这种情况没有特别有效的防治措施,只能从栽培上调整。比如合理密植,及时摘掉老叶黄叶,增加光照。同时还要注意,每棵上留瓜的数量,一叶一瓜,虽然结瓜数量多了,但是会争夺养分和光照。留瓜不合理,也会增加畸形瓜,更好隔两叶留一个瓜,才能保证结一个瓜成一个瓜。
黄瓜出现畸形瓜之后,要及时摘掉,看看是光照不足,还是养分不足造成的,及时做好调整。
半水培种植黄瓜,营养液管理有技巧,做好了,根系好长势壮种植水果黄瓜,很适合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种出的黄瓜口感脆甜,产量高。我们采用了半水培的方式种植,长势很健壮,很多农户朋友问,半水培或者水培种植时,营养液总是出现问题,根系腐烂,长势很差。无土栽培要想种植成功,营养液的管理也非常关键,采用水培种植时,有两个问题农户容易忽视。
1、营养液供液的时间和次数。水培种植黄瓜,营养液循环时要带来植株生长所需的水肥,另一方面要有充足的氧气。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生长时期,供液方式和供液量都有不同,既要有充足的水肥,又要有足够的氧气。我们在半水培种植黄瓜时,采用间歇供液的方式,基本上每隔半小时循环一次,每次五分钟。
在搭建水培槽时,坡降大概在70:1,营养液从进口处流到出口处,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基本上十分钟水槽内就没有营养液了,再过二十分钟再次进行循环。如果供液时间过长,水槽内营养液多,根系一直泡在营养液中,吸收不到氧气也会烂根,影响植株生长。黄瓜长势也很好,没有缺氧的情况,所以,这个营养液供液的时间和次数就很合适。但是这不是固定的标准,有些隔四十分钟供液一次,每次三分钟,要根据坡降高低,植株大小等方面来确定供液量,叶片长势正常,没有萎蔫就可以。
2、营养液的温度管理。半水培种植时,营养液的温度和根系生长的温度接近,如果营养液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也会直接影响生长。尤其在夏季种植时,外界温度升高,水培槽内的温度也会升高,不利于根系生长。黄瓜生长适宜的根部温度在25℃,超过32℃之后,就会受到影响。
如果植株长势较差,黄叶比较多,要测一下营养液的温度。要想降低营养液的温度比较难,有些降温效果好但成本比较高。我们一般建造地下式的水池,来保持营养液的温度,防止液温过高。同时水池上部要全部覆盖,上面盖一层遮阳网也有降温遮阴的作用,降低营养液的温度。
半水培种植黄瓜,营养液的管理非常重要,不仅仅要注意营养液的配方,肥料浓度,还要注意供液量以及营养液温度,尤其夏季种植比较困难,要及时观察植株长势情况。
用种植袋种植黄瓜,学会定植小技巧, *** 简单产量高种植袋里种植黄瓜,是一种低成本的无土栽培 *** 。很多农户问:“袋子里种植黄瓜,如何定植,一个袋子应该种几棵苗?”
黄瓜采用基质栽培,把基质配制好,然后填装到种植袋中,滴灌设备装好,这些都是前期工作。等这些前期设施做好之后,就要开始种植了。之一步就是定植, *** 和土壤种植时也有一定的区别。
黄瓜无土栽培,行距一般在一米二左右,种植袋可以按行距进行摆放,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种植目标调整。黄瓜定植的株距在20公分,一个种植袋里可以栽种两棵,采用单行密植的 *** ,等到吊蔓时再分苗。这样每亩种植的棵数多,产量和品质也有保障,而且还能节省种植成本。
有的农户问,一个袋子里能不能种植三棵?种三棵黄瓜,每亩种植的棵数增加了,如果一亩地用一千个袋子,能栽三千棵苗,能充分利用大棚的资源,还能降低种植袋和基质的成本。这种高密度的栽培对光照,水肥要求也比较高。如果生长期短,又想提高亩产量,可以试试一个袋子栽三棵黄瓜,管理好的情况下,长势和产量都没有问题。
所以,黄瓜定植的株行距多少,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如果之一次做基质栽培,建议一个袋子种植两棵,用两根滴灌带或者滴灌管,在滴孔处栽苗,有利于水肥的吸收。另外,在栽苗时和土壤种植也有不一样。黄瓜在栽苗之后,基质要湿润,如果基质过干,栽苗后再浇定植水不容易浇透。
基质可以先用水泡,然后再装袋,或者在装袋之后栽苗之前浇水。基质润湿之后,就可以定植黄瓜了。因为基质比较松散,栽苗时直接用手挖一棵坑,把黄瓜苗放进去埋上基质,这样就可以了,不需要用工具,栽上后也不用手压。
全部的苗栽好之后,进行浇灌定植水,定植水只用浇清水,不用肥料,而且定植水一定要浇透,种植袋下面的孔不断有水流出,这样就可以停止浇水了。定植水如果浇不透浇不均匀,不利于黄瓜的缓苗和后期的管理。
种植袋种植黄瓜,也是属于无土栽培的一种模式,不受土壤的 *** 。在定植时和土壤种植有不同,采用单行密植,一个袋子种植两棵苗,这样每亩种植的棵数多了,产量也会提高。栽苗之后,定植水一定要浇透。
烈日炎炎,最适合吃上可口解暑的黄瓜,它的热量低、水分多、营养成分多,可生吃可烧汤可炒菜,食用价值高,多年来一直深受消费者欢迎,很多女 *** 更是用它排毒养颜。
如今,很多人靠种植黄瓜致富,但黄瓜种植并不容易,一旦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品质差、产量低等问题,口感也不是太好。
如大棚内种植黄瓜,一旦管理不当,那就会只长秧不开花不结果。其实,只要合理种植管理,就能实现“一叶一瓜”,亩产可达5万斤,一亩地轻松赚上数万元。
只不过,到底该如何才能达到“一叶一瓜”呢?6个种植技巧要牢记,黄瓜多到摘不完!
1、底肥一定要充足
黄瓜对营养需求比较高,在有机质丰富、透水透气、pH值5.5-7.2的土壤中长势更好。不过,对于常年种植黄瓜的地块上,很难找到这种农田。
因此,做好底肥工作十分重要,不过很多人盲目施用化肥,这是错误的补肥方式,容易导致土壤板结化出现,根系也将很难壮大,不利于黄瓜的高产。
大家要以有机肥为重,一亩地可添加3000-5000斤腐熟的农家肥。农家肥的氮磷钾等成分含量比较丰富,且农家肥的微生物多,可很好的改善土壤,可有利于黄瓜根系的发育和壮根。
除了农家肥外,每亩还要施加50公斤的复合肥以及25-30公斤的过磷酸钙,这样就不愁黄瓜长不旺。
2、选种催芽、合理密植
想要黄瓜长势好,品种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如果 *** 筛选不合理,那对黄瓜品质、雌花率都有弊处。大家要选择抗病强、耐低温弱光、商品 *** 好的品种,如可选择中农12号、博美4号等。
*** 购买后,不能直接播种,需要对其进行消毒、催芽处理才行,先将 *** 放阳光下晒上1-2天,如此就可激活 *** 活 *** ,再放在55℃温水下泡上10分钟,可起到 *** 大部分细菌的效果。
如果想要彻底杀菌,还可放在100倍 *** 溶液泡上一刻钟,如此也可很好的消毒。
完成这些步骤后,还要将 *** 放清水内泡上3-4小时,让其吸收足够水分,放在常温下催芽,待到80% *** 露白后就可撒播在苗床之上。
待到秧苗长到12-15厘米时,就可移栽到农田里。定植时,一定要提前将弱苗、病苗、黄苗等清理出去。
栽种前,先对土壤进行整地起垄,畦高15厘米、垄宽为1.2米,沟宽为30厘米,这样可避免夏天雨水过多排不出去的问题。
定植时,可保证行距为60厘米,株距为30厘米,一亩地种植3500-4000棵之间。合理密植的好处是避免黄瓜种植太稠密,叶片相互遮盖,不透光不透风,不利于黄瓜生长。
定制后,就要做好搭架工作,一般4-5片叶子时就需要搭好架子,以方便黄瓜向上攀爬。
如果是在大棚中种植黄瓜,可用 *** 秧绳辅助,将黄瓜秧系在绳上,再用上夹子固定,以方便其向上生长。
而如果是露天种植,可采用“X形搭架”法或人字形搭架法,从而将黄瓜秧搭在架子上,让其向上生长。
3、合理整枝、打杈
想要保证黄瓜“一叶一瓜”,最重要的是做好打杈工作。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侧杈可以使得黄瓜多结果,进而提高单株产量,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
侧杈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消耗比较大,会分流光合作用合成的部分养分,进而导致主蔓开花结果都会受影响,也容易造成黄瓜早衰,因而需要及时去掉。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打杈呢?等到黄瓜叶片长到10-13片时,就可以将侧蔓打掉,时间不能太早,不然地下根系生长会受 *** 。
有种植大户对笔者说,他们家常年只留一个主蔓,可保证黄瓜一直生长,而侧枝结的畸形瓜较多。
在打杈的时候,也要注意合理留瓜。通常而言,秧苗长出8-10片叶子时就要留瓜,但最初时留瓜本着“3叶一瓜”原则,这样不会出现早衰现象。
等到黄瓜进入盛长期时,可以做到“一叶一瓜”,但需要有足够的营养做支撑,不然也会出现早衰现象。
想要让黄瓜营养合理利用,也要做好整枝工作,如剪叶子、去须等。
待黄瓜叶长出15-18片叶子时,此时黄瓜已采摘2次,秧苗长得已非常旺盛了,长度可达到2米左右,此时就需要剪叶子,之一次可留下10片叶子,留下功能叶,其他黄叶、弱叶、老叶都可及时清理。
等到叶片再长出18片时,还要继续剪叶子,留上10-12片叶子。但剪叶子时,叶柄要留在1-2厘米,避免伤口处细菌入侵。
当然,剪完叶子后,还要注意晾晒一周,等伤口恢复后,再进行落秧处理,也就是将黄瓜用吊秧夹吊起来。
而在黄瓜整枝过程中,还需要及时清理老叶,一般叶片长到40天以上就会老化,此时叶片发黄、易染病,且无法供给营养,此时就要及时清理。
打老叶时,注意要“自上而下”清理,这样也可以起到通风、透光的作用,不过一次打叶不能全打完,应保留10-13片叶。
还需注意的是,大家也要及时去除卷须。卷须是用来辅助黄瓜向上攀爬固定的东西,可保证黄瓜向上生长,获得更多光照。
但实际上,卷须在生长中对养分的消耗也非常大,因此生长中,大家完全可通过吊蔓或搭架的方式,替代黄瓜卷须的作用,从而将其去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整枝打杈过程中,切记不能在雨天进行,毕竟整枝中会形成各种伤口,而雨天修整很容易就会导致病菌趁虚而入。
因此大家可选择在通风好的晴天上午进行,可促进伤口更好的愈合,减少病菌侵入的途径。
4、土壤别太湿润
黄瓜不耐旱,对水需求量高,但黄瓜又不能缺水,因此每个阶段都要浇好水。
定植后4-5天,就需要浇上缓苗水,只要土壤浇透即可,不要浇水太多。浇完水后,还需要及时中耕松土,以保证根系更好的生长发根。
在黄瓜坐瓜前,一定要做好控水工作,10-15天浇一次水即可,不能浇太多水,可起到避免徒长、促进生根的作用。每次浇水后,就要做好松土、除草工作。
而到了结瓜期时,此时黄瓜开花、结果,对水分的消耗量比较大,再加上天气炎热,因此大家每隔5天就要浇水一次。
如果土壤太过干旱,那就会导致黄瓜落花、落果现象增多,且果实膨大速度减缓,其品质和产量都有所下滑。但如果浇水太多,黄瓜也会脆弱、细瘦,产量仍会下滑,其原因是根系供氧不足,养分吸收能力减弱。
因此,黄瓜生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土壤别太湿润,将土地湿度控制在70-80%即可。
待黄瓜采收后的晴天上午,还要及时浇上“催瓜水”,可保证黄瓜又好又快结瓜。
5、疏花疏果
在黄瓜生长之时,也需要做好疏花疏果工作,方可保证开花多、结果多。
一般来说,黄瓜雌雄同株异花,这就表明着不是所有花都可结果。通常来说,雄花对养分消耗较大,为了避免其抢夺养分,应该及时将其打掉,只留下5%或10%的雄花即可。
目前,很多黄瓜品种已实现不授粉就结果,雄花更是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大家选择黄瓜品种时,可选全雌花或强雌花品种,及时将雄花去掉,避免因雄花争夺养分,使得畸形瓜比例增多。
当然,为了提高雌花的授精能力,大家可购买点花 *** ,为每个雌花点花,如此就可保证其长出瓜果。
但如果雌花太多,结瓜多,也会使得黄瓜营养消耗太多,最后结果是黄瓜细瘦、化瓜、畸形瓜频出。
因此,这时候就要做好“疏花疏果”的功能,保证“一叶一瓜”,而如果黄瓜秧长势弱,可控制在“两叶一瓜”,其余雌花、瓜果清理掉。
很多人反应,黄瓜秧长得好,但就是不开花或开花少,这又是咋回事呢?其实,这种情况主要是磷肥缺乏。
此时,就需要及时补充磷钾肥,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流体硼,其中硼元素可保证黄瓜更好的坐果,促进黄瓜膨大。
其实,家里的鸡蛋壳、淘米水也可以合理利用起来,发酵后就可变成很好的有机肥,可保证黄瓜长势更好。
6、追肥
黄瓜生长中对养分需求高,光靠底肥是很难满足其生长需求的,因此,黄瓜生长中也要做好及时追肥才行。
一般来说,在黄瓜定植后10天,可施加5公斤/亩尿素,以保证植株更好生长,但氮肥不能添加太多,不然秧苗可能会徒长。
如果叶片发黄,可以适当采用叶面肥,如葡萄糖60g+尿素50g,再兑水20公斤,七天喷施一次,可让黄瓜叶片长得厚绿,茎秆也十分粗壮,对后期黄瓜结瓜有很大好处。
而到了结瓜期,此时就需要10-15天追一次复合肥,每亩25公斤左右,外加10公斤 *** 钾。
待黄瓜到了生长后期,衰败严重,开花少甚至化瓜,此时可将全部果实摘掉,一周内不让其结瓜,再及时追加氮肥、浇水,黄瓜就可重新恢复生长,从而延长生长期。
而到了结瓜盛期,此时就要以磷钾肥为主,除了必要的复合肥外,也要及时喷施叶面肥,以满足黄瓜的生长所需。
叶面肥的选择上,可采用50g葡萄糖+30g磷酸二氢钾+10ml芸苔素,其效果是可以保证黄瓜多开花,也可使得果实膨大速度快,促产高、品质好,还可预防果腐病的出现。
盛果期使用叶面肥时,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喷上2-3次即可,除了促进产量外,也可很好的预防早衰,延长黄瓜寿命,还可提高品质,增加卖相。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晴天中午喷施,大家可选择晴天早上或傍晚,也可在阴天喷施,这样可有效提高肥效。
此外,如果大家发现自家的黄瓜长势偏弱,但管理一直没落下,找不出原因,此时多半是根系太弱的缘故。此时可用上微生物菌剂,以调节和保护根系,促进生根,可保证根系及时吸收养分,补充微量元素,更好的坐花坐果。
总得来说,只要做好以上这6个工作,那黄瓜就可实现“一叶一瓜”,黄瓜产量高,摘也摘不完,且个头大,一个黄瓜可达到200-300g,卖相好,卖价自然也就会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