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6日 星期五 阴
年近七十的哥哥,身壮如牛。虽然每天早早起床,不是在田间劳作,就是山野寻鲜,常年风吹雨淋,暴晒于日头下,但是整个人看上去却倍显年轻,身形也很健硕。
以前,哥哥除了种好自家的承包田,就是上山砍柴。他家的房子在公路边上,每年下半年,他家的屋前屋后总是严严实实的堆着柴禾。好多人家办喜事了,过年了,总会找他买一些。
后来,大家都烧煤气了,基本上不用烧柴禾了。再加上,如今好多土地被征用了,农田的活也很少了。农村里的人,现在也过得相当悠闲了。
闲不住的大哥,总是一有空就去找各季的山珍、野菜,有野笋的时候拔笋,吃乌饭的季节摘乌饭叶。这不,这段又天天找寻木莲、金田藕做凉粉。
木莲
这木莲和金田藕现在来说是真正的稀罕物,在山野间已经不太好找,现在农村条件好了,都不愿费那劲去搜啰。只有像我哥这么勤劳的人,才会满山遍野的去寻找。再加上嫂子贤惠,只要哥哥搜寻回来的野草野果,她都能摸索出门道,把它做成一道道别致的美食!
金田藕
前一段回去,刚好嫂子做了凉粉,她不但给我带了做好的凉粉,还给了我一袋木莲和一大块金田藕,并教了我做凉粉的 *** 。
今天我试着做了凉粉,有兴趣的可以跟我学。
一、先在之一天晚上烧上一大盆开水,摊凉。
二、第二天,取和凉开水相应比例的木莲,一般是一个木莲一斤凉开水。
三、把木莲剖开,把木莲里黄色的籽取出。
剖开的木莲
四、取一段金田藕,把它洗净、切成丝或切碎。
木莲籽和切丝的金田藕
五、把木莲籽和金田藕放入一个高密度的纱布袋里,木莲籽和金田藕的比例是二比一。
六、带上一次性手套,把装有木莲籽和金田藕的纱布袋,全部没入凉开水中,不断揉搓。
七、见证奇迹的时刻,在揉搓的过程中,盆里的凉开水,慢慢变成糊状,揉搓了二十几分钟后,成了果冻状。
看看,神奇不?
八、揉搓了半个小时左右,觉得纱布袋里的木莲和金田藕的淀粉,已差不多都揪出了,就把袋子取出,把里面的渣滓倒掉。
看看,纯手工纯天然的,晶莹剔透的凉粉做好了。把凉粉装盒,存入冰箱,两个小时候后,它就会凝结成果冻状。吃的时候,撒上点白糖,喜欢薄荷的加薄荷,喜欢吃醋的加白醋。
晶莹剔透的凉粉
炎炎夏日,当你在外奔波了一天,回到家里,从冰箱里拿出一盒凉粉,那冰凉滑爽的凉粉,由咽喉徐徐滑入胃、肠道,沁人心脾,使人浑身通透、精神倍爽!
据度娘介绍:木莲乳汁含橡胶成分、成熟果富含果胶,具有营养保健、美容的作用。根、茎、叶、果药用,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解毒、补肾、通乳的功效。
金田藕是一种纯野生的田藕,它所含的丰富淀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做凉粉,木莲和金田藕缺一不可,木莲的果胶和金田藕的淀粉结合在一起,才能凝结成果冻。那种木莲加牙膏的做法,就不能算真实的纯天然凉粉了。
因为凉粉性属寒凉,寒凉体质的人慎用。
今天介绍给你们的也是水沟边常见的野草,在农村被称为“仙人草”,夏季用它来做凉粉正合适,食用价值高。
这种野草的名字叫做“凉粉草”,植株茎秆直立,能够长到150厘米左右的高度,它的植株有不少的分枝,经常是小片 的分布,看上去枝繁叶茂。这种野草的花期在秋季末,一般都是分布在台湾。浙江。江西、广东等省份,能够食用,是上好野菜。
凉粉草在农村主要是用来做凉粉的,将它的茎秆加水煎煮,然后在中间加入一些淀粉,就能够做成凉粉来食用,在夏天的时候能够清热解暑。也可以将它的植株晒干后,煎汁然后和米浆混合煮熟,冷却后也成为了能够食用的凉粉,是不少人喜欢吃的传统美食。
将它做成凉粉以后,正适合夏天来食用,它的全草味甘、性凉,能够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有不少的用处,一般都是用于中暑、消渴、关节疼痛等。这种野草现在也有不少人种植,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都是在20℃以上,它的植株能够茁壮生长。
这种凉粉草是以它的宿根来越冬,生长需要充足的降雨量,一般降雨量较高的地方,凉粉草的产量也更高,过去在农村就是一道传统的美食。
凉拌凉粉的做法凉拌凉粉
凉拌凉粉为汉族食品之一,流行于中国各地。调以酱油、醋、芥茉而食,清凉爽滑,为夏季风味食品。
凉粉草及大米所 *** 的、冷冻后成绿色或黑色,白色胶状凝固物,暑天可作解渴品,餐桌上常见的凉菜。
材料
凉粉1块,绿豆芽菜200克,山茼蒿2株,山芹菜2株,碎牛肉2大匙,紫菜1张,葱1支,红辣椒1/2个,蒜泥2/3大匙,白芝麻2/3大匙。
调料
麻油1大匙,酱油2/3大匙,醋2/3大匙,糖1小匙,盐1小匙。
菜品特色
烹饪简单
营养价值
营养饪丰简富单
做法
*** 一
(1)凉粉以开水冲净,切成1×4厘米的小块,绿豆芽菜摘除头尾洗净,山茼蒿、辣椒、山芹菜洗净、葱洗净,并切成小段,辣椒去籽切粒备用。
(2)绿豆芽菜、山茼蒿、山芹菜均以滚水烫熟后沥干水分,紫菜以烤箱略烤过后撕碎,碎牛肉以调料搅匀炒熟备用。
(3)所有材料及调料放入大盆中混合拌匀即可。
*** 二
准备材料:
凉粉 一大块(大约相当于一块豆腐大小)、红色和绿色小辣椒各两个、茼蒿菜 一小把。
凉拌佐料:
酱油 3勺、葱末 半勺、蒜泥 1勺、生姜末 半勺、芝麻 1勺、香油 1勺。
1、模样像豆腐一般的凉粉,使用之前先在凉水当中清洗一下,然后用刀切成四方块儿,大小要适合一口可以吃进去,凉粉因为比较滑嫩,不太容易使用筷子,如果有花样刀,切出来的两份有棱角,那就比较容易用筷子夹了。不过没有也没有关系。
2、红色和绿色的小辣椒要斜着切成丝状,而且还要去除中间的辣椒子。
3、茼蒿菜只要摘下叶子,在凉水中清洗并浸泡一下待用。
4、在一个碗里,首先倒入准备好的酱油,然后再倒入准备好的蒜泥、葱末、生姜末、芝麻和香油制成凉拌佐料,之所以放入生姜末是为了除去酱油当中的异味儿。
5、凉粉事先拌好的话会被泡大而影响其味道,因此更好是现吃现做,开始的时候更好把事先准备好的红绿小辣椒盖在切好的凉粉的上面,然后再倒入佐料和茼蒿菜轻轻搅拌,要注意,如果用筷子或者勺子搅拌的话,会使得凉粉破碎,因此更好带上一次性塑料手套,用手指来轻轻搅拌。
拌菜
? 伤心凉粉 | ? 彩凤迎春如意鸡 | ? 彩椒拌黑木耳 | ? 低热量芦笋配金枪鱼 | ? 彩虹沙拉 |
? 何首乌凉拌蕨根粉 | ? 传统洗面凉皮 | ? 干萝卜条咸菜 | ? 干豆腐拌黄瓜 | ? 乳酪水果大杂烩 |
? 培根菠菜色拉 | ? 岛屿沙拉 | ? 川式怪味手撕鸡 | ? 俄式鸡肉沙拉 | ? 川妹儿凉面 |
? 多彩蔬菜沙拉 | ? 川味凉面 | ? 傣味木耳拌核桃 | ? 傣味鱼皮 | ? 傣味黄瓜 |
? 多味藕片 | ? 傣味酸野菜 | ? 三丝一果 | ? 东北大拌菜 | ? 川北凉粉 |
? 七夕凉菜 | ? 东北凉菜 | ? 厨师沙拉 | ? 家常凉菜 | ? 一品海带 |
? 一品土豆泥 | ? 八宝水果沙拉 | ? 凉拌粉干 | ? 凉拌素三丝 | ? 夏季凉菜猪肉拼黄瓜 |
? 东北拌菜 | ? 家常拌蛏子 | ? 仔姜拌苦瓜 | ? 农家拍黄瓜 | ? 凉拌香辣土豆丝 |
? 勿忘我芝麻菜 | ? 啡尝栗子沙拉 | ? 夏季爽口翡翠苦瓜 | ? 咖哩番茄土豆泥 | ? 家常炸酱面 |
? 凉拌彩椒丝 | ? 凉拌千张 | ? 两拌双丝 | ? 凉拌三司 | ? 凉拌三丝 |
? 凉拌双丝 | ? 夏日嗨嗨皮皮蔬果沙拉 | ? 凉拌小杂烩 | ? 北欧吞拿鱼沙拉 | ? 凉拌上海青 |
? 凉拌卤汁豆干 | ? 凉拌四喜脆豆腐 | ? 凉拌丝瓜 | ? 凉拌凉粉 | ? 凉拌凉皮 |
? 姜汁松花蛋 | ? 凉拌凤爪 | ? 凉拌油菜花 | ? 夏日沙拉 | ? 凉拌三色鸡丝 |
? 凉拌什锦 | ? 凉拌双耳 | ? 凉拌土豆 | ? 凉拌海带 | ? 凉拌土豆丝 |
? 凉拌海参 | ||||
关系化数据由豆果网提供
更多
凉菜
? 伤心凉粉 | ? 彩椒拌黑木耳 | ? 彩虹沙拉 | ? 传统洗面凉皮 | ? 干萝卜条咸菜 |
? 干豆腐皮卷大葱 | ? 广东碌鹅 | ? 培根菠菜色拉 | ? 岛屿沙拉 | ? 俄式鸡肉沙拉 |
? 多彩蔬菜沙拉 | ? 卤味拼盘 | ? 傣味木耳拌核桃 | ? 卤味辣辣藕 | ? 傣味黄瓜 |
? 多味藕片 | ? 奥利奥水果沙拉 | ? 东北大拌菜 | ? 川北凉粉 | ? 凉吃冬粉 |
? 心太软 | ? 七夕凉菜 | ? 东北凉菜 | ? 家常凉菜 | ? 四川泡菜 |
? 家常泡菜 | ? 一品海带 | ? 八宝水果沙拉 | ? 凉拌素三丝 | ? 夏季清爽小菜腌黄瓜 |
? 夏季凉菜猪肉拼黄瓜 | ? 东北拌菜 | ? 仔姜拌苦瓜 | ? 农家拍黄瓜 | ? 凉拌香辣土豆丝 |
? 勿忘我芝麻菜 | ? 东北皮冻 | ? 奶油土豆泥 | ? 四喜烤麸 | ? 凉拌彩椒丝 |
? 凉拌千张 | ? 两拌双丝 | ? 凉拌三司 | ? 凉拌三丝 | ? 凉拌双丝 |
? 大梅子小泡菜 | ? 夏日嗨嗨皮皮蔬果沙拉 | ? 卤水小拼 | ? 华尔道夫沙拉 | ? 凉拌剁椒木耳 |
? 凉拌小杂烩 | ? 北欧吞拿鱼沙拉 | ? 凉拌卤汁豆干 | ? 凉拌四喜脆豆腐 | ? 凉拌丝瓜 |
? 凉拌凉粉 | ? 凉拌凉皮 | ? 凉拌凤爪 | ? 卤水拼盘 | ? 姜汁松花蛋 |
? 凯撒沙拉% | ? 夏日沙拉 | ? 凯撒沙拉 | ||
凉粉切成块状,切得有点大,以免炒的时候碎掉。春天里就是好,上山挖一次野菜,可以吃很多顿。小蒜炒凉粉,香的没话说啦!热锅放油,油稍稍多一些更好。放入小蒜,最是爱听那“滋啦“一声,满屋飘放入凉粉,轻轻的翻搅。自家做的比较清淡,但味道一点不逊色。居然发现,自制的凉粉不容易碎掉呢,继续炒,炒的很焦一些更好吃。根据自己口味放入调料,豆瓣酱、生抽、盐等。是不是很简单呢?炒到变色,稍微有一些黏黏焦焦的就可以吃了,吃之一口要小心,可是很烫的哦!热菜,炒锅,小吃,午餐,晚餐,夜宵,一人食,一家三口,河南菜,锅具
家乡的红苕凉粉作者 冯俊龙
每个人都有一种爱好,我不抽烟不喝酒,唯爱家乡的红苕凉粉。
我是川北人,川北是丘陵地带,盛产红苕。
满山遍野的红苕在过去是川北人最重要的生活必须品。
红苕除了作为农家人的主食外,还用来喂猪。农家养一头猪,就可以解决一家人的子女读书、全年的主要开支。如果能够再开些荒地,多种些红苕,就能再多养一头猪。而这头多出来的猪,就是全家人过年时口中的美食、身上崭新的衣裳。
但可以开荒种红苕的地方毕竟有限。大部分的人家,地里种的红苕只能供人吃,就是养一头猪,也是比较困难的事。
看着一屋如狼一样吃食的我们兄弟,饿得只要看见别家屋顶冒出炊烟,嘴里就能馋得流出口水,母亲想出来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用粗铁钉把铁皮凿了眼,把红苕在上面磨成浆,再用纱布过滤,沉淀一夜,滗去上面的清水,就加工成红苕淀粉,加工淀粉剩下的红苕渣用来养猪。
红苕淀粉是红苕浓缩的精华,虽然比红苕少,但搅的凉粉好吃得可以用来当下饭菜。
搅凉粉的工艺并不复杂。
淀粉晒干(湿的亦可),拿出少许,用水泡开,在铁锅里用柴火就可以搅(做,煮的意思)成凉粉。
但火候的把握极为重要。火候把握不好,味道不好不说,还会粘锅,有的部分燃成黑锅巴,有的部分还是半生不熟。
母亲搅凉粉把握火候的技术,在我们乡间是极出名的,搅出来的凉粉好吃得很。乡邻中有很多妇女,在搅凉粉时都要请母亲去帮着把关。
凉粉可以热吃,也可以冷吃。
热吃就是出锅就吃。
那时凉粉还没有凝结,腾腾地冒着热气。浇上事先用红辣椒面做成的油辣子,撒上花椒粉、味精、盐,生姜蒜末,再抛上一大把切得细细的葱花,用筷子边搅拌边吃。
一大口滑溜溜的凉粉“呲溜”一声顺着喉咙滚落到肠胃里,额头上的汗水“哗——”地流下来,骨头都脆崩崩地响。人也立马长高了许多,身子 *** 进一根钢筋一样硬挺起来。
我家里的凉粉热吃的时候极少,因为热吃一人一碗,费调料不说,哪有那么多的量?
冷吃就是等凉粉完全冷透,用刀切成条再拌了调料吃。
凉粉冷下来,表面硬得可以用脚踩,其实里面凝结成盛装器皿样子的凉粉韧性极好,切成的条夹在筷子上一闪一闪都不会断。
摊在手掌里用刀切成条状的红苕凉粉,即使只拌上切成细末的辣椒、生姜和蒜,再舀一勺泡菜坛子里的盐水,也可以让我们一家人把一大锅清汤寡水的红苕叶子稀饭或者照得出人影的玉米粥灌下肚子。
打着饱嗝儿的父亲,提着用红苕渣搅拌捡回来的野菜的猪食桶,晃晃荡荡倒进石条子凿成的猪食槽,猪吃得欢人也跟着乐,未来美好的希望就寄托在这头油光水滑的黑毛猪身上。
能够一个人吃一大碗红苕凉粉,甚至顿顿都吃饱红苕凉粉,是小时候的我们兄弟之一个想实现的人生理想。
长大了的我们,为生活奔波,极少回老家。
在外面流过多少汗和血,也流过不少泪,更吃过不少外面世界的佳肴美味,但家乡的红苕凉粉却极难吃到。
也有乡友给我们捎来过红苕淀粉,但不是我们搅出来的凉粉半生不熟味道不好吃,就是配制的调料味道不对。弄了几回,更想念家乡红苕凉粉的味道,好像家乡的味道就是红苕凉粉的味道。
终于,我们可以缓得过气来,赶忙抽出时间回家乡去。
但家乡的母亲已经久病在床。
母亲挣扎着要起床为我们搅红苕凉粉,我们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和疲倦憔悴的面容,强按着她,哪忍心让她再为我们的嘴巴操劳?
我们没有吃到家乡的红苕凉粉,却眼睁睁地看到母亲与我们永别。
安葬了母亲,我们兄弟跪别家乡。
没有母亲的地方,再不是家;长眠着母亲的地方,只是故乡。
怕回去面对老屋残檐破瓦的伤感,怕回去面对老屋紧闭的门心颤,怕回去站在门外,不由自主地高喊:“妈,我回来了”,但老屋默默无言。
我们是没妈的娃。
我们再也看不到我们的妈。
我们极难得回没有了母亲的故乡。
母亲去世十年,我回去给母亲修好墓,大哥邀约兄弟们回家去祭拜母亲。
我们跪在母亲墓前,泣不成声。
想起母亲一世的辛酸,再想起母亲为我们搅的红苕凉粉,我们兄弟泪流满面。
等我们从墓地回来,老屋破旧的四方桌已被抹得干干净净,桌子中间摆着一大盆晶莹剔透的红苕凉粉。
那热气腾腾的香味,熏蒸得摆放在一旁的红得耀眼的辣椒油、绿得醒目的细碎葱花散发出久违的味道,直扑鼻翼,我们胸腔里涌起儿时的记忆。
一叠碗摆放在一旁,一把筷子整齐地架在上面,像极了年少时母亲给我们搅好了凉粉端来放在桌子上的模样。
老四看看我们,飞快转过身,跑进尘埃深重的灶房,连喊了好几声“妈”。
自然是没人应的。
我们无语泪流,身体颤抖,沉默不语。
过了好久,大哥带头,拿起长把的大铁勺,伸进铝盆里,给自己舀了一碗还散发着热气的凉粉,加上旁边碗里的辣椒油,再撒上葱花,大口吃起来。
我们像接到命令,拿碗舀了凉粉加了调料撒了葱花,大快朵颐。
“这味道,和妈做的一模一样。”大哥边吃边说。
我们齐声附和:“嗯,嗯。”
但我们都清楚,母亲永远地躺在我们刚才磕头的地下。
流着泪水吃完凉粉,大哥带着我们去询问乡邻,是哪位邻居给我们搅的凉粉?
那时年轻力壮的男女都出外去打工,很多人携家带口全都搬走,家里只剩几位上了年龄的老人。她们和母亲差不多年龄,白发苍苍年老体弱。
面对我们兄弟的询问,她们无一点头承认凉粉是她们做的。我们兄弟要给老人们拿钱以示谢意,她们不约而同板着脸,严肃得像祠堂里摆放着的祖宗塑像:“你们把邻里乡亲当成啥子人了?”
然后笑着说:“那是老家常见的东西,多得很,只要吃得惯,就经常回来。”
这是天下最难忘记的味道,也是我们心心念念了好多年、一直以为这辈子再也尝不到的味道,我们怎么吃不惯?
家乡的红苕凉粉还在!
生我养我的家乡,我们的母亲还在!
相信离开家乡的您,和我一样,以为家乡已是故乡,哪曾想,只要我们回来,根就在。
- 作者简介:本名冯俊龙,男,70年代生人。笔名看尽人间荒唐、大眼看世界、坚挺的鼻子。专职写作,目前著有小说、散文、诗歌三百万字。小时家贫,兄弟众多,唯母最苦。擅非虚构类,尤祭母文感人无数。现担任五块石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看尽人间荒唐】【五块石头】公众号总编。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春季到来之后,农村野外的各种野生植物开始生长,这也使得农村野外的环境由冬季的一片枯黄,变成绿油油的一片,而有些生长比较早的植物,都已经开花结果了。很多老一辈的农民朋友都比较喜欢野生植物,因为很多野生植物可以作为野菜食用,甚至作为药材使用.
不过我国地大物博,野生植物种类众多,再加之每个地区的对野生植物的认知不一样,以至于有些野生植物在北方被当成害草,在南方被当成宝贝,反之亦然。
在农村长大的朋友应该见过这么一种野草,它的果实外面有一层薄薄的外壳,挂在枝头上像灯笼一样,而里面的果实圆溜溜的,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相信很多朋友都猜到了这是什么野草,没错,就是“灯笼草”,其果实在民间被称作“灯笼果”或是“菇凉果”。
这灯笼草的学名叫做“酸浆”,是我国分布很广的一种野草,在南北各地的农村里都能见到,因其果实可以食用,被农民朋友所喜爱。
然而在我国南方地区,却有一种叫做“假酸浆”的野草,特别喜欢生长在农村的茅厕、水沟等附近,假酸浆不论是外形和果实,都和酸浆长得十分的像,很多人分不清楚它们,以至于认为假酸浆的果实也能吃。
实际上这假酸浆的果实并不能直接吃,因为直接吃起来很苦,所以在很多地区,这假酸浆被农民朋友认为是害草,一见到它就除掉,但在云南、四川一带,这假酸浆却成了一种难得的食材。
那么这假酸浆到底是什么?假酸浆并非我国本土植物,而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一种植物,属于入侵物种,在刚进入我国的时候,由于其适应性和繁殖力极强,喜欢生长在农田、水田等附近对农作物有严重的影响,在加上它和酸浆又十分的像,常让人认错,所以早期的时候就成了农村地区一大害草。
不过俗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发现这假酸浆还有着不低的价值,其中一点就是它春季时刚长出来的嫩叶是一种优质的食材,可作为野菜食用,不过其食用 *** 比较特殊,并非是直接食用,而是加工成凉粉来吃。
将假酸浆果实外壳剥开,取出里面的种子(其种子在民间俗称“冰粉籽”),用水浸泡足够时间后,滤去残渣,加入适量的凝固剂(如石灰水等),凝固一段时间之后便制成了晶莹剔透、口感爽滑的凉粉,这种用假酸浆制成的凉粉最早在我国云南、四川一带的农村地区流行,据说夏季吃十分棒,具有消炎利尿、消暑解渴的。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喜欢这类天然的食材,使得假酸浆做成的凉粉已经在南方大部分地区流行起来了,很多南方的朋友都爱吃,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吃上一口冰过的假酸浆凉粉,别提有多爽了,不过由于目前假酸浆大多是野生的,少有种植的,所以假酸浆制成的凉粉价格也比较贵,一般6元一小碗。
假酸浆在农村的茅厕、水沟等地很常见,见到可以采摘其叶子来尝试一下哦。另外,可别嫌弃它长在茅厕边上,要知道茅厕附近的假酸浆生长的才好呢,毕竟茅厕里都是最天然的肥料。
各位朋友,你们见过假酸浆吗?你们吃过用假酸浆做成的凉粉吗?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哦!
它是唯一不含草酸的野菜,比马齿苋营养高,多吃它,预防骨质疏松榆钱,又称为铁皮钱、燕子钱、白花钱,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它是唯一不含草酸的野菜,营养价值非常高,被誉为野菜中的“营养宝库”。榆钱的味道鲜美,口感爽脆,而且颜色鲜艳,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榆钱的三款美食,让您从不同的口味中品尝到榆钱的美妙滋味。
榆钱炒肉片
所需材料:榆钱250克,瘦肉片150克,辣椒适量,盐适量,生抽适量,料酒适量,姜蒜末。
*** *** :将榆钱清洗干净,切成4厘米的段,瘦肉切成片,加入料酒和盐腌制20分钟,锅中热油,加入姜蒜末和辣椒煸炒,放入肉片翻炒至变色,加入榆钱翻炒,加入适量的盐和生抽,炒至熟透即可。
小贴士:
瘦肉片可以提前加入料酒和盐腌制,让口感更鲜嫩。辣椒的数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控制,不喜欢辣的朋友可以减少辣椒量,口感也很不错。
榆钱拌凉粉
所需材料:榆钱250克,凉粉200克,醋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生抽适量,蒜末。
*** *** :将凉粉切成块,榆钱清洗干净切成段,凉粉放入开水中焯烫至软烂,捞出沥干水分,将榆钱放入开水中焯烫一下,捞出沥干水分,放入凉粉里,加入适量的醋、盐、鸡精和生抽混合搅拌均匀,加入蒜末拌匀即可。
小贴士:
凉粉焯烫时需要不断搅拌,避免黏在一起。凉粉和榆钱的比例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定,喜欢凉粉多一点的可以增加凉粉的用量。
榆钱炒蛋
所需材料:榆钱250克,鸡蛋2个,青蒜适量,盐适量,生抽适量,姜蒜末。
*** *** :将榆钱洗净,青蒜洗净切段,鸡蛋打散备用,锅中放油,加入姜蒜末爆香,放入榆钱翻炒,加入适量的盐和生抽翻炒,炒至断生,加入鸡蛋液,迅速翻炒均匀,在最后几秒钟加入青蒜翻炒出香味即可。
小贴士:
榆钱在翻炒的时候一定要断生,否则口感硬柿子,影响美味。加入鸡蛋液的时候要迅速翻炒均匀,否则会炒成坨。喜欢吃辣的朋友可以在最后的炒青蒜时加入适量的辣椒油或者剁椒,口感更加丰富。
以上是三款榆钱美食的 *** *** ,无论是炒肉片、拌凉粉还是炒蛋,都能够让您品尝到榆钱的美味。榆钱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野菜,它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都非常高,适当的食用榆钱,不仅可以增加身体健康,还能够增加生活的美味。
榆钱作为一种不含草酸的野菜,不仅能满足我们的味蕾,也能够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让美食和健康两不耽误,这是我们对自己和对家人的负责。
盘点最奇特的11种野菜,你认识几种?最后一种像蛇一样据查世界上有30多万种类的植物,常食用的蔬菜植物就多达200多种。
在荒野、山林、草地、溪边生长着各种植物,形态各异。有些被人们所熟知的植物比如马齿苋、龙葵、刺苋、蕨菜、艾草、蒲公英等等,通常被作为野菜用来食用。
一些植物同时可以做出别有风味的美味,这些植物生长在山坡或路边随处可见,但往往被我们忽视了。
由于各地的饮食文化习俗不同,并不是所有野菜植物都普遍被认可的,比如一种野菜麻叶,在别的地方很少有人用来食用。但在潮汕地区,可是当地的一道特色菜,当地人把一种称为红麻植物的嫩叶子采摘,焯水去涩味后炒熟调味,做成美味可口的菜肴,口感嫩滑爽口,是非常不错的特色美食。
下面这11种最独特的植物,就像宝塔菜,生长的外形奇特、怪异,味道却清甜。山葵,生长得美丽而娇艳,味道却辛辣 *** 。山葵更是被称为珍贵的植物,由于它的生长周期长,产量少,对环境要求苛刻等因素,价格也非常昂贵。
1、豆豉草
豆豉草也称鸭脚花,在春天时开的花朵有三瓣形状,像鸭脚因此而得名。
豆豉草,从名字来看就知道它是用来做豆豉用的一种植物。豆豉是一种带有咸香的调味食品,一般用黄豆经过发酵过程而制成。
豆豉草家常自制豆豉做法
材料:
黄豆1000克、豆豉草200克、花椒面100克、盐80克、辣椒面100克、蒜泥80克、姜蓉80克、芝麻80克、五香粉30克、白酒30毫升。
做法:
之一步:黄豆洗干净后浸泡一个晩上约6~8小时左右。浸泡好后再清洗干净捞出沥干水分;
第二步:把泡好的黄豆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淹过黄豆,开大火水烧开后转成小火煮2~4个小时左右,煮熟至软烂为止,捞出放凉沥干水分;
第三步:把豆豉草用开水烫一下,用干净纱布刷洗干净豆豉草叶子正反两面,洗净后取出沥干水分;
第四步:用豆豉草铺在容器的底部及周围,把放凉后的黄豆倒入容器里面,再铺一层豆豉草在黄豆的上面,用石头或者木板压紧;
第五步:把装好黄豆的容器,放在温暖约28℃的地方发酵5天左右闻起来有豆豉味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继续发酵15~20天左右;
第六步:豆豉发好后,黄豆呈黄褐色、表面布满黏稠的白丝,这时倒入所有调料混合拌匀,放在通风的地方风干15天左右(不能放太阳底下晒),风干后装入陶罐里保存或者用袋子装好放冰箱冷藏保存,随吃随取。
2、凉粉草
凉粉草多为种植为主,农村也有野生的一般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水沟、草丛、小溪旁等地方。
凉粉草,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仙草”,可见凉粉草的用途还是比较广泛的。除了用来 *** 凉粉之外,晒干后还可以用来煲鸡汤。
凉粉草自制凉粉的做法
材料:
新鲜凉粉草500克、食用碱20克,淀粉1000克、清水4000克。
做法:
之一步:把新鲜的凉粉草洗净沥干水分;
第二步:锅中加入清水烧开后,把凉粉草放入锅中不用盖锅盖煮沸10~15分钟左右,煮至凉粉草清绿色,捞出放凉,保留锅中汤水备用;
第三步:凉粉草放凉后倒入纱布袋,用力挤压过滤出汁液,倒入原来煮凉粉草的汤水中,加入食用碱,淀粉,开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边煮边搅拌均匀,煮45分钟左右即可;
第四步:锅中煮至浓稠胶状时,把液体倒入容器中放凉、冷却后即成韧性爽脆的凉粉,吃时切块、加上蜂蜜、糖浆可以慢慢享用了。
3、蛤蒌叶
蛤蒌叶胡椒科胡椒属植物,闻起来有特殊的香味,味道类似于胡椒。多生于竹林、路边,叶子油亮呈碧绿色。秋冬是蛤蒌叶采摘食用的季节,这时蛤蒌生长最旺盛青绿时期。
叶子辛香浓郁,煮肉时加入哈蒌叶子可以让刚刚稍微有点馊味的猪肉变得香浓美味。
蛤蒌多为野生,四季常绿,蛤蒌叶像紫苏一样最常用来调味。蛤蒌饭、蛤蒌炒田螺、蛤蒌包粽子、蛤蒌包肉等更是大受欢迎的特色美味佳肴。
蛤蒌牛肉饼做法
材料:
牛肉500克、蛤蒌叶50克、淀粉1汤匙、盐1茶匙、胡椒粉半茶匙、生抽1汤匙、麻油1茶匙。
做法:
之一步:把牛肉剁成泥,放入调味料搅拌均匀;
第二步:蛤蒌叶清洗干净沥干水分,把淀粉涂抹在蛤蒌叶子后,再把牛肉铺在淀粉上,两块蛤蒌叶夹紧牛肉压平;
第三步:热锅下油,烧至油温六成热,把夹好牛肉的蛤蒌叶放入油锅炸熟,捞出出锅即可。
蛤蒌饭做法
材料:
蛤蒌叶50克、大米500克、盐1茶匙6克、食油1茶匙。
做法:
之一步:蛤蒌叶洗干净沥干水分切碎;
第二步:热锅下油,倒入蛤蒌叶翻炒至半熟,捞出备用;
第三步:淘洗大米沥干水分,把米倒入锅中,加入蛤蒌叶,放入油盐拌匀,舀出放入电饭煲,加入水煮熟至电饭煲跳闸即可。
4、辣根
辣根,很多人之一反应认为就是芥末,其实辣根不是芥末,辣根和芥末是不同的调味料。
辣根别称山萝卜、山嵛菜,是植物的根部。市面一种黄色膏状和黄白色膏状的芥末酱,大多数用辣根作原料 *** 而成。
用辣根研磨成泥,放入蚝油、白糖、盐、油、姜葱蒜末等做成辛辣的蘸酱汁,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传统的芥末,是用芥菜种子经研磨成粉末制成,是比较常见的调味料,多用为“热狗肠”和拌菜的酱汁。
辣根酱做法
材料:
辣根250克、白糖30克、醋20毫升、盐10克、凉开水150毫升。
做法:
之一步:把辣根用刷子刷洗干净去皮,切成块放入搅拌机搅拌成泥;
第二步:把辣根泥倒入容器中,加入凉开水、白糖、醋、盐搅拌均匀;
第三步:辣根做好后,用保鲜膜密封好容器盖子,放入冰箱冷藏保存,随用随取。
5、山葵
山葵大多数人误以为是芥末或者就是辣根。山葵是十字花科山葵属植物,一般为绿色,山葵泥指的是用它的根茎部分。
山葵、辣根、芥末三种不同的“东西”,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具有辛辣味,因此常常被混淆,实际上它们差别很大。
山葵植物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生长周期较长,因此产量相对较少,价格昂贵。一棵山葵生长需要2~5年之久,只适合在8℃~20℃的气温条件下生长,过冷过热都有可能枯萎。
山葵是日本料理中最常见的调味料,一般用山葵的根茎研磨成泥,配上酱油作为吃寿司、荞麦面、鱼生等的调味佐料。
吃生鱼片时,不可将酱油和山葵混合,这样会破坏了两者的风味。正确的 *** 是让生鱼片一边蘸山葵酱另一边蘸酱油,这样吃才能更好的保持独特的辛辣 *** 的味道。
6、苜蓿
苜蓿又称金花菜,多为野生可食用的野菜,春天生长得较鲜嫩。
苜蓿可用来炒、蒸、凉拌、包饺子等味道不错。苜蓿吃法多样,比较简单的做法直接用来炒鸡蛋、焯水烫熟后凉拌都别有一番风味。
蒸苜蓿更好吃,既保持了苜蓿的原汁原味,又简单易做。
蒸苜蓿菜家常做法
材料:
苜蓿菜500克、淀粉1汤匙、大蒜2粒、食用油1汤匙、食盐半茶匙、生抽1茶匙、辣椒油半茶匙
做法:
之一步:把苜蓿菜清洗干净沥干水分,淋入1汤匙食油,用筷子拌匀使叶片光亮油润;
第二步:把淀粉撒入到苜蓿叶子中,使叶片裹着淀粉;
第三步:锅中加入清水烧开后,把苜蓿菜平铺盘子中放入锅中,大火蒸5~8分钟;
第四步:苜蓿菜蒸熟出锅后,拌入调味料混合均匀即可。
7、乌饭树
乌饭树属于杜鹃花科,用乌饭树的叶子捣成汁,可以把米染成黑色煮成乌米饭而得名。
江苏、安徽、江淮一带在农历四月初八的时候,民间素有吃乌米饭的习俗,取乌饭树叶煮成乌米饭,放两三天不馊不变质的特点。
乌饭树多生长于山坡,春夏季乌饭树的叶子变得青绿,秋冬季叶子又变得深绿带点红色,就连它的果实成熟时都是紫黑色的。
乌米饭家常做法
材料:
糯米500克、乌饭树叶50克、水800毫升。
做法:
之一步:取新鲜乌饭树嫩叶,清洗干净后沥干水分;
第二步:把嫩叶捣烂之后,过滤取汁再稀释清水;
第三步:糯米淘洗干净后沥干水分,倒入乌饭树叶汁液中,放入冰箱冷藏浸泡一个晚上约6~8小时左右;
第四步:第二天取出糯米倒掉乌饭树的叶汁液,用清水淘洗一下,把糯米倒入电饭煲,按煮饭键,电饭煲跳闸后乌米饭就好了。
8、凉粉果
凉粉果,就是可以用来做凉粉的果实,学名称为薜荔。凉粉果多为野生,植株矮小分枝多,果实个头小、外形生长得像秤砣。
果肉薄,果实里面包裹着密密麻麻像芝麻一样的小种子。取新鲜果实种子或者晒干的种子,用纱布包裹凉粉果种子,放入水中溶解揉搓挤出汁液,最后经过冷却,就可以做成美味的凉粉糕点了。
凉粉果树,作为盆栽种植在阳台上观赏也非常好看,绿绿的叶子,果子像秤砣或小馒头的样子,观赏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凉粉果自制凉粉做法
材料:
凉粉果肉50克、凉开水1500毫升、白糖1汤匙。
做法:
之一步:取凉粉果里面种子和瓤用纱布包裹起来,放入凉开水中浸泡10分钟后,然后用手反复揉搓挤出汁液;
第二步:凉粉果经过揉搓,逐渐析出黏稠的液汁,直到凉粉果种子没有黏液析出,这时凉开水变稠即可;
第三步:把黏稠的凉开水静置冷却或者放入冰箱中冷藏直到凝固切成块状,放入蜜糖或者白糖、水果等食用。
9、簕菜
簕菜,一种“全身”都带刺的植物,广东恩平的簕菜最为知名。簕菜可食用,一般用来煲汤、泡茶、凉拌、炒鸡蛋等。
簕菜又称榄树菜,生长于山坡、丛林中,枝干间有尖尖的小刺,叶片常年呈碧绿色。簕菜味微苦、甘凉,全年可采。
簕菜炒鸡蛋家常做法
材料:
簕菜50克、鸡蛋4个、食油1汤匙、盐半茶匙。
做法:
之一步:把簕菜清洗干净沥干水分,用刀将簕菜切碎;
第二步:切碎的簕菜装入容器中,打入鸡蛋、倒入油、盐搅拌均匀;
第三步:热锅下油,把簕菜鸡蛋液倒入锅中煎熟,煎至两面金黄色即可。芳香甘凉,香浓可口的簕菜炒鸡蛋就好了。
10、宝塔菜
宝塔菜它的茎长得一节节的,看起来形状有点像螺蛳,挖出来洗净后其外形洁白脆嫩,味道清甜爽口。
宝塔菜被广泛用于 *** 成酱菜、泡菜,做成的酱菜鲜脆无纤维,口感细腻、饱满圆润。
宝塔菜用来炖汤,味道更是一绝,汤汁鲜美可口。
宝塔菜煲猪骨汤做法
材料:
猪骨头500克、宝塔菜 200克、 红枣4粒、蜜枣2粒、陈皮1片、盐1茶匙。
做法:
之一步:猪骨头清洗干净,放入锅中焯水5分钟左右捞出备用;
第二步:把焯水后的猪骨头倒入砂锅中,放入宝塔菜、红枣、蜜枣、陈皮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
第三步:汤煲好后,放入盐调味出锅即可享受美味了。
11、蛇瓜
蛇瓜它与蛇没有什么关系,蛇瓜是一种可食用的蔬菜藤本植物,属于葫芦科。它的外形生长得像蛇一样因此而得名,蛇瓜表面布满颜色各异的条纹有青色、白色等像蛇一样的斑纹,因此又被称为蛇王瓜、蛇豆等。
蛇瓜类似于丝瓜的味道,瓜肉嫩滑爽口,脆嫩清甜。蛇瓜嫩叶和嫩茎,可炒、可煮味道清香色碧绿。
蛇瓜尖椒炒肉丝做法
材料:
蛇瓜500克、瘦肉400克、彩椒6个切丝、生抽1汤匙、蚝油1汤匙、淀粉1茶匙、盐半茶匙、料酒1汤匙、白糖半茶匙、葱蒜末各1茶匙。
做法:
之一步:将蛇瓜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对半切开挖出瓤籽,切成条状;
第二步:瘦肉洗净切成丝,放入生抽、蚝油、淀粉拌均匀腌制10分钟;
第三步:热锅下油,放入葱蒜末爆香倒入肉丝、倒入蛇瓜炒熟,加入盐、料酒、白糖调味出锅上桌即成。
这些独特的植物,只是冰山一角。大自然还有太多的奇特植物,只有通过不断探索才能了解更多精彩。
希望本文可以丰富您对大自然植物的了解。这十一种植物您认识几种?欢迎留言区讨论、关注、点赞、转发。
南方“神仙”豆腐,听说是豆腐树上结的,可做豆腐又可做凉粉白色的豆腐大家都吃过,绿色的豆腐有人吃过吗?在南方有一种绿色的豆腐是由树叶做成的,被称为“神仙豆腐”,这种豆腐看起来晶莹剔透,如翡翠一般,好看又好吃。而且这种豆腐还可以做凉粉,不管是浇糖水还是拌辣椒水都好吃,怪不得被叫做神仙豆腐。
这种绿豆腐的做法也和普通豆腐不一样,它的原材料来自于一种叫做“豆腐树”的植物,不需要用到黄豆。每年豆腐树的生长旺季,很多山民都会进山采摘豆腐树的树叶回家,做上一大盆的神仙豆腐,全家人都可以吃。
那么能做豆腐的这种树到底是什么树呢?很多地方都叫它“臭黄金”,其实真名叫做“臭黄荆”,也叫豆腐柴,是一种灌木。臭黄荆的树叶里面含有很多果胶,揉碎后这些胶质都溶于水中了,然后再加入干净的草木灰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神仙豆腐就做好了。
这里面为什么会加草木灰呢?主要是揉搓出来的树汁无法自行凝结,需要加入碱性物质,以便结成豆腐块,而这草木灰就是纯天然的碱,家家户户都有,取材十分方便。
有人质疑草木灰的卫生问题,通常加入的草木灰都是专门用几块大的木材烧成的灰烬,没有什么杂质,将草木灰溶于清水中后还会过滤几遍才会倒入树汁中,还是挺干净的。
臭黄荆在南方大部分山区都有,尤其是安徽、浙江、四川、湖南、贵州、广西一带,山坡上岩石旁,很容易找到它。
这种植物的生命力顽强,根系强韧,可以在岩石缝隙中生长。很多农民朋友还会去山里挖一些臭黄荆回来栽种,等到它的树叶长到很茂盛的时候,就可以摘树叶做豆腐了。
因为做豆腐是以采摘树叶为主,所以臭黄荆的采摘期很长,从4月份一直到10月都可以摘叶子。不过大家还是最喜欢在夏季做神仙豆腐,前面提到过这种豆腐还可以做凉粉,比较适合夏季食用,颜色清爽,口感爽滑又有弹性,吃法也多。
摘树叶的时候尽量选择颜色比较深的叶子,它的果胶含量更高。当然,嫩叶也可以,有的地方会采摘嫩叶回来当野菜吃,做扣肉的时候用嫩叶垫底非常香,还可以解腻。
其实很多树叶都含有胶质,为什么豆腐树格外受欢迎呢?除了它的果胶含量高,还因为它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民间认为吃神仙豆腐有清热的作用,并且它的根部和茎部也能入药,所以大家都喜欢它。
如今这豆腐树依然以野生为主,没有经过利用开发,最多就是村里的老人把这些树叶拿到集市上去卖,识货的人才会买。
如果家里没有草木灰的话,也可以用牙膏来代替,把牙膏溶于水中,按照前面的 *** *** 即可。注意豆腐叶的用量需要自己把握,如果叶子多了那么做出来的豆腐会比较硬,叶子少了又无法成型,凭感觉来吧!
郑安怀:叶叶凉粉叶叶凉粉
郑安怀
叶叶凉粉也叫神仙凉粉,是祖先秘传给后辈的最后的晚餐。当粮食吃完了,野菜吃尽了,榆皮草根没有了——仍然春荒难捱,就吃叶叶凉粉。它入口清苦,无毒无害,足可度命。
加工叶叶凉粉的树叶俗名神仙叶子,相传祖先们在春荒难度,奄奄一息之时,有白胡子老神仙指点他们的。该树弱小,丛生于高山林下,树叶只有指甲盖大。早春发芽,叶舒展后开花,花漏管状,粉红,略大于树叶。捋回花叶,用开水烫之,尔后盆上置竹筛,一人筛上揉之搓之,有浓稠汁液自筛底漏下。之一遍揉干,续水又揉,共可三四遍,至汁液清稀为止。残叶不弃,可凉调食之。筛下盆中之汁液凉透即成整块凉粉,颤乎乎如冻肉,颜色棕褐,划成小块,加清水漂之,漂之愈久,苦味愈淡。吃时细切成条,以辣酱醋盐调之(那时没油),一口喝半碗,不可细嚼,愈嚼愈苦。
幼年之时,我恨透了叶叶凉粉。每岁春荒,家里总要以它代饭。大人们捋回树叶,孩子们帮择小树棍儿,大人加工,我们旁边续水。一屋子的蒸汽中就飘散着它的苦味,最可恨之处是它根本不耐饥。一吃饱,喉咙老泛苦水。去两趟茅房,跟什么也没吃一样,然后又吃,吃饱了也没劲,走路腿颤,吃久了,肚子就疼。不是那种彻心彻肺的疼,它一阵阵隐隐约约的,像是有只小手在肚子里抓。一村人都吃它,集体干活就磨洋工。镢头扬起来,只能把土地挖破皮。说透了,它只是哄人暂时的肚儿圆,是被开水烫发的树胶而已,算不得可养命的食物。无毒无害亦是大幸矣。
叶叶凉粉如此难吃,但却无比珍贵。那些年,一到春天,山刚一绿,就天天有成群结队的人满山坡地找。不仅是我们村的,还有外村的,甚至二十里外小镇子上吃本本粮的。都背个竹篮子满山坡地翻。本村人捋的多,外村人捋的少,就有嫁到外村的姑娘领了她村的亲戚邻居回娘家山上捋。我二姑就是其中的一位。路过我家门前都不进门。收获回来,若碰上饭口,也很少留下来吃点什么。我在那时什么都不懂,只盼着地里的麦子早点黄。麦子熟了,家家吃新麦。新脱的湿麦粒熬成稠粥,少放点野菜,那种粮食的浓香,让整村的孩子都欢笑了。姑姑们端午节回娘家过节,一人一篮子白蒸馍,是拿回来给侄子侄女最昂贵的礼物。那时候就傻想,姑姑们为什么不天天回来过节呢,叶叶凉粉把人都快吃死了。
饥饿是童年里一道不变的风景。我生于六十年代末,略知世事时,已是七十年代初。全国人民早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而我的家乡,依旧是穷。山高坡陡,土地瘠薄,庄稼长得少,还要跟野兽抢。苞谷挂棒棒了,每片地里晚上就有人守着,点篝火,敲铜锣、铁桶,有条件的还背只鸟铳,一直守到收获。红苕放蔓,也是天天晚上不离人。就这么一口一口地守着,也还是寅年吃卯粮,岁岁春荒。 *** 有限的一点供应粮也只是杯水车薪,山里人就尝试着吃各种估计能吃的东西。猪吃的各种野草,羊吃的各种树叶,草食野兽们冬天赖以度命的草根。皆可一尝,尝出可以吃的,一传村,村传乡,大家就都知道了。有一种野果,只有豆粒大,结得非常繁,秋末红透,一树全是挤着粘着的果子,但入口酸涩,跟如今北地沙漠地带种植的沙棘相似。我大姑给队里放羊时发现,这果子晒成半干后涩味减轻。她采了很多,晒至半干,尔后磨成面,吃时涩中微甜,犹如干柿皮的味。以后不知有多少个春荒,大姑一家就是靠它度命。此果无名,人送它美名——救命粮。大姑父一直是村支部书记,他家且如此,群众之穷困,可想而知。七六年冬,换了一届公社书记。全公社召开群众大会,一个最醒目的任务就是,全公社人民每人贮备二十斤干红苕叶子,明年春天,允许私人开垦集体的荒山,一年做到粮食自给。红苕叶子比野菜好吃,它多少也跟粮食有血缘关系。果然,七七年春天,大人们白天在集体干,晚上上山垦荒。那年秋天啊,满山的苞米飘香,大豆摇铃。我们七口之家,收获了四五千斤的苞米棒子,成千斤的大豆。面对满囤的粮食,我爷爷都哭了,往年十年也没今年一年多啊。这一年,我正好十周岁,是我懂事的年龄,也是我告别野菜汤,告别叶叶凉粉度命的年龄。从那时起,也就知道了,以前跟老师狠批过的 *** 是让我们吃饱饭的国家领导人。农民们敬他,爱他,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只有他知道,人民最需要的不是阶级斗争,而是衣食温饱。
叶叶凉粉成为我记忆深处抹不去的伤痕,看到它,也就想起了童年的日子。八十年代,有精明的乡下人,在夏季的山阳县城,专卖叶叶凉粉。有趣的是,生意很好。特别是从外面到小县城的,都要一尝为快。据说,这种苦苦的东西能清火,降血压……渐渐的,叶叶凉粉也就成了小县城的一道特色小吃,至今如此。
郑安怀,男,商洛市作协会员,山阳县漫川关人。2014年出版长篇小说《荒村》(入选“西风烈”作品系列),2016年出版长篇小说《漫川关》,现客居西安。
来源:申申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