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内传》中,记载了西王母下凡告诉武帝,说神界有“玉律金酱”,还有“无灵之酱”。这虽然不过是神话传说,但“酱”在中国人的饮食体系中,却常于不动声色中彰显其价值,俗语中说:“酱者,百味之将帅,帅百味而行”,可见中国人对于各种“酱”的推崇。 郫县豆瓣酱 郫县豆瓣酱,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原郫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却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称。其 *** 技艺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灯笼辣椒酱 黄灯笼辣椒酱属于海南省的传统调味品。在海南饭馆吃饭,基本上每个桌子上都会有一小瓶黄色的辣椒酱,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海南黄灯笼辣椒酱。这种辣椒酱采有“黄帝椒”精制而成,在全世界只有海南南部生长。椒色金黄,状似灯笼,所以有些地方也叫它“黄灯笼”。黄帝椒辣度达15万辣度单位,在世界辣椒之中位于首位,是真正的“辣椒之王”。一般人到了海南都会带一些黄灯笼辣椒酱回去,鲜辣一绝,一打开就闻到浓浓的香味,辣得直接,辣得纯粹,辣入肺腑,抹在馒头烧饼中,或是作为佐料加入菜肴,吃了保管你辣到涕泗横流的同时又大呼过瘾。 秃黄油 对于现在很多年轻人来说,秃黄油一词好陌生,如果不解释根本不会和螃蟹联系到一起。秃黄油,其实就是蟹黄酱。“秃黄油”是苏州方言,“秃”字,即“只有”或“独有”之意;“黄油”者,高纯度之蟹粉也,不容一丝蟹肉混迹其中,因而不同于夹杂了蟹肉的蟹粉。这是苏州的一道传统古谱菜,因为历史的缘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由疏远而变得淡忘以至陌生。 古代 *** 秃黄油,其目的只有一个:保存蟹味,以便在无蟹的寒冬仍能继续享用蟹的美味。其做法是出蟹后只取蟹膏蟹黄,加熟肥膘末,以葱、姜爆香,再用黄酒闷透,高汤调味,复淋猪油并洒胡椒粉而成。几十只大闸蟹,才能积攒出的这点精华,在锅里反复翻炒,直至炼成黄橙橙、芬芳馥郁的一口香鲜美物,成就了如此舌尖造化。 秃黄油虽然身价不菲,但却是百搭的食材。它的日常打开方式主要是作为主食的调味,如秃黄油拌饭、秃黄油拌面。它也常被用来入菜,如秃黄油豆腐、秃黄油煎蛋、秃黄油蒸蛋等,或是在包馄饨或饺子时放入一点做馅,甚至连意粉都可以浇上它来增添鲜味。盘点全球顶级食材。千万别计较它有多肥腴,世间好吃食,难免高热量。只要适量,秃黄油会回以鲜醇浓香:浓缩了数日拆功,敛聚成一口精华。设想,数九寒冬,万物凋零,雪夜闭门读禁书之余,米饭或面条灶上蒸腾之际,掌灯而揭秃黄油之盅,那会是多么“秃”的一种暗爽啊! 香菇酱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的特产。西峡县具有香菇资源优势,因为产量大、资源优、管理规范而成为“中国香菇之乡”。当地人精选西峡香菇,以独有工艺用心烹制而成。经过酿、炒、炖、煨,每一粒香菇都成了营养和美味的载体,极富韧劲的口感,醇厚酱香的味道,真真切切,越嚼越香……可拌饭、可炒菜、可蘸食,带之方便,食之开胃,是不可多得的佐餐佳品。 云南松茸酱 季节性短暂的食物总是令人非常想念,越是时限短暂,就越让人感觉其珍贵。由于不能人工培植,松茸每年的赏味期只有短短一个月。为了保留住松茸的美味,云南人用新鲜松茸,配上当地有机菜籽油,佐以花椒、食盐和芝麻,将松茸的美味香气存留在小小的玻璃瓶里,以便一年四季都可以随时品尝。即便是冷雨天不想做饭的日子里,用开罐即食的松茸酱拌面或者拌饭都是一流的。 黄豆酱 黄豆酱又称大豆酱、豆酱,用黄豆炒熟磨碎后发酵而制成,是我国传统的发酵调味品。黄豆酱有浓郁的酱香和酯香,鲜甜适口,可用于烹饪各种菜肴,也是 *** 炸酱面的配料之一。 沙茶酱 沙茶酱是起源于潮汕,盛行福建省、广东省等地的一种混合型调味品。沙茶在闽南、潮汕、台湾也被称为沙嗲,原是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风味食品,其原义是烤肉串,多用羊肉、鸡肉或猪肉,所用的调料,味道辛辣,传入潮汕地区后,只取其辛辣的特点调成一种调味品,称为沙茶酱。色泽淡褐,呈糊酱状,具有大蒜、洋葱、花生米等特殊的复合香味、虾米和生抽的复合鲜咸味,以及轻微的甜、辣味。 牛蒡酱 牛蒡酱以江苏丰县为主要产地,属于徐州特产。牛蒡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在日本可与人参媲美。牛蒡号称“人体清道夫”,富含菊糖及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极好的促进大肠的蠕动,降低胆固醇,消除人体内的毒素和废物,达到清心、通便、减肥的效果。牛蒡还能清理血液垃圾,美容养颜。牛蒡酱精选徐州牛蒡,以独有工艺用心烹制而成。经过酿、炒、炖、煨,每一粒牛蒡都成了营养和美味的载体,极富韧劲的口感,醇厚酱香的味道,越嚼越香……拌饭、炒菜、蘸食,带之方便,食之开胃,是营养好、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 雪莲辣椒丝 雪莲辣椒丝,利用天山名贵植物雪莲极阴极寒、祛湿补损的药理,与新疆特产四平头辣椒温润回辣、天然高维生素的特性,组合成一道美味独享、兼俱保健养生的佳肴。成品剔透红亮、色香味美,既具有辣椒酱的风味,又有良好的食补功效,是辣椒酱中之珍品。北纬36度,神秘的西域,美丽的新疆,巍峨的天山,在漫漫黄沙中点缀着无数的神奇绿州,天山的雄伟和绿州的温柔共同孕育出了独特的奇台雪椒和天山雪莲两朵奇葩,西域独特的原料、民间传统的配方和东部先进的加工制造工完美结合成就了雪莲辣椒丝这一人间美味。 XO酱 xo酱是鲜味酱品的集大成者,它是黄炳华(江苏吴江人)先生当年出任香港半岛酒店的行政总厨时发明的一种调味料,首先出现于80年代香港的酒家 。“XO酱”意为顶级酱品之意,这是效仿顶级酒类的称呼来命名的——轩尼诗XO或人头马XO都是世界上著名的顶级酒类产品,而“XO酱”就是酱料里的顶级调味品了。它的原料没有一定标准,但主要包括优质的瑶柱、虾米、金华火腿及辣椒等。它所使用的都是昂贵上好的材料,自然味道也是极鲜美的。 虾酱 虾酱是中国沿海地区、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常用的调味料之一,是用小虾加入盐,经发酵磨成粘稠状后,做成的酱食品。味道很咸,一般都是制成罐装调味品后,在市场上出售。盘点全球顶级食材,亦有将虾酱干燥成块状出售,称为虾膏或虾糕,味道较虾酱浓郁。由于虾酱是一种储藏发酵食品,在储藏期间,蛋白质会分解成氨基酸,使之具有独特的清香,滋味鲜美,回味无穷。好的虾酱颜色紫红,呈黏稠状,气味鲜香,无腥味,酱质细腻,没有杂鱼,咸度适中。 虾酱的食用 *** 很多,既可用作各种烹饪和火锅调味料,又可用于做出许多独特的美味小菜,如鸡蛋蒸虾酱、虾酱炖豆腐、辣椒蒸虾酱等。最容易做的是鸡蛋虾酱饼。把油烧热后倒入虾酱,加葱末、蒜末、干红辣椒段,少许黄酒和醋,炒熟后浇入打散的鸡蛋烙成饼就可以了,如果是春季吃,加入少许香椿味道会更好。 金橘酱 金橘酱是客家人的传统美食,也是酸味酱品的代表。将金橘洗净,皮、果肉与籽分开,再将橘皮泡水后放入滚水中煮十五分钟,取出沥干。把橘皮与果肉、辣椒一起打碎,放入锅中,加入冰糖、米酒、盐,煮成糊状物,即大功告成。 金橘酱味道甜酸,带有淡淡辣味,可作为白切肉、烫青菜的沾酱或拌面食用,去油解腻同时开胃。客家小吃中有一道金桔炒粉肠,利用金桔酱配上粉肠,不但可以去除腥味,还有一种酸甜的特别口感。 甜面酱 甜面酱,又称甜酱,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经制曲和保温发酵制成的一种酱状调味品。甜面酱经历了特殊的发酵加工过程,它的甜味来自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麦芽糖、葡萄糖等物质。鲜味来自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食盐的加入则产生了咸味。甜面酱含有多种风味物质和营养物,不仅滋味鲜美,而且可以丰富菜肴营养,增加菜肴可食性,具有开胃助食的功效。其味甜中带咸,同时有酱香和酯香,适用于烹饪酱爆和酱烧菜,如“酱爆肉丁”等,还可蘸食大葱、黄瓜、烤鸭等菜品。山东民间素有“大葱抿(蘸)甜酱,不尔(理)烂咸菜”之说。 雷山鱼酱 “一小勺足以让任何菜肴变得美味!”这是《舌尖上的中国2》对雷山鱼酱的描述。雷山鱼酱,是当地苗族同胞千百年来的一道传统美食,当地苗族村民把在河流小溪中捉到的爬岩鱼与鲜红的辣椒、鲜嫩的生姜、带有浓郁神秘的香气的木姜子(又名山胡椒)等食材混合搅拌装坛密封,经过半个月的酝酿就制成了苗家最骄傲的调味品——鱼酱。 雷山鱼酱色泽诱人、鱼肉的酱香和红辣椒相辅相成,一小勺足以让任何菜肴变得美味。在时间的沉淀下,鱼酱慢慢发酵,沉淀出不可复制的美味,是苗家特有的秘方,其味道芳香四溢,鱼香味浓,用于烹制鱼香味型的菜肴,更是锦上添花。其食用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先将青椒剁碎炒熟,放上一小勺“鱼酱”,再放水煮沸后取出食用,食客用筷子夹一丁点入口,食欲会大增;二是如果吃一锅猪肉火锅,嫌肥腻,舀上一勺“鱼酱”就可以觉到肉不肥腻了,食客饭量大增。 云南昭通酱 昭通酱为云南昭通一带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名产,堪称云南省的“酱类之冠”。色泽棕红,鲜艳油润,酱香浓郁,酯香宜人,味鲜醇厚,麻辣咸香,入口回甜。 史籍记载,昭通酱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有生产,因而昭通在历史上就有“酱乡”之称。因昭通与四川毗邻,在传统酿制黄酱的基础上,吸取了川味食品麻辣的特点,用龙洞泉水酿制成具有独特风味的昭通酱。昭通酱以黄豆、牛角红椒、川盐为主要原料,以花椒、茴香、八角、三萘、草果、陈皮为辅助配料,经过多道工序,需加工头半年才能制成。 *** 昭通时间多选择在冬末春初时,一般在立冬做酱粑,春初做成的酱的质量都是上乘的。 昭通酱色棕褐,入于荤菜,可淡化其油腻;施之于淡菜,又可获得荤香的感受;单独佐餐,调和口味,增进食欲,余韵悠长。 柱侯酱 中国素有“烹肉”的文化传统,蒸、焖、炒、烧等多种技法都讲究酱料。柱侯酱是佛山传统名特产品之一,是由三品楼厨师梁柱侯在清嘉庆年间创制的。它以大豆、面粉作原料,经制曲、晒制后成酱胚,和以猪油、白糖、芝麻,重蒸煮而成。其色泽红褐,豉味香浓,入口醇厚,鲜甜甘滑。适于烹制鸡鸭鱼肉等,尤以柱侯鸡为最,是调馔中的上乘酱料。适用于烹调风味独特的信侯鸡、鹅、鸭,并可焖制各种肉类。 北海沙蟹汁 在广西北海的海边,有许多这种超级小的小螃蟹,当地人称之为“沙蟹”。它们在退潮时会出洞到海滩上活动。沙蟹虽小,却是当地的一种特产美味。北海人用沙蟹制成“沙蟹汁”,在吃白切鸡的时候做蘸料,吃了会让人回味无穷。沙蟹汁焖豆角可以说是广西北海市的名菜,就算只是在喝白粥的时候,放上一点沙蟹汁,就会令人胃口大开。不过,由于沙蟹汁完全是生蟹制成的,因此沙蟹汁带有一股腥味,有人觉得非常好吃,但也有许多人不能接受。 永丰辣酱 永丰辣酱,产于双峰县永丰镇,它以本地所产的一种肉质肥厚、辣中带甜的灯笼椒为主要原料,搀拌一定份量的小麦、黄豆、糯米,依传统配方、科学办法晒制而成,其色泽鲜艳,味道鲜美,辣中带甜,芳香可口,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散寒祛湿等功效。 普宁豆酱 说起普宁豆酱,潮汕人是再熟悉不过了,这是一种几乎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都能见到的调味品,堪称潮汕潮汕酱料的王牌。民间流传的《潮汕特产歌》中有:“普宁出名好豆酱,新亨出名老菜脯。”由此可见普宁豆酱名气之大。盘点全球顶级食材。很早以前,普宁县民各家各户就有自行酿制豆酱的传统,作为做菜调味佳品或作每日三餐杂咸等,尤以洪阳一带生产技艺更好,味道最可口,远近闻名。明代中期,普宁置县。之后,人们便把豆酱加上“普宁”两字,称“普宁豆酱”,慢慢约定俗成。 有人说,普宁豆酱是潮汕的味噌。挖上一勺,浅浅的金黄色,豆瓣颗颗饱满,说它像味噌,可能因为同是大豆发酵而成,也因为都是家常得不能再家常,是厨房里、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味酱料。在潮菜中,普宁豆酱几乎是不可缺少的佐料,譬如“鱼饭”,在碟子里蘸上一点豆酱再吃,那味道真个叫绝,用潮人常说的“醇香”和“鲜甜”来形容比较恰当。然而这种“香”不是花香的那种香,而是独特的“酱香”;这种“甜”不是蜜糖的那种甜,而是独特的“甘美”。著名的普宁豆酱煮鳜鱼、普宁豆酱焗蟹、普宁豆酱鸡、普宁豆酱骨等,都离不开普宁豆酱。春菜、蕹菜、萝卜苗等,在煮熟后加点豆酱味道更佳。以普宁豆酱腌制各种酱菜,如腌白萝卜、嫩姜等,是非常地道的小菜,用以送粥是十分开胃的。 东北大酱 东北人的农村,家家门前或小院里都有一个大酱缸。挑豆子,煮豆子,做酱块,晴天时要暴哂翻搅,雨天时要加盖,还要加纱网防虫蝇,好多的活。每次捣酱的时候,大酱香气扑鼻,新鲜的黄色从酱缸底部翻滚上来,让人垂涎欲滴。夏日里,将园子里的黄瓜放在井水中冰凉,在大葱地里择些嫩叶,几个茄子包,几根长豆角,新鲜的大蒜,然后蘸上大酱咬一口,那才叫爽脆香甜。可以说东北人一年四季每顿饭都离不开酱,四个小碟压桌是传统食俗,以生蔬菜蘸生酱佐饭更是民间食法。 蟛蜞酱 福州人的餐桌上经常能见到的一种暗红色咸鲜无比的佐餐酱料,它就是——蟛蜞酱。不管身在何处,这种选用闽江流域常见的小蟛蜞,按照传统土法 *** 的蟛蜞酱总能勾起福州人的味蕾、勾起浓浓的思乡情。 蟛蜞形似小螃蟹,大者如大拇指般大小,产于福州内河,在河边泥土小洞中栖存。蟛蜞秋冬季节成熟,被捕来制成蟛蜞酥、蟛蜞酱。将捕捉到的蟛蜞用清水养净,除去尾部,加上黄酒,酒糟,味精,糖等辅料,碾成酱,加入适量食盐,就成为美味可口的佐料。在福州地区,蟛蜞酱是婚宴酒席的必备,其美味食之回味难忘。 鸡枞油 鸡枞油,是以鸡枞为原料 *** 的一种云南风味食品,辅料有植物油、香辛料、干辣椒、八角、花椒等,可作为酒佐饭菜点,也可作调料。鸡枞是云南的珍稀美食,只在节令里生长,不容易保存,每到鸡枞时节,云南人就用菜油小火慢炸 *** 出油鸡枞来,封在罐子里,等到鸡枞下市再拿出来品尝,享受一整年这种野生菌馥郁的香气。 珍贵保存的油鸡枞并不是饕餮之物,在云南的老字号米线店里,如果点最昂贵的套餐,最小的碟子里就装着一小撮看不清楚面目的油鸡枞。云南家庭不会有油鸡枞倒出半罐佐酒的吃法,而是拌黄瓜这样的凉菜时滴上几滴鸡枞油,鸡枞的味道就出来了。炸过的鸡枞也不会有满口咀嚼的吃法,而是挑出来一根一根放在舌尖上品尝。油鸡枞用来凉拌菜肴、米线,或炒饭、炒米粉都诱人馋涎;菌香与辣香交缠,回味无穷。 老北京芝麻酱 北京人对芝麻酱有一种莫名的好感,涮羊肉的调料是芝麻酱、喝面茶要放芝麻酱、就连烙个饼都要放芝麻酱。上好的芝麻酱,搁在嘴里,就像豌豆黄那么绵密纯净,温润通透。香味,得是纯粹的芝麻香,柔和,不掺任何杂味。特别是在北京的夏天,芝麻酱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品,而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因为北京人夏天最主要的吃食就是——芝麻酱面。 湖南剁椒酱 湖南人无疑是非常青睐剁辣椒酱的,无论是做菜还是佐餐,都喜欢添加点剁辣椒酱。酸辣可口的剁椒酱,红绿相间的颜色甚是好看,无论是直接拌面还是作为烹饪的配料,那酸辣爽口的滋味,保证让你辣的大汗淋漓,却怎么也不能住口... |
味噌酱
味噌酱是日本人民常用酱料类似于韩国的大酱汤,其主要材料是白味噌和味淋。一般分为白味噌和红味噌。用鲣鱼和大豆发酵,用昆布、豆腐、蔬菜做汤时加入味噌酱,就是味噌汤了。
番茄沙司
番茄沙司是一种以番茄为主要原料,辅以大蒜、牛至、罗勒、洋葱、辣椒粉、橄榄油等为调味料为辅料的酱料。用于炒制意大利面、 *** 比萨等,也可以搭配各式蛋饼食用。
排骨酱是一道以豆豉、大蒜、辣椒、白糖、番茄、芝麻为原料制成的小吃。
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主要食用功效佐餐凉拌,,烹调炒菜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储藏 *** 置于阴凉干燥处,开启后请冷藏
排骨酱特点:味美又方便,用于腌制金沙骨及涂搽一般烧烤肉类,或作爆炒之用。排骨酱以天然酿造晒豉、大蒜、辣椒、白糖、番茄、芝麻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调味料精制而成。是烹调特色粤菜的更佳佐料。用途:排骨酱更好不要直接与器皿接触加热,否则容易挥发变糊。炒菜的话等菜炒熟后再放进去和匀。烧菜也是烧好后再放,并且尽量不要有太多汤汁,再适量勾芡,以使排骨酱香味浓郁。还可以用和其他味汁一起调散,直接淋到菜上。也可用于 *** 糖醋排骨、烧烤食品:如烧鹅、烧乳猪和叉烧食品佐料。
豆瓣酱
是由各种微生物相互作用,产生复杂生化反应,而酿造出来的一种发酵红褐色调味料,它是由蚕豆(华南,西南等地用蚕豆,中原,华东地区多用黄豆)、曲子(一种用来发酵的菌)、盐、做成的。同时,又根据消费者的习惯不同,在生产豆瓣酱中配制了香油、豆油、味精、辣椒等原料,而增加了豆瓣酱的品种。
合理使用不同酱料去佐餐,搭配烹饪菜品,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冰城寻味 舌尖论道】许氏大酱:就酱!粗犷而难忘的家乡味给东北人一袋大酱,他能造掉一排“绿化带”。
在这生动的描述下,我们看到了东北人对大酱的执着与热爱。作为东北特色调料,大酱在东北餐桌上的地位不可小觑。而哈尔滨的许氏大酱,就牢牢占据了人们餐桌。能取得这样地位,靠的是啥?生产许氏大酱的双城市顺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总监顾超,为我们道出了浓浓的家乡味。
真香,就酱吃!
可能有人会说:大酱,不就是增加咸味的调味料吗?当然不是!看似粗犷的酱也是很有讲究的。
许氏大酱源于300年前满族先祖的制酱工艺,一颗颗饱满的东北优质大豆与盐、水精良配比,通过古法足期自然发酵,经过微生物和时间的充分转化最终形成。它酱香浓郁、咸中微甘、咸香醇厚、回味悠长,用它做出来的菜肴也会有一种独特的酱香气,绝不是简单的盐和酱油可以达到。
作为哈尔滨家家常用的许氏大酱,即便有些年轻人不熟悉,那也更改不了他爸妈是忠实粉丝,而我们可能也在不知其姓名的情况下吃了十几年。
东北菜是丰富的,在很多菜品上,都有大酱的身影。蘸酱菜固然出名,但大酱的用处可不止体现在蘸蔬菜上。说到酱做菜,那就更多了,酱烧鲫鱼、酱烧茄子、酱焖嘎牙子、酱炒鸡蛋,还有大名鼎鼎的鸡蛋焖子,大酱做的美食可太多了,每一样都可以简单地用“真香”二字概括。
粗犷,家的味!
看似简单的许氏大酱,却掌握着整个哈尔滨人的口味。在许多人的美食记忆里,大酱也有着独特的故事。儿时的记忆大家肯定有这个印象:家人会在年前将黄豆洗净烀熟捣烂做成酱块,待到来年取下酱块刷净绿毛,掰成小块入缸,一层酱渣一层盐,再加入适量净水,天天日晒打耙,缸上边蒙一层纱布,防止刮风进入杂物灰尘,经过一个多月的日晒,酱色深红,即可食用。
如今,城市里没有了儿时记忆中的酱块与酱缸,但儿时的口味还依旧存在于餐桌之上。传统的工艺、原始的味道,让许氏大酱成为了不可替代的家常调味料。
大酱对于哈尔滨人来讲,就像是山西人的陈醋、四川人的花椒、意大利人的披萨。在美食层面上,它是东北菜独特而豪爽的灵魂。蘸酱菜、饭包、鸡蛋酱打卤面,这些最简单的家常菜,只要酱味对了,无论人在哪里,那就是家的味道。
创新,放光彩!
许氏大酱的味道多年来一直未曾改变,但双城市顺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却在不断创新。这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调味品酿造企业,产品原料精选东北优质大豆,采用传统满族做酱工艺结合现代化技术酿制而成,产品做工精细、风味独特、浓香可口。公司不仅将许氏大酱送进千家万户,也让朴实无华的大酱焕发着新光彩,许氏香酱、香菇酱、牛肉酱、拌饭酱……多种多样的酱符合各式各样的口味。正如哈尔滨美食一样,丰富、包容、融合、创新。
许氏大酱系列产品更是被评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不仅得到全国消费者的认可,更是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
如果说红肠、大列巴、俄式西餐代表着哈尔滨美食的融合,那么许氏大酱则代表着哈尔滨味道的传承。顾超表示,在第二十二届中国美食节上,许氏大酱将让更多人们感受、了解、喜欢黑龙江的文化特色,让黑龙江具有特点和代表性的绿色食品走向全国,也希望许氏大酱带着它的浓香与回味和所有人见面,共话那些熟悉的家常味道!#FUN 肆嗨 中国美食节#
韩国人常说我们的菜系不好吃,那他们有什么菜系呢,泡菜切的细吗大中华美食,各种各样,五花八门,蒸、煮、炸、炒样样不少,就八大菜系单拎出来一个菜系,吃半年绝对没问题!这还不算上各个地方的特色美食。
八大菜系
韩国人常说我们的菜不好吃,各种诋毁中国菜。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去中国餐馆吃的最多就是韩国人。
那么韩国都有什么菜系呢?估计只有泡菜切的细了,我们来看看韩国都有什么美食。
韩国民族的骄傲-泡菜,就是我们吃饭时随机单配的小菜,我们的朝鲜族泡菜最有话语权,绝对是泡菜届的祖宗。
泡菜
部队火锅,美军扔了不要的过期午餐肉放点常见的菜叶子和乱七八糟的辅料,这哪能和我们的重庆火锅相比。
烤肉,可能连东北小烧烤儿都瞧不上它吧,这还没算上新疆烤肉,内蒙烤肉哦~
炸鸡,这不算是能进家庭餐桌的食物了吧。我们的熏鸡,麻椒鸡那不香嘛?
年糕,这个也要来我国认祖归宗的,一个炒菜的配搭有啥意思。
泡菜
大酱汤,这个吃过东北大酱的人都觉得,它这也配叫大酱汤,笑话。
石锅拌饭,这个东西我总觉得就是我们的盖浇饭!没有任何两样,多些汤汁拌饭而已。
人参鸡汤,这道菜可能就是冲着高丽参去的。但是有我们广东广西的各种煲汤好吃吗?
炸酱面,这个不用觉得,就是老北京炸酱面的翻版,它那也配叫炸酱面。
好像韩国有名的菜都说完了,这要让说相声的郭德纲来都要骂街,这几个菜怎么说报菜名,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火锅
其实在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中,拥有丰富多样的菜品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色菜肴,这些菜品代表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就像我们国家一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饮食文化,我们的菜品种类丰富多样,无论是川菜、粤菜、湘菜还是鲁菜等,都有着各自的独特魅力。
去东北旅游一定要带回来的3种土特产很多人一说到东北,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雪,整个人都会不自主的打个哆嗦,因为东北基本上是国内最冷的地方了,东北不仅雪多,还有冰城呢。
其实东北除了好玩的地方特别多之外,东北的土特产也挺多的,在上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了,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和貂皮。
其实除了这三种之外,东北还有很多土特产,今天给大家介绍三种去东北一定要买的土特产:
之一种:东北大碴子粥
我平常是一个比较喜欢喝粥的人,小时候在东北住过一段时间,差不多10岁左右,已经过去了20年了,那个时候喝过东北大碴子粥,很好喝。
自从离开东北之后就再也没没喝过,不过前几天闺蜜去东北出差回来给我带回来一包,我回家用水泡了一晚上,然后用高压锅煮了一锅,还是小时候的味道,粘粘糊糊的,香甜软糯特别好喝。
东北大碴子粥是由笨碴子、粘碴子和饭豆组成的,是一种粗粮,营养又美味。
想喝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链接下单哦。
第二种:东北辣白菜
之前去韩国旅游的时候吃过韩国的泡菜,特别好吃,其实韩国的泡菜的 *** 手法也是从咱们的东北地区传过去了,可以说东北辣白菜才是正宗的泡菜。
我从小就喜欢吃酸辣的东西,东北辣白菜特别符合我的口味,这款东北辣白菜又酸又辣又甜,特别下饭。
如果在吃饭的时候来上一袋东北辣白菜就太好了,我一次能吃两大碗米饭。
这款东北辣白菜选用的都是农家自己种的大白菜,施农家肥,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营养健康,经过传统工艺腌制,酸辣可口。
想吃东北辣白菜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链接下单哦。
第三种:东北大酱
东北大酱也是东北的一个特色,我们看一些东北电视剧的时候,比如《乡村爱情》,经常会看到吃饭的场景,而在东北的餐桌上经常会有一道菜就是大葱蘸大酱,或者是黄瓜蘸大酱,看着就特别有食欲。
当然了,东北大酱不只是用来蘸着吃的,它的吃法有很多种,比如想吃炸酱面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东北大酱。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来炒菜,比如酱茄子、土豆拌茄子等,都可以用东北大酱,绝对会满足你的味蕾。
一共5袋,想吃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链接下单哦。
东北的土特产有很多,今天就先给大家介绍这三种,大家喜欢吃哪一种呢?
每逢佳节胖三斤
全国人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举国同庆,放假七天,我的朋友圈已经被各种好玩的好吃的刷爆了。但是假期的最后一天,朋友们又开始晒体重了,多的胖5-10斤,少的也胖了个2-3斤。我也不能免俗,国庆期间和朋友吃喝玩乐,参加婚礼,重阳节陪老人过节家庭聚餐!小吃,地方菜,家宴各种吃,每天的行程都安排的满满的。最后一称体重爆表!啊啊啊。。。。让人暴躁呀~
怎么办呢?不过我的人生观就是这样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能玩的时候就要玩的尽兴!国庆节是中国人都要庆祝的大型节日,是中国最长的带薪假期之一,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不吃不喝,总是咋呼着长肉是件很扫兴的事情。
狂欢过后也是要付出代价的,看看体重秤,心里劝自己不后悔,毕竟放假期间过足了嘴瘾,想吃的的不敢吃的都吃了!今天终于正常上班了,感觉肚子里的油水都要溢出来了,给大家分享一个适合做晚餐的韩式火锅,接下来一周让涨在身上的肉消失不见。
韩式火锅和中式火锅的区别?
其实更大的区别就是韩式火锅是把所有食材都放入锅中煮,在煮的过程中调好味,不需要单独的蘸料;中式火锅是边煮边吃,吃什么煮什么,然后在自己调配蘸料。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韩式火锅的特点,韩国人喜欢吃辣椒酱和泡菜,韩式辣椒酱和泡菜都是以甜辣为主味。所以韩式火锅在锅中加入大量的韩式辣酱来做主要调味。
韩式火锅的做法是在锅中加入高汤或者水,然后加入蔬菜,丸子,方便面,肉片,虾,香菇等食材,最后放入韩式辣酱,辣白菜还有芝士调味儿,盖盖去煮,煮到汤汁浓稠,蔬菜软烂就可以开盖食用了,不需要蘸料。
它不像咱们中国的火锅吃起来热火朝天的,非常热闹。咱们的火锅底大部分都是高汤底,而且边吃边涮,主要是涮肉,一般肉都是肥牛或者肥羊,涮好以后还要蘸麻汁酱,虽然味道超级好吃,但是热量比较高,含油量太大,不适合天天吃。
然而韩式火锅却很容易控制热量,更适合怕长肉的人或者控制体重的人来吃。经常吃韩餐的人会发现,其实韩式火锅,无论是部队火锅,芝士火锅,年糕火锅只是加入的食材不一样,口味却都是大同小异,辣辣的甜甜的。
韩式火锅必备3中调料
其实韩式火锅中起到主导口味的就3种东西
1,韩式辣酱。韩式辣酱是用苹果,大蒜,姜等多种材料经过料理机打成酱,然后加入煮好的糯米粉,黄豆粉,辣酱粉,醋等等发酵而成的,口味是辣甜酸,非常的下饭。它更大的好处是几乎用不到油,所以热量就低很多,用途也很广,可以用来腌制烤肉,拌饭,煮火锅,是韩国人做饭必不可少的调味料,韩式辣酱可以去超市买现成的,比我们自己做的味道要好。
2,辣白菜。曾经引起争执的韩式辣白菜和四川泡菜谁更好吃的问题,其实在我看来韩式辣白菜和四川泡菜口感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特色。作为一个吃货,我都很喜欢,咱们大中国的泡菜更脆,酸度更大一些。韩国的辣白菜在腌制的过程中加入的糖很多,甜度更大一些,煮韩式火锅自然是用韩式辣白菜来煮更好吃一些。
3,韩式大酱。韩式大酱是用黄豆发酵的,用它来煮汤酱香味道更浓厚一些,韩国人常长喝的大酱汤就是拿它来煮的,不过单纯的用韩式大酱煮汤味道我是喝不惯的,酱香味还不如中国的酱油来的浓郁,所以我选择把大酱放入火锅里,这样汤底的味道会浓郁,但又不会抢火锅的味道,符合味更浓一些。
我的改良
我们既然要做个低脂低卡餐,那泡面就要去掉了,用什么来代替呢?
首选金针菇,金针菇撕成小朵,煮在锅里和面条很像,既能满足我们的视觉,又能丰富我们的营养,口感还有嚼劲。
其次可以选魔芋粉丝,魔芋粉既可以当做主食热量又低,如果还是觉得不满足,就加一份全麦面条吧。
最后芝士也是不能要的了,芝士热量也是比较高的。
必不可少系列
1,鸡蛋。我一般都是做成荷包溏心蛋,鸡蛋在最后5-6分钟的的时候加入,才能保证是溏心蛋,味道鲜嫩不噎人,补充身体蛋白质。
2,西红柿,西红柿酸酸甜甜增加口感,切成薄片便于煮烂。补充身体维生素。
3,蔬菜,这个可以随意,喜欢吃什么加入什么,比如卷心菜,油菜都行。自己喜欢什么加什么!
4,豆腐,豆腐放入火锅是很好吃的,煮过的豆腐比较入味,口感Q弹,还能增加饱腹感。
豪华系列
比较土豪的可以看看下面的这些,既营养又好吃,还不怕长肉的食物。
1,大虾,大虾味道鲜美,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脂肪含量极低,味道鲜甜。
2,牛肉片,加入牛肉片也是不错的,不过牛肉片一定要先过一下水,逼出里面多余的血水。
3,鸡肉丸子,更好是自己做的鸡肉丸子,可以不放淀粉,外面买的那种就算了吧!
具体做法如下
准备一口小锅,我的是单人份,用的是奶锅。
首先锅中加入西红柿,然后加入韩式辣酱和大酱开始熬汤底。
然后开始加入食材,加入金针菇,和豆腐,然后加入一点耗油,接着煮5分钟加入鸡蛋,煮至鸡蛋成形,加入青菜和薄海带之类的就可以了。
这道美食即是汤,又是菜,还可以做主食晚上吃上一份足够了,味道非常好,辣辣的很有食欲,这是我每次节后必吃的低卡餐。其实是没什么难度的,想吃什么放什么,美味又健康,祝愿大家都可以回到放假前的体重。
又到了一年中开始做大酱的时候了,我记得在我小时候都是年前做酱,但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现在东北居住条件的改善,现在居民家中的温度也很高了,酱块的发效也快了。所以年后做酱比较适合。
今天我们这位老师傅七十多岁经验老道,老家人祖籍黑龙江哈尔滨,满族,姓金清朝时的国姓爱新觉罗氏,听说祖上是黑龙江将军手过做过统带,应该来说现在的正师级干部吧。哈哈有点扯远了,我们来看看这个传统的 *** 过程。这个在以前是不能给别人看的,听说满人每家每户 *** 工艺都不一样,每家都有个人家的 *** ,口味也都不尽相同。
关于大酱有很多记载,满族人家多数在年前将黄豆洗净烀熟捣烂做成酱块,放在屋里棚板或柜顶上,因室内有温度,能使酱块发酵,待到来年农历四月十八前取下酱块刷净,掰成小块入缸,一层酱渣一层盐,再加入适量净水,天天日晒打耙,缸上边蒙一层纱布,防止刮风进入杂物灰尘,经过一个多月的日晒,酱色深红,即可食用。豆酱 *** 简单又易保存很长时间,是一年四季中常食的佐料。年节包饺子时炸点油酱放里面好吃,夏天熬茄子、豆角时放点大酱更好吃。酱缸里秋天还能腌黄瓜、土豆、倭瓜、芹菜叶和根等各种酱咸菜食用。可以说满族人一年四季每顿饭都离不开酱,四个小碟压桌是传统食俗,以生蔬菜蘸生酱佐饭更是民间食法。
传说这种饮食习惯是当年努尔哈赤南征北战时留下来的。传说老罕王(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落,开始了对明朝的征战,由于长期缺盐,八旗将士们的体力明显下降。老罕王想出了解军中缺盐的办法,他们征战每到一地,都要向女真部落征集豆酱,着急了就打饭包吃,既方便又快捷的大酱就成了八旗军中必须保证的给养之一。行军打仗时,总让军厨带上大酱,从此留下一句俗话说:兵马未动,大酱先行。满族民间若搬家时,先把大酱块子装上车,以示大酱先行。八旗还发明了"四大酱"有榛子酱、黄瓜酱、豌豆酱、萝卜酱。大酱这种副食既方便又富有营养,大大地提高了八旗军的战斗力,他们打了许多胜仗,大酱也立了头功。
还记得小时候, 我家下酱是在每年的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这三天里选一天,然后每天打一百下,打足三十三天酱成。我小时候每天放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去捣酱缸,我妈妈让我打足一百下,说打不到百下这酱缸就不香了,呵呵那时候也不相信,打个几十下就跑去玩了,没想到那年可能是盐放少了,酱不好吃,我妈没打死我,就说是我每天打的次数不对,多么美好的童年记忆啊,完了这个80后现在通病就是拉满想像的怀旧了。
东北人对大酱有天然的爱,我在一个网站上看到有人发帖子说给东北人一碗大酱能把小区绿化带吃没了,哈哈,这也说明了东北对大酱的深爱。不过大家还得注意下千万别让韩国人看到了,要不这也是他们的了,开个玩笑。等到了清明后各种野菜发芽长出来,就可以开始吃这个酱了,在我们这里,每年从清明节后各个月份开始就有婆婆丁、柳蒿芽、四叶菜、大耳毛、厥菜、黄花菜、野韭菜等几十种野菜,我都很喜欢吃,我们还用这些野菜包饺子包子等,这些野菜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里有的叫救命草、有的叫去病菜,古代的时候缺医少药得了病就靠这些野菜治了,还有很多的偏方。
炸酱面好不好吃,炸酱很关键,教你这样调炸酱,酱香浓郁,特过瘾本期导读:炸酱面好不好吃,炸酱很关键,教你这样调炸酱,酱香浓郁,特过瘾
炸酱面是很容易就能在家自己作的酱拌面,所谓「炸酱」简单说就是用油半炒半炸过的酱,用的是大豆经过发酵而成的酱,因为各地的发酵豆酱种类风味都不太一样,所以「炸酱面」在各地有着不同的变体。
讲到以大豆发酵而成的酱,以外国人来说脑中之一个想到的搞不好会是日本味噌。其实你打开地图,以日本本州差不多的纬度往西划一个区域延伸到中国的山西,然后去对照各地的饮食习惯,你会发现这个区域简直可以称为「大豆发酵酱地区」。
东亚的这个区域范围内都有将大豆发酵制成酱的传统
日本有味噌,韩国有春酱(用黑大豆发酵制成的酱料),山东有「大酱」,山西有「老黑酱」。这些酱虽然因各地制程不同有不同的风味,但是都是将大豆经过蒸煮后加入麴种与盐然后经过固态发酵制成的食物。
农作物在同一纬度的横向传播一直是世界文化的共通现象,自古以来,这个「大豆发酵酱地区」的人类有着各种程度的文化交流(比方说历史上的渤海国、高句丽国),自然在饮食文化上也或多或少会受影响。所以不只有中华炸酱面,甚至还有韩国炸酱面、日本炸酱面呢。
炸酱面据说是山东地区发明再传到各地的一种面食,元祖的山东炸酱面用得是「大酱」,是煮熟的大豆经过种麴发酵而成的酱,分成干湿两种(其实就只是工厂有没有加水稀释的差别)。先用植物油炒猪五花碎肉直到逼出猪油,然后加入葱姜末爆香,再加入黄酱半炒半炸炒香后,加入一些黄瓜丁、胡萝卜丁、豆角丁就成了山东炸酱。在煮熟的面条上浇上山东炸酱,就成了山东炸酱面。
山东大酱
北京炸酱面用的是干黄酱,干黄酱跟大酱的制法几乎一样但风味略有不同,除了黄酱,北京炸酱还会加甜面酱,甜面酱是用小麦面粉揉成团后加入麴菌之后发酵制成的,麴菌分解淀粉产出糖所以有甜味,所以北京炸酱面多了点甜鲜味。
六必居是北京的老品牌,除了干黄酱之外还有很多酱菜类产品。据说包装上「六必居」那三个字是明朝大奸臣严嵩写的
除了甜面酱之外,北京炸酱面跟山东炸酱面在外观上更大的不同就是「菜码」,码就是配料的意思,北京炸酱的油香来自于炒炸肉末逼出来的猪油,其实是满油腻的。北京人为炸酱面加入一些切丝蔬菜,不但解腻而且增加口感趣味,讲究的面码能有十几种之多。所谓老北京炸酱面一整套上桌十分气派,吃得习不习惯就看个人口味。
老北京炸酱面
韩国炸酱面(???)也是从山东传过去的,山东跟朝鲜半岛只隔一个黄海,其实直线距离很近。1883年仁川港开港后,很多山东人渡海到仁川港作苦力(这就是韩国华侨大多是祖籍山东的原因)。这些山东人意外发现朝鲜这里有种叫做春酱(??)的黑豆发酵酱跟山东大酱的风味有几分神似,就拿朝鲜春酱代替山东大酱做炸酱面来吃。
韩式炸酱面
南方的大韩民国在建国初期的经济非常糟糕全靠美援救济,于是发生跟日本拉面流行几乎一样的情节,美援的面粉成为最容易取得的便宜热量来源,而源自仁川中国城的炸酱面成本低廉,就趁着这波美援面粉浪潮一下子在韩国流行了起来,成为一种国民美食。
除了北京、韩国之外,山东炸酱面也向东北方传播。东北炸酱面用得东北大酱,除了部分东北地区还加鸡蛋或虾仁之外,基本上跟山东炸酱面差异不大。不过东北炸酱面倒是在日本有一支奇妙的分支叫做盛冈炸酱面(盛冈じゃじゃ麺)。
日本岩手县盛冈市有所谓「盛冈三大面」的名物,分别是小碗日式荞麦面(一口气要吃很多碗,以场面壮观闻名)、盛冈冷面(其实就是朝鲜冷面),最后就是盛冈じゃじゃ麺,じゃじゃ麺的读法是Jiyajiyaman,其实就是汉字「炸酱面」的音读。
二战后一位曾经住过旧满州国叫做高阶贯胜的日本人回到国内,因为怀念在中国东北吃过的炸酱面,用日本味噌代替大酱做出炸酱再加入当地食材,变化成一碗日式炸酱面,在盛冈开业之后造成轰动,盛冈じゃじゃ麺在盛冈市地区比拉面还要风行呢。
盛冈じゃじゃ麺创始店「白龙」的炸酱面,面条比较接近乌龙面
还不只是前述地区有炸酱面,南方也有炸酱面。南方的炸酱面更具特色的应该是四川炸酱面,炸酱面传入四川跟清代各地官员的调任有关,当北方炸酱来到了四川这个饮食风格强烈的南方地区,整个改头换面,变化成在地化的特殊料理。
四川的炸酱面写作杂酱面,既然在四川,当然是用四川豆瓣酱取代北方豆酱,先用带肥的猪肉末炒出油之后,加入豆瓣酱、甜面酱一同炒制成酱。接下来可就复杂了,先在碗底放入辣油、酱油、花椒油、花椒粉、花生碎、芝麻、榨菜粒等等,然后再放入煮好的面,浇上炸酱并洒上葱花,这样的炸酱面就叫素椒炸酱面。如果素椒炸酱面上再放入煮好的黄豌豆仁,就成了重庆豌杂面。这种炸酱面在北方不常见,香辣 *** 非常美味。
重庆豌杂面,在所谓的「重庆小面」店家都有
南方炸酱面用的酱料,是在南方生产的豆瓣酱跟甜面酱。在豆瓣酱那篇文章中跟大家介绍了豆瓣酱在南方落地生根的故事,如果按照脉络来看,南方炸酱面可能跟红烧牛肉面一样跟四川有点关系,但是风味又跟四川炸酱面大异其趣。
普遍来说,南方炸酱面的作法是先用油爆香葱姜蒜末,然后加入豆瓣酱、甜面酱与其他食材翻炒,感觉跟四川炸酱的差异不大,不过可能是因为各地眷村妈妈或是一些老外省面摊子老板有各自不同的见解,爆香用的材料与炸酱加入的食材真是五花八门。
我自己吃过看过的南方炸酱面,有的在爆香阶段会加入虾米增加鲜味,有的会跟香港人作炸酱一样加入少许番茄酱,有的会像上海八宝辣酱那样加入毛豆、豆干丁、笋丁,甚至有加入油葱、萝卜干、酱瓜、番茄酱等等,种类很多口味也不尽相同,不过原则上基底得用南方生产的豆瓣酱与甜面酱,吃起来才有南方味。要弄到北方生产的酱料也不难,不过很奇怪,只有北方生产的酱,炒出来才会像中式的炸酱面。
不过这几年可能是很多南方人都觉得餐饮生意很好作,很多南方炸酱面太创意无限了,我也常常吃到有点莫名其妙的炸酱面,比方说端上来就只有炒绞肉的也说是炸酱面,或是明明是卤肉燥的也楞说是炸酱面。既然叫做炸酱面最少要有「酱」吧,我想身为面店老板更好还是稍微理解一下炸酱是什么样的料理比较好一点。
自己在家里作炸酱面真的不难,甚至可以算是下班后轻松煮的料理,从炸酱开始现作现吃不会花超过15分钟,一次多作一点炸酱装罐冰起来备用,要吃的时候把面煮好,煮面同时切些黄瓜丝、胡萝卜丝的,面煮好之后挖两匙炸酱加上蔬菜丝,五分钟就可以吃了超方便。
酱料的比例大致是甜面酱2比豆瓣酱1,其实这比例不是硬性的,看个人口味要1比1或是3比2都可以。炒酱的时候加少许糖中和一下咸味,其他辛香料、碎肉等等看个人,不要太离谱就行。
炸酱里用的碎肉更好是选带肥的五花肉,切碎或请肉店老板绞碎均可。肉的份量随意(不要太离谱就可以),炒酱之前先用少许油炒碎肉,要炒到肉中的油脂被逼出来呈现锅中油略多的情况,有了猪油的加持,炸酱才会香,这就是作炸酱要好吃的秘诀。然后加入辛香料爆香之后加入豆瓣酱、甜面酱与少许糖,再用水略为稀释并小火煮一下让味道融合。
如果你希望丰盛一点,也可以依照自己喜好加一点虾米、毛豆、豆干丁之类的一起炒,我是干脆去市场买现成的毛豆炒豆干丁小菜回来加,毕竟毛豆豆干只买一点点很难买,买点现成炒好的就可以。总之,自由发挥,做出来都不会太难吃。
【炸酱面】
食材:
炸酱:
甜面酱:4大匙
辣豆瓣酱(或不辣的陈年豆瓣):2大匙
糖:1小匙
清水:2大匙
猪绞肉(带肥的五花肉比较好):80g
虾米:1大匙
红葱:1瓣(切碎)
蒜头:2瓣
食用油:1大匙
炸酱面:
干面条:200g
炸酱适量
小黄瓜:1根
胡萝卜:1/3根
葱1支
市场卖的现成毛豆豆干小菜:随意
做法:
【做炸酱】
1.锅烧热,入一大匙食用油,炒猪绞肉,要炒到有点金黄色,肉里面的油脂被稍微逼出来的程度
2.加入切碎的红葱、蒜头、虾米,略爆香
3.加入甜面酱、豆瓣酱翻炒
4.加入适量的糖与清水,把炸酱化开,略炖煮2分钟。炸酱就做好了
5.如果打算一口气作一罐放在冰箱备用,请按照比例把份量放大即可
【炸酱面】
6.其实炸酱面就只是把面煮熟,浇上炸酱就搞定了。不过很多人不太会切蔬菜丝,就顺便教大家一个一定会成功的 *** 。首先用超好用削皮刀把小黄瓜削成片
7.然后用刀把小黄瓜片尽量认真切成丝,这样切出来的小黄瓜丝就有专业水准了。胡萝卜丝也照此要领切
8.把面条煮好,浇上炸酱,围上小黄瓜丝、胡萝卜丝、现成的毛豆小菜、烫青菜等等,洒上葱花。超好吃的炸酱面就完成啦
炸酱面真的是很简单的料理,前述的食谱,只要把豆瓣酱换成韩国春酱就变成韩式炸酱面,把豆瓣酱换成味噌,就变成日式炸酱面。作法都一模一样。
炸酱面上面加的食材是可以自由发挥的,除了黄瓜丝、胡萝卜丝以及台湾常见的毛豆、豆干之外,听说腌嫩姜也很适合(但我没试过),还可以自己加上蛋皮丝、豆皮丝等等都可以,如果你想要试试看东北风味炸酱面,也可以炒个鸡蛋加上去。可以说是百搭。
“老师,韩国和中国的炸酱面是一样的吗?”图源 *** ,如侵删
提起韩国的美食,大家都会想到在韩剧、韩综或是中国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的韩式烤肉、韩式冷面等。
殊不知,韩国的“国民饮食”是炸酱面!!!!
去韩国的话,一定要到中餐馆吃一碗韩式炸酱面,那么问题来了:韩国的炸酱面和中国的炸酱面一样吗??
在韩语课堂上,每当学到???(炸酱面)这个词,就会有学生问:“老师,韩国的炸酱面和中国的炸酱面一样吗?”这时我会告诉学生,韩国的炸酱面和中国的炸酱面完全不同,无论是从外观上还是酱料上,都不一样,更重要的是,面条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从外观、酱料、面条上来比较一下吧!!
外观
韩国炸酱面
中国炸酱面
外观上,韩国炸酱面的炸酱呈现黑色,而中国的略偏棕色,这是由于酱料不同的原因。
酱料
韩国春酱
韩国春酱
韩国炸酱面多使用春酱,春酱是韩式拌酱,可以说是韩式炸酱面的灵魂。原料以黑豆、生抽、糖、芝麻为主,呈黑色。
中国黄豆酱
中国甜面酱
而中国炸酱面多使用黄豆酱或甜面酱,黄豆酱以黄豆为主原料,甜面酱以面粉为主原料,偏深棕色。二者与韩式春酱截然不同,所以炸酱面的味道也自然大相径庭啦~
面条
韩国炸酱面
中国炸酱面
韩国炸酱面使用专用面,这种面类似于意大利面,口味接近冷面。在家中,自己做炸酱面的话,可以使用手擀面或挂面,但口感远远不如专用面来的美味!!中国的炸酱面就是常使用挂面或手擀面而制成,与韩国炸酱面差异甚多。从口感上来说,韩式炸酱面略偏甜,而中式炸酱面偏咸。
在这次轻松愉快的讨论中,同学们又get到了新姿势,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表示要挖掘更多。如果想和我们一起在课堂中体验韩国美食或其他特色文化,欢迎你哦!
韩国炸酱面根据蔬菜、肉类等食材的不同,炸酱面也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几种比较常见的韩式炸酱面,一起来看看吧!!
???? 三鲜炸酱
在韩国,最常见的炸酱面,都只以各种蔬菜和猪肉为原料来炸酱。但三鲜炸酱面与普通炸酱面不同,三鲜指的是鱿鱼、虾、海参。三鲜炸酱面便是在食材中放入鱿鱼、虾、海参这三种材料,因此它的味道不仅味道很鲜美,价格还比普通炸酱面贵很多,韩币1万块左右,约合人民币60元左右。
???? 肉泥炸酱
肉泥炸酱面,“面如其名”,是由蔬菜和切碎的肉泥为食材制成的。这一点跟中国的炸酱面有些类似,只是所采用的酱料不同而已。肉泥炸酱面的口感非常细腻柔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价格在韩币8000块左右,约合人民币45块左右。
???干炸酱面
干(没有汤水)是干炸酱面的更大特点,如果你点外卖的话,炸好的酱会单独放在另外的碗里,如果在店里吃饭的话,店家一般会把炸好的酱给你盖到面上。干炸酱是在没有肉汤的情况下炒熟蔬菜、肉和酱汁,然后放入盘子中,和面条分开提供。根据个人口味,把酱放在面上拌着吃的话,食材本身的口感很香,再加上汤汁不浓,可以吃得很干净。价格在韩币6000块左右,约合人民币36元左右。
???水炸酱面
炸酱面的酱一般都是用油炒而成的,有些人不喜欢油腻的食物,对于不喜欢油腻食物的人来说,水炸酱面是个不错的选择。酱汁不用油炒是水炸酱面的一个特点,而且水炸酱面炸酱时不使用春酱,只是用酱油来调味,之后再加淀粉勾芡,使其变稠。最后可加入一些海鲜使味道更鲜美,是在全罗道才能品尝到的创意料理。价格在韩币8000块左右,约合人民币45块左右。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韩国炸酱面
你了解了吗?
是不是想马上点一份来吃?
对了,在韩国
炸酱面的标配是糖醋肉
有机会一定要尝试一下哦!
▼作者简介
???
韩国中央大学韩语专业硕士,留韩7年,曾在学校获得韩语演讲比赛特等奖,写作比赛特等奖,曾在韩国群山大学语学院以及国内多家培训机构担任韩语老师,教学风格活泼且教学经验丰富。
本期导读:东北春季山野菜珍品,被称为树上“人参”,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春季到了,又到了吃山野菜的季节,东北地大物博,林区的面积也很大,山野菜的品种也很丰富,山野菜生长在自然森林环境中,无污染,而且营养丰富,口味鲜美,风味独特,其中有一种山野菜非常受欢迎,它的名字叫:刺老芽,别名:刺龙芽、刺嫩芽、辽东楤木、龙芽楤木、鹊不踏等。主要分布于东北东部地区,森林边缘和灌木中。是山野菜中的珍品。也是东北出口的山野菜主要品种之一,产品多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
刺老芽是楤木上生长的嫩芽,楤木浑身长满了坚硬的刺。早春的时候,枝条尖上生出嫩绿的芽苞,刺老芽从春季到夏初4-5月份均可采摘,以春末季节嫩叶拳曲未伸展品质更佳。入夏以后嫩叶变老就不能食用了。刺老芽有着丰富的营养和独特风味,它的营养物质不仅包含有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刺老芽含有的矿物质同样比种植的蔬菜高几十倍,特别是有机锗的含量比人参高3.6倍。我国传统医学典籍认为刺嫩芽性平,味苦而辛;归肝、胃、肾经。刺老芽具有祛风除湿、利水和中及活血解毒的作用。而被誉为“山野菜之王”,树上“人参”。
刺老芽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炒食、酱酱、做汤、做馅、裹面糊油炸,还可以做成小咸菜。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新鲜的刺老芽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所以在食用之前,更好用开水焯烫一下,并用清水浸泡1-2个小时,再 *** 菜肴,就可以去除亚硝酸盐。下面再分享下刺老芽的2种做法:
【刺老芽蘸酱】刺老芽、鸡蛋、油、葱、黄豆酱或者东北大酱。
做法步骤:
1.把刺老芽择洗干净,锅加水烧开,加入少许盐,下入刺老芽焯水1-2分钟,将刺老芽捞出,刺老芽焯水可以去除它的涩味。
2.捞出来之后,把它放在冷水中投凉,浸泡1-2小时,捞出攥净水分,待用,刺老芽焯水后要过冷水,可以保持它脆嫩的口感,而且颜色也不会变黄。
3.现在就开始做蘸酱用的鸡蛋酱了,酱用黄豆酱,东北叫豆瓣酱,或者农家自己做的东北大酱,用香其酱做也不错的,把豆瓣酱放在碗中,如果酱比较干,就少加一点水,搅匀,把它调稀,鸡蛋磕入碗内用筷子搅打均匀,葱切葱花。
4.锅加油烧热,淋入鸡蛋液摊开,待鸡蛋液稍凝固,用筷子转圈划散开,让鸡蛋成小块,把鸡蛋块盛出。
5.锅内再添加少许油,下入豆瓣酱炸香,翻炒出酱香味,豆瓣酱要放到油里炒出香味,味道才好。
下入鸡蛋块,葱花,淋少许水,烧开,小火熬一会,让鸡蛋和酱的味道融合在一起,期间要不时的搅动,防止酱汁糊锅底。
6.待酱汁变得粘稠,关火,把做好的鸡蛋酱盛出,用刺老芽蘸酱吃即可。
【刺老芽炒鸡蛋】所需材料:刺老芽2、鸡蛋3个、油、盐、葱、
做法步骤:
1.准备好刺老芽,把刺老芽择洗干净,大一些的可以切成两半或者4瓣。
2.锅加水烧开,加入少许盐,下入刺老芽焯水1-2分钟,将刺老芽捞出,刺老芽焯水可以去除它的涩味。
3.捞出来之后,把它放在冷水中投凉,浸泡1-2小时,捞出攥净水分,过下冷水,可以保持它脆嫩的口感,而且颜色也不会变黄。
4.将鸡蛋磕入碗内,用筷子搅打起泡。
5.锅加油烧热,淋入鸡蛋液摊开,加热至鸡蛋液稍凝固,再翻炒成块,盛出待用。
6.锅内再添加少许油烧热,下入葱花爆香,再下入刺老芽翻炒1-2分钟,炒去水分。
7.下入炒好的鸡蛋块,再加入盐,快速翻炒均匀,关火,盛出装盘即可。
喜欢这个菜肴的做法,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呦,也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或者分享您的做法,欢迎关注:冬至雪夜,每天都会发布原创家常美食做法。
「臭·酸」真够味儿,东北人难以自拔的两样食物东北菜,包含面很大了,既有少数民族的习俗,也有沿海山区的吃法,咱们只是说一般的东北食物。
一说到东北菜,给外界的印象就是,菜码很大,按盆上菜,南方人到东北去会吓到,吃不了啊吃不了,会浪费的。但是东北菜就是这个德性,量大实在。再就是偏油大盐重,重浓香。讲究肉菜,什么黄瓜凉菜,炒个白菜,那被称为水菜,往往被认为慢客。请客必须都有几个角色肉菜压阵。总体看,东北菜也属于鲁菜系,但是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菜农家菜家常菜。
知名的东北名菜,大家都会说出几样了,什么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鲶鱼炖茄子、大丰收乱炖、杀猪菜,
东北菜一个特点,擅长的也是个炖。之一炖菜容易做,只要材料一起扔进去,炖的时间足够长,基本都入味了,不用把握料理的那些条条框框,爽快的狠哪。第二,炖菜量大,过去的东北劳动人民吃的多呀,得吃饱啊,田里的活可需要一把子力气;第三,天寒地冻的,炖菜热量大,连汤带水的,容易搭配主食,看着窗外的雪花飘飘,一家人围坐一起,管够吃,可劲造。
我今天说的两样食物,很有特点,当然也有很多其他的食物,比如豆包什么的,但是我认为这两样是极具特色的,因为它们狠够味儿。
那就是大酱和酸菜。
1、先说大酱吧。
大酱嘛,据说是东北满族人的传统食物。这个大酱,过去东北农村家家户户都在弄,各家按照自己的手法进行,味道各异。一般来说,味道特色就是臭香臭香的,一种混杂的美食。外地人也许吃不惯。但是东北人,远离家乡就会怀念这个味道。大酱是东北菜的灵魂,很多的菜都要用到这个酱。对了朝鲜族韩国料理中大家爱吃的大酱汤,味道就十分相近了。有时间可以尝尝。
大酱嘛,东北人最直接的吃法就是蘸酱吃。过去农村大半年是没有什么菜的,七八月份才会有新的蔬菜长成。蘸酱的之一搭配,就是大葱蘸酱,小葱蘸酱味道更佳。现在大超市里有卖黄豆酱,名曰大葱伴侣就是这个意思。等到夏季新鲜蔬菜可以吃了,那搭配会更加丰富起来,比如黄瓜、生菜、白菜、蒜、青辣椒、香菜,其他还有干豆腐等。
蘸酱再升级,可以做成鸡蛋酱辣椒酱,搭配的范围还可以扩大。与大酱搭配的还有煮熟的茄子土豆,或者什么榨干白菜、榨甜菜缨子。如果再延伸,我的天哪可以做饭包了,大片的白菜叶子,中间放上精心 *** 的大酱、土豆、茄子、辣椒、葱、蒜这些,包起来啃几口吧,不信你就试试。与大酱搭配的正经菜我粗浅知道那么几样,比如酱鸡蛋、酱茄子,用大酱炖鱼等等吧,我也不是美食家,只是知道日常的所见。
2、再说酸菜吧。
这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说酸菜是因为满洲缔造者努尔哈赤的夫人,当时是为了方便储备军粮而发明的,为夫君解决了大问题。看看吧,这大酱和酸菜都和满族人有关系哈,也难怪,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嘛。后来的汉族人也受到他们的饮食影响,目前存在的很多地名也是来源自满语。还有个传说,说满族人不吃狗肉,也是因为曾经有一只狗救过努尔哈赤的命。但是朝鲜族吃狗肉吃的挺多,配着冷面吃绝佳美味。
总之吧扯远了,酸菜这个东西,在寒冬漫漫大雪飘飞的东北发挥了不少作用。之一,容易 *** ,容易储存;第二,味道不一样了,可以深加工成更多美味。第三,据说酸菜中营养成分很多,你们自己查。过去东北,包括北方人,甭管农村还是城市了,冬季蔬菜更多的就是土豆萝卜白菜吧。所以,酸菜对东北意义很大。“翠花,上酸菜”。酸菜,味道之一是酸,第二也有些许臭味,特别是也有腌制烂了的。第三,酸菜心有些许甜味,我小时候没啥零食啊,家里做酸菜,家长们就比较用心地切制出酸菜心来给我们吃,童年啊吃了多少酸菜心,心好酸哪。
酸菜比较常见的吃法,也许大家都吃过,但是这个酸菜和四川的酸菜什么老坛酸菜是不一样的,我们的酸菜就是大白菜腌制的,用大号的缸。大酱用小缸,酸菜用大缸,老百姓的生活啊接地气。知名的酸菜名菜有,酸菜火锅、酸菜炖豆腐、酸菜炖肥肉血肠。其他你们去查。
据说曾经有个东北老太太,被考上学在大城市落脚的儿子接去南方享福去了,但是过了一段就受不了了,说要回东北,儿子苦劝。老太太难过地说,大城市住不惯,要么你让我回东北老家,要么你让人给我邮来几颗酸菜。看到了吧,酸菜对东北人的意义。就是家乡的代名词。现在市面上有好多成袋销售的酸菜了,方便多了,但是有些年老的东北人还是觉得不是自己做的那个够味。
大酱和酸菜,都是够味儿的美食。对于土生土长的东北人,那是无法远离的依恋。我是东北人,对大酱的依赖很大,酸菜久了也会想。
就是这样,每一片乡土都与那么几样特殊的饮食相连,远离家乡的游子想家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想起它们,吧嗒吧嗒嘴,想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