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芽的功效与作用图片,谷芽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及食用 ***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21 0
《中药学》谷芽

谷芽

【药用】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颖果,经发芽后,低温干燥而得。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脾、胃经。

【功效】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临床应用】用于消化不良、脘闷腹胀及脾胃虚弱、食欲减退 等症

谷芽具消食和胃之功,其作用较麦芽、山楂、六曲等较为缓和,故能促进消化而不伤胃气。在脾胃虚弱、纳谷不香的情况下,每与补气健脾之品如党参、白朮、山药 等配伍同用。

【处方用名】生谷芽(晒干用)、炒谷芽(炒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大剂可用一两至三两,煎服。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糯稻根

  收涩药之固表止汗药

  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收涩药分类:可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类。但某些药物具有多种功用,临床应用应全面考虑。

  之一节 固表止汗药

  本类药物味多甘平,性收敛。肺主皮毛,司汗孔开合;汗为心之液,故其多入肺、心二经。能行肌表,调节卫分,顾护腠理而有固表止汗之功。临床常用于气虚肌表不固,腠理疏松,津液外泄而自汗;阴虚不能制阳,阳热迫津外泄而盗汗。

  本类药物治疗自汗,当配补气固表药同用;治疗盗汗,宜配滋阴除蒸药同用,以治病求本。

  凡实邪所致汗出,应以祛邪为主,非本类药物所宜。

  来源:糯稻根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干燥根茎及根。全国各地均产。10月间糯稻收割后采收,晒干。本品气微,昧淡。以根长,体轻,质软,色黄棕者为佳。生用。

  相关名字:糯稻根须、稻根须、糯谷根、糯稻草根。

  产地:我国南部和中部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肺经、肾经。

  功效:养阴除热,止汗。属收涩药下分类的固表止汗药。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全体集结成疏松的团状,上端有分离的残茎,圆柱形,中空,长2.5~6.5厘米,外包数层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叶鞘,下端簇生多数须根。须根细长而弯曲,直径1毫米。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表皮脱落后显白色,略具纵皱纹。体轻,质软,气微,味淡。

  主治病证:

  1.自汗,盗汗

  本品甘平质轻,能固表止汗,且有益胃生津之功。用于各种虚汗兼有口渴者尤宜。治气虚自汗,可单用煎服;或与黄芪、白术、浮小麦等药同用。治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黄、地骨皮、麻黄根等药配伍。

  2.虚热不退,骨蒸潮热

  本品能退虚热,益胃生津。常用于虚热不退,骨蒸潮热,以及病后阴虚口渴者,可与沙参、麦冬、地骨皮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0~60g。

  临床运用:

  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口渴咽干。糯稻根有一定的养胃阴、除虚热和止汗作用。对病后阴虚发热及肺痨蒸热盗汗者,尤为适宜。单用力薄,常随证配伍,如阴虚发热,口渴咽干者,配生地、麦冬、地骨皮之类以养阴清热;自汗盗汗者,配浮小麦、牡蛎之类以敛汗。《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配苡仁、白蔻、陈皮、谷芽,治胃弱食少;配黄芩、白术能安胎。”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 *** ,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它是“脾之果”,10元一斤,85岁奶奶每天吃几颗,胃口倍儿棒

它是“脾之果”,10元一斤,85岁奶奶每天吃几颗,胃口倍儿棒

每年7-8月时,各地的莲子陆续上市,莲子,也被称作“水中灵芝”,和百合、菱角、茭白、鸡头米等,有着“水八仙”的美誉。在南方,经常能看到大街小巷菜市场门口都有青翠嫩绿的鲜莲蓬,以及剥出来一小盆一份的鲜莲子。老一辈人也把鲜莲子叫“莲米”,莲藕叫“莲菜”。身边有位85岁的老奶奶,每年这个季节都会买上好几斤鲜莲子,每天生食几颗,别看一把年纪了,可是脾胃消化都特别好,胃口好,吃啥都香。奶奶说,别小看这一颗颗嫩白的莲子,它可是“补脾圣品”呢。

莲子,对脾胃不好的人来说,尤其适合,特别是从秋季开始,因为莲子性平,补脾固肾已经、宁心安神,莲子又是白色的,五行五色对五脏,白色食物入肺,能帮助我们补肺气。现在已进入立秋,立秋养护应该以养脾为主,脾胃状态好,才能更好地味身体打好基础,脾强壮了,不论老人孩子,抵抗力都不会差。

所以,顺时而食。莲子对脾胃不足的人大有好处,现在新鲜的莲子大概10-15元一斤,买上几颗莲蓬,每天剥几颗鲜莲子,细嚼咽下,能尝到莲子肉淡淡的清甜,还有回甘,去掉了莲子芯就不会太苦,如果带着莲子芯一起生吃,还能降心火、清热解毒。

莲子这么好,但是如果脾虚体质要想养脾,不能生食莲子怎么办?可以把莲子煮水、煲汤食用。

如果小朋友因为天气燥热,经常发脾气或者晚上睡觉不安宁不踏实,磨牙、有口气等,那么今天这一碗汤可以多煲几次,清心火、去内热、安神,养心又补脾,营养又清淡,简单实用。

【莲参瘦肉汤】

食材:新鲜/干莲子8-10颗,西洋参10-15克,瘦肉2两,盐少许,清水3碗。

份量:1-2人份

1.准备一些新鲜莲子,可去掉莲子芯,把莲子芯晒干泡茶喝,能去熬夜上火肝火虚火之 毒,如果是干莲子,也尽量去掉莲子芯,避免影响汤水的口感。

2.暑气未消,西洋参清热解毒,同样有安神的作用,只需要准备10-15克左右,和瘦肉(可剁碎或直接切小块)、莲子一同放入炖盅内/养生壶里,清水3碗,隔水蒸炖/煮40分钟左右即可。

煲好后趁热加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新鲜莲子颜色翠绿,外面一层软壳易剥取,如果想经常能吃上新鲜的莲子,可以趁当季多买一些,剥去莲子芯放冷冻保存,这样也不用担心买的干莲子泡过药水去皮、加漂白剂等困扰。

秋季补脾很重要,但是也要边清边补,如果孩子有积食,就要先消积(山楂、谷芽、麦芽三星汤等等),消积不伤小朋友的正气,而补进去的也不会给身体添堵,这才是更好的养脾补脾。

黑猫的厨房,美食专栏原创作者,图文原创,盗图必究!

与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细枝末节,认真生活,好好吃饭!

这2种“芽菜”是春季餐桌首选!调肝健脾,助消化~

春季阳气生发,这时候肝火容易特别旺盛,最容易攻击的就是我们的脾胃,因此在很多人会出现食积不化、腹胀、脾胃虚弱、食少便溏等一系列肠胃不适。

而这个季节肥硕鲜嫩的芽类菜,正是调理肝、脾的能手。在中医眼中,豆芽入脾、大肠经,能调脾胃,然而还有两种“芽菜”更胜豆芽,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作为春季食疗再好不过。

01

谷 芽

这里所说的谷芽,一种是南方的“稻芽”;一种是北方的“粟芽”(小米)。虽然原料不同,但两者的营养没多大差别。特别适合食积不消化、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容易感到饿,吃得少的情况。

1

自制谷芽

取成熟而饱满的谷粒,用水浸泡后捞出,放置在能排水的容器内,覆盖,每日淋水1~2次,保持湿润,待须根长至1厘米时,取出晒干。粟的发芽程度略轻一些,到0.6厘米即可,煮水泡茶喝都可以。

炒谷芽的 ***

①热锅小火炒制,要不停翻动以免炒糊,炒至金黄色即为炒谷芽。

②继续炒制,炒成深褐色,有焦香味道,即为焦谷芽。

炒谷芽,消食作用更好;焦谷芽,防止食积、化滞消胀作用更好。

2

谷芽加一物,营养更佳

① 谷芽+鸡内金

鸡内金其实就是鸡胗内壁上的一层黄色薄膜,有较强的健运脾胃、消食化积作用。与谷芽一起吃,可以更好地生发胃气、舒肝调气、增进食欲。

② 谷芽+陈皮

中医上说“百年陈皮,千年人参”,储存越久的陈皮,其养生保健价值就越高,和中理胃、行气健脾的作用也相对更好。如果一不小心吃多了肚子胀,或者食欲不振都可以这样搭配着吃。

02

麦 芽

麦芽就是小麦发的芽,我们平常所吃的麦芽糖、麦芽饼就是以它为原料 *** 而成的。

麦芽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及麦芽酚,可以有效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帮助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麦芽中含有大量B族维生素,可营养神经,预防皮炎、黏膜炎的发生;常食麦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增强免疫力。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麦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疏肝解郁、消食和中、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等好处。

1

麦芽分三种,侧重不同

麦芽分为生麦芽、炒麦芽、焦麦芽三种,它们都有健脾和胃的好处,但又各有侧重。

生麦芽偏重于行气、通乳;炒麦芽强于回乳,妇女停止哺乳后如果乳汁还是很丰富,这时一般适合用它;焦麦芽侧重于导滞。

总体来看,春季养肝和脾胃,还是用焦麦芽相对更为合适。可以用15~30克焦麦芽直接煮水喝,特别适合春季肝火旺、脾气急躁、食积不化、不思饮食的人群。

2

二芽饮:消面食

炒谷芽和炒麦芽都有助于消化,两者合用在消面食方面作用很是出众。尤其适合喜欢吃米面等食物、又容易消化不良的人群。

【做法】谷芽和麦芽各取15克,加水煮制,作为代茶饮饮用即可。

除了饮食调理外,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积极的情绪,对于春季调养肝、脾也很重要!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夏末秋初 奉上两道养生食疗方

每年9月开学季,正是夏秋更替的时节,气候由热转凉,由湿转干,早晚温差较大,孩子的饮食起居也要及时地调整,否则稍不留神,孩子就很容易生病。以下为开学前的一些注意事项,争取让孩子健康开学,做个全勤学生。

专家支招返校做好这三点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主治中医师张静介绍,每年的这个季节,不少孩子都容易生病,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暑假期间,孩子饮食与作息都不规律,容易贪吃零食、煎炸、油腻、水果、冰激凌等食物,让脾胃运化功能变弱,容易产生积食。如果积食没有及时纠正,就容易引起扁桃体发炎、便秘、厌食等疾病。

开学后的集体生活中容易发生细菌、病毒交叉感染,那些本就脾胃虚弱、阳气不足的孩子,尤其是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自理能力不强,就更容易引起感冒、腹泻、腹痛、手足口病等疾病。

如今已经是夏末初秋,天气多变,早晚已经有点凉意,而岭南地区遇上“秋老虎”,天气依旧炎热,孩子长时间吹空调,顾护不周,也很容易引起感冒、鼻炎、咳嗽、支气管炎等疾病。

她提醒,家长开学前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可以让孩子健康返校。

首先是控制饮食、避免积食。开学前一周尽量让孩子清淡饮食,少吃煎炸、油腻和生冷的食物,不要增加脾胃的负担,以免引起孩子积食,为开学打好基础。当孩子出现舌苔厚、口气、大便酸臭、便秘、睡不安稳等症状,这些都是明显的积食表现,此时可给予山楂5克、谷芽10克、麦芽10克、莱菔子5克,用1碗半水煎至大半碗,配合素食,坚持2-3天,以此控制积食。

同时,要顾护脾胃,增强抵抗力。建议可以在家每天进行捏脊疗法。体内有“湿”时可以用温和一点的祛湿健脾的食材煲汤,如芡实、五指毛桃、莲子、茯苓、淮山等。消化好时可以给予一周两次的健脾食疗,以提高孩子的日常抗病能力。秋日干燥,可以在饮食上加入滋阴生津的食物,如莲藕、百合、麦冬、枸杞子、银耳等食材。

张静提醒,从现在起家长要有意识地调整孩子的作息习惯,生物钟尽量要调到与学校一致,早睡早起,午间时间要午睡0.5~1小时,有利于孩子更快地适应校园生活。另外,一些孩子在暑假期间长期吹空调、吃冷饮冷食,会把寒气一直困在体内,开学前,家长可以在每天早上8时-9时带孩子到户外晒晒太阳、晒晒背,把困在体内的寒气驱散。

推荐两个健脾食疗方

四君腱肉汤

材料:腱肉100克,党参5克,茯苓10克,白术5克,山药(干)15克,蜜枣1枚,生姜1片。

做法:腱肉洗净、切块;党参、茯苓、白术、山药、蜜枣洗净,清水浸泡30分钟。上述材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加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

山药小米粥

材料:小米30克、山药100克。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小米浸泡2小时,和山药一起放进豆浆机,加入500毫升水,按米糊程序,结束后将米糊倒出,加入糖或盐食用。

功效:安心养神、健脾益气。(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李雯)

来源: 广州日报

养生知药 | 砂仁

砂仁

砂仁来源于姜科植物阳春砂 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 Amomum villosum Lour.var xanthioides.L. Wu et Senjen或海南砂 Amomum longiligulare.L.Wu的干燥成熟果实。

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典籍记载

《药性论》云:“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本草纲目》里记载,砂仁可健脾、化滞、消食。

《神农本草经疏》云:“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

识别要点

(1)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三棱,长1.5~2厘米,直径1~1.5厘米。

(2)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果皮薄而软。

(3)种子结集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3~26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

(4)气芳香,味辛凉、微苦。

传统经验认为,个大,饱满,坚实,香气浓,味辛浓厚者为佳。

食用指南

中医学认为,砂仁性味辛,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1.砂仁鲫鱼汤

【配方】鲜鲫鱼150克,砂仁3克,陈皮6克,葱、生姜、盐各适量。

【 *** 】将砂仁放入刮去鳞、鳃,去内脏的鲜鲫鱼腹中;后与陈皮同放入加适量水的砂锅内;大火烧开,放入调味品,煮至汤浓味香即可。

【用法】需要时服用,随餐服用。

【功用】醒脾开胃,利湿。

2.砂仁豆蔻荷叶饮

【配方】砂仁2克,白豆蔻2克,荷叶半张。

【 *** 】将荷叶洗净,切碎,与洗净的砂仁、白豆蔻一同放入加适量水的砂锅内,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20分钟。

【用法】代茶饮用。

【功用】理气和胃,消食宽胀。尤适用于痰湿体质,高脂血症、脂肪肝伴腹胀、大便黏腻者宜饮之。

3.砂仁猪肚汤

【配方】砂仁10克,三七8克,猪肚100克。

【 *** 】将砂仁、三七与沸水洗净、刮去内膜、去除气味的猪肚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文火煨煮2小时。

【用法】调味后吃肉喝汤。

【功用】理气醒胃,化瘀止痛。适合气滞血瘀型痛经的女性服用。

4.砂仁粥(《养生随笔》)

【配方】砂仁2~3克,大米50~75克。

【 *** 】先把砂仁捣碎为细末;再将大米淘洗后,放入小锅内,加水适量,如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调入砂仁末,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用】健脾胃,助消化。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5.和胃代茶饮(《清宫代茶饮精华》)

【配方】茯神15克,焦枣仁(酸枣仁)15克,陈皮5克,炒谷芽(谷芽)10克,壳砂(砂仁)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代茶饮用。

【功用】养心安神,健脾开胃。

食用禁忌

阴虚有热者忌服。

《神农本草经疏》:“凡腹痛属火,泄泻得之暑热,胎动由于血热,咽痛由于火炎,小儿脱肛由于气虚,肿满由于湿热,上气咳嗽由于火冲迫肺而不由于寒气所伤,皆须详察鉴别,难以概用。”

《药品化义》:“肺有伏火忌之。”

《得配本草》:“气虚肺满禁用。”

特 别 声 明

非临床执业医师不可擅自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后果。患者必须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用药。

文/徐传庚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夏季养生喝茶很重要,推荐三种养生茶,疏解烦闷,滋阴润肺

普洱茶

材料:玫瑰花15克、普洱茶3克、蜂蜜适量。 喝法:先将普洱茶放在杯碗中,注入开水;之一泡茶倒掉不喝。第二泡加入玫瑰花,再注入水超声提取壶提取15分钟即可,待凉些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一般人都饮普洱茶,也就是菊花加普洱茶,然而玫瑰花加普洱茶一起冲泡饮用,其芳香宜人更胜菊普,而且能疏解胸闷、气烦的心情,夏天肝火旺,易发怒,不妨多喝点玫瑰普洱茶,效果不错。

灵芝薄荷茶

材料:灵芝2克,薄荷、谷芽各5克,冰糖少许。 喝法:先将谷芽炒香,再将其与灵芝一起放入茶锅里,加水和冰糖煮沸,放入薄荷,超声提取壶提取15分钟即可饮用 请注意:此茶 *** 较为繁复,且需注意煮茶期间不能经常揭盖,因挥发性较强,薄荷要等水沸后才能放入,若是太早放入或经常揭盖,会导致其效用散失

百合雪梨饮

材料:百合十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 做法:将雪梨洗净,连皮切肉取片,百合洗净,将雪梨和百合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先以武火煮沸,然后转小火,加入冰糖,待冰糖融化后即可食用。 功效:百合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功效,和雪梨同食有助于滋阴润肺,生津止渴,养颜美容。

你喜欢喝这些茶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五谷杂粮也能消除过食积滞?学起来

五谷杂粮是我们中国人的主食,通常在人们的印象中是用来饱腹的类别。殊不知,原来对于吃太多主食而导致的积滞,五谷杂粮也有妙用。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黄穗平教授介绍,五谷中谷与麦经过发芽之后,还可以起到消除主食积滞的功效。

谷芽,又名稻芽,多产自南方地区,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之功效。

麦芽,又名大麦芽,多生长在北方地区,性平,味甘,归脾、胃、肝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之功效。生麦芽又擅长疏肝行气。

《本经逢原》说到“谷芽,启脾进食,宽中消谷,而能补中,不似麦芽之克削也。”可见谷芽不仅能消食,还可以补脾胃;而麦芽则以消食行气为主,但健脾养胃作用较弱,若无积而久服则会消耗人体元气。因此临床上,二者常共同入药,以消食化积、健脾开胃。麦芽也常用于治疗乳腺疾病。

虽可消食,但需搭配

黄穗平表示,中秋节后,不少人容易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皮肤分泌油脂增多,或长痤疮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因食积而引起;有的人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吃得少却肚子胀,这是脾虚失运的表现。

谷芽和麦芽都有消食化积的功效,适用于饮食积滞,胃脘胀满,食欲不振,过食饱腹,消化不良等。通常会搭配白术、木香、神曲、山楂等健脾消食药同用,加强其消食化积的效用,亦可在煲汤煲粥的时候适当加入少许。

不过,黄穗平教授提醒,谷芽与麦芽虽然药用价值高,但也不适合长期或者大量食用。尤其是麦芽,没有积滞的人长期空腹食用会耗损人体元气。如果要服用,建议搭配益气的党参以增强健脾之功。

搭配党参健脾

此外,由于麦芽有回乳的作用,所以处于哺乳期的女性不宜使用麦芽。

——消食药膳方——

谷麦芽鸡胗汤

材料:谷芽、麦芽各15克,生姜3片,鸡胗2只。(1人份)

制法:将鸡胗剖开,去除鸡胗内污物,但不要除去鸡内金,洗净后切片。将用料全部放入锅内,加4碗水,小火煮约1小时至熟,加盐调味即成。饮汤吃鸡胗。

功效:消食导滞开胃。

适合人群:饮食积滞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原理:谷、麦芽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功效;鸡胗性平,味淡,归胃经,有消食化积之用。三者合用,起到消食导滞开胃之效。

焦三仙粥

材料: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各10克,大米50克(1人份)

制法:清洗干净后加清水适量,共煮约30分钟。

功效:消食导滞开胃。

谷芽的功效与作用图片,谷芽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及食用方法-第1张图片-

适用人群:因饮食积滞引起的腹胀、纳呆、大便异常。

原理:焦麦芽、焦谷芽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功效;焦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之用。三味共与大米煮粥,共奏消食导滞开胃之效。

来源|羊城晚报岭南名医

文字 |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叶泰毅 宋莉萍

图片 |视觉中国

消积化食的大麦芽,还是很不错的一款茶

“麦芽”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估计很多人会以为它就是我们平常吃的小麦发的芽。其实不是,麦芽是大麦做的,所以又叫做大麦芽、大麦糵。

大麦植株

麦芽是常用的消积化食药,性味甘温,具有消积化食、舒肝健脾、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 *** 胀痛等。麦芽有生麦芽和炒麦芽之分,用于消积化食则用炒麦芽,疏肝解郁则用生麦芽。因为性味比较平和,因此用量需要大,一般在20到30克一剂药。

炒麦芽

麦芽、稻芽、鸡内金、神曲、山楂都可以健胃消食化积,但是却有所不同。麦芽善于化面食、稻芽善于化米食,鸡内金、山楂善于消肉食,且山楂可以活血化瘀,鸡内金可以削坚化石。神曲除了化食还可以解表,临床应用的时候有所不同。

正哥小时候我们老家有用大麦做炒面的传统,就是把大麦炒熟以后研粉,再做成其他食物吃,最能消食,尤其是针对体弱消化功能不良的老人。后来在一些餐馆也经常看到有大麦茶提供,有一股淡淡的焦香味,十分开胃祛油腻。

大麦茶

不过正哥提醒一下,生麦芽具有回乳的功效,因此哺乳期妇女不建议使用。

#了不起的医生##真相来了##为医者点赞##这是啥#@头条健康联盟@头条教育联盟@护脾养胃林教授@侯江涛脾胃论@范京强谈骨论筋@健康中国@医师黄继斌@黄闰月教授谈风湿@静和中医@中医张少聪@小梅医生养生堂

每日一膳 | 一碗消食积、促运化的时令靓汤,调节孩童脾胃,赶紧试试吧~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今日推荐

材料:

做法:

专家点评:

↑点击进入,望舌问膳


福利

【每日一膳】设立了每期当值医生,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提问


“每日一膳”栏目由广东省中医院携手《南方日报》联合推出,每天在“广东省中医院”官方微信、南方日报、“南方+”APP同步推送。


责任编辑:宋莉萍

<

标签: 谷芽 功效 作用 禁忌 食用

上一篇顺丰保价怎么赔偿(详解顺丰快递保价理赔流程)

下一篇过客人(探讨旅途中的相遇与别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