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脆蜂蛹
蜂蛹是湘西民间小酌常见的下酒菜。以胡蜂的蛹为主要原料(金环胡蜂蛹为更佳)。烹制时,先将蜂蛹从蜂巢中取出,拣去杂质,用清水漂洗一遍,滤干,倒入油烧至七八成熟的油锅内,用文火把蜂蛹煎至金黄色时,加入少许食盐,便装盘供食。
这道菜,色泽金黄或淡黄,香气扑鼻,蛹体外脆里嫩,味美可口,属高蛋白低脂肪美食。
大锅盘鳝
在大湘西的溪沟塘坝,鳝鱼很常见。吃盘鳝,也是湘西人的喜好。无论鳝鱼大小,不用洗,不用剖,放油一炸,一把辣椒,一把盐,几个湘西汉子,又可以下几斤米酒。
油炸水蜈蚣
油炸水蜈蚣,是湘西地区民间小吃。每到夏天,大人小孩都会到小河小溪里抓水蜈蚣。不管是各种水蜈蚣还是小虾小蟹,在湘西人眼里,只要是水里的,都可以吃。
油炸河蟹
大湘西长大的人,不少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洗衣挑水,抓到小河蟹,拽下几
条脚,放在嘴里嚼嚼,咸咸的,鲜鲜的。抓到多的河蟹,裹点面粉炸至金黄色那叫一个好吃啊。可以连壳一起吃,又香又补钙。
油炸竹虫(木虫)
湘西多竹(木),竹(木)多有虫。当地村民到竹林中寻找当年生的有病斑或竹节明显变形的新竹,砍开竹节捉竹虫作为菜肴食用。竹虫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是湘西百姓喜爱的美食。
湘西焖田螺
“螺蛳壳里做道场”,现在是用来嘲笑地方太小,办不得大事。但在凤凰,“天下之一螺”的口味,已传遍了大江南北。
蒿草粑粑
湘西地区的蒿草粑粑,不同于别处。以蒿草为主料,将齐头蒿、艾蒿、苦蒿、野茼蒿等各种蒿草拌在一起。用秘方秘制成湘西特有的蒿草粑粑。
血粑鸭
秋食鸭血,面若桃花。血粑鸭是当之无愧的湘西小吃。血粑鸭 *** 前将糯米浸泡一段时间,杀鸭时将鸭血倾入糯米中。鸭血凝固后即可蒸炒。血粑鸭和鸭肉一起炒,肉嫩血鲜,入味浓厚。血粑和鸭肉一起小煮过,表面硬脆,里边却清香糯柔。
麻辣知了猴
知了猴,也叫蝉猴,是蝉的幼虫。每到夏天,晚上约上朋友、家人,拿着手电筒去河边树林里照知了猴。湘西人摸知了猴可是绝对高手。原味的吃法,简单一炒,椒盐入味后即食,一直被当地人视为美味。
三款炖缸菜,让您的菜单跟别人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4个特点显个性
过去在湘西,人们在农田采摘蔬果后,用柴火灶炒、煮,不添加过多的佐料,只放点葱、蒜、辣椒、胡椒、生姜,再用炖缸盛着用火炖入味,这一 *** 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湘西炖缸菜”。这种做菜的 *** ,至今仍在很多特色菜馆流行。
鸭血+糯米做成鸭血粑
梯田炖缸稻香鸭
初加工 1.糯米1千克用温水泡1小时,洗净沥干水,装入蒸碗内。2.梯田鸭3只(约5千克净料)宰杀制净,把鸭血滗入糯米碗内,鸭子取出内脏后洗净(内脏洗净后留用),斩断鸭子的头、脚,除去鸭颈和脊骨,将鸭肉剁成1.5厘米宽、4厘米长的块。3.将加入鸭血的糯米拌匀,上笼大火蒸20分钟至熟,取出晾凉后切片。4.鲜红椒120克切斜刀片。
熟处理 1.锅内入菜子油1500克,烧至七成热,下入蒸好的鸭血糯米,小火浸炸至酥捞出,即成鸭血粑;油锅内下入鸭头、脚,炸至鸭脚起泡捞出。2.锅内留底油烧至五成热,再下入鸭块、肝、胗(1只的量),炒至无水分,加入姜片250克煸炒5秒,放味精20克,加入洪江甜面酱50克、老谭酱油20克,炒至色泽红润时,加入水800克,烧开撇去浮沫,倒入炖缸中火焖30分钟至肉酥汁浓,下鲜红椒120克、炸好的鸭血粑250克,翻炒均匀,下入小葱结120克翻炒,出锅装沙锅即可,还可外带炖鸭原汤一起上桌。
小火焖炖1小时
花瑶炖缸大片牛肉
初加工 1.香料包(八角、桂皮、香茅草各5克,香叶、小茴香各10克,沙姜8克,丁香6克,黄干椒50克)装入香料袋中,用清水浸泡20分钟,以祛除香料中多余的苦味。2.生态牛腩5千克洗净,切成大块(不要切太小,焯水后会缩水)。3.将牛腩冷水下入锅内,中火焯水去掉血沫,边焯水边用筷子将焯好的牛腩夹入盆内(这样血沫能去得更干净,不需要额外冲水去浮沫),将捞出的牛腩改成三根手指大小的片。
熟处理 1.锅内倒入菜子油300克烧热,下生姜100克,葱段、本地干辣椒50克炒出香味,下入大牛腩片爆炒,炒至无水分,加入山泉水,以能没过牛肉片两个指节为宜,放入香料袋,加适量的盐调味,将牛腩倒入炭火上的大炖缸内,倒入老谭酱油25克、料酒20克,用炭火烧开,小火焖炖1小时左右。2.另取锅,下香辣酱20克,火锅底料、牛肉酱各15克,糍粑辣椒10克,小火炒香,将加工好的牛肉及原汤倒入锅内煮5分钟,装入小炖钵内带火上桌即可。
链接 此菜还有一种清汤口味的做法,初加工步骤与此菜相同,熟处理时省略加香辣酱等煮制的过程,走菜会后将牛肉装盘浇上原汁即可。
腊肉初加工要做好
雪峰山炖缸腊肉
初加工 1.把带皮五花腊肉5千克架到炭火上,用明火把皮烧至焦黑、有裂缝,肉皮不烧好不容易煮透,吃时嚼不烂。2.将烧好的五花肉用热水浸泡,用竹刷刷洗干净。3.洗净的腊肉改成500克一块的大块,放入清水中煮20分钟,取出切三指大小的厚片。
熟处理 1.锅内入菜子油200克,烧至六成热,下姜块200克、本地干辣椒10克炒香,下入腊肉翻炒均匀,加山泉水没过腊肉,烧开撇去浮沫,加鸡精25克调味,倒入炭火上的大炖缸内炖20分钟。2.腊香干1千克改刀成同腊肉大小的片,倒入煮腊肉的原汤250克煮入味,取腊香干150克放入小炖钵内垫底,上面排上煮好的腊肉750克,放葱花1克、辣椒2克点缀即可。
在深圳生活了好多年,除了看到这个新城市高速的发展之外,也在深圳见到了很多的湘菜馆,所以也慢慢的喜欢上了湘菜,湘菜系有着许多的特色菜,都是我的更爱,但是一次凤凰古城旅游,让我重新认识了湘菜,原来在当地吃到的湘菜,比起深圳更加地道美味,即便是小小的店铺,味道也很不一样。
3天的湘西之行,吃到了很多的美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湘西的血粑鸭,在深圳吃过炒血鸭,有点类似但是又有所区别,口感和味道与之相比,还是逊色不少,走南闯北这么些年,还没有菜品能让我如此的着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番。
一家三口来到凤凰之后,欣赏古城美景自然少不了品尝当地小吃美食,尤其是当地饭店里面的招牌菜,才发现满大街的饭店,家家都有血粑鸭,而且都是主打菜,分成小锅中锅大锅,由于是景点认为分量可能会有些小,所以点了一份98元的大锅,还加了一道蒸腊肉,一份小鱼和青菜。
直到上桌后才后悔,一大锅的血粑鸭还是很扎实的,即使不加其他炒菜都能吃到饱,这显然是要“吃不了兜着走”啊!不过血粑鸭里面血粑分量多点,鸭肉块相对少点,总的来说还比较划算了。
鸭肉是很容易吃到,但是这血粑就是这道菜里的亮点了,据说这血粑是鸭血和糯米一起做成的,真是稀奇的做法,对于一个从小到大没吃过鸭血的人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有一点让我奇怪的是,这么多鸭血也是需要费不少工夫才能得到的。
还没开吃血粑鸭的色泽与香味就让我感受到,入口麻麻辣辣的,是比较典型的湘菜风味,鸭肉软而很入味,血粑则清香有点软糯弹性,不多的汤汁是精华所在,鸭肉和血粑泡着吃更带劲,但是血粑就不要泡太久,要不然就没有弹性,口感就会下降不少的。
血粑鸭里面的姜片和红辣椒数量也多,让鸭肉的腥味几乎吃不出来了,肉质软烂也不柴,血粑有些呈现黑色,刚开始有些不容接受,但整道菜的味道麻辣咸香,辣味不是那么强,所以外地人吃起来也很适口,这么硬的菜不喝二两白酒,就太浪费了。
出于一种习惯,每吃一道菜都会研究一下它的做法,这血粑鸭至今不知为何要这样处理鸭血,鸭血和糯米的组合我虽然没有排斥,但老婆孩子还是表示吃不惯,勉勉强强吃了两三块就只吃鸭肉了,相信有很多外地人都和她们一样,头一回尝试会有些难以下咽,泡一点鸭汤或是多吃几次,会对它另眼相看的。
98元一锅,3个人吃到撑,这湘西特色美食,其他地方都吃不到!大家一般熟悉的湘菜,要么是剁椒鱼头,要么是外婆菜或是农家小炒肉等,其实这道湘西血粑肠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不仅名字有湖南特色,做法也独到有特点,到外地这么些年,还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鲜美的菜品,大家觉得血粑鸭如何?或是你有更好的湘菜推荐,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吃在湘西#
舌尖上的中秋!这道美食,怀化人中秋家宴一定有中秋佳节,团圆夜
除了吃月饼、赏月
有一道美食
在咱们怀化的中秋家宴上
可是必备品
你猜到了吗?
那就是挑动你味蕾的“鸭子”!
今天怀小游就带你了解一下
怀化人的“花式吃鸭”
芷江鸭
在芷江,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炒芷江鸭。中秋佳节,芷江鸭更是家人团圆家宴上的一道必吃菜肴。
芷江夜景。
皮色鲜艳、肉嫩可口、滑爽不腻、回味悠久......光是看一眼芷江鸭,就让你不禁咽口水,吃上一口芷江鸭,辣味更是完美地渗入到了肉中,吃起来一种辣味丝丝入扣的感觉,瞬间俘获你的味蕾。
中秋节吃芷江鸭的习俗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自元朝开始,芷江就有中秋节必吃芷江鸭的传统食俗。而类似“乾隆南巡途经沅州府(府治芷江)时闻其香而醒神,食后称芷江鸭为天下佳肴”的历史故事更是不胜枚举。
因芷江秋冬两季与周边地区的温差、风速差以及配料的独特,芷江鸭唯有芷江生产,“必须用放养于稻田、山涧、小溪的纯种麻鸭为原料,3 斤左右的麻鸭最为合适。”饲料鸭可不行。
而在过去因芷江鸭中有一味“子姜”而被称为“子姜鸭”,发展到后来就发成了谐音“芷江鸭”。
正是芷江鸭的产地独有性和谐音演变等各种因素综合,才有了芷江鸭这块独特靓丽的名牌。2015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芷江鸭”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色香味俱全的芷江鸭,还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更是一道营养滋补的好菜式。
辰溪血鸭
冇吃辣子冇有味,吃了辣子辣死人!用辰溪人常说的美食口头禅来诠释辰溪血鸭这道美食,再合适不过了。
辰溪血鸭,更大的特点就是辣!源于瑶乡的这道特色美食,将辰溪人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的饮食习惯和豪爽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是老百姓家中逢年过节的必备家常菜,中秋节亦不例外。
上鸭血,被厨师们称之为“画龙点睛”,是辰溪血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上鸭血时必须熄火,把鸭肉和血搅均匀,翻炒几次再加火。
炒熟后的血鸭,其血色呈褐黑亮色,黑里透红,味香辣,肉鲜嫩,汤浓呈黄黑色,咸淡适口。
辰溪血鸭种类还很多,如板栗血鸭、糍粑血鸭、毛豆血鸭、五花肉血鸭、血鸭汤、血鸭粉、血鸭全宴等等。
这个中秋小长假,不妨就着美味血鸭,小酌几杯,岂不快哉!
洪江血粑鸭
洪江血粑鸭,是一道具有典型湘西风味的名菜,以色泽透亮,酱香味醇厚,咸鲜微辣,质酥肥而著称。
血粑的 *** 非常讲究,每一颗糯米都须沾上鸭血。蒸好的血粑放凉后,切片或切块,稍炸酥后备用。而洪江独有的“洪江甜酱”,赋予了这道菜独一无二的味道。
洪江血粑鸭既有鸭肉的鲜美味浓,又有血粑的清香糯柔,看上去色泽棕红亮泽,吃起来酱香味醇厚,咸鲜微辣。刹那间,浓浓的乡愁,在唇齿间散开来。
鸭肉粉
鸭肉粉,也是怀化人的心头好,游客必吃美食之一。
怀化鸭子粉的米粉较粗,汤底用的是卤鸭子的汤汁,而且码子十分的霸气,有鸭头、鸭块、鸭肠、鸭腿、鸭翅、鸭脖子、鸭掌等等,顾客可以各取所需来点做米粉盖码。
鸭肉很干香回味,连鸭骨头都是酥的。再配上店家自制的酸豆角、酸萝卜、酸菜等腌制品,酸酸辣辣还解腻。
中秋吃鸭有什么好处?
鸭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所以食用鸭肉可以去除秋燥。
鸭肉可以清热滋阴、益气补虚,所以适合病后体虚、营养不良的人群食用。
鸭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易于消化的同时还有降低体内胆固醇的作用。
鸭肉的滋阴强心作用很好。
说了这么多
怀小游已经忍不住要舔屏了
恕我直言
我要回家吃鸭子咯!
部分内容综合自 ***
腊月已经过去一半了,春节的脚步又近了。春节作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一顿家宴肯定是少不了的,尤其是年夜饭,自然要丰盛一些。不过说实话,准备年夜饭不是简单的活,既要讲究搭配,还要照顾每个人的口味。特别是现在天气比较冷,等着最后一道菜上桌,最开始做好的菜都已经凉了。
所以给大家分享10道蒸菜,一锅可以蒸两三道,蒸好可以温在锅里,等其它菜全部做好一起上桌,菜品热乎,做饭的人也轻松。蒸菜做法简单,没有油烟,喜欢的可以提前收藏了,年夜饭轻松好做不忙碌。
剁椒豆豉蒸鸭血
食材:鸭血、剁椒、豆豉、生抽、蚝油、蒜、料酒、葱花
1,鸭血洗净切成片,摆放在一个深盘中。
2,准备一些蒜末和葱花。
3,热锅凉油,倒入蒜末炒出香味。再加入一勺剁椒和适量豆豉,继续炒香。
4,加入1勺生抽、半勺蚝油炒出酱香味。调味料都是咸的,所以就不需要放盐了。
5,将炒过的剁椒豆豉浇在鸭血上,开水上锅大火蒸10分钟左右。
6,出锅撒些葱花点缀一下就可以了。
原味蒸排骨
食材:排骨、盐、白糖、姜、料酒、生抽、蚝油、淀粉
1,新鲜的排骨清洗干净,再用清水浸泡1~2个小时。
2,将浸泡过的排骨再次清洗干净,再沥干水分。
3,加入盐、少许白糖、适量料酒、姜丝抓拌均匀,腌制1个小时。
4,将腌好的排骨摆放在深盘中,开水上锅,中大火蒸一个小时左右。
5,出锅撒些葱花即可。
剁椒带鱼
食材:带鱼、剁椒、葱、姜、蒜、盐、老抽、生抽、料酒
1,先把带鱼处理干净,尤其是鱼肚子里面的黑膜,非常腥,一定要处理干净。
2,加入盐、姜丝、料酒抓拌均匀,腌制30分钟。
3,热锅凉油,放入蒜末炒香。再加入两勺剁椒,继续炒出香味。
4,再加入少许老抽和一勺生抽炒出酱香味。
5,把腌好的带鱼放在一个深盘中,再将炒过的剁椒铺在带鱼上面。
6,开水上锅,蒸20分钟就好。这样做出的带鱼特别鲜香入味,比红烧得还好吃。
胡萝卜蒸鸡肉
食材:鸡腿、胡萝卜、葱、姜、盐、老抽、生抽、蚝油、胡椒粉、料酒、淀粉
1,鸡腿剁成小块,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再清洗干净,沥干水分。
2,鸡肉中加入盐、老抽、生抽、蚝油、胡椒粉、姜、葱,抓拌均匀,腌制30分钟。
3,腌好的鸡肉挑出葱和姜,再加入2勺淀粉锁住鸡肉的水分,抓拌均匀。
4,胡萝卜去皮洗净,切成滚刀块。
5,将鸡肉和胡萝卜放在一起拌匀,放在一个深盘中,开水上锅,大火蒸20分钟,关火焖3分钟即可。
清蒸萝卜肉夹
食材:萝卜、猪肉、葱、姜、盐、胡椒粉、生抽、蚝油、香油、淀粉
1,萝卜去皮洗净,切成薄片。
2,萝卜片开水下锅,大火煮至断生,捞出用凉水淘凉,再沥干水分备用。
3,猪肉绞成肉糜,加入葱、姜、盐、生抽、胡椒粉、淀粉,沿着一个方向充分搅拌均匀。
4,把剩下的萝卜边角料剁碎,也拌入肉糜中搅拌均匀。
5,萝卜片中夹入肉馅,用筷子压平整。
6,把萝卜肉夹沿着一圈摆放在盘子里,剩余的萝卜片切成半圆,放在盘子中心位置摆个花型。
7,剩余的肉馅放在最中间的位置,如果没有肉馅了,也可以打一颗鸡蛋。
8,开水上锅,大火蒸15~20分钟,熟透即可。
9,蒸好后把盘子里面的水倒入锅中,加入生抽、蚝油和香油烧开。
10,最后把汤汁浇在萝卜肉夹上美味即成。
清蒸黄鱼
食材:黄鱼、姜、红椒、青椒、盐、料酒、蒸鱼豉油、
1,黄鱼处理干净,两面切花刀。加入盐、料酒、姜丝抓拌均匀,腌制30分钟。
2,把腌好的黄鱼放在鱼盘中,开水上锅,大火蒸10分钟左右。
3,出锅后将盘子里面的水倒掉,上面铺上青红椒丝,浇入热油,再淋入蒸鱼豉油,这道蒸黄鱼就做好了。
肉末蒸豆腐
食材:豆腐、猪肉、姜、蒜、盐、老抽、生抽、蚝油
1,豆腐切成片,猪肉剁成肉末,再准备一些姜末和蒜末。
2,热锅凉油,倒入姜末和蒜末小火炒出香味。
3,倒入肉末大火炒至表面变色,再加入少许老抽、一勺生抽、半勺蚝油、适量盐炒出酱香味。
4,将炒好的肉末放在豆腐上,开水上锅,大火蒸8分钟左右,出锅撒些香葱点缀一下即可。
粉丝蒸娃娃菜
食材:娃娃菜、粉丝、剁椒、豆豉、蒜末、盐、生抽
1,娃娃菜洗净,切去头部,竖着切成条摆放在盘中。
2,粉丝用温水泡发。
3,热锅凉油,倒入蒜末小火炒香。再放入一勺剁椒、少许豆豉、一点点盐、一勺生抽继续炒香。然后再加入少许清水,大火煮开。
4,将炒好的剁椒豆豉放在娃娃菜上,开水上锅,大火蒸8分钟就好了。
肉末蒸山药
食材:山药、猪肉、盐、老抽、生抽、蚝油、姜、葱
1,山药去皮洗净,切成滚刀块,放在一个深碗中。
2,猪肉一小块,洗净后剁成肉末。
3,热锅凉油,倒入姜末和葱末炒香。
4,倒入肉末炒出香味,再加入盐、一点点老抽、一勺生抽、半勺炒出酱香味。
5,将炒好的肉末倒在山药上面,开水上锅,大火蒸20分钟,山药熟透即可。
6,出锅撒些葱花增香增色。
糯米肉丸子
食材:猪肉、马蹄、糯米、盐、葱、姜、老抽、生抽
1,糯米提前浸泡至少4个小时,将糯米完全泡透,然后沥干水分备用。
2,猪肉剁成肉糜,加入盐、老抽、生抽、葱末、姜末充分搅拌均匀。马蹄去皮切碎,拌入肉馅中丰富口感。
3,将肉糜团成丸子,放入泡好的糯米中滚一圈,表面沾满糯米。
4,把糯米丸子摆放在盘中,开水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
肉香和米香混合在一起,鲜香四溢,特别好吃。
因“乘风破浪的姐姐”再次爆红,这个古朴小城究竟凭什么?大家好呀,我是饭饭!喜欢厨房,喜欢做饭,用一日三餐来记录平淡的生活。没有特殊情况,每天都会更新,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祝您和您的家人生活愉快!
文|图图
责任编辑|晴宝
你知道吗?南方有一个地方早已跻身世界网红,但国内有很多人还不知道。
这里山清水秀、民风古朴,空气清新赛丽江……
瀑布、红石林、茶园、吊脚楼、峡谷星罗棋布,景色优美赛昆明。
这里腊肉、血粑鸭、姜糖等风靡全国,美食众多赛广东。
这就是《乘风破浪姐姐》里阿朵的故乡——湖南湘西。
沈从文故居在此落成,《向往的生活》拍摄于此,它还靠实力上了新闻联播。
这么低调神秘静美人杰地灵的地方,你不来看看吗?
芙蓉镇
来芙蓉镇,必到大瀑布。瀑布穿梭在城间,像一条条神龙在嬉戏,因此又有“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小南京”等美称。
这里的瀑布从高度上来说比不上浙江遂昌的“中华之一高瀑”;从气势上来说,比不上陕北的“黄河壶口瀑布”;但却自有它独特的魅力,只见它从高处的源头缓缓流下,水质清澈得看不到一点杂质,并不溅起一大片水花,也不发出潺潺的水声,只悄悄地滋养着这里勤劳古朴的人们。
大瀑布下的入口处,有一个幽深狭长的石岩洞,星星点点的水花在洞口飞溅,那是古人为避秦战乱,一路涉水而上,在这里隐居下来,据说这个洞穴能容纳近千人呢。
来湘西,参观吊脚楼那是必不可少的,而土司行宫(飞水寨)更具代表性。
顺着水流,吊脚楼层层叠叠地依势而建,黑瓦粉黛,古色古香,实地上建有正房,而厢房的三面皆悬空,仅靠柱子支撑,据说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潮、防虫、防野兽,文化层次非常高,还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呢。
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绝对是被上天特别眷顾的一个小城,城里山水环抱,青山滋养着绿水,绿水反哺着青山,山水辉映。
小城慢悠悠原生态的生活姿态和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处世哲学不谋而合,也成就了沈先生脍炙人口的名著《边城》。
凤凰古城的西门峡有虎跳涧、白龙滩等急流险滩30余个,而最为出名的青龙滩全长400米,落差20余米,如果你喜爱漂流,那就一定要去这里。
更有意思的是,一条河流竟然可以成为两个民族不可逾越的鸿沟,以西门峡河流为界,左边是苗族的居住地,而右边则是汉族的居住地。
西门峡左右面的绝壁上刻着被当地人称为“万里墙”的南长城遗址,你可以一边大口呼吸漂流带来的清新凉气,一边品味湘西特色文化。
凤凰最繁华的一条街道,是由一块块青石板铺成路面的老街。当你踏上青石板那一刻,从脚底就开始凉了上来,不知为什么,那感觉和走在城市的钢筋水泥路上,就是不一样。
翁草村
参观完芙蓉镇、凤凰古城,当然要来因《向往的生活》而走红的翁曹村一探究竟。翁曹村是一个纯苗族聚集村,而翁曹村的蘑菇屋因实力出圈,还上了央视《新闻联播》呢!
这里有万亩茶园,清晨时分,当你置身茶园中央,云雾缭绕,你才能体会什么叫做“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人们劈柴、生火、做饭、养狗、干农活、泡茶,夜晚坐在屋前望着在城市里难得一见的满天星斗,悠闲自在,城市的喧嚣热闹与他们何干?他们只愿享受着最简朴的生活,虽然平淡却有滋有味。
你还可以来老乡家里,看看乡亲们的刺绣手艺,据说有位85岁的老太太是唯一会做腰带的老人了,而一条腰带则需要耗时3个月呢。
红石林
游览完翁草村,咱们来红石林逛逛。经过5亿年的历史变迁,这里形成了全球唯一的红色碳酸盐岩石林,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红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大部分喀斯特地貌以灰色岩石为主,而红色的却很少见,这里的石峰有的高耸,有的扁平,千姿百态、色彩鲜艳,远远望去,仿佛像张掖的七彩丹霞。走在石林中,仿佛进入了《西游记》的取经世界,穿越时空,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最玄妙的是这里的石林竟然会变“魔术”,晴天时,石林是紫红色的;大雨后,石林立马变成了褐红色;而雨过天晴,石林又呈现出紫红色,真是可爱至极。
不管有没有观众,石林都一如既往地秉持着自己的信念——随着天气变幻无穷,就仿佛《乘风破浪的姐姐》里的阿朵,最红的时候隐居山林做农妇,40岁时又重回舞台,有句话说得好“岁月从不败美人”,而这样的气质不正是这样有灵气的山水熏陶出来的吗?
腊肉
来湘西旅游,当然少不了湘西的美食呀。说起湘西的美食,腊肉一定是排在之一位的,每个湘西人对腊肉都有着独特的记忆。
想要 *** 腊肉,先买来上好的土黑猪肉,洗净切条后抹上盐、花椒,腌制后,再用野生山茶籽壳、柚子树干、橘树杆等有香味的树枝进行熏制。熏制好的腊肉黄亮亮,油滋滋的,真想就势咬上一口。
腊肉炒青椒、蒜薹、冬笋都是十分入味下饭的佳肴。其实好的食材并不需要过多地烹调,简简单单将腊肉切成薄片,上锅蒸一会就非常好吃了,一块腊肉能搭下一大碗米饭呢。
血粑鸭
血粑鸭是湘西最有特色的菜肴之一,先将鸭血均匀地溶入浸泡好的糯米之中,鸭血凝固后上锅蒸,蒸好后切块放油锅炸至酥脆,这就是血粑了。
然后开始焖鸭,先把鸭子切块,放葱姜蒜、葱姜、生抽、还有湘西人自制的甜酱,大火烹炒。最后下血耙一起焖一会,血粑鸭就可以出锅了。
光是站在一旁看着血耙鸭烹饪过程都要流口水了。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着这劲辣喷香的血耙鸭长大的湘西妹子,怎能不敢爱敢恨,敢做敢担呢?难怪湘西妹子不仅水灵清秀,还具有非凡的胆识和魄力。
姜糖
尝过重口味的腊肉、血耙鸭,一定要带上几盒凤凰盛产的姜糖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一口咬下去,脆脆的姜糖中,夹杂着几丝湘西人更爱的辣,顿时湿气全清,神清气爽。
都说湘西好风光,不仅有山清水秀、民风古朴的芙蓉镇、凤凰古城,上过央视的翁草村,还有淘气会变“魔术”的红石林......还有湖南千千万美食里的NO.1湘西美食。以及从小吃辣吃酸长大,有魄力有胆识的湘西妹子。
好吃好玩,美景美人当前,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诱惑力的呢?
快来湘西亲自体验一趟吧!
雷州黑糯重现的启示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
成熟的雷州黑糯稻。
11月19日,时已入冬,红土地上依旧熏风煦煦。雷州市杨家镇少榄村一片稻田上,一体化收割机来回作业,把新收割的雷州黑糯稻谷打包装车。机耕路旁,散布着前来观看收割的市民。
“常听老辈提起过雷州产的黑糯米,一直没见过,今天来开个眼……”市民蔡女士在现场对记者说。
三十分钟后,这批新收的稻谷在储存仓里脱壳后,露出紫红色的外皮。“湿谷的糙米外皮部分颜色,经干燥后会变成紫黑色,稍作磨皮加工后会露出精米粒的珍珠黄色。”这批雷州黑糯的主人——雷州市老唐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唐铭凯,把一小撮成品黑糯摊在手心,展示着。
10多天前,记者在少榄村尚未收割的黑糯稻田里看到,新鲜的稻穗长着紫色的短谷芒,谷粒上凸起的纹线是黑色的。
“不知道这是否古籍里记载的‘紫芒’‘乌稉’。”在新农人唐铭凯的眼里,为雷州黑糯重生而忙活的五年,不仅是这位种粮大户的营生,还是一种浓浓的乡土情怀。
从传说到偶遇
从偶遇到执着
五年前,驾车到处寻找流转土地资源的唐铭凯,偶然在杨家镇发现了一小片紫芒黑纹的黑糯稻,向主人一打听,原来稻种并非来自商家,而是民间相传。当时,唐铭凯毫不犹豫地预订下这小片黑糯稻的所有收获。后来,他发现,雷州“三家一水”一带,还有农户零星种植传统雷州黑糯自用。
唐铭凯的家乡是雷州的粮产区松竹镇,小时候就听长辈们提起过土生土长的黑糯,还记得亲友家有人“坐月子”时托人找到土酿黑糯米酒的欣喜。
2019年,唐铭凯终于找到足够的黑糯种育秧,开始种植黑糯稻,规模从二三十亩到如今的近三百亩,南兴镇的朋友也从他手里拿到了珍贵的稻种扩种。
自种后,唐铭凯发现了土产黑糯式微的根本原因——低产,小片种植亩产只有一两百斤,通过现代农业技术规模种植后达到三四百斤,他有信心,未来能提升到六七百斤。
作为流转土地规模三千亩的种粮大户,唐铭凯很执着于本土黑糯的传承。“种粮的利润不高,尝雷州黑糯‘头啖汤’,与商购成熟的优质稻种相比,研发成本要高出不少,但我还是要坚持下去,对记载着雷州风土人情的土产,必须挖掘和传承!”
雷州黑糯稻收割现场。
从土产挖掘 到文化还原
五年来,为了雷州黑糯,唐铭凯查阅了不少资料,也记下不少笔记。
在网上搜索后,他发现南方的黑糯比北方的黑米存量更稀缺。各种米中,粒短粘性大的为粳米,粳米中粘性更大的为糯米。国内黑糯米通称血糯或紫糯,少量种植的主产区在西南的云贵川三省,广东和海南虽有出产但规模种植少之又少,全国名气更大的是江苏常熟的鸭血糯。除了口感的偏好外,各类黑糯均是罕有的含花青素成份的主粮,且粗蛋白类含量接近豆类。此外,按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维,五色通五行健五脏,中医认为,黑糯滋阴养肾补血。
他通过史学爱好者,查找到《广志》《广东通志》《广东新语》等古籍对岭南黑糯的记载,不仅有紫芒稻赤穬稻,还有乌稉稻。最早的《广志》成书于晋朝,其时,“楼船下益州”令“金陵王气一时收”的王濬,灭东吴后,一度率众族人南寓吴川博铺,藏书钞俗,最早了解到仍处于土著俚僚混居时期的雷州半岛。之一次衣冠南渡后,晋书中记载的风物,大多以苏楚闽粤为主。紫芒、赤穬与雷州黑糯稻的外形吻合,稉通粳,乌稉稻即黑糯稻。
一些传统稻种的弃种与式微,往往与自然环境、经济价值的变迁有关。“雷州粮仓”的母亲河——南渡河,历史上曾多次更改河道,早期的南渡河的支流公和水,曾与博袍水合流西汇入海,出口处为博袍岭,在如今企水镇博袍村附近,据“三家一水”(唐家、杨家、纪家、企水)地区的开采砂石时发现的旧河床故迹佐证,其时,雷州半岛西海岸,还有多支自东往西的河溪,河溪两侧,便是早期的水稻种植区。后来,随着东洋海堤的修建完善,南渡河东流入海的通道才避免了海潮涌堵,东洋田才成为雷州首要粮产区。《南越笔记》里还有这样的记载,由于河流的变迁,雷州城以西的不少水田,变为早地,一度成为荞麦产区。到清朝中叶,随着纺织机局的出现,珠三角地区人口激增,粮田面积渐减,由粮食大量输出地转为输入地,广东更大粮产区让位于雷州府。其时,东西洋田一举成为省内粮仓,“一岁或稔,数郡忘饥”。随着农耕技术进步,主流稻种的单造亩产节节上升,不少非主流稻种式微甚至湮灭。
唐铭凯从雷州杨家镇找到的本土黑糯稻,或许,是这段农耕文化变迁的见证。
乡土情怀浓重的唐铭凯,一面悉心种植着,一面不断寻找田园背后的文化印记。去年底,他牵头在老家松竹镇唐宅村举办了一场以雷州陶稻为主题的文艺赏演活动,捻土为壶,脱谷为稻,蒸糯为粽的场景引起各界共鸣。
从传承发展 到物种深思
除了挖掘传统的雷州黑糯,唐铭凯领头的老唐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引种了“十九香丝苗”等优质稻,通过供给侧的调整寻求粮田增加附加值。在今年出现秋前多雨的不利天气、总产量减少的情况下,依然凭借优质优价实现了粮农增收。同时,他依托龙头企业“凯越农业”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用电商平台进行深度推广。
在创新传承传统物产的同时,他希望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加入到挖掘传统物产的队伍。
无论有形的建筑器具,还是无形的生产技艺,都是物化的客观的存在。“我们在关注物化的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有没有留意到不少乡土物产濒临湮灭?以土猪为例,我们在乡村,还能找到吗?
唐铭凯列出了从古籍中发现的一系列遗憾:
——产自“去雷州城十里”思灵岛,“叶如柳味至美”的米豆是什么?
——能驱蚊解毒,“雷州产更佳”的药材百部蔓藤,为何没有挖掘?
——六十日一熟的蝉鸣稻何在?每年十一月种次年四年收的芥稻又何在?
本文来自【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叫花鸡、鸭血糯,常熟这座小县城到底隐藏了多少美味?现在的人对于吃可以说是越来越讲究了,不光要在自己的家乡吃,还要去别的地方品尝特色的美食。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大家能去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多了,可以说更大的好处,莫过于就是平常其他地方的美味。而有些地方可能不太出名,但却能靠吃被大家熟知。
说起常熟,小伙伴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常熟市是苏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虽然是中国百强县(市),但是依旧有很多人不知道这里。常熟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可以说是十分具有风味的一个县城。而常熟这里的美食非常的丰富,需要你来这里好好的探索一番。
常熟人非常善于吃鱼,但他们的美食可远远不止有鱼。叫花鸡是常熟非常有特色的一道美食,虽然不是常熟独有,但是常熟却把它做得非常好。传说中叫花鸡是乞丐发明的一种吃鸡 *** ,但是到了现在却成了一种非常流行的吃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常熟非常有特色的美食就是蒸菜,俗话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常熟人蒸不了的。蒸菜可以说最能代表常熟的美食,不管是家常美味还是各种宴席,蒸菜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而且常熟人对蒸菜非常的讲究,像常熟传统的“蒸菜老八样”,可以说很多常熟人都会做。
吃完这些之后,再来一份又甜又糯的点心,想想就会觉得日子非常的甜蜜。这里的水稻小麦种植历史也非常悠久,因此常德便有了一种非常特色的物产,血糯。血糯又名鸭血糯,因为这里的米粒红的像鸭血一样,才因此得名。据说血糯还曾是清朝的贡品,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美食。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常熟还有非常多独具特色的美食,想不到在这座小县城里,居然隐藏了这么多的美味。如果大家对吃比较感兴趣的话,不妨来到这里好好的品尝一次,相信也会给你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
前几天在头条发了一篇《家酿是一种传统文化》,没有想到受到不少朋友的关注,其中有些朋友很想知道是怎么具体操作的,所以特地写了这篇实战操作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传统的米酒固然美味,但是几千年来一直保持本色,素颜示人,纯真有余而活泼不足,小编酿制黑米酒和紫薯酒就是为了给传统米酒增加一些灵动的色彩,毕竟现在是一个拼颜值的时代,美丽动人的色彩更能拉近人们和米酒的距离,产生好感,激起食欲,更添加一分对米酒的喜爱。
闲话少说,下面进入实际操作:
- 黑米酒
材料准备:黑米(100g)、圆糯米(400g)、酒曲(4g)、纯净水(凉开水)(50g)
为方便大家操作,以上材料的重量是供大家试酿的数量,量少方便操作,即使不成功也不会造成大的浪费。如果试酿成功,可以根据自家的容器和设备,按照这个比例增加倍数即可。
材料处理:黑米在市场上好像有很多种,有些号称是黑糯米,但是根据小编买过的黑米,不管是黑糯米或黑米基本是一种尿性。真正能够变糯的应该是云南紫米和无锡的鸭血糯。一般黑米都是有种皮的,很难烧软的。我们一般就采用这种带种皮的黑米,黑米用水稍作淘洗后加一碗水浸泡过夜(12小时以上),切记,浸泡后的黑水不要倒掉,煮饭时要用,黑米的营养就在这水里。
糯米一般用圆糯米,糯米洗净后存放大约半个小时后开始煮饭,先放糯米再把黑米倒在糯米上铺平,再把浸泡黑米的水加入,但要注意,加入的水不能像平时烧饭加水那么多,我们需要的饭要比平时吃的饭硬一点,煮出的饭要求是熟而不烂,内无白心,软硬适中(主要是指糯米饭,黑米肯定是硬的)。
拌曲发酵:饭熟以后盛出打散,摊放减温,待饭的温度降到30°C以下时将磨成粉的酒曲均匀撒入,在拌酒曲的过程中可先撒入一点纯净水,增加一些润滑度使米饭更松散和酒曲粘合的更均匀。酒曲不可全部拌入,应留少许待用。米饭拌好曲后就可放入事先消毒好的容器中,米饭放入后,压实并在中间挖一个倒锥形的洞,俗称“搭窝”,增加米饭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进行糖化,最后把剩下的那点酒曲均匀地撒在米饭面和洞壁上,再用保鲜膜封盖容器并在膜上用牙签等扎上几个孔通气。
以我当地环境温度为25~26°C的情况,一般24~36个小时后,窝中的糖液应该有窝深一半以上的高度,48个小时,糖液高度可能达到与糟面平齐,香味很浓和甜度很高,这时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干米量(500g)1~1.2倍的纯净水进行稀释(冲缸),并充分搅拌,再用盖子将容器封严,继续发酵。这时的发酵是糖分转变为酒精的发酵,时间越长酒精度酒越高,所以发酵时间的长短要取决于饮酒人的偏好,希望酒精度低一点,甜度高一点的,发酵时间就短一点,2天左右;希望酒精高一点的度,甜度低一点的,发酵时间就长一点,1周以上。这就是自酿DIY的魅力所在,每个人都可以酿一款自己喜欢的佳酿。
榨出存放:当酒发酵到了适合自己口感的时候,酒可以榨出了。这时的酒还是鲜活的,如果您马上就要喝并全部喝完的,也就无需作任何处理了。但是,如果酿的比较多,一下喝不完,还打算送送人,或改天和朋友一起分享,或留着自己慢慢享用的,那么就需要进行后道处理了。
存放前处理要做的就是两件事,一件是终止发酵,另一件事就是澄清酒液。 看过很多别人的酿酒文章,关于这两步谈到的不多,或一笔带过。小编觉得这两步和发酵是同样重要的。终止发酵可以固化您酿的酒的口感和品质,不然您明明酿的是甜酒结果变得不甜了,酒味浓烈难以入口(如果原本是酿制不甜米酒,等自然发酵到终止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澄清酒液则是提高酒体的美感,酒色清冽是好酒的一个重要标志。记得陆游的诗《游山西村》中有一句就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可见浑酒自古不是一件体面的事。
终止发酵一般用两种 *** 。
一种就是低温冷藏。低温下酵母菌会失去活力慢慢不工作了,从而达到终止发酵的目的。另一种是加温杀死酵母菌,一般是把酒液加温到80°C,并保持半个小时,再进行冷却,灌瓶存放。
冷藏 *** 的好处是保持了酒的鲜活度,使酒的口感更有鲜香的味道,微微的发泡有一定的杀口感。但是在存放过程中酵母菌是慢慢地停止工作的,还会一直产生气体,所以要时常检查一下放酒的瓶子,及时地放出一些气体,以免爆瓶。
加热法比较直接,一次搞定,不留后患,但是因为加热可能会损坏一些酒的鲜活感,酒质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两种方式,各有所长,大家可以选择使用。
处理完的酒在存放过程中会产生沉淀,俗称“酒脚”,在容器底部形成厚厚一层白色的沉淀物,不是很好看,这也是粮食酿制的一个标志。一般可以在存放2周以后更换容器存放(倒桶),这样可以除去酒脚,让酒看上去更纯净。可以根据自己酒的情况进行一次或多次倒桶,直至达到自己的要求。接下来您就可以慢慢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了。
(特别说明一下,如果酿制数量比较大的话,建议糯米和黑米分开蒸煮,因为两者的成熟要求不一样,时间要求不同。米饭的要求一般都是要做到熟而不烂,疏松不糊,内心无白,软硬适中。 糯米如果要进行蒸的话,一定要提前浸泡,要求米粒吸足水分,可以手搓成粉末,内无夹心。)
2.紫薯米酒
材料准备:紫薯(100g)、圆糯米(400g)、酒曲(4g)、纯净水(凉开水)(50g)
材料处理:紫薯削皮,切成约1cmx1cm方粒。蒸熟摊凉到合适温度后,再和蒸(煮)熟后摊凉的糯米饭混合,进行拌曲,放入容器发酵。
因为发酵和存放处理步骤和黑米酒酿制相同,所以只对紫薯处理进行说明,其他可以参照上面黑米酒的操作进行处理。不再赘述。
有一点想提醒一下,看文章的朋友身处天南海北,各地温度各不同,但对于发酵的温度要求是基本相似的,如果和小编在差不多的地方,目前环境温度16-26°C之间,如果您在白天做的,那么基本不用进行保温,一般24-36小时可以糖化完成。晚上做的话要,适当保温,特别是量少的话会冷的很快,不利于发酵启动。如果您这边的温度一直在20°C以下的,建议拌曲后进行保温发酵。
希望这个实战篇能对大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好了,聪明伶俐您如果没有出去在路上添堵,那么可以这个假期中,为自己酿制一款颜值高、口感好的美酒了。
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以后会陆续把自己酿过的几种酒的 *** 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1.鸭血,是人类最理想的补血品之一
鸭血主要是含铁,鸭血也一样含铁质较高 ,另外 鸭血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铜、钙等。
鸭血对人体有什么益处?
《本草经集注》里说:鸭血有补血和清热解毒作用,并有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功效。我国民间也有“以血补血”之说,国外称动物血为“液体肉”。
此外,动物血具有利肠通便作用,可以清除肠腔的沉渣浊垢,对尘埃及金属微粒等有害物质具有净化作用,以避免积累性中毒。因此它是人体污物的“清道夫”。因此,民间常有吃猪血清肠胃的说法。
动物的血还有鸡血、猪血、牛血等,但人们吃的一般都是鸭血,因此血豆腐通常是指鸭血。它是非常美味的烹饪食材,我国很多地方都有食用鸭血的习惯,其中最着名的有南京鸭血粉丝汤,此外,鸭血糯米饭也很好吃。
2.鸭血怎么做好吃呢?
鸭血怎么做好吃?鸭血的做法不是很多,通常有爆炒鸭血,鸭血韭菜汤,鸭血糯米饭,鸭血粉丝等。今天我们分享麻辣鸭血的做法,鲜香嫩滑,爽口好吃,特别下饭,做法超简单,几分钟就做好。下面是详细的做法步骤:
食材:新鲜鸭血,青红辣椒,干辣椒,大葱,香葱,大蒜瓣
之一步:准备几块新鲜的鸭血,鸭血一定要买新鲜的,鸭血不新鲜,会影响口感,我们把鸭血用刀片成厚片。
为了配色,我们取青红椒各半个,切成菱形片,
大葱一小段剖开 ,切成小粒,生姜拍 一下,切成末,大蒜拍一下,切成末,再准备一小把干辣椒,一小把花椒籽
第二步:锅中烧水,加一勺盐,加盐的目的一是入底味,二是加盐让鸭血更嫩滑。再加一点料酒去腥味,因为鸭血非常腥。把鸭血倒入锅中,大火烧开。
水开后30秒把鸭血倒出来,用流水冲洗干净备用。
第三步:热锅烧油,油温6成热,把葱姜蒜,干辣椒,花椒籽放入炒香。
然后加入一勺豆瓣酱,炒出红油。炒出红油后,沿着锅边淋入一些料酒,再加入适量的清水。
然后加入少许鸡粉,一勺白砂糖提鲜,少许胡椒粉增香,再加入少许老抽提色。
大火烧开,水开后把 鸭血放入。
盖上锅盖,开小火煮3分钟。
3分钟后,打开锅盖,把青红椒放入,转大火收汁,加一小碗水淀粉勾芡一下,让调料更好的吸附在鸭血表面,更入味。出锅前把葱段放入,再淋 一些明油,提亮菜品。搅拌均匀后出锅。
这道麻辣香鲜,开胃下饭的鸭血就做好了,香嫩入味,开胃又下饭,家里人都喜欢。
总结一下:
1.鸭血很腥,所以在做之前焯水一遍,加一点食盐,增加底味,而且让鸭血更嫩滑。
2.出锅前用水淀粉勾芡一下一下,让鸭血和调料更融合,味道会更好。
小贴士:鸭血的铁元素含量非常高,是猪血的3倍多以上,铁元素是血红蛋白主要原料,平时适当的吃鸭血能促进自身血红细胞的合成,有造血补血功效,十分适合孕妇、贫血等人群食用。
鸭血中除了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外,蛋白质的含量也很高,平常适当的食用吃一些鸭血,可补充大量的氨基酸,促进自身的蛋白质的合成,增强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