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安全知识,饮食安全知识短句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27 0
【健康生活】生命对话丨怎样吃才健康?


来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促进与教育资源库

<

“拧紧燃气安全阀”——餐饮燃气安全篇

共创食安城市 同享健康生活 | 拧紧食品“安全阀” 把好舌尖“安全关”

***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审核: 刘英娜

<

开学季 |《校园安全防范宝典》请收好!



<

海滨街道团结村社区开展“安全饮食,健康生活”食品安全科普活动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津滨海讯(记者 张爱萌 通讯员 薛家伟 摄影报道)为了增强辖区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让大家掌握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近日,海滨街道团结村社区开展“安全饮食 ,健康生活”主题科普讲座,使“科普赋能,筑梦海滨”深入人心。

活动中,科普志愿者向大家介绍了食品安全知识。首先,购买时注意包装上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原料、营养成分、QS标识等信息。如果发现以上信息存在问题,志愿者叮嘱大家一定要谨慎购买。其次,在我们食用的时候先要打开包装检查食品的感官性状,如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等都不能食用。在介绍完食品安全知识后,志愿者又教大家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随后,针对大家提出的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志愿者也一一做了耐心解答。讲座最后,志愿者鼓励大家把学到的食品安全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多向身边亲朋好友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为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食品安全知识,更提高了大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有关草鸡蛋、奶酪、酒……这些食品安全知识你知道吗?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格外重要。今天,就跟着市市场监管局来学习几个相关的小知识吧!

有专门针对草鸡蛋的国家标准吗?

答案:没有。

草鸡蛋又叫“土鸡蛋”“笨鸡蛋”“山鸡蛋”等,一般是指散养鸡所产下的蛋。

我国至今没有草鸡蛋的国家标准,现行有效的有关鸡蛋的国家标准是GB/T 39438-2020《包装鸡蛋》和GB274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蛋与蛋制品》,其中:GB/T 39438-2020《包装鸡蛋》规定了包装鸡蛋生产流通等方面的要求,GB274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蛋与蛋制品》对包括草鸡蛋在内的鲜蛋与蛋制品的质量提出要求。因此,虽然我国尚无专门针对草鸡蛋的国家标准,但消费者可以根据上述标准等购买质量合格、安全可靠的鸡蛋。

酒和糖是膳食组成的基本食物吗

答案:不是。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共分5层,分为5大类食物,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和坚果类以及烹调用油盐。同时为居民提出了6条建议:

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②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③多吃蔬菜、奶类、大豆

④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⑤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⑥杜绝浪费,兴新时尚

饮食安全知识,饮食安全知识短句-第1张图片-

酒和糖是我们饮食中常见的调味品,但它们并不是膳食组成的基本食物。酒中含有乙醇,长期饮用会对肝脏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糖会增加能量摄入,容易导致肥胖。因此,在烹调使用和单独食用时都应尽量避免,过量摄入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应控制酒和糖的摄入量,尽量避免单独食用。这一建议的实施有助于保持平衡健康的膳食结构。

再制干酪使用的干酪在比例不得低于才能称其为再制干酪。

答案:50%。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GB25192-2022),按照原料干酪比例分为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再制干酪的干酪使用比例需大于50%,干酪制品的干酪使用比例在15%~50%之间。

再制干酪是以干酪(比例大于50%)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热、搅拌、乳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产品。常见的再制干酪有切达干酪、马苏里拉干酪和蓝纹干酪。

而干酪制品即以干酪(比例为15%~50%)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热、搅拌、乳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产品。干酪制品包括诸如干酪酱、干酪饼干、干酪球等。

食物在冰箱中应该如何储存

*分类存放:冰箱内的食物要按照不同种类进行分类存放,避免食物之间相互污染。例如,生鲜食品与熟食应分开存放。

*温度控制:冰箱内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适当温度不仅可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还可以防止细菌滋生。一般来说,冰箱内的温度应该控制在0至5摄氏度之间,生鲜食品的存放温度应低于5摄氏度。

*食品保鲜:冰箱内的食品应该密封存放,以避免食物的气味相互渗透,影响口感。

*储存时限: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储存时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储存。例如,熟食应在3天内食用完毕,生肉类应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蔬菜和水果则可以保存更长时间。

*先进先出:在冰箱内存放食品时,应该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将较早存放的食品放在前面,可以减少食品过期或变质情况的产生。

常见食品冰箱存放小知识

①鸡蛋在温度不超过15摄氏度时保质期约30天

鸡蛋是一种易受温度影响的食物,若想让鸡蛋保持较长时间的新鲜度,其存放温度应不超过15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鸡蛋的品质和安全性。

②常温奶可以不放冰箱保存

常温奶通常经过超高温灭菌和密封防光包装处理,在未开封的情况下在室温环境下存放一至两周而不会变质,一旦开封,则建议尽快饮用。

③速冻食品解冻后,用不完的不宜放入冷冻室

速冻食品一旦被解冻,其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会重新活动,因此解冻后的食品应尽快食用,不应再将其放回冷冻室。冷冻再解冻会导致食品质量下降,细菌滋生的风险也会增加。

④豆腐、豆浆等生鲜豆制品应冷藏存放

豆腐、豆浆等生鲜豆制品是易受微生物感染的食品,应该冷藏存放,通常温度为2~4摄氏度。请注意,一旦开封,豆制品的保存时间会缩短。因此,建议尽快食用。

⑤食物应趁热放冰箱

食物在刚煮熟时,细菌总数较少,这是因为高温会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将热食物迅速分装并放入冷藏,可以防止细菌的繁殖,从而延长食物的保质期。不宜将食物在室温下过长时间后再放入冰箱,这会加速细菌滋生,缩短食物的保质期。

校园安全-食品篇

#如何看待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校园食品安全是保障学生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校园食品安全的管理者和监督者,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首先,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必要条件。学校需要制定严格的食品采购、存储、加工、出售等环节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需要对食品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监管,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和消费者,应当有权参与监管校园食品安全。学校应该建立透明的食品管理机制,让家长了解食品的来源和质量,同时建立家长监督机制,让家长参与到食品管理的全过程。


第三,对发生的问题要有积极的处理措施。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学校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包括停止食品供应、及时就医、向家长通报等,同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和整改,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最后,食品来源全流程可追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学校需要对食品的来源进行全面的记录和追踪,确保食品的来源清晰、合法、安全。同时,需要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存储等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管,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总之,保障校园食品安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让家长参与监管、对问题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实现食品来源全流程可追溯等都是必要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为学生的健康和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转扩!暴雨洪涝后饮食安全指南请查收

近日,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袭击。强降雨过后,伴随的高温高湿天气,极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和各类食源性疾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品安全,一图了解↓↓

▌来源:福建消防

▌编辑:泉州消防全媒体工作中心

食品安全知识科普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协会_部门动态】

9月8日,六盘水市2023年食品安全宣传周现场集中宣传活动在六盘水市钟山区黄土坡百盛广场启动,六盘水市科协积极参与活动,现场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知识、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知识、制止餐饮浪费知识等科普宣传。

活动现场

活动中,市科协科普志愿者积极回答群众疑问,发放了《工业盐有哪些危害?》《六盘水市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应知应会》《六盘水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应知应会》等10余种科普书籍和毛巾、湿纸巾、草莓袋等科普宣传品1000余份。

活动现场

据了解,此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从9月4日开始至9月10日结束,活动期间,市科协聚焦“食安贵州 黔行有我”宣传主题,通过开展“凉都科普大讲堂”、悬挂食品安全宣传横幅、发放食品安全科普书籍和科普宣传品等形式开展线下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运用“科普凉都”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贵州农村e站、社区e站、校园e站”等开展线上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提升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度和满意度,为六盘水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提供助力。(撰稿:邓娟;二审二校:王奎;三审三校:张婉祥;排版:张杰。)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健康饮食,92.8%受访儿童家长认为应重视积累儿童营养知识

新学期,学生陆续返校。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入人心,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饮食营养和健康的管理。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千叮咛万嘱咐,要“好好吃饭”“不贪嘴零食”,力争将孩子“入口”这道关把好。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4名0-14岁儿童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0%的受访家长对不同年龄段孩子重点需要哪些营养物质有所了解。92.8%的受访家长明确家长应重视积累儿童营养知识,0-3岁受访儿童家长的这一意识最强。

张然是江西人,儿子开学上初二,住校。他很关心儿子在学校的饮食问题,“之前他在学校门口的小摊上买了零食,吃后闹了肚子。而且孩子就爱喝各种饮料,不爱喝水和牛奶。在家的时候大人还能管管,到了学校就完全靠他自己了。”张然说,儿子假期牙齿不舒服,去看牙科,医生说是长了蛀牙,原因就是长期吃甜食、喝饮料。

河北某事业单位职员程莉莉的孩子开学上小学四年级,在寄宿班。每周日下午,她给孩子送到学校,周五放学再接回来。因为孩子正是长身体的阶段,程莉莉特别关心饮食安全问题。“我总嘱咐孩子在学校不要乱买垃圾食品,一日三餐好好吃饭,饭卡给她充了不少钱。每周,还会带着孩子一起去超市选购带到学校去的食品,比让她自己买放心。”程莉莉表示,她每次都会尽量选“儿童食品”,感觉这类食品更健康。

但当被问及到底什么是“儿童食品”,程莉莉也不是很清楚,“感觉在 *** 方式上应该是绿色少添加的。”她表示,自己身边的家长大都挺重视孩子的饮食问题,消费时也都更推崇“儿童食品”,但是对买来的“儿童食品”到底是不是真安全,大家其实也不是很确定。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我国现在对“儿童食品”尚没有精准的定义,也没有专门的儿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于“儿童食品”的生产原则,她指出,应该是能不加的就不加,能少加的不多加,坚持低油、低脂、低糖原则,并关注食品添加剂问题,做到配料表尽量干净。

她呼吁,从政策端,还是要推动制定儿童食品的标准。“现在市场上没有实现良币驱逐劣币,也没有更多的科学传播途径能够让家长知道该怎么去选择,所以很多家长搞不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儿童食品。”

75.0%受访家长对各年龄段孩子重点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所了解

程莉莉没有特意了解过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该重点补充什么营养,平时吃些什么好。经常是孩子身体有什么状况了才去查询,自己感觉挺被动的。“前不久孩子查出有点贫血,我去网上查了下,才发现富含铁元素的很多食物,孩子都不怎么吃,有的是家里不常做,有的是孩子偏食不爱吃。”这让她觉得,家长还是应该重视儿童营养知识的积累。

湖北武汉的王晶的二宝还未出生,大宝秋季开学上幼儿园小班,现在每天早晚饭在家吃。她觉得,“儿童食品”质量参差不齐,孩子的饮食营养,归根结底还得靠家长自己把握。

林鑫是重庆一所高校的教师,也是二孩宝妈。她一胎生产后在月子中心报名参加过几节有关儿童饮食营养的课。当时授课医生根据年龄将儿童分为几个阶段,并讲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营养需求。她认真做了笔记,现在感到非常实用。“我家老大从小被我教育要健康饮食,所以到了学校我也不用担心她的饮食问题。”

调查显示,75.0%的受访家长对各年龄段孩子重点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所了解,其中11.1%表示十分了解。同时,超两成受访家长(24.9%)直言不了解。

王伟晨是一家专门生产深海鱼食品企业的负责人。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他感到现在的家长对无添加、海外进口等产品有着明显偏爱。“近两年有一个明显的需求改变:家长对食品健康的关注更多了,也更懂了。对配料是不是更简单,有没有添加剂、防腐剂都更关注了。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变化。”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经过疫情的三年,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与健康知识都得到了提升和丰富。他指出,家长在给孩子挑选食品时,首先应该对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有所了解。“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营养供给都有不同。要给孩子更精细、更精准、更完美的营养供给。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动态地去关注孩子的身体,做到营养配比的科学性。”

92.8%受访家长明确应重视积累儿童营养知识

林鑫说,“小孩子很容易生病,提高身体抵抗力要从平时饮食着手,强身健体。而且常言‘病从口入’,吃坏了东西很麻烦。家长一定要积累相关营养知识,这对于小孩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调查中,92.8%的受访家长明确要重视积累儿童营养知识。其中,0-3岁受访儿童家长(95.9%)这一意识最强。

程莉莉坦言,每次给孩子挑选食品基本都是看“眼缘”。虽然深知商家的一些宣传套路,但不太会科学辨别,一项项去查也太麻烦。她认为,家长平时还是应该多积累有关饮食营养的知识。

林鑫深感,家长要找到科学专业的有关儿童营养知识的资源并不容易。很多所谓的“专业人士”资质无从考究,内容都是互相抄袭,甚至存在矛盾,没有科学依据。她希望专科医院能开通科普渠道,开展线上主题讲座,鼓励相关科室专家在微博、抖音这些平台开设内容分享账号,让家长能方便地获取权威信息。

张然觉得,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学校及周边的饮食安全必须要有保障。“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监督学校周边售卖食品的摊贩和铺子,防止出现‘三无’产品。学校对校内的食堂也要加强管理,采用健康的食材和烹饪 *** 。对于校内第三方承包的小店,应将食品安全问题写进合同中,不能承包出去就不管了。”

“虽然已经有很多家长对健康饮食有了意识,但仍有不少人的认知是很有限的。一些家长营养意识的淡薄是造成当前国内青少年肥胖问题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 王伟晨认为,全社会应该更加重视对儿童膳食营养知识的宣传。

同时,身为食品制造企业负责人,他也强调,企业有责任宣传健康的饮食观念。“像我们是做鱼类产品的,一直在通过自身的宣传渠道去科普不同品种鱼之间的细分类型与区别,以及适配的人群。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品牌参与到健康食品的知识普及中来。”

受访儿童家长中,孩子0-3岁的占33.1%,4-6岁的占43.0%,7-12岁的占19.0%,13-14岁的占4.9%。

(丁香雪钰对此文亦有贡献)(记者 杜园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标签: 饮食 知识 安全 短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