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个鸡蛋,补充好营养,这个理念已经逐渐被生活化,现在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意识,早餐习惯性的吃个水煮蛋,或者是煎鸡蛋。
可是,吃着吃着,问题就来了,关于鸡蛋的言论,大部分都是倾向于危害,这又是什么情况?
有人说溏心蛋不能吃,容易摄入细菌?
相信在生活中,没少听到这样的言论,对于这一点,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没有充分煮熟的鸡蛋中容易滋生出细菌。
未煮熟的蛋类当中,容易滋生出一种细菌,叫做沙门氏菌,它对肠胃造成的伤害,相对比较大,尤其是患有肠胃疾病的人,或者说肠胃功能不太好的人群,不太建议经常吃溏心蛋。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有的人还会吃过夜的溏心蛋,这就可能会滋生出更多的细菌,带来的危害可能就会更大。
鸡蛋和豆浆不能一起吃?
越来越注重健康后,大部分人都变得很小心,在饮食这一块会显得更加小心,怕自己吃错食物,给健康带来相关问题。
有人在听说鸡蛋和豆浆不能吃之后,就错过了这样完美的搭配,之所以说鸡蛋和豆浆不能一起吃,是因为说大豆中的含有影响吸收蛋白质的物质。
其实,这样的担心有点多余了,只有没煮熟的豆浆中才会含有抑制人体吸收和消化蛋白质的物质,充分将豆浆煮熟,也就能避免产生这样的结果。
豆浆和鸡蛋是可以一起吃的,只是在吃的时候,要注意细节问题,就是要将豆浆充分煮熟。
鸡蛋胆固醇含量高不能多吃?
鸡蛋当中的胆固醇含量相对比较高,可正常情况下,每天吃2-3个也没啥问题,并不会让胆固醇含量上升。
不过,对于血脂不算稳定的人群,为避免影响到血脂水平,在摄入量上,还是应该有所控制,每天吃1-2个,也是不太容易出现问题。
还需搞清楚一点,就是偶尔一天内吃3-4个鸡蛋,也不要过于担心,人体会代谢出一部分,还有就是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还是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去合理摄入。
浙大研究:发现每天多吃一个鸡蛋,心脏病和癌症死亡风险会增加。
研究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志期刊上,此项研究是由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章宇教授及焦晶晶教授带领的团队一起进行的。
此项研究涉及到了52万人,而数据来源是来自美国NIH-AARP饮食与健康研究,简单来说,就是在此项研究的基础上,又做了深入研究。
平均随访了16年,经过分析之后,发现每天增加一个鸡蛋,早亡的风险可增加19%,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也是增加了16%,还有就是因癌症死亡的风险增加24%。
根据更加深入的分析,每天多吃一个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癌症死亡风险以及全因死亡风险,主要可能在于蛋黄中的胆固醇,还有就是在增加鸡蛋的摄入量时,所吃的肉类也没有特别留意过,可能会增加毒物三甲胺氧化物的含量,也就可能让相关疾病的死亡风险有关系。
同样,在《JAMA》杂志上:研究发现,每天多吃半个鸡蛋,心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这项研究是美国西北大学相关研究人员针对大概3万人进行的随访研究,从而得出的研究结果。
重点提醒:中国其实存在含蛋量不足的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根本没有吃够一个蛋,最多就摄入了0.76个鸡蛋,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更好应该要吃一个鸡蛋。
有的家庭并不是每天都吃鸡蛋,孩子和老人可能吃鸡蛋的量能够达到标准,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吃鸡蛋的量都是不达标的。
基本要求都达不到,又何谈多吃蛋引发相关疾病风险,不过,也是有一些人每天吃鸡蛋的量是超标的,还是需要合理摄入的。
拓展延伸:鸡蛋也分等级,什么样等级的鸡蛋最新鲜?
根据商务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包装鸡蛋》标准来看,鸡蛋一共被分为3个级别,分别是特级(AA)、一级(A)、二级(B)。
这三个等级从文字中就可以知道,特级的必然是最新鲜的,简单来说,就是蛋壳的色泽度比较好,还有就是蛋壳的形状会更倾向于卵圆形,另外,就是清洁度也是更好的。
除此之外,就是特级的鸡蛋,打出来之后,会发现蛋白以及蛋黄的状态都比较好。如果从包装上来进行分辨的话,则是从重量去分等级。
等级分别为S、M、L、XL,最小号的重量是43-48克,M号则是48-58克,L号的重量为58-68克,68克以上的则算作是更大号了,这样分等级也是便于包装和运输。
现代人都了解鸡蛋中营养丰富,为了补充营养,可能就会经常吃,但在吃的过程中,还是应该注意一些细节,否则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可就不太好了。
浙大研究:每天多吃一个鸡蛋,死亡率升高?鸡蛋怎么吃?告诉你真相人体每天都要补充蛋白质,然后维持身体的营养均衡,于是鸡蛋就成了我们摄取蛋白质的上上之选。鸡蛋小小的,嘴巴大的人一口一个都不是问题。就是这么一个小鸡蛋,不仅富含蛋白质,蛋黄里面还富有90%的胆固醇,说到胆固醇很多人都会想到高血脂等疾病,所以,鸡蛋还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的,但是正常健康的人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吃了吗?
就关于这个问题,国内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于52万人进行调查与分析,然后得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每天多吃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还有癌症发生的几率。让人听了,不免的有点担忧,鸡蛋吃不对还有这么大的危害?那只有鸡蛋,其他蛋呢?都是的吗?很多人为此都开始浮想联翩。
每天多吃一个鸡蛋,心血管疾病还有癌症的风险真的增加?
是否可信呢?我们先来看看这项研究到底是怎么说的。这项研究是浙大对美国52万人的身体数进项分析,进行十六年的调查,中间陆续有13万人死亡,而这13万人每天鸡蛋的摄入量都是在1个以上。
一个鸡蛋里面含有180mg的胆固醇,而根据《中国膳食健康指南》里表示,人体每天摄入的胆固醇达到300mg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人体正常一天吃一个半的鸡蛋就足够人体所需的胆固醇物质了。更好就是一个,多的那半个可能增加20%的死亡风险,24%左右的患癌几率。而且每天吃鸡蛋的个数超过一个,就会导致身体里面胆固醇增加,没有及时被代谢掉,就会导致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还会和身体里的碱元素发生作用,产生会增加死亡风险的三甲胺氧化物。
看到这里,很多人大概都会开始对鸡蛋刮目相看,觉得鸡蛋就是一个“毒药”了吧。其实,不能这样认为。因为这项研究看似很有道理,但并没有准确地控制其它变量。首先,他是研究的美国人,很多美国人本身就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其实不是那么具有说服力。其次,研究者样本选定也没有覆盖全部的人群,也没有进行对比。所以,不能完全相信。
鸡蛋还是可以吃的,毕竟鸡蛋里的营养元素是很丰富的
鸡蛋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有卵磷脂、维生素、磷、铁还有镁等,都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一个鸡蛋就可以补充人体能量,帮助身体组织的修复促进身体的代谢。鸡蛋里面的蛋白质和我们身体里的蛋白质很像,可以被人体很快地吸收,达到补钙的效果。
而且这项数据的研究对象是美国人,因为中国还有美国两国无论是生活习性还有饮食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项数据并不能就可以百分表的套在中国人的身上。后来中国的一项研究推翻了之前的研究结果,表示每天吃鸡蛋的人比不吃鸡蛋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几率降低了18%左右。
所以,鸡蛋还是要吃的,前年有一项研究曾经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面,表示亚洲人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还有中风的发生。但是这只是对于正常的煮熟的鸡蛋的研究,有些忌惮还是不能吃的。
这几种“蛋”,经常吃,对身体不利,少吃!
1. 活珠子
“活珠子”想必大家现在都不陌生,喜欢的人不多,就是因为它的样子有点不好看。就是已经受孕然后还在孵化中的胚胎。鸡蛋在孵化的过程中要是环境不卫生,就会容易受到细菌、病菌或者寄生虫的感染,然后商家对正在孵化的胚胎进行环境的干扰,让它成为死胎,成为活珠子。看着干净其实里面可能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可能会导致人体中毒,危害身体健康。
2. 散黄蛋
就是蛋黄已经散开的蛋,一般鸡蛋有这种状况,要么是因为受到剧烈的晃荡,要么就是它已经变质了,因为时间太久,然后导致里面的蛋白已经开始分解,里面就会存在一些细菌或者其它微生物,所以这种蛋是万万不可食用的。
3. 溏心蛋或者生鸡蛋
溏心蛋口感鲜嫩,但是可不是一个安全的家伙。鸡蛋没有煮熟,里面含有的微生物还有细菌就会没有被高温杀死,就比如沙门氏菌,可能会导致身体发生呕吐、发热还有拉肚子的症状。正经超市售卖的糖心蛋,一定要有“可生吃”的三个字才可以。但是中国《食品安全指南》表示更好不要生吃鸡蛋,容易导致患上大肠杆菌,给身体的健康带来风险。
综上所述,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还有中风,吃多无益,除了让你饱一点。
每天吃多少个蛋合适?浙大研究:每天多吃一个蛋,死亡风险或增高参考文献:
1. 《注意:鸡蛋吃过多会增加死亡率》——中国青年网 2014-12-01
2. 《一天一个鸡蛋,是营养佳品还是心血管祸根?》——北青网 2021-03-15
早上出门办事,路过超市时,发现超市门口排了好长的队,然后就听到两个大妈在聊天。
齐大姐,你们家孙子每天都要吃鸡蛋吗?
是的,每天一个鸡蛋,你们家孙女每天吃几个啊?
她就爱吃鸡蛋,早上吃个水煮蛋,中午还得做个鸡蛋羹,每天至少3个鸡蛋。
你们家吃那么多呢?不是说每天只能吃1个鸡蛋吗?吃多了对身体不好,鸡蛋胆固醇高,而且,我儿媳妇说吃多了也没啥用,一个就能补足营养了,多了可能会让小孩过胖的。
啊?真的吗?那我家是不是吃多了?
其实,关于每天吃多少个蛋,日常讨论度还是比较高的,现代人的健康意识在提高,对日常饮食也就会有更多的关注。
况且现代社会中,患有三高、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消化道疾病的人较多,而蛋类的摄入量,对这些疾病多少会有点影响,所以,每天吃多少蛋更为合理,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那么,每天到底吃多少个蛋才算合理?
其实,不用过多纠结,在最新版本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已经明确给出建议,一个成年人每周的蛋摄入量,更好是300-350克,也就是说每周的吃蛋量应该是控制在6-7个,这样会比较合理,既能补充营养,又不容易增加负担。
当然,这只是建议,在保证健康的基础上,符合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来讲,在摄入蛋类的参考建议是这样,但每个人情况会有一些差异,在摄入量也是可以相应增减。
就每天吃多少蛋这个问题,浙大研究也有一些新的认识:
研究是由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进行的,研究内容被发表在了《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
此项研究涉及到的数据,皆是来自于美国52万人群的饮食和健康相关数据,而此项研究平均进行了16年,在此期间,大概有13万人离世。
综合分析之下,发现离世的人群里面,鸡蛋的摄入量与死亡风险存在着一定关系,具体表现就是每天大约吃1.5个鸡蛋的人,每天摄入的胆固醇量,大概是300毫克,而早亡的风险显示是增加的,风险性达19%。
其中,值得关注的就是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和癌症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更为密切,而两种疾病的死亡风险分别达到16%和24%,研究还特别强调每天只是吃半个鸡蛋,也可能增加全因死亡风险。
会给出这样的结论,主要就是鸡蛋中的胆固醇和胆碱元素,体内的胆固醇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会随之增加,胆碱元素在人体中容易与其它物质形成三甲胺氧化物,血液中含量增加,也是可能增加多种疾病发生率。
从浙大的研究中,可以发现鸡蛋的摄入量增加了,对死亡风险确实会存在一定影响,但也需要再考量,毕竟涉及到的人群属于美国人,还有就是这只是随访分析,并没有进行实际性的实验研究,还有其它因素也没有考虑在内。
所以,关于此项研究说的每天多吃一个蛋,增加死亡风险,还是应该理性看待,每天吃1-2个鸡蛋是可以的,别太过纠结和恐慌。
不过,3类人群更好是少吃鸡蛋。
腹胀严重者
腹胀严重的人,大多是消化功能出现问题,或者说出现了严重肠胃疾病,而鸡蛋不是一个易消化的食物,对于本身就有严重腹胀的人来说,就可能会加重腹胀。
重度高烧者
此类患者除了高烧,食欲也会变差,而且此时,身体状态总体而言都比较差,为了改变状态,有的人就想说吃点鸡蛋来补充营养。
但从中医角度来讲,鸡蛋属于热性食物,而发烧之人,体内的热气也是较为旺盛,所以说,鸡蛋对于高烧之人来说,也算作是发物,并不利于病情恢复,为避免病情持续发展,更好能少吃鸡蛋。
刚生产完的产妇
鸡蛋富含营养,是产妇们补充营养的食物之一,而且,相对于其它温补食物,鸡蛋价格比较便宜,吃起来也比较方便。
但是,对于刚刚生产完的产妇,鸡蛋并不是一个更佳的选择,主要是产妇的身体还处在恢复阶段,消化能力也都没有恢复过来。
有些产妇生产过程中,撕裂较为严重,对排便也会产生影响,这样的话,吃鸡蛋不容易消化,出现腹胀或者说不消化的情况,导致排便困难,对于产妇的伤口恢复,就没有什么益处了,还可能会加重伤口,或者增添肠胃负担。
其实,不管是鸡蛋,还是其它蛋类,含有的物质都是差不多的,对于一部分人群来说,是不错的营养品,可是,对于另外一部分人群,又可能会形成负担,所以,关于蛋类的摄入量,是因人而异的,并没有特定的标准,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研究:每天1个鸡蛋,增加3成死亡风险?如何吃蛋才健康?真相来了参考资料:
1. 《不宜多吃鸡蛋的人》·致富之友,1994年06期
2. 《鸡蛋营养多,常吃身体好,但营养师提醒:这5类人尽量少碰》·营养快报·2018.11.16
鸡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材,也是很多朋友经常食用的一种食物,民以食为天,关于鸡蛋的相关研究和探讨,不同的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也不尽相同。
就在近期,发表于《欧洲公共卫生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的一项中国研究,对于吃鸡蛋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该研究在2003年至2005年间,从中国安徽地区招募了9885名成年人,通过食物问卷评估鸡蛋的消费量。对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吸烟,饮酒和实验室检查进行了分层分析。
在该研究中,将鸡蛋食用量分为3组,分别是每周少于3个,占72.5%,每周3~6个,占19.7%,还有7.8%的人每周食用量大于6个,在随后的14.1年的平均随访时间中,共纳入了9444名参与者,总共记录了814人死亡。
通过对受试者的体重情况,基本健康状况,食用其他食物的不同频率,吸烟,饮酒,血脂状况等多用因素进行排除后,研究者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每周食用鸡蛋超过6个的人群,其原因死亡风险升高了35%,而每周食用鸡蛋不超过6个的两个群组,鸡蛋的食用量与死亡风险之间不存在关联性。而在该研究的亚组分析中还发现,体重指数偏大(体重指数超过21.2)的参与者,如果每周食用鸡蛋超过6个,其全因死亡风险会有更显著的相关性。很多朋友不知道体重指数是什么,其实很简单,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以米为单位)的平方,就是体重指数, *** 上也有很多的小工具可以输入身高体重后直接计算出结果,大家都可以多多利用。
研究给出的启示
这样的一项研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是不是说,一定要注意严格限制鸡蛋的摄入量,每周不要超过6个鸡蛋呢?如果这样来理解,可能就太过简单,也不够科学。
对于这项研究的结论,我们不妨这样来思考: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数人日常营养摄入,都不是不足,而更多的是营养过剩,在这种情况下,鸡蛋作为一种营养密度很高的食材,吃鸡蛋的量进一步增多,就会加强这种营养过剩的风险,血脂,血糖等方面的代谢压力也就进一步加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营养丰富的鸡蛋,反而成了影响我们身体健康,导致出现全因死亡率升高的风险因素之一。
而这一点也在该研究的体重相关性研究中得到了证实,体型正常的人的体重指数范围一般在18~23.9之间,而24~28之间处于超重的情况,而体重指数28则为肥胖的情况,在该研究中,体重指数超过21.2,吃鸡蛋每周超过6个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升高了116%,而体重指数小于21.2(瘦人),每周吃鸡蛋超过6个的人群,其死亡风险虽然也有增加趋势,但其影响程度则要小得多。也就是说,对于本身就存在存在营养过剩的人群,多吃鸡蛋的影响更大。
关于吃鸡蛋与健康关系的其他研究结果
不同的科学研究,对于吃鸡蛋对健康影响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一项发表于《协和医学杂志》,来自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相关研究中,纳入了46.1万名年龄在30到79岁的参与者,其中13.1%的人每天摄入鸡蛋(平均摄入量为每天0.76个),而9.1%的人从不或很少吃鸡蛋(平均摄入了为0.29个/天),随访时间为8.9年,共记录到83977例新发的心血管疾病,以及9985例心血管疾病死亡以及5103例急性心血管事件。
在对各种风险混杂因素进行排除后,统计分析数据显示,与从不吃鸡蛋者相比,每天摄入鸡蛋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下降了11%,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减少了12%,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分别下降了14%和10%。
虽然该研究并没有给出每天吃一个鸡蛋对于心血管健康有益的结论,但与前面我们分享研究相比,在心血管健康影响方面,每天摄入鸡蛋的人群,比起不吃鸡蛋和很少吃鸡蛋的人群,反而是有益的。
而2020年发表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的一项阜外医院的相关研究中,则指出,鸡蛋食用量过多和过少,都会对健康形成不良影响。该研究指出,每周食用鸡蛋数量少于1个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22%,全因死亡风险升高29%,而每周吃鸡蛋超过10个以上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39%,全因死亡风险升高13%。
鸡蛋到底应该怎么吃?
看了这么多的相关研究结果,可能很多朋友会很无语,一会说吃鸡蛋好,一会又说吃鸡蛋增加死亡风险,到底我该信哪个研究的结果呢,鸡蛋到底吃还是不吃呢?
其实相关研究结果给出的结论,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由于研究样本的差异,研究分析 *** 的差异,得出不同的结论也是没什么奇怪的,到底应该怎么吃鸡蛋,如果吃鸡蛋才健康的问题,我们不必看到某项研究结果就猛吃鸡蛋,也没有必要看到某项研究就不敢吃鸡蛋,这样的作法都是矫枉过正,到底应该怎么做,我们不妨自己多思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作为一种营养健康的食材,鸡蛋本身对身体健康并没有特殊的不良影响,鸡蛋中富含优质蛋白,钙磷铁等矿物质元素,还含有DHA,卵磷脂等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为人体补充营养的好食材。对于一些不吃肉的素食主义者,或本身就存在营养不良,缺乏营养状态的人群,每天吃1个鸡蛋,对于身体健康的营养均衡摄入,就是很好的选择,完全不必过分担心每天吃鸡蛋会增加健康风险。
而如果是本身就吃得比较丰盛,身体有肥胖问题,或高血脂等代谢问题的朋友,适量控制鸡蛋的摄入量就是更好的选择,对于存在这种情况的朋友,不妨每周控制鸡蛋的摄入量在3~6个,当然光靠少吃搭建,也还是不够的,同时也要注意控制其他高营养,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只有全面加强营养的适量摄入,减少能量过剩的风险,才能够更好地降低营养过剩带来的健康风险。
在烹饪方式方面,鸡蛋最健康的吃法就是水煮蛋,对于身体本身就有肥胖以及相关健康风险的朋友,吃鸡蛋应该尽量的少用煎炒等方式来烹饪,这种做法会使鸡蛋吸收过多的油脂,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
总而言之,关于鸡蛋到底吃不吃的问题,还是应该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相关研究给出的获益作用也好,死亡风险升高也好,都是基于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而具体到我们个人,我们的身体状况如何,营养状况如何,是不足还是过剩,吃鸡蛋是能够补充营养,还是加重代谢负担,就应该尽量结合实际情况来评估,同时想要健康吃鸡蛋,也要注意采用合理的烹饪方式,让鸡蛋为我们身体补充营养,让鸡蛋不会增加我们的健康负担,才是更健康的吃蛋方式。
浙江大学研究:每天多吃一个蛋,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增加?每天吃8个鸡蛋,居然差点把肾给吃坏了?
据媒体报道,武汉22岁的小刘,迷上了健身,为了塑造身材,在健身教练的建议下开始减脂增肌。除了大量的锻炼之外,小刘还开始严格限制各种饮食,什么米饭、粥、馒头等碳水一概不碰,每天就吃8个鸡蛋,还有鸡胸肉、牛肉、牛奶等,全是高蛋白的食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此坚持了半年,小刘成功练出了肌肉。可是在一次体检中,多项指标都亮起了红灯——尿常规异常,尿酸、肌酐值全部都远远超出正常值,进一步到肾内科检查,医生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慢性肾病2期”。
这下小刘傻了眼了,好端端的怎么就搞出了慢性肾病呢?医生通过了解小刘的生活后,推断可能和小刘长期高蛋白饮食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把鸡蛋视为便宜又好吃的营养品,殊不知吃多了也不好。
一、为什么鸡蛋吃多了会伤肾?
蛋白质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但它也绝非越多越好。体重60kg的男性每日推荐蛋白质的摄入量为45g。一颗鸡蛋内约有7g蛋白质、一盒牛奶约有8g蛋白质、50g肉类中约有10g蛋白质,小刘每日摄入的8颗鸡蛋蛋白质量就达到了56g左右,已经超过60kg体重男性日均推荐摄入量的上限,更别提再加上一些其他的高蛋白食物了。
长期高蛋白饮食会对肾造成这些损伤
1、加重肾的代谢负担
我们的身体无法储存多余的蛋白质,当摄入过量蛋白质时肾脏只能“加班加点”工作将其排出,会导致肾脏的负担加重,甚至诱发肾损伤。
2、转换为脂肪,危害肾脏
体内多余的蛋白质可能会转换成脂肪,容易引起身体肥胖。同时也可能会抽筋钙质从骨质内溶解,加剧钙元素的流失,增加身体罹患骨质疏松、肾结石等病的风险。
这时候有人要说了,不论是网上还是养生专家,都在说鸡蛋是个健康食物,可以很好帮助身体补钙,难道都是骗人的吗?
二、浙大研究:鸡蛋无论怎么做,都不建议多吃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曾进行过一项研究,研究共纳入52万余名年龄在50~71岁之间,41.2%为女性的美国受试者数据,通过分析来评估鸡蛋与胆固醇摄入、全因/特定病因死亡率之间的关联。研究共进行了16年的随访,随访过程中有129328例受试者死亡。
通过分析后发现:
1、每天多吃一个蛋,心血管、癌症、早亡风险或增加
一个鸡蛋内的胆固醇约在186mg,每日多摄入300mg的胆固醇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16%、癌症死亡风险增加24%、早亡风险增加19%。
2、鸡蛋无论怎么做,多吃都有害
不论摄入的是什么烹饪方式制成的鸡蛋,如煎蛋、水煮蛋、烤蛋等,均不会对结果造成影响。
既然吃鸡蛋吃多了会增加多种死亡风险,这不是说鸡蛋是不好的食物吗?鸡蛋到底能不能吃?
三、鸡蛋真的是“坏蛋”吗?还能不能吃?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研究是基础美国人的研究,美国人的身体情况和营养摄入对比中国人还是有区别的,所以研究结果还需要理性看待。
鸡蛋中的营养,其实非常优质,包括有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蛋白质等,其中蛋白质和粮食中的不同,氨基酸成分更接近于人体,是优质蛋白的一种。进入体内后很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可帮助身体很好的补充蛋白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周摄入鸡蛋300~350g,即一天40~50g(约一个鸡蛋的量)。
既然鸡蛋还是可以吃的,那要怎么吃鸡蛋才更健康呢?教你几个吃鸡蛋的 *** 。
四、怎样吃鸡蛋更健康?
1、溏心蛋更佳,但要选用可生食的鸡蛋
近日《鸡蛋食用营养指南2022》发布,指出溏心蛋相较于全熟蛋在蛋白质吸收、口感以及色泽方面表现更优异,且能更好保留鸡蛋内的营养元素。
同时,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王旭峰表示,做溏心蛋但注意要选择可生吃的鸡蛋,普通鸡蛋内可能有沙门氏菌感染的风险,做出溏心蛋后食用后可能会引起发热、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出现。
2、不要扔掉蛋黄
不少人吃鸡蛋的时候会将蛋黄丢掉,认为蛋黄内含有的胆固醇含量很高。事实上,蛋黄内的蛋白质含量比蛋白更高,无机盐、维生素等成分也主要集中在蛋黄内,日常只要不过量摄入即可。
3、吃鸡蛋时减少加工肉的摄入
吃鸡蛋的同时,要注意不要同时和培根、火腿等加工肉类共同食用,不然容易促进肠道内的厚壁菌产生有毒化合物三胺氧化物,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会诱发癌症。
鸡蛋是人体摄入优质蛋白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不能盲目地拒绝吃鸡蛋,但也不建议大量摄入鸡蛋,凡事适量即可。#头号周刊##关爱心脏防患未然#
参考资料:
<1>Zhuang P , Wu F , Mao L , et al. Egg and cholesterol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from cardiovascular and different cau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 PLoS medicine, 18(2):e1003508. <2>孙秀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食品界,2022(6):3. <3>国内首个《鸡蛋食用营养指南2022》发布,溏心蛋是鸡蛋满分吃法.光明网.2022.8.1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鸡蛋过敏比牛奶更常见,该怎么办?医生:接着吃,身体就习惯了听说过食物过敏吗?
您肯定有所耳闻,很多食物都可能造成过敏,特别是蛋白质多的食物,过敏很容易出现。
食物过敏是指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根据机制不同,又可分为 IgE和非 IgE介导的过敏症。
蛋类是 FAO/WHO认为可引起人类食物过敏症的八大类食物之一。
早在1912年,体内和体外的实验发现蛋清中含有多种蛋白,与鸡蛋过敏症有关。
很多人听过牛奶过敏,可是鸡蛋过敏症比牛奶过敏症更常见。
蛋类过敏多发生于婴幼儿,约6%~8%的3岁以下儿童发生蛋类过敏症。
这类过敏症儿童在3~5岁时对鸡蛋有一种耐受作用,从而减少了发生过敏症的可能性。
虽然鸡蛋营养丰富,但鸡蛋过敏对部分人群有一定危害,可是,鸡蛋真的不能吃吗?
其实医生有很多 *** ,鸡蛋可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康复Therapy
1、辐照处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辐照处理的蛋品进行研究,目的是降低辐射对蛋品的致敏性。
用γ射线照射卵白蛋白经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后,观察卵白蛋白的抗原性及变态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辐射处理后, Balb/c小鼠体内的 IgE累积水平和生长因子IL-4、IL-5水平均明显降低,表明辐射能抑制Th4-显性基因的反应。
另外有研究表明,利用γ-射线对卵白蛋白辐射,并对其免疫功能和过敏反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破坏对射线敏感的氨基酸残基等结构,可影响蛋白质结构。
射线能使含水系统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断裂和聚集。
2、高压。
高压作用对鸡蛋致敏性的影响的研究文献报道很少,但高压作用下(500 MPa)处理后的蛋白质经常发生可逆的变化。
如蛋白质分离、蛋白质间某些配体的结合以及蛋白质构象的变化。
但是,如果压力超过500 MPa,蛋白质就会出现不可逆变性。
变性后的蛋白质,营养结构也会遭到破坏。
可是同时,蛋白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到它们的免疫特性。
通过实验证明,高压处理的鸡蛋蛋白与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的结合能力,比未经处理的鸡蛋蛋白低60%。
3、口服耐受脱敏。
貌似这个“口服耐受脱敏”有点很难理解,但是简单解释一下你就明白了。
“多吃点鸡蛋,身体就习惯了,就不会过敏了。”
已有文献报道,逐渐增加过敏食物剂量以达到口服耐受似乎是可行的。
研究人员曾对117名18岁以下的鸡蛋过敏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口服脱敏治疗。
其中27例患者仍对鸡蛋过敏,3例放弃食用,其余87例随着每日鸡蛋摄入量的增加,通过皮刺试验检测到其血清中卵白蛋白-特异性 IgE水平明显降低。
但在随后1~6个月的观察中发现,细胞因子释放量增加,因此少量进食过敏食物可引起耐受。
但,可以完全脱敏吗?
很尴尬,不能。
总之,目前还没有证明口服脱敏有效。
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鸡蛋蛋白过敏问题,对鸡蛋过敏的婴儿会产生口服耐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过敏率降低。
孩子长大就好了,很多成人慢慢就习惯了吃鸡蛋。
目前有很多 *** 可以研究鸡蛋脱敏,如何发展出一种有效、实用的治疗 *** 是目前治疗鸡蛋过敏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付琴,宋伟,王旭清.鸡蛋蛋白过敏综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3):7887-7889+7920.
蛋黄对血脂有影响?吃鸡蛋到底不应该吃蛋黄?医生帮你辟谣讲清楚
「人血白蛋白」是营养品吗?能提高免疫力吗?医生辟谣:钱白花了
调查了52万美国人,发现不吃鸡蛋活得久?医生辟谣:鸡蛋放心吃
浙大研究数据表明:每天多吃一个蛋,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或增加?导语:有一种食材千变万化,融入各大菜系,也融入广大百姓的每日生活,它就是——鸡蛋,在 *** 上搜索“鸡蛋”,人们最关注的莫过于各式各样的做法。
说起中国人喜爱的食物,鸡蛋必须榜上有名,不管是生病了,怀孕了,生产了,哪里不舒服了,家里长辈一定会说“我给你煮两个鸡蛋吃”。
但是鸡蛋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也因此备受争议,有人把它当营养佳品,有人却担心血管健康,不敢多吃,就连科学界也常常摇摆不定。
01
浙大研究:每天多吃一个蛋,心脏病和癌症的几率或增加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章宇教授,和焦晶晶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曾经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发表了一个研究,数据选取了美国NIH-AARP饮食与健康研究中52万名参与者。
在平均随访16年的时间,结果发现,全蛋摄入量和全因死亡率有关,每日额外摄入一个鸡蛋,会导致早死亡的可能性增加19%、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16%、癌症死亡风险会增加24%。
据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这是因为如果你吃太多鸡蛋,鸡蛋中的胆固醇很容易积聚在动脉中,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鸡蛋中还含有胆碱,在一定条件下会与体内其他物质形成氧化三甲胺,氧化三甲胺是一种有害物质,当它进入人体血液时,会增加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死亡风险
02
那么鸡蛋就不能吃了吗?
当然不是。
上述研究的作者表示,不同地区的饮食和疾病情况不同,该结论适用于美国,不能推广到其他国家,此外,研究强调的是“过量摄入”,与正常摄入有所区别,根据《中国膳食居民指南》推荐,人均蛋类建议摄入量为280-350g/周,平均每天40-50g,差不多1个鸡蛋。
03
鸡蛋怎样吃更有营养?
鸡蛋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鸡蛋可以用各种不一样的 *** 来 *** ,想要吃得更有营养,那么就可以吃水煮鸡蛋,鸡蛋羹,酒酿鸡蛋,西红柿炒鸡蛋,都是很健康的吃法。
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
水煮鸡蛋时,鸡蛋中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是可以被更好保留的,也可以让身体很好的吸收,不过在吃的时候要慢慢咀嚼,这样才不会影响到消化速度。
04
健康吃蛋,还需知道这几点
——摄入量有要求
鸡蛋中会含有胆固醇,可是能够被人体吸收的量却很少。而且人体也是需要胆固醇的,只要保持稳定,不让其升高就不会有什么坏的影响。本身有相关问题的人,也不是不能吃,少量食用,并且控制其它容易升高胆固醇的食物,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不要觉得蛋黄中含有胆固醇就扔掉,还是蛮可惜的,要记住别吃太多就行,一天一个就比较合适。
——豆浆可以和鸡蛋一起吃吗?
有些人会觉得,豆浆是黄豆做的,而黄豆中含有大量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这种抑制剂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和消化。
但是在豆浆加热的过程中,这种胰蛋白酶抑制剂会被破坏掉,根本影响不到鸡蛋的吸收。
豆浆中含有较少的蛋氨酸,而鸡蛋中却含有丰富的蛋氨酸,两者一起食用,还可以互相搭配,取长补短,因此,大家可以放心地鸡蛋配豆浆。
——吃煮老的鸡蛋影响吸收
对于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鸡蛋来说,烹调会增加其脂肪氧化程度3-9倍之多,鸡蛋煮得时间过长,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吸收,蛋白质老化会变硬变韧,既不好吃,又影响消化吸收。
煮蛋小贴士:把鸡蛋放冷水中,大火煮开之后,马上转最小火,四五分钟之后把火关掉,用余热把鸡蛋焖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柔嫩,蛋黄滋润,吃起来就美味多了。
结语:每天一颗蛋,并不会增加死亡风险,所以健康人群还是可以放心、大胆的食用,关键是食用的方式要注意,避免生吃蛋,少吃溏心蛋、油炸蛋,多吃白煮蛋,健康生活,开心吃蛋。
每天吃1个鸡蛋,好处太多了,但别选4种鸡蛋,身体会消受不起随着现在社会媒体的不断宣传,再加上人们对于营养知识有了更加充足的认识,不吃早餐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早餐不仅要吃,更要吃得健康。
很多人都会选择每天早晨吃一个鸡蛋,它不仅可以增强人的饱腹感,同时也为人体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
其实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每天吃一个鸡蛋对身体都有巨大的好处,不信过来了解一下。
众所周知,鸡蛋中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含量高,能够满足人体的营养所需。另外鸡蛋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它的营养成分在人体中的吸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是一种公认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对减肥的人来说,每天吃一个鸡蛋能够起到良好的瘦身塑形作用。
小孩子每天吃一颗鸡蛋可以长得更高,并且它对于视力也有较大的帮助,可以预防近视,改善眼涩眼疲劳的问题。
每天吃一个鸡蛋好处固然多,但是鸡蛋也不能够乱吃,营养师提出,有4种鸡蛋千万不要选,否则身体可能会消受不起。
一、油煎鸡蛋
作为饭桌上的经典食物之一,鸡蛋的烹饪 *** 各种各样。很多人喜欢把鸡蛋煎着吃,油煎鸡蛋香气扑鼻并且非常下饭,但是却会让鸡蛋的营养价值大大折扣。
首先鸡蛋经过高温烹制的过程中,其中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因此会降低它的营养价值。
再加上油煎鸡蛋中含有较多的油脂,每天吃一颗油煎鸡蛋会摄入较多的脂肪,有可能会引发高血脂症,身体耐受不住,从而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的概率。
二、臭鸡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每,每个人的口味是不一样的,有些地区的居民喜欢吃臭鸡蛋,认为经过腌制之后腐败变质的鸡蛋有独特的臭味,风味独特、回味无穷。
而实际上臭鸡蛋的臭味来源是硫化氢这种物质,经过腌制之后腐烂变质的鸡蛋当中含有很多的硫化氢成分,这种物质是其独特风味的来源。而硫化氢有一定的毒性,长期食用会危害身体健康。
三、生鸡蛋
吃鸡蛋更好选择熟鸡蛋,不要选择生鸡蛋。很多人有生食鸡蛋的习惯,但研究发现,生鸡蛋当中含有的细菌成分非常多。
吃生鸡蛋有可能会导致拉肚子,严重的时候会引发寄生虫等疾病。
四、毛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网上看到过或者是在现实中接触过毛蛋这一种食物,所谓毛蛋是指鸡蛋孵化成小鸡的中间状态,这时小鸡的基本身体结构已经长出,但却没有完全发育好。
这种鸡蛋非常不卫生,其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所以吃毛蛋会给人体带来不好的影响。很多人吃了毛蛋之后身体会扛不住它的危害,出现腹泻腹痛的问题。
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瞧小小一颗鸡蛋的好处,每天吃一颗鸡蛋,强身健体、美容养颜,可以提高人的免疫能力,明目又健体。
吃鸡蛋可比吃花里胡哨的营养制品来的实惠且有效多了,因此何乐而不为呢?
建议大家每天早晨不要偷懒了,把各种各样花式的早餐换成一颗鸡蛋,简单又便捷。鸡蛋虽好,在选择鸡蛋的时候千万不要含糊,尽可能选择新鲜的熟鸡蛋,不要选择以上4种"有毒的"鸡蛋,因为这4种鸡蛋身体可能承受不住。
文丨曹镜明
题丨浙大教授:每天多吃一个蛋,会增加心脏病和患癌风险?真的可信吗
欢迎大家留评交流各自的见解!
近段时间,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章宇教授和焦晶晶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发表过一项调查研究火了,该实验选取了美国NIH-AARP饮食与健康研究中52万名参与者的数据,以此来评估鸡蛋和胆固醇摄入与全因、特定病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个令无数吃瓜群众感到费解的结论:
每日额外摄入300mg(一颗鸡蛋内约含有186mg胆固醇)膳食胆固醇会导致过早死亡的可能性增加19%、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16%、癌症死亡风险会增加24%。
注意,章宇教授和焦晶晶教授经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额外摄入”,并不是说吃鸡蛋容易增加心脏病和患癌风险。现在 *** 上有很多性情比较急的朋友,根本就没有仔细的阅读这篇文章,只是简单的扫一扫大概内容,便自以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已经能够理解这篇论文了,从而上来就在 *** 上骂,说鸡蛋是好东西,自己从小吃到大,身体还十分健康……
鸡蛋确实是好东西,营养非常的丰富,蕴含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号称是“平价营养品”。
这个没毛病,可什么都有一个限度,过犹不及的道理,相信就不用过多的累述了吧!不要说是鸡蛋了,人参是好东西吧,可一旦要是吃多了,不也一样虚不受补,容易流鼻血吗?
那么一个正常人每天可以吃几个鸡蛋呢?
根据2016年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内容,可以得知每个成年人每日应摄入蛋类40~50g(一个鸡蛋重量约为45~55g),每日摄入一个鸡蛋,每周摄入鸡蛋量不超过七个即可。换而言之,就是每天吃一个鸡蛋是属于正常量的,超出这个摄入量就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长远来看弊大于利。
这个数据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蛮难接受的,认为这个数量太少,一天才吃一个鸡蛋,这哪到哪?数量即便是翻一倍,对于身体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害,对于一些喜欢吃鸡蛋的人来说,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远没有超出普通人对于多吃鸡蛋的概念。
可鸡蛋这个东西,除却有养成早点吃鸡蛋的习惯之外,很少有人能够按质按量的符合要求的食用鸡蛋,更多的情况是一段时间不吃,偶然间吃一顿西红柿炒鸡蛋、鸡蛋羹之类的,即便是在人口众多的前提下,一次性的打入多个鸡蛋,可分摊下来,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还远远达不到每周七个鸡蛋的标准,故而大家真的没必要过多担心“鸡蛋”事件对于身体的危害。
还有就是在章宇教授和焦晶晶教授的论述中,内容已经非常详实了,大家完全没必要在和这个多吃一个鸡蛋对于身体的危害有哪些的结论抬杠了,真没啥意义。
现在 *** 上的一些观点,还有对章宇教授和焦晶晶教授的调查采样人群提出质疑,认为采样的是美国人,并非是中国人,即便是双方都是人,可鉴于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不同,必然还是存在一些细微上的差别的,就好像在足球这项体育运动上,随便在巴西街头拎出一个小孩就能够吊打咱们的男足,试问这是男足太垃圾,海参吃得少吗?吃的都已经够多了!
不同地区的人存在体质上的差别,这点笔者是同意的,只是说这个差别真的可以动摇到人体吸收营养的根本吗?
美国人在超出合理摄入范畴以外,多吃鸡蛋是有害的,而中国人则是可以随便吃鸡蛋?这不科学,更不现实,最多也就是大家对于“合理范畴”的界定存在分歧,就好像是饭量一样,多吃了一样难受,不可能一方的胃是无限大的。
况且这个也就是一个调查报告而已,一个数据而已,又不是什么必然的真理,每个超出食用鸡蛋的人都会患心脏病啥的,完全没必要奉之为圭臬,在现实生活中,也绝对不缺少各种打脸的例子,就好像笔者之前常去的一家早点铺,经常看到一个中年男人来买早点,甭管其他的食品类型怎么变化,总会固定有至少两个鸡蛋,这是买给他九十多岁老母亲的,这么大岁数,身体还特健康,没什么大毛病呢?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抬杠没什么意思!
反正“过犹不及”的道理,笔者个人还是蛮认可的,甭管是什么好东西,只要是人体摄入的量超出了可以吸收的范畴,那么更好的结果就是顺遂的排出去,白白浪费了这份营养。然而,殊不知身体在代谢这些过剩的营养过程中,凭添了多少麻烦?
故而,笔者对于章宇教授和焦晶晶教授的研究成果的意见是可以作为一个日常养生的火线,不要过多摄入某一单类的营养物质,这对于身体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可也没必要过于信服论述中的数据什么的,就好像“为赋新诗强说愁”,具体是怎么一回事,谁也说不好!
在文章的最后,笔者也衷心的祝愿全天下的人都能够有一个好身体,在物质条件如此丰富的今天,更加合理的摄入每天的营养,锻炼身体,迎接未来!
作者自荐:
1)阿丘:包养2女大学生,还要替中国道歉?如今当老师,培养主持人
2)“重金培养儿子当渣男,多交往女友多生娃”,清华教授的奇葩教育
3)“靠中国女孩吸引外国人才”的陈平教授不会羞耻吗?咋培养学生的
4)女画家以“胸”为笔,在线创作引热议!网友:有孩子,别母乳喂养
5)金灿荣教授:生3胎高考加50分,生4胎保送985高校!网友:养不起
鸡蛋吃多了,反而不益于健康?告诉你一个正确的数现在重视养生的人越来越多,都想通过正确的方式来预防疾病,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却不知道部分误区不能陷入。如果采取不合理的做法,会带来影响,这样想要健康很难。而鸡蛋作为家家户户必备的食物,有的人不敢轻易吃鸡蛋,觉得多吃鸡蛋会增加死亡风险,是真的吗?
鸡蛋营养价值高,其含有的优质蛋白为人体免疫能力增强提供原材料,另外,鸡蛋还富含卵磷脂、微量元素、矿物质等,每天吃一个鸡蛋对健康有帮助。但有的人说多吃鸡蛋会增加死亡的风险,所谓多吃鸡蛋还要了解具体增加的鸡蛋摄入量是多少,如果吃两个左右,不会增加死亡风险。
但有的人觉得鸡蛋营养价值高,因此就大量摄入,可能连续吃上五个,十个以上,且每天都有这种行为,会带来影响。鸡蛋就算营养价值高也不能过量获取,其含有的胆固醇获取过多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如果本身有疾病在发展,应该懂得饮食节制。正确的做法是每天吃一个鸡蛋即可,当然,健身人士或者需要补充蛋白质的人可以摄入两个左右,但不宜过量。
正确吃鸡蛋有哪些好处?
1、增强免疫力
吃鸡蛋是有好处的,对抵抗力提高有帮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抵抗力变差而出现疾病,身体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抗病原体入侵,可能会受到某些病菌,病毒的影响而有健康问题。
正确调节的人会先从饮食入手,了解哪些食物营养价值高,及时获取的情况下免疫能力正常发挥不成问题。而摄入鸡蛋恰好有这种作用,其含有的优质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如果可以每天正确吃鸡蛋,免疫能力才能增强些。
2、益智健脑
想要益智健脑应该适当吃鸡蛋,鸡蛋之所以能提高大脑功能,营养大脑部位的神经,主要是其含有卵磷脂,这种物质是人体需要的,深海鱼肉,动物内脏也有卵磷脂可以获取。鸡蛋作为价格便宜又很常见的食物,用来获取这种物质更适宜,这样大脑需要的营养成分及时提供,才能功能增强,发育良好,智力也可以提高些。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得知,吃鸡蛋要掌握 *** ,就算其美味、有多种烹饪方式、加上营养价值高也得控制好摄入量,不宜每天大量吃鸡蛋,才能提供营养物质的同时又确保安全。